中國歷史上曾流傳著諸多的奇聞趣事,當然也有許多「奇人」,這些奇聞趣事都被當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提起奇聞趣事就一定會談到「奇人」,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奇人就是陳摶(tuán),陳摶是一名道士,他精通看相術,玄學,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世外高人」,常常被皇帝們奉為座上賓客,此人活了一百一十八歲,在古代可以說是一個奇蹟,後人稱他為陳摶老祖。
陳摶經歷了許多朝代更迭,這些朝代的皇帝都對他非常的尊重,他最擅長看面相和養生術,所以他活了這麼多年間,曾有許多帝王與王公貴族向他請教養生之術,也會讓他幫忙為子孫後代看看面相,不過作為世外高人,也不是誰想請就請得動的,有時候他去雲遊,人們都找不到他的蹤跡。
陳摶極具慧根,從小就異常的聰明,據說:他大概四五歲的時候,自己跑到河邊玩耍,在河邊遇到一位青衣女子,陳摶忽感口渴,青衣女子就將自己的奶水餵給他喝,從此之後陳摶就變得更加的聰明,這次經歷以後,他就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陳摶漸漸長大後,其他人都對考取功名倍感興趣,但是他卻不喜做官,按說依靠他過目不忘的本事,想考個狀元那就是信手拈來,但是他對道家學說倍感興趣,他研究過很多古老的書籍,學會了觀面相算命,玄黃之術也都非常精通,他的一身神奇的本領,讓民間百姓傳的神乎其神。
陳摶的本事被皇室得知,皇室對他的本事也非常感興趣,他曾得到過不少君王的召見,其中就包括宋太祖,宋太宗等等,帝王們對他都禮遇有加,他在帝王面前也不會降低自己任何的身份,仿佛他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世外高人可以目空一切,因為他們對世間紅塵瑣事都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又常常可以很容易的參破世人無法參破的玄機,所以有些帝王還會向陳摶請教治國之道。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想把陳摶留在身邊,就曾想給陳摶一個高官做,但是陳摶一口拒絕,不過趙匡胤依舊厚著臉皮請教陳摶,陳摶看趙匡胤誠意十足,也為他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趙匡胤也都悉心接受,後來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繼承皇位,趙光義對陳摶的崇拜程度更是高於他的哥哥,陳摶年過百歲且鶴髮童顏,身子骨相當硬朗,這樣趙光義羨慕不已,多次向他請教養生的知識,當他為瑣事苦惱時,陳摶一語就會點醒他。
趙光義知道陳摶非常善於看相,於是趙光義請來陳摶,讓他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看一看,看看哪個兒子將來最有出息,可以子承父業。對於陳摶來說,看相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他欣然答應,他前去幫趙光義的大兒子和小兒子看完後,來到了趙光義第三子趙元侃的家門前,他剛邁進去門檻,隨即掉頭就走了,並未去為趙元侃看相,回到皇宮以後,趙光義就好奇的問陳摶:先生為何沒有看我第三子的面相啊?您剛到他家門口就掉頭回來了,這是為何?陳摶淡然一笑:算就不必算了,我剛進入您第三子的門口,就知道他們一家都不是凡人,就連家中的僕人,將來都是將相之才。
宋太宗也是明白人,但是心中更加好奇:說第三個兒子家中的僕人是將相之才,這不是暗示著第三子將來要繼承皇位麼?但是他前面的兩個哥哥不憨不傻,都是能堪當大用之材,怎麼輪也輪不到老三來繼承皇位,但是若干年後,他的大兒子與二兒子都出現了變故,大兒子瘋瘋癲癲,二兒子不幸去世,都不再適合繼承皇位,第三子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太子(儲君),趙元侃後來改名為趙恆,宋太宗趙光義死後,趙恆登基,也就是宋真宗,雖然這都是傳言,但也許並非空穴來風,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許真的有陳摶這樣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