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輩子積德行善,兒女接連死去,經道士施救,她才知不是凡人

2021-01-07 網易

2017-11-03 19:45:37 來源: 叫我魚兒

舉報

  何氏嫁給劉員外十餘年,夫婦感情甚篤,又樂善好施,被稱為大善人。大善之家卻災-難連連,一波接一波。

  這不,何氏第六個孩子剛出生,又是不到一月就夭折,似乎突不破一個魔咒,成親十多年間,每生一個孩子,養不過滿月,就會暴斃。

  何氏看著兒子屍骨,欲哭無淚,怨過天,恨過地,兩人積德行善半輩子,不殺生,不貪財,鋪橋修路,幫窮濟困,從沒做過惡事,老天為何不公,非要有奪子之恨?

  何氏越想越氣,越氣越想,忍耐不住,一根白綾拋上梁間,尋閻王爺討公道去了。劉員外發現之時,何氏已肢體冰涼,魂魄遠去,不禁老淚縱橫,失子之痛已足以剜心,結髮妻又亡去,讓他怎能苟活於世?

  

  故事 故事

  劉員外不活了,猛地向屋柱子撞去,幸得僕人眼疾手快,牢牢將其抱住,才沒釀成悲劇。劉員外掙扎著,非要跟隨何氏而去。

  家人沒辦法,只得強行將其捆綁起來。

  這時,有一位道士化齋而來,家裡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隨便拿了些吃的,要將老道打發走。老道說:悲悲喜喜全是空,生生世世皆是緣。貧道別的不敢誇口,這讓心死之人振奮,讓身死之人復活,還是手到擒來,針到病除的。

  家人見老道仙風道骨,遂將其引入室中,求其一定救救主人。道長勸劉員外說:莫悲傷,你妻子並未亡去,待我救她活來。

  道長摸出三根銀針,在何氏頭頂尋著三處要穴,依次施針,又掐住人中,念念有詞道:生,也是你爭著來,死,也是你搶著去。來來回回,恩恩怨怨,皆是結兒,化得開來,方自逍遙。

  正說間,只見何氏長籲一口氣,活了過來,驚得劉員外連連施禮,直呼神仙。何氏還是要尋死覓活,道長掏出一面八卦鏡,說:莫急,莫急,照照自己的樣子,再去也不遲。

  

  故事 故事

  何氏定了定神,朝鏡子一看,像入定了一般。劉員外及家人也瞅著鏡子,沒發現異常,只是一面鏡子。何氏卻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何氏看到了自己前身,原是城隍神的女兒,身為女兒身,卻滿腔俠義。時有一母同胞六個鼠怪為禍人間,鬧得雞犬不寧。何氏氣憤不過,孤身一人,力戰六怪,終將他們一一降服。

  本可將其處死,何氏柔腸一動,有了惻隱之心,命鼠怪一心為善,勤加自修,或可通得仙路。鼠怪又害怕又感恩,對何氏馬首是瞻。

  冥冥之中,何氏和劉員外有百年好合的姻緣,就化為凡人,嫁了過來,以前的記憶,皆被封存。

  六鼠怪想念何氏,紛紛跟著來,做她的兒女。何氏柔情似水,法力盡失,來了這麼六個不省心的兒女,怎能招架得過來?再為非作歹起來,何氏可約束不住。

  

  故事 故事

  何氏的父親城隍怕女兒受委屈,就將六個鼠怪,也就是自己的外孫,一一收去,嚴加管教。

  何氏在鏡中,真真切切地看到,六個兒女,大兒子已十多歲,小兒子還在襁褓之中,兩個女兒也漂亮活潑,遂拋卻尋死之心,面露笑容,燦若桃花。

  劉員外這些凡夫俗子,怕一輩子都搞不懂,老道士的鏡子有何魔力,讓何氏就這麼照了一陣,化解了多年的失子之痛。

  老道士收起鏡子哈哈大笑而去,出門即不見了蹤影。

  何氏不解釋,依舊和劉員外伉儷情深,行善人間。後來,何氏又生了一女一男,健康又孝順,一家子其樂融融。

  故事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積德行善】為子孫積德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能升官發財,那是他祖上積德了」;「哪家子孫這麼出息,真是祖宗有德」。所以當地的強盜都不會搶他的,甚至都保護他。這個家族家教非常的嚴格,用古聖先賢的思想教育子孫,特別要子孫勤儉持家,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是奢侈,那就是敗家之相。這就是牟氏家族的保富法:樂善好施,行善積德。 《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餘福,這個餘福能夠蔭庇子孫;如果造了很多惡事,那這個家族不可能長久,子孫必定遭殃。
  • 積德行善,才是庇佑子孫長久之計!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幾天、幾個月很難看得出一個人的虔誠心,三年心都不變,可見善心的堅固。如果多去思惟善法的功德利益再串習,就會有堅固的行善意樂。不用說三年,發願盡未來際行善都是可以做到的。一件事沒有利益,堅持做就很困難。但是,善有極大的利益,多思惟,會越做越法喜。
  •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這段經典名言,出自於道教《太上感應篇》。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必有天知。
  •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卷首語古人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簡單來說就是行善作惡自有天知,瞞得了別人,卻騙不過因果。佛家有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 積德行善,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道德經》(深度好文)
    首發原創|《道德經》第五十九章學習觀想《道德經》第五十九章中講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道家智慧: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不是的。你看到的善惡不報,不過只是表面。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近。一件事情從因到果,不一定是即時的,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而無論如何,最終總能呈現出來。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自我。人不是孤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而是與親朋好友的聯合體,在別人眼裡親朋好友與你也是一體的。
  • 為什麼積德行善會改變人的運氣、命運?
    行善伴隨著思維的改觀和投射,天天行善就能改變自身思維、氣場等看不見的東西,狐朋狗友遠離,一切好的事物逐漸靠近。行善積德,心情舒暢。積德行善,在行善的時候,福報就已經來了。比如內心的平和、對自己滿意度高、無愧於他人的坦然、收穫感謝的成就感和自尊、自信的累積……這些看似「浮雲",實際上都是實實在在的福報。3、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 法句經:行善積德,終有福報!
    佛陀讓我們行善,實在是因為作惡能讓人增加苦惱,能讓人增加愛欲。但我們雙眼所見,皆是名利,又如何能夠放得下?所以,我們要修行,我們要諸惡不作,我們要眾善奉行。二、現世此處樂,死後他處樂,作諸善業者,兩處俱受樂。見自善業已,他樂他極樂。人生總在苦樂中顛倒,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總也無法給它一個清晰的界定。
  • 10句行善積德的警示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積德!
    10句行善積德的警示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積德!一、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語出《尚書·周官》。行善積德,就會心曠神怡,一天比一天顯示得快樂和美好;作假欺詐,就要費盡心機,反而一天比一天顯示出漏洞和拙劣。
  • 行善積德換榮華富貴,人得有熱心腸,好人註定有好報
    《格言聯璧》中有一副對聯:古今來多少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古往今來多少榮華富貴的人家,他們的財富不是爭來的不是搶來的,是積德來的。爭來的搶來的財富,來路不正,終會有報應,唯有積德來的財富,才能長長久久,綿延不絕。《尚書》中記載人生有五福,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 都說「積德行善」可以得福報,到底要積什麼「德」行什麼「善」?
    現如今,人們經常把「積德行善」這四個字掛在嘴邊,都知道這樣做可以得福報,可是卻並不了解到底要行什麼善才可以積德,而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可是人們卻開始盲目的抄經念佛,或者是去市場買幾條魚放到綜合裡面去放生,這樣算是在為自己記得嗎?或許算吧,但是卻絕不絕對。
  • 一生行善積德,福報滿滿的3大星座,晚年福澤深厚
    一生行善積德,福報滿滿的3大星座,晚年福澤深厚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大相同的,一些人的星座不相同,他們的性格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點,在12星座中,有些星座她們溫柔善良,總是喜歡在別人背後默默的幫助他們一生的福報滿滿
  • 認清自我,行善積德
    很多時候心裏面的事情是沒有人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的,我們的苦惱也只能自己慢慢的消化,痛苦都不是別人給予你的,有時候別人把話都說的很清楚了,是你自己不懂得進退,不懂得放手才會如此苦惱和煩躁。別去追逐不屬於你的東西,別去打擾不在意你的人!你必須要學會去了解自己的內心,更要懂得知足常樂!
  • 知福惜福,慮後思前,福澤綿長
    人這一生,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無論是地位顯赫還是普通百姓,都要有一顆知福惜福的心。人生道路變幻無常,今天在高位,明天就可能跌落凡塵,所以要珍惜已經擁有的,不要放縱慾望,要慮後思前。知福惜福的人,福氣自然會凝聚在你左右,糟蹋福氣,不懂福的人,福氣自然會離你遠去。如果你擁有一顆知福惜福的心,就會對周圍的事多了一份尊重,多了一分知足,少了一分抱怨,才會活出生活的多種滋味。
  •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行善積德,必有後福!
    記得小時候,爺爺常常在我耳邊說:人行好事,莫問前程,並叮囑我以後長大了一定要對多積德,行善事。積德行善可以留下好名聲說來,積德行善也是多少世以來我家的祖訓。祖輩六世中醫,懸壺濟世,行善鄉裡,藥鋪取名"濟生堂",方圓幾十裡地沒有誰家沒服過我家中藥的。
  • 最善良的星座,上輩子積德行善,這輩子被菩薩保佑
    最善良的星座,上輩子積德行善,這輩子被菩薩保佑!最善良的白羊座,上輩子積德行善,這輩子被菩薩保佑!第2個星座是金牛座,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天牛座的守護星金星會落入到你的收入宮,一定要多考慮金錢問題,無論如何你的生活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最善良的金牛座,上輩子積德行善,這輩子被菩薩保佑!
  • 國學智慧:行善改命文《太上感應篇》5 犯過減福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 【譯文】總之,大凡人犯下過失,根據其過失的大小,削減其壽命,長者十二年,短者百日。 【例證一】一位姓蘇的人,曾經遇到一位看相的人,說他做官可到尚書二品。後來,他做官到三品時,病得很厲害。夢中有神對他說:『你的命救不了了。』蘇生於是把看相的人說的話告訴神。
  • 多久才有效果?
    如果厄運能化解,豈不是所有人都是好命了。我們來看看算命先生都是怎麼給人化解厄運的,他們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讓命不好的人多做善事,積陰德以改運。這是算命先生的場面話還是真的能起作用呢?如果積德行善真能改變命運,那我們這個世界豈不是到處充滿了美好,變成大同世界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些有關算命方面的禁忌,比如算命先生不會給哪些人推算。
  • 五輩祖宗行善積德,才能出一個念佛人是嗎?
    這兩句,根據大乘經典,比如《地藏經》,還有一些其他經典,還有古代的一些傳記記載,應該說都是事實,沒問題。  下面第三句,「但是信佛很難,需要五輩祖宗行善積德,家族裡才出一個念佛人」。這句等一會兒我們再分析,大致不差。  第四句,「你能學佛念佛,不但是家族沾你的光,周圍所有的人都受益」。這句也沒問題。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佛家講「萬惡淫為首」,邪淫是墮入惡道的因,經曰: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最積陰德的事情,不是去行善,而是去持戒,如果一個人經常行善而不持戒,積累再多的福報也會被損耗,如果一個人能夠去持戒,就算不去行善,也能積累福報,守住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