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簡述】:
滬深股指午後跳水,創業板指衝高回落,從盤面上看,次新股、博彩概念領漲,京津冀概念大幅殺跌。中石化異動,帶動油氣改革題材股大幅上衝,但銀行、地產跌幅加深,且中石化的拉抬誘發個股恐慌,紛紛跳水。市場經過昨日的無量反彈後,滬指再次跌破2050點,弱平衡格局依舊沒有打破。
【板塊方面】:
早盤受利好刺激的鐵路板塊大幅上漲後回落,東方雨虹、世紀瑞爾、晉西車軸等領漲。網絡彩票領漲大盤,鴻博股份、安妮股份、姚記撲克衝擊漲停。網際網路金融超跌反彈,同花順、上海鋼聯、大智慧等漲幅超5%。京津冀板塊回調明顯,萬通地產、寶碩股份、唐山港跌幅超6%。
【消息面】:
1、國務院出臺系列穩增長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草案)》……
2、金融期貨發展路徑日漸明朗
業內人士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也是金融期貨市場發展重要階段。未來將聚焦市場需求,在穩步發展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兩個金融期貨品種的同時,繼續適時推出權益類、利率類、匯率類金融期貨品……
3、滬港交易所否認達成互聯互通協議
昨日,有媒體報導稱港交所與上交所已經就網絡互聯互通達成共識,對此,港交所昨日晚間發布公告否認該傳聞,上交所則微博表示支持港交所說法。港交所公告表示,香港交易所一直與內地相關機構就內地與香港市場可能建立互聯互通洽談,但是直至公告之日有關洽談並未達成任何結論……
4、馬雲33億曲線入主恒生電子
自3月17日起停牌的恒生電子(600570)今日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恒生集團的17名自然人股東已與浙江融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籤署《股權購買協議》,浙江融信擬以32.99億元現金受讓恒生集團10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浙江融信將通過恒生集團持有恒生電子20.62%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5、魯能系開啟地產資產整合大幕
作為國家電網旗下唯一地產平臺,魯能集團開啟了地產整合大幕。自去年11月加入「房企再融資」行列後,魯能旗下上市平臺廣宇發展(000537)昨日逾40條公告披露了定向增發吸納母公司資產的細節。在這一龐大資產整合的布局中,廣宇發展將向包括魯能集團在內的3個交易對象發行股份收購多項房地產資產……
【巨豐觀點】:
周四兩市衝高回落。盤面上網絡彩票、網際網路金融、石墨烯、油氣改革等板塊強勢上漲,京津冀、地產板塊等大幅回調,滬指再次跌破2050點,並擊穿30日均線支撐。日K線呈現出令人壓抑的中陰線。
儘管股指表現低迷,但今日盤面不乏熱點:
早盤博彩概念大漲7%,鴻博股份、安妮股份雙雙衝擊漲停,高鴻股份、粵傳媒漲幅近7%,其餘相關概念均跟風大漲。4月2日,據報導,澳門首季博彩收入突破千億元澳門幣,按年增長達兩成。綜合券商意見,由於去年第二季基數較低,本季博彩收益按年增長兩成「無難度」。
京津冀板塊全面退潮,萬通地產、常山股份、寶碩股份、冀東裝備盤中均出現7%以上的跌幅,龍頭個股的走弱,表明這一板塊資金拋售堅決。同樣,對於行業拐點的房地產板塊要提高警惕,昨日巨豐投顧發文《鬆綁限購將加速地產崩盤》,指出房地產繼續上漲的動力已消失,未來不容樂觀。
特斯拉50億美元建超級電池工廠,石墨烯概念股午後飆升。烯碳新材上漲8.5%;金路集團上漲5.7%;方大碳素上漲2.6%等。超級鋰電池工廠將極大激發對上遊材料的需求,而作為鋰電池的重要原料之一,具有生產石墨和鈷業務的相關上市公司也有望受到市場資金的熱炒。
今日雖然K線烏雲蓋頂,但盤面個股並無恐慌出現,個股漲跌基本均衡,這只能說眼下的大盤已處於底部區域,而成交量的低迷也足以說明投資者交易願望降低,在此背景下,主力資金操縱權重股時而拉升,時而砸盤,更利於籌碼的收集。
操作上,巨豐投顧建議投資者重點把握受益政策主導的題材概念股,比如國資改革、絲綢之路、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題材概念股,但在股指放量收復2080點前,依舊要保持較低的倉位。
兩因素制約二季度反彈
自3月12日以來,滬綜指短期觸底反彈,市場情緒有所回暖。在此背景下,兩融資金的參與熱情也有所好轉,融資融券餘額呈現穩步攀升態勢,多數行業呈現融資淨買入。不過,在市場反彈期間,場內資金卻出現大幅離場現象,顯然兩融資金和場內活躍資金出現分歧,融資買入PK資金流出可能意味著市場短期反彈高度有限。
融資買入PK資金流出
3月初滬深股市大幅下挫,兩融資金的謹慎情緒也顯著升溫,融資融券餘額一度持續走低,最低降至3869.23億元。隨後滬綜指在3月12日短期觸底反彈,融資融券餘額穩步攀升,在3月27日上升至3975.76億元,創歷史新高。
行業方面,3月12日以來,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20個行業實現融資淨買入,其中房地產、銀行和化工這三大周期性行業的融資淨買入額居前,分別為18.80億元、10.97億元和8.38億元。與之相比,傳媒、計算機和商業貿易則出現大幅融資淨償還,淨償還額分別達到4.93億元、4.90億元和3.68億元,兩融資金在布局這輪反彈時出現明顯的風格偏好,周期板塊短期更受融資客青睞。不過多數行業呈現融資淨買入也顯示出兩融資金的參與熱情明顯好轉。
與兩融資金的積極布局相比,場內的活躍資金卻並不看好本輪市場反彈。3月12日以來,除建築材料實現資金淨流入外,其餘28個行業均出現資金離場的現象。融資買入額居前的化工行業反而遭到場內活躍資金的拋棄,期間資金淨流出額高達72.28億元。銀行和房地產也出現8.82億元和8.89億元。與之相比,傳媒和計算機板塊的資金淨流入額更大,分別達到40.37億元和72.24億元。由此來看,兩融資金與場內活躍資金對於市場後市行情分歧頗大。
個股來看,這種分歧更為嚴重,3月12以來,浦發銀行、國電南瑞、廣匯能源的融資淨買入分別達到7.39億元、2.24億元和1.78億元,在700隻兩融標的股中位居前20位,不過這三隻個股的資金流出額同樣居前,分別達到5.46億元、5.80億元和4.63億元,場內活躍資金和兩融資金的PK可謂是勢均力敵,在部分股票中,場內資金的流出額甚至遠遠超過其融資買入額。
市場人士表示,考慮到經濟面、資金面和技術面的壓制仍在,本輪滬深股市的反彈根基並不牢靠。反彈資金融資買入PK資金流出顯示市場並未形成一致的看漲預期,這可能意味著市場短期反彈高度有限。
兩因素制約市場二季度反彈
從市場運行格局來看,一季度的市場環境相對寬鬆。進入二季度,在流動性趨緊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大背景下,市場整體反彈高度或受限。
首先,流動性的寬鬆時點將逐漸過去,市場反彈缺乏動能。從場外看,二季度首個交易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兩期共720億元正回購操作,其中,14天期交易量為500億元,28天期交易量為220億元,交易量環比增多,14天正回購在總交易量中佔比進一步提升,使得公開市場加權資金凍結期限進一步縮短。這可能意味著流動性寬鬆時點正在逐漸過去。從場內看,新股發行很有可能在4月重啟,考慮到本輪上市公司數量增多,市場將直面資金分流的衝擊,1月份IPO重啟後,大盤出現一波快速下跌,本輪IPO重啟後,滬深股市面臨的壓力可能有增無減。
其次,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市場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多。一方面,經濟的量價齊跌意味著企業收入和利潤率增速的下滑,A股淨利潤增速下滑將直接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中,不排除業績地雷被引爆的可能;另一方面,人民幣大幅貶值,QE逐步退出可能會使海外市場重估中國經濟的著陸速度,有市場人士預計新增外匯佔款在4月的增速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外資流出可能對A股造成衝擊。此外,進入4月份年報密集披露期,新一波評級下調潮即將到來,公司債受到的負面影響首當其衝,違約風險重重也將對投資者的情緒造成顯著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