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一女,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兒女雙全是令人羨慕的。可是,一位二寶媽媽卻因此苦惱,上周二中午1點左右,媽媽在電話裡帶著哭腔說:「我實在是受夠了這種日子。」「呃……,你先別急,到底是怎麼了?」
原來家裡兩個孩子,壯壯是哥哥,今年5歲了,薇薇是妹妹,今年3歲。自從有了薇薇,媽媽就辭職在家專心地照顧兩個孩子。倆孩子在家,經常發生搶玩具的事情,而且隨著壯壯逐漸長大,學會了給妹妹搗亂。要出門了,就會把妹妹的鞋藏起來;妹妹吃飯時候,趁媽媽不注意,不是把碗拿走,就是搶走勺子。總之,媽媽不能離開,離開就會有情況。
早晨要出門,壯壯又藏了妹妹的鞋,媽媽實在沒忍住,吵了老大,看著老大委屈的眼淚,媽媽又開始自責,完全不知道怎麼辦,管也不是,不管吧,就這麼下去更不行。
二胎全面開放,身邊的二胎家庭也越來越多,但是兩個孩子絕不是「一個也是養,一群也是放」那麼簡單。其實,壯壯的情況,並不是他有多麼壞,這是壯壯尋求媽媽關注的一種方式。
我給了這位媽媽一些分析和建議:
1、從兩個孩子年齡上看,兩個孩子相差兩歲,大約是壯壯一歲多的時候,媽媽開始懷孕。孕後的心理狀態以及家人的關注度方面,都會對壯壯存在一定的忽略。
2、多子家庭的養育模式不同,父母僅僅做到公平也是不夠的。兄弟姐妹之間是競爭關係,競爭的結果是誰能更多的獲得父母的關愛,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不僅需要做到公平對待,還要找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被特別對待。尤其是對於敏感的老大,類似壯壯這樣的孩子,已經有了明顯的表現,媽媽應該適當的「偏心」。(讓壯壯感覺到)
3、壯壯故意搗亂,惹妹妹哭,搶東西,尤其是出門前搗亂,都是尋求關注的方式。別錯怪了孩子,這時候吵、罵、指責,會讓孩子感覺到被忽視,不被關愛。
4、針對類似這個家庭的情況,媽媽還可以給壯壯賦能,讓壯壯承擔一些照顧妹妹的責任。例如:出門前讓他替妹妹穿好鞋。
5、媽媽對於壯壯要「正向聚焦」,即: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關注到優點。另外,別指望你改變了,孩子馬上就能變成你心中的樣子。
6、多子家庭可能會因為照顧孩子會比較麻煩,但是相較於獨子家庭,他們的社交能力發展的機會要多,畢竟家裡就有同齡人,每天相處,這也是孩子發展出良好社交能力的優良條件。
聽完我說這些,媽媽的情緒明顯好了很多,問我有沒有這方面的書,推薦給她,我說我找找看。第二天,我推薦她讀一下《兒童社交能力培養》這本書。
社交能力強,玩得轉社交圈的人,必然人脈資源要多。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她們家兩個孩子,從社交機會上來說,是要比獨子家庭要多的,缺點是孩子們不會相處,經常讓媽媽頭疼。
社交能力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卡耐基曾說過:「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佔15%,而交際能力佔85%。」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不僅是孩子情商發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孩子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品質。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以下問題,我建議你也讀一讀。
孩子不會交朋友,總是會和小朋友發生衝突?孩子獨佔玩具,不懂分享?孩子嘲笑、欺負其他小朋友?孩子見人總是躲避?書中刻畫了一隻可愛的小猴子形象,不僅向小朋友講述了有趣好玩的小故事,包括3-6歲年齡段孩子的各種典型表現,而且還有問答、測試等互動環節。不妨和孩子一起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在親子閱讀中鍛鍊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吧。
文末有連結,點擊下單即可,無論是獨子家庭還是多子家庭,這本書都值得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錢花到脖子以上的部分叫做投資,花到脖子以下的部分才叫消費。
@百變爸媽 從事兒童教育工作15年,心理所在職研究生,專注婚姻與親子。我手寫我心,每天分享有用的、你關心的婚姻與親子小知識,如果恰巧你也喜歡我的內容,這是遇見的緣分,別錯過,點個關注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