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有的家長會說告訴孩子「找老師、告訴家長」。如果這種方法有效的話,我想家長也不會有這個煩惱。
讓我最痛心的是看過一個小女孩的案例,7歲的小姑娘剛上一年級,但是自開學以來,她的媽媽發現女兒眼睛裡時不時會冒出一些「小紙片」而且竟讓高達「幾十張」。這些紙片不是憑空出現在孩子眼中,而是被三個男同學強行掰開眼睛「塞進去」的。
媽媽說:每從女兒眼中取出一個紙片,就像在挖自己的心一樣。這件事在我看過後真的是感到觸目驚心,眼睛裡有一個異物都難受難耐,33個小紙片女孩的眼睛有多痛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遭遇更是得到社會上的關注,這已經不是孩子之間的玩鬧,已經上升到「惡意欺凌」。
我的一位朋友也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而煩惱,因為她家孩子是個女孩,本來性格就比較內向,在送孩子上學前,擔心孩子受欺負提前就告訴女兒,如果有別人欺負你一定要找老師,不能站在那裡受欺負。
但是最不想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女兒開學後不久回家衣服有些髒,而且頭髮也有些凌亂,一猜就知道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朋友很是心疼,雖然知道小孩子之間的矛盾不是很大,但是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受欺負。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避免校園受欺負的問題呢?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是我國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因為工作她接觸過許多兒童犯罪的孩子,因此對兒童犯罪心理有很深的研究。
關於孩子在校被欺負該怎麼做是最有效的方法,李玫瑾堅定的告訴家長要教孩子「打回去」。有家長說教孩子打仗真的好嗎?萬一孩子以後也學會暴力了呢?
李玫瑾教授解釋道:「教孩子打回去並不是支持孩子暴力,而是要讓孩子勇於反抗」。因為生活中孩子受欺負時,你讓他找老師可能孩子並不敢,回家也不敢告訴父母。而一味地忍讓不會讓施暴者心軟,只會變本加厲的欺負弱者。
所以,當你的孩子受欺負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一定不能任由別人欺負,只有自己厲害了別人才不敢欺負你。如果自己解決不了一定要回家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不會怪罪你,一定會幫助你,但前提是不能主動欺負別人。
避免孩子受欺負給家長提個建議,要想孩子敢還手生活中要鼓勵孩子運動、鍛鍊身體。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就硬朗、結實、性格好,才不容易遇到「校園欺凌」問題。
其次要想孩子上學後不受欺負,還需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安全教育,讓孩子內心堅強,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被欺負的現象。後來朋友的女兒在學校慢慢不受欺負,除了她知道還手後,就是每天朋友都會陪女兒讀一個學會堅強、友好交友的故事。慢慢女孩的內心堅強了,以前欺負她的人也不敢欺負了,而且孩子還學會了保護自己。
朋友陪孩子讀的就是這套安全意識的繪本《幸運的米拉》,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知道保護自己。從心理安全和生理安全一起為孩子建造一個結實的「牆壁」。例如其中這本《我不欺負人》培養孩子的勇氣,還有《不理陌生人》《不許欺負人》《我不是小偷》《不做騙人精》等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書中的場景通過貼近生活的圖畫和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閱讀中學以致用。而且都是全彩大圖,大字護眼,掃描二維碼還能聽故事,保護孩子的安全,家長選擇這套書,和孩子閱讀後,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一定會讓您的孩子安全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