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經常受欺負?這位家長的做法,讓人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2020-11-28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孩子一生中要經歷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在學校可以學到很多人生必備的知識。然而實際上,學校除了是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會存在很多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事件。

當時看完《少年的你》這部電影,讓我對校園欺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孩子在學校中被欺負,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小庚是一個溫和乖巧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很好,就是平時性格有些內向不愛說話。儘管如此,小庚在學校還是很受老師和家長歡迎的。爸媽由於平時忙著工作,加上孩子學習也很自覺,這讓父母省去了不少心。

但父母忙歸忙,不代表對孩子漠不關心。這天小庚回家將考完的試卷拿給父母看,父母很是欣慰。但就在這個時候,爸爸發現剛發的試卷竟然無比褶皺,再仔細一看,孩子的手臂上有大片淤青。

敏銳的爸爸立馬察覺到了不對勁,面對爸爸的盤問,小庚一再解釋說是自己不小心碰到的。看到孩子這樣說,爸爸也沒有多說什麼。

然而第二天,小庚爸爸找到班主任了解情況,她從老師那裡了解到,是因為考試期間座位分配的失策,兩個學生在作弊時要求小庚傳遞答案,孩子沒有同意,誰知道考完試就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小庚爸爸表示,自己的孩子雖然內向,但不代表好欺負,要求對方給小庚賠償醫藥費道歉,並且學校要保證不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許多網友表示,這真是一位細心的爸爸,考慮事情都是從孩子的利益出發,而且看到孩子一再隱瞞真相,也是顧及到孩子的考慮,不想把事情鬧大。

實際上,像小庚這樣在學校經常受欺負的孩子有很多,他們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受到欺負。

總的來說,可以歸為以下三個原因:

1、先天因素

所謂先天因素,就是指孩子在身體方面的因素,比如身體殘疾,長相醜陋等。這類學生不是不合群,恰恰相反,而是渴望合群能和別人打成一片。可是由於自身的原因,即使擠得頭破血流,也難免會被別人嘲笑。

2、性格軟弱

很多在學校被欺負的孩子都是由於性格軟弱,一再的忍讓被當成了好欺負。就好比《水滸傳》中林衝逆來順受的性格,以及在學校被欺凌的小庚一樣,表面上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很多想法。

可是外表的軟弱是最可怕的,因為校霸們會專門挑軟柿子捏。加上內向軟弱的孩子內心一般都會比較細膩,不想把事情搞大,這反而助長了對方的囂張氣焰。

3、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來源於孩子所處的環境。孩子之所以會被欺負,正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試想一下,但凡孩子在學校有幾個朋友,不管性格會不會造成障礙,有一群關係不錯的夥伴,內心就不會感到孤獨,也不會缺乏安全感。

那麼面對孩子受欺凌的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多接觸不同的人

家長需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意識,那就是學生在學校不光是為了學習,同時也是為了交朋友。在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很有必要認識並且結交不同的朋友。

另一方面,這也對孩子的性格缺陷有幫助,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多接觸一些性格不同的人,可以幫助孩子試著走出自己的圈子,認識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的行為方式。

2、避免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

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怎麼辦,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兩個字:回擊。因為他們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不想讓孩子受到傷害。這種做法表面上好像是維持了公平,實際上很容易養成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教孩子的不是還擊,而是教他怎樣用最恰當的方式去解決。在成功處理問題的同時,又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

3、勇敢地學會說「不」

學會說「不」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敢於拒絕卻要頂著很大的壓力。一些家長教孩子學會忍讓,殊不知這是為別人的得寸進尺製造機會。因此,大膽地說「不」是很重要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及時地進行溝通交流,走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從根源上杜絕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這種性格的孩子,在學校容易被欺負,很多家長毫不知情
    近年來,人們對校園暴力的關注度是越來越高,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上看到類似的事情,但還是有些家長覺得這樣的事情距離自己很遙遠。實際上,校園暴力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只是很多家長毫不知情。
  • 娃哈哈小學發倡議 給讓行司機豎起大拇指
    娃哈哈小學的辦公室主任胡昌升老師告訴錢報記者,就在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他看見張懿的同班同學潘增洋也在斑馬線前舉起了手,為讓行的車輛豎起了大拇指。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娃哈哈小學給孩子們送去了一項特別的成長任務,一封「斑馬線前點讚行動倡議書」,號召孩子們在過斑馬線時,勇敢地豎起大拇指,為停車讓行的車輛點讚。
  • 老師批改作業,家長豎起了大拇指:你太幽默了,真是位好老師!
    老師最開心的事,是學生取得了好成績,考上了好學校。為了能讓學生能夠取得好的成績。許多老師在默默地、辛勤地耕耘。他們為了學生聽懂每一節課。課前要認真地備好課,課堂上講課生動有趣,課後還要批改大量的作業。備課、上課、改作業,是日常教學的三大塊。其中花費時間最長的是批改作業。
  • 孩子被欺負,家長別成為最後才知道的人!面對校園暴力該怎麼辦?
    網絡暴力的另一種常見形式是在未經被欺負學生同意的情況下分享他們的私人照片或視頻。這種形式的欺凌更加隱蔽,經常發生在學校之外,因此老師更難發現和解決。 在孩子成長的學生時期,校園暴力行為會產生持久的影響。 受欺負的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可能會很差,因為他們對學校的興趣和參與度降低了,而且可能會發生不明原因的自我毀滅行為。 情緒方面的影響包括自卑、失眠、抑鬱和自殺想法。
  • 他們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一位老大爺坐在路中間,擋住了我的去路,我立馬下車,把老大爺攙扶了起來,老大爺很高興,面帶微笑,並且豎起了大拇指。一位大媽蹬著三輪車,三輪車上裝滿了餵羊的草料,車很重,大媽很吃力,我立馬下車,在三輪車後面用力推,大媽順利的把車騎進了院子,大媽要給我一瓶飲料,我謝絕了。
  • 孩子受同學欺負,你還在教他找老師,李玫瑾:你是在「毀」孩子
    這個視頻也引發很多父母在視頻下方評論,有人說要是挨打的是自己孩子,估計心都要碎了,白衣女孩的父母看到後心情可想而知。沒有一個父母希望孩子受欺負,但事實上確實有很多孩子正在經歷著同樣的事情。家長心中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孩子被欺負了,不敢還手呢?育兒專家觀察那些挨欺負不敢還手的孩子,發現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 跑了30萬公裡的比亞迪,看到它的發動機,維修工不禁豎起大拇指
    看到了比亞迪的整體表現之後,很多網友也是不禁豎起了大拇指,比亞迪以前沒少遭到人們的吐槽,但是從這輛車的表現來看,比亞迪的汽車還是非常抗造的。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別只告訴老師,合理反擊更有效
    回家之後,妙妙的媽媽也給妙妙上了一課,告訴她,如果在學校受欺負,不要忍氣吞聲,一定要回來告訴父母。    作為家長,從孩子進去學校的第一天,家長們就對他們的校園生活特別關心,畢竟孩子們的相處除了跟父母就是跟老師同學,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回來不吭聲,就會特別關心他們在學校的生活等各個方面
  • 孩子在校受同學欺負,你還在教他找老師,那你就是在「毀」孩子
    我的一位朋友也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而煩惱,因為她家孩子是個女孩,本來性格就比較內向,在送孩子上學前,擔心孩子受欺負提前就告訴女兒,如果有別人欺負你一定要找老師,不能站在那裡受欺負。但是最不想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女兒開學後不久回家衣服有些髒,而且頭髮也有些凌亂,一猜就知道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朋友很是心疼,雖然知道小孩子之間的矛盾不是很大,但是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受欺負。
  • 豎起大拇指
    攥拳,豎起大拇指,在英語裡稱為thumbs-up (翹拇指),雖然是複數,事實上大多數人做這個動作只用一隻手。這個手勢的含義很豐富,英國民俗學家德斯蒙德·莫裡斯(Desmond Morris)在世界上40個地方所做的1200份調查顯示,有738份問卷認為這個手勢的含義是O.K.
  • 一年級孩子看圖寫話「走紅」,老師豎起大拇指:範文
    但是看事容易做事難,在看圖寫話上很多孩子就是遇到難題,不是語言組織不好,就是語句不通順,或者事情描述有缺陷。不過事情也有例外,幾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看圖寫話上就非常的優秀,老師都對此豎起大拇指,並感嘆到範文也不過如此。那下面我們就來見識下一年級孩子的看圖寫話範文。其實這是一次單元考試,最後的看圖寫話內容描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家吃冰棍的內容。
  • 全明星八強賽Faker翻車,Bang被Rookie打服,不禁豎起大拇指!
    Bang被Rookie打服了,Rookie操作實在美如畫,各方面都做到了完美,Bang為這個對手感到欽佩,不禁豎起了大拇指。接著就輪到Uzi了,雖然日本隊上單Evi的奧拉夫前期有點兇,但很難推線,被壓到了塔下,沒法補刀。最終奧拉夫忍不住了,知道再拖下去情況不妙,只能扛著兩波兵強懟滿血Uzi,被Uzi極限反殺。
  • 「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孩子受了欺負的時候,應該打回去嗎?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在學校被別的孩子欺負了,你會怎麼辦?或者說你覺得這個時候應該對孩子說些什麼?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小寶貝,也沒有父母會願意見到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但是這卻是一個避免不了的事情,孩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總要自己一個人去經歷去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就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磕磕碰碰。
  • 這才是值得我們豎起大拇指的人
    兩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夜,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的徐老師,和她的愛人共同救起了一位遭遇車禍躺在冰冷的馬路上,全身多處骨折一動不能動的陌生人劉師傅。事情過去了兩年,幾經周折劉師傅終於找到了救命恩人徐老師,一場充滿曲折的感恩之行,令這個寒冷的冬天有了絲絲暖意。
  • 兒子被校園暴力,老師不分青紅皂白亂罰,家長:你沒孩子嗎?
    對於校園暴力這樣的事情一直是存在的,畢竟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受到的教育也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平時比較皮,會欺負一些看起來比較老實的學生。當孩子遭受到了校園暴力,家長的做法是很重要的,家長如果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情,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兒子被校園暴力,老師不分青紅皂白亂罰,家長:你沒孩子嗎?
  • 「兒子的臉被同學打到破相」,看到這位媽媽的做法,老師:我服了
    但是人與人之間本就存在各種不一樣的想法見解,當家長與老師意見出現衝突時,這就會令很多家長非常的頭疼,該如何處理成為了眾多家長一大困擾。「兒子的臉被同學打到破相」,看到這位媽媽的做法,老師:我服了在微博中的一位老師就曾記錄了,班中兩位小朋友打架,父母的一些態度,其中一位家長對於孩子只是輕描淡寫地責罵了幾句,只顧忙著自己的事情,而另一方家長時刻關注著孩子的情緒,及時的給孩子進行了正確的疏導。
  • 兒子在幼兒園受欺負,爸爸情商高不急不躁,一句話解決後顧之憂
    孩子上學以後,小朋友性格脾氣各有不同,孩子就可能面臨被欺負的情況,此時孩子很容易不知所措,不懂應當如何應對,爹媽就要注意引導和教育,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孩子被欺負家長怎麼辦。兒子在幼兒園受欺負,爸爸不吵不鬧地喊了一句,家長紛紛贊情商高我兒子4歲,幼兒園放學後膝蓋破了,他說被同學故意推了一下磕的。
  • 孩子上幼兒園被欺負,你只會罵孩子膽小?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才重要
    現如今,校園霸凌事件一直是備受人們關注的,在新聞中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的孩子在遭受欺凌時仍舊軟弱不敢反抗,這樣一幕幕的情景都讓觀看者咬牙切齒。關於霸凌事件,電影《少年的你》將生活中的現象展現得淋漓盡致,讓社會各個人群更加重視霸凌事件。其實,當孩子出現霸凌他人或是被他人霸凌的時候,這免不了大人的責任。
  • 小學生寫作文《我的爸爸媽媽》,一針見血的表達,老師豎起大拇指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有要求記日記、寫作文。但是小學生剛開始學寫作文,大多只會記錄自己親身經歷或者貼近生活中的事或者人,通常都是非常真實的表達。這種寫實的作文,不僅讓家長看得哭笑不得,也讓老師驚嘆孩子的實誠。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在綜藝節目中,提到了秦昊和伊能靜的女兒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秦昊掩面落淚說:「別說這個了。」孩子被欺負家長應該快速反應1.幫助孩子分析「欺凌,霸凌」的本質與界限首先幫助孩子分析,他是不是惡意的要傷害你,就像那個親暖暖的小男孩兒,是因為喜歡暖暖,但是只是不會正確的表達。像有的小朋友搶玩具發生了衝突,主觀上是搶玩具,而不是打人,出於自我保護,但是方法選的不對。但是不代表不是惡意,就不管,只要孩子感覺到不舒服了,就要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