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第三天,孩子還在哭怎麼辦?來看這篇!可可的粽子媽

2021-01-08 echo小茵茵

今天的文章來自我的好基友粽子!

今天是開學第三天了,送牛牛上學看到小班很多娃娃們還在哭,感覺要把幼兒園哭成人間地獄。不少媽媽們肯定也在焦慮,孩子一直哭怎麼辦?是不是適應不了幼兒園?娃在幼兒園會不會被欺負呢?

寶寶第一次上學,老母親操碎了心。今天的文章來自我的好基友粽子,這篇可以解決媽媽們大部分關於寶寶入園的疑問。

好多孩子第一次入園了,我的微信也信息一條一條的,幾乎全是諮詢孩子入園的問題的。

總結一下大概就是這幾個問題:

分離的時候孩子一直哭怎麼辦?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怎麼辦?

孩子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有衝突怎麼辦?

我覺得這三個問題大家大可不必糾結,因為不論你糾結還是不糾結,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九的情況下這些事兒都一定會發生。

幼兒園完全不哭的孩子幾乎不存在,一去幼兒園就一直很適應的孩子也不存在,完全不和小朋友起任何衝突的孩子更是不存在了。

所以除了極個別的,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虐待啊,或者嚴重分離焦慮到持續做噩夢驚醒這種極端個例之外,剩下的就是要給孩子時間去適應,以及這個過程裡父母要如何和孩子相處。

開學第一天,好多家庭都是孩子在班裡哭,媽媽在門外哭。

有的家長是哭完就沒事兒了,有點擔心,但還是能繼續自己的正常生活。而有的家長可能會一直沉浸在這種焦慮情緒裡無法自拔,甚至開始腦補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很慘,哭也沒人管,可能還被老師兇,被同學欺負,吃不飽睡不好,總之就是特別慘。

後半截自己腦補的東西其實就和孩子本身什麼樣沒關係了,而是家長自己分離焦慮太嚴重,會有一個可怕的預想就是:孩子離開了我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一定會很痛苦。

而這樣的預想其實反映了兩方面的問題:

1. 家長低估了孩子的適應能力,在他的幻想裡孩子離開自己的照顧很難生活。

2. 家長自己覺得離開了孩子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真正處境糟糕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分離焦慮嚴重的家長最大的特點就是會習慣性的投射不安和恐懼在孩子身上。

比如入園這件事對三歲多的孩子來說一定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孩子會哭,會覺得離開家長心裡難過,會覺得食物不可口啊,幼兒園的小床睡著不舒服啊,都是可能出現的,但是並不代表孩子會被這些事情擊垮。

相反,一個正常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完全超出家長的想像力的。在你懷裡哭到斷氣的孩子,在你離開以後可能不到五分鐘十分鐘就開始全身心投入幼兒園的遊戲裡了(大部分孩子都是如此)。

而真正覺得這是滅頂之災的是家長自己。我常說家長要共情孩子,但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做的不是共情而是「投射」。會過度擔心孩子離開自己的家長往往自己在分離上就是有創傷的。

這些感受並不是孩子上幼兒園導致的,而是很早以前就存在,你可以回憶一下,在你小的時候是否有過長期或者頻繁和父母分離的場景,長大以後談戀愛是否覺得談戀愛分手是比死還難受的事情,即使那個人你已經不再愛或者喜歡了也會因為不想面對分離而一拖再拖。

這些關於分離的痛苦其實早就存在了,有的時候甚至早到你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的事兒。孩子入園只是一個小火星,點燃了你囤積已久的火藥庫。以後這種事情還會有很多,孩子住校,去外省,租房住,結婚,甚至出國等等。

而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長如果本身分離焦慮就很嚴重,孩子會感受到,這樣一來,他除了還處理自己的分離焦慮外,還會無意識的分出一部分心理能量來處理家長的分離焦慮。

而孩子潛意識處理這件事兒的方法是很簡單粗暴的:既然分離很痛苦,那就不要分離了。他會想盡辦法不去幼兒園,像類似於睡不醒啊不想去啊已經是很初級的了。甚至有的家長很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孩子就會放大這種受欺負的想法,就說的像真的一樣。當然並不是說孩子撒謊騙人有心計,而是說,孩子之所以沒辦法原原本本的去體驗這件事,是家長的鍋。

這有點像是一個怪圈,你越擔心孩子,孩子越是會順著你表現出讓你擔心的一面,進而你就更擔心了,最後可能就是,幼兒園本身沒什麼,但孩子就是死都不去了(極端情況比如孩子真的不適合或者老師虐童的除外)。

家長會擔心孩子和老師相處的好不好,這其實一方面可以通過孩子的描述來判斷,或者有的幼兒園有監控,可以自己看,但更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去和老師多交流,自己去判斷這個老師的狀態,去把關這個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而不是把這個任務完全交給孩子。這些工作應該是入園前就由成年人去完成的,而不是讓孩子去當試驗品。如果真的發現幼兒園老師有重大的問題,那就儘快換環境,孩子的身心健康比錢重要太多。

總結一下:家長自身的分離焦慮往往比孩子的大,而且這種分離焦慮更具有破壞性,因為家長很難意識到自己是分離焦慮,而會以為是真的孩子有什麼問題。

所以,孩子去了幼兒園以後,白天你抽時間好好思考一下,結合老師的反饋,孩子放學時的表現,以及班裡其他同時入園孩子的平均表現,先理性思考一下,孩子的適應水平是否處在正常範圍內。

如果靜下心來想想其實孩子是處在正常的適應過程裡的,那剩下那些擔心其實就都是自己的事情了,就要把注意力從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

尤其是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孩子上幼兒園了,自己白天的時間完全空閒出來了,很有可能會覺得很空虛。孩子入園也標誌著媽媽自己的人生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以真的騰出心思和時間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當然,有些家長的分離焦慮也來源於無法獨處,無法真的去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給自己做規劃,所以更無法面對和孩子的分離,因為這樣一來就要直面那些無法面對的問題。

入園的分離焦慮其實還是一件挺複雜的事情,大家如果有問題也歡迎評論裡提問哦~

家有五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三歲嗎?很多寶媽送錯時間
    很多媽媽都種出來了,直接,今天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上幼兒園最佳年齡是可可媽媽接到表姐的電話,想要諮詢可可上幼兒園的事情,想要提前準備去上學。可可媽媽想到表姐的孩子才三歲,怎麼能這麼早去上幼兒園?表姐回答到孩子當然是越早上學越好,還說可可也不是三歲上幼兒園了嗎?
  • 孩子哭著不上幼兒園,是真不喜歡嗎?幼師:三個原因,家長別瞎想
    九月秋季開學已經是第四周了,21天養成一個習慣,不知道新入園的小班寶寶們完全適應幼兒園生活了嗎?可能很早就不哭了每天開開心心的入離園,也可能入園時哭一會兒很快就能恢復平靜。由於很多幼兒園沒有實時監控,家長看不到孩子在園的情況,只能根據孩子入園的狀態猜測孩子一天的表現。
  •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作文爆紅,老師:媽媽不會看見吧
    作文這種主觀性很強的東西,根本沒有參考答案,所以讓孩子放手去寫,經常會出現一些「震驚四座」的作品。大多數都非常的搞笑,但因為不符合要求只能得0分,不得不讓人感嘆:學渣都是段子手。0分作文:「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這篇名為《我的媽媽》 的作文,一發到網上就引起了熱議。作文內容非常的簡單,只有一句話:「我的媽媽是個不到40歲的中年婦女。」
  • 寶寶入園老哭鬧?學學幼兒園老師的止哭絕招!
    原標題:寶寶入園老哭鬧?學學幼兒園老師的止哭絕招! 每年幼兒園新生入園,孩子的哭聲你還是那麼熟悉嗎?過了一個假期,再次離開爸媽回到幼兒園,孩子還會不適應的哭鼻子嗎? 針對愛哭小朋友的防哭絕招來咯,往下看吧!
  • Holo入駐抖音國際版,有網友衝桐生可可弄出笑話,最後還是狗媽好
    而hololive就開始轉戰抖音國際版TikTok,近日開設帳號hololive_music後就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登場的Vtuber有紫咲詩音、夜空梅露、潤羽露西婭與愈月巧可,包括了一二三期生,原因之一是這四皮與惡魔有關,正好可以蹭熱度來慶祝萬聖節到來。
  • 孩子突然從叫「媽媽」變成「媽」?不光是變扭,還暗示了兩種心理
    「還是我兒子好,雖然已經是二十多歲成年人了,體型早已經是老母親的兩倍,但還在媽媽,媽媽的叫著,我每天都像泡在蜜罐裡一樣。」據社會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小時候會叫「媽媽」,但慢慢長大後便會改口叫「媽」,早已經是普遍現象。
  • 孩子第一天去幼兒園不哭不鬧,其實大有問題,家長別不在意
    幼兒園入園的第一天,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哭泣中度過的,因為這是他們有生以來第一次與父母「長時間」分離。但也有少數孩子不哭也不鬧,只是靜靜地看著其他小朋友們哭泣,仿佛在看戲一般。這兩類表現截然相反的孩子,後者更容易獲得大人的讚賞,因為大家會覺得他們更加勇敢、更加成熟。可實際上,這些孩子也有可能存在嚴重問題。
  •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本文為系列美食遊記《尋味中國》的端午節特別篇,上篇名為《沒有屈原的端午》,討論的是端午節的由來。本篇分析粽子為何成為了端午的祭品,最早的粽子是什麼形態,更早的祭品又是什麼。本文討論的並非美食,而是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和飲食的演變,其中或有讓讀者不適的內容,敬請理解。提示:請勿在吃飯時閱讀本文。1.
  • 35歲癌症媽媽痛哭:「我死了,孩子怎麼辦?」當媽後,我們都變慫了
    看片子,我從頭哭到尾。 紀錄片中,閆宏微在跟病友聊天時,提到自己的女兒,那個積極樂觀、跟癌細胞對話調侃的媽媽,瞬間崩潰大哭。 她說:我不能聽人家說小孩,不說孩子我怎麼都沒事,一說小孩,我就很難過。 那一刻,我心如刀絞,作為媽媽,我們太懂得媽媽對一個孩子的牽掛和不舍了。
  • 家長多次發現孩子身上淤青做噩夢:三歲孩子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還發現他手上有淤青,然後我們就跑過來找學校要說法,然後我們要求看監控,看學校有沒有打孩子。」萬女士在幼兒園翻拍了一段監控視頻發現,一位老師朝著坐在地上的小男孩左後背拍了一下,然後將孩子拉起來。萬女士:「這就是我兒子坐在地上,你看老師是怎麼對他的,一上去就是動手打他,看到沒有一上去就打,先打,已經坐在這裡哭了,你看,一推一拽的!」
  • 孩子身上出現這三種情況,寶爸寶媽需留意,這是感冒的預兆!
    每次聊到這段經歷,小文總是感嘆「如果丈夫在本地工作就好了,可以幫她一塊照顧孩子」。小文也試圖掌握一些孩子感冒前的身體徵兆,可以讓她更加從容地應對男寶感冒問題。其實孩子在患感冒前,身體會發出信號,寶爸寶媽如果留意,給孩子及早預防,可以及早將病菌排出孩子體外。
  • 老人沒有「健康寶」怎麼辦
    公園  每天指導遊客查驗健康寶數百次  東宮門是頤和園最主要的門區,每天早上6點半到7點半是個客流小高峰,自從公園需要核驗「健康寶」入園之後,持老年卡、公園年票的部分老年遊客就遇到了入園難。  在門口,一位因為沒有「健康寶」無法入園的老人干著急。
  • 孩子一受委屈就哭鬧?想讓孩子聽話,父母要學會這幾招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寶媽再去送自己的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一個剛剛入園的4歲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因為媽媽離開而號啕大哭而且還一直大鬧。老師把哭鬧不止的女孩摟在懷裡,一邊拍著她的後背一邊安慰她說:「老師知道你心裡很委屈,這麼長時間不見媽媽你肯定會想她,但是你要學習,媽媽她也要上班去呀,這只是短暫的分開,你媽媽下午一定回來接你回家的。」
  • 童童的嬸嬸說,"以後我就是孩子她媽了"
    她心裡很著急,一直想知道童童的情況。前天凌晨事發沒多久,在溫州務工的齊路真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事發現場,但被攔在了警戒線外。「孩子一家4口就住在這幢坍塌樓房裡,我打了孩子爸爸、媽媽,還有她外公的手機,一開始都能打通,就是沒人接……」齊路真說,打到後來,電話打不通了,她抱著親戚急哭了。之後,聽說一些被埋者獲救已送往市區一些醫院。
  • 剛去幼兒園,孩子天天哭,晚上睡覺做噩夢,是怎麼回事?
    有網友私信問:三歲小孩不願去幼兒園,天天早上去幼兒園就哭,晚上睡覺做噩夢都說不去幼兒園,我感覺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老師虐待了,怎麼辦?我在幼兒園工作了7年,見過了太多孩子早上不願意來幼兒園,晚上做噩夢哭鬧著不去幼兒園的情況,我在這回答解讀一下。
  • 為啥寶寶被抱起來走就不哭了,大人一坐下又哭不停?答案很暖心
    孩子每天都要被抱著走才安靜,不然就哭鬧不止,對於寶媽來說,可是一個力氣活,身體很容易吃不消。>,還會伴隨著大聲的哭鬧,這聲音讓寶媽瞬間變的清醒。 寶寶的身體發育沒問題,可是寶媽就先支撐不住了,那麼大家也一定非常的好奇,為啥寶寶被抱起來就能停止哭鬧,寶媽坐下孩子就又開始哭呢
  • 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原標題: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平時在家裡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去到陌生、人多的環境就變得膽小怕事,不敢表現自己還愛哭鬧,而這就是孩子怕生的表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怕生呢?孩子怕生家長又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對異性有好感,家長該如何做?這篇文章會給你啟示
    開展「浙工學·家風家教」專題活動 發揮女職工在家庭文明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活動以線上微課程方式進行,共16節課 今天我們來看第十三課 《孩子對異性有好感,家長怎麼辦?》(點擊藍字可查看視頻) 第七課:怎樣才能讀懂孩子?這4個方法幫你融化「冰山」(點擊藍字可查看視頻) 第八課:放手也是一種愛!培養孩子獨立性,家長要學會這幾點(點擊藍字可查看視頻) 第九課:怎樣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溝通?這8條溝通技巧值得一試(點擊藍字可查看視頻) 第十課:成長只有一次!兒童成長最重要的五個關鍵期,你都知道嗎?
  • 北京地區育兒調查:金豬寶寶初長成 父母憂心入園難
    她的「金豬寶寶」今年(2010年)快三歲了,眼看著九月份就該入園了,但是兒子的入園名額卻還在努力的爭取中。  名額有限孩子多 幼兒園紛紛提高門檻  「我兒子的生日弄得我們特別尷尬!」曹女士對記者說,由於兒子是九月份的生日,三月入園的一批因年齡不夠沒趕上,家裡只能努力地搶今年9月份的入園名額。
  • 「慢半拍」寶寶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如何適應幼兒園?
    9月1日,是幼兒園新生入學的日子,不管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日子,孩子哭成一片,老師「手忙腳亂」,家長各種不放心。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幼兒園開學第一天,正是年度「哭戲」上演的一天。「小豆丁」們第一天上幼兒園,面臨跟媽媽分離的焦慮,還有對新生活環境的不適,很容易「哇」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