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香港公司最近推出了一個68元套餐(3G Lite服務計劃),包含了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簡訊和無限量3G上網流量,具體套餐內容如下:
於是,感覺自己久為運營商蹂躪的內地消費者們憤怒了。看看,同樣是中國移動,為什麼在大陸和在香港的差距就那麼大呢?於是罵聲四起,以至於3月日中國移動公布2012年年報後,總裁李躍還專門就此套餐進行了澄清。
作為一個電信服務的消費者,同時也是一個從業多年的電信行業諮詢分析人士,從我的角度解讀一下中國移動香港的這個"逆天"套餐。首先,這個套餐並不代表了香港移動運營商的3G/4G套餐的平均價格,而是一個極端競爭下的產物。請看下圖,來自摩根斯坦利去年9月份的香港電信市場分析報告:
如圖所示,綁定12個月的3G套餐每月實際費用從CSL-1010的HK$350元到CMHK的HK$200元。遠高於"逆天"套餐68元的價格。香港移動用戶實際的每月支出比"逆天"套餐都要貴很多。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們仔細研讀"逆天"套餐的約束條件:
1.本地數據傳輸速度最高為每秒384kbps
2.不可用於網絡分享(tethering)及P2P功能 (包括Bit-Torrent)
3.只可用於手機,不可用於顯示屏大於7寸之裝置
對於第一點約束條件,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對了,這就是2G時代下,EDGE可達的最大速率。
目前中國移動香港公司的3G已經完成了3G HSPA+的改造,最大傳輸速率42Mbps。換句話說,中國移動香港公司3G網絡提供的最大傳輸速率是3G Lite套餐限速的100倍以上。
筆者不在香港,無法實際體驗3G Lite上網時是否能夠一直保持384kbps的上限,目前在網上也沒有找到相關信息。3G Lite離中國移動香港公司實際的3G速度有很大的差距。儘管實際使用起來,會比EDGE要快不少,甚至能接近入門級3G最高速度的一半(最高可達900kbps),但還是離中國移動香港公司實際的3G速度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這個套餐只能提供大約入門級3G一半的速度,確實對得起Lite這個名字!
第二點和第三點約束則保證了你既不能使用筆記本電腦、也不能使用pad,只能用手機在這個坑爹的速率下使用無限流量。
從08年開始,香港的3G滲透率就超過了80%。從去年開始,香港就開通了4G LTE。現有的各運營商網絡也都完成了3G HSPA+的改造。有多少人會因為資費低而退回到比2G時代稍快的速度呢?
所以,這個套餐並不是香港移動用戶的主流選擇,競爭的噱頭遠高於套餐本身所代表的資費。"逆天"套餐的數據部分更像是個噱頭,那簡訊和語音部分呢?
簡訊部分,10000條簡訊指的是網內簡訊,即給同是中國移動香港的號碼發送的簡訊。如果給其它運營商號碼發送簡訊,則是0.5港幣一條,彩信1.5港幣一條。從中國移動香港10%左右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這10000條網內簡訊又是不折不扣的噱頭。語音部分才是這個套餐最優惠的地方。68元1700分鐘,折合每分鐘0.04元港幣。
便宜嗎?不一定。
如果您是"煲機狂",每天都要煲1個小時電話粥,一個月就是1800分鐘,那就很合適。但大多數人沒有這麼多電話可打,是不是就有點虧?從另一個方面說,中國移動香港公司在香港的網絡覆蓋並不好,所以這1700分鐘您真的不一定想用就能用掉。
反觀內地市場,三大運營商雖然標準資費控制得很嚴,但各地出於競爭還是在小範圍推出一些低價卡,我所知的就有俗稱6分卡、8分卡等每分鐘通話費在0.1元以下的行動電話套餐,並且這些套餐的最低消費要求通常都不超過30元。
中國移動香港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套餐?
中國移動香港在香港電信市場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截止到2012年12月份,全香港共有超過1000萬行動電話用戶,移動滲透率超過160%。
換句話說,平均1個人有超過1.6個移動號碼。中國移動香港在全香港移動運營商中排名靠後,市場份額10%左右。作為一個市場新進者(09年收購華潤萬眾後才全面進入香港市場),中國移動的品牌也並不強,看起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低價爭取其它運營商的客戶轉網。
這就好像哈根達斯冰激凌,在國內走高端路線,在美國則是超市貨,價格差異極大。同樣的,中國移動在內地是優質服務的象徵,到了香港可就不是了。
這樣的"逆天"套餐會導致虧損嗎?
3G在香港開通已經近10年,4G已經在香港開通近2年。對於已經建成多年,並會被新技術所替代的3G網絡,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爭取最多的低端客戶使用是明智之舉。只要增加的收入大大高於低端客戶湧入帶來的額外運維成本就是划算的。
另外,從上文的數據訪問速度也可看出,限速上限遠低於中國移動香港公司3G網絡能夠提供的連接速度。3G Lite對現有的4G/3G套餐有明顯的速度區隔,不用擔心高端客戶向3G Lite套餐流動。
從另一方面說,香港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支撐相同用戶所需的網絡建設成本遠低於內地。儘管香港的基站地址租用和維護成本單價高於內地,但是平攤到每戶的網絡成本還是內地較高,這也使得香港移動運營商有空間放低價競爭。
最後看看大陸和香港移動市場的綜合表現。中國移動2012年年報中用戶ARPU為68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用戶ARPU還不如中國移動。
而在香港,各個運營商ARPU基本上都是150港幣以上,Smartone甚至能達到250港幣的水平。ARPU才是真正反映用戶在移動服務上花了多少錢。以此來看,香港用戶花的錢一點也不少。
一個弱勢的品牌,依靠一個虛虛實實的低價套餐吸引特定用戶的眼球,這就是我對「逆天」套餐的感覺。
文章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