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杏壇君繼續請民俗專家 秦永洲教授為大家講與狗有關的傳說故事。在遠古社會,狗被許多民族奉為犬祖,開天闢地的盤古,就是由犬祖盤瓠演變而來。
南方的苗、瑤、侗、畲(shē)、土家族等少數民族都尊奉犬祖盤瓠,信奉自己是狗的傳人。中國關於狗的神話傳說,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歷史最長的,是犬祖盤瓠的傳說,也是「人狗婚配」的神話。
盤瓠王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說,帝嚳高辛氏(黃帝曾孫,三皇五帝中,五帝的第三位帝王)有犬戎之寇,招募天下,有能得犬戎吳將軍頭者,妻以少女。
帝嚳豢養的狗叫盤瓠,咬死吳將軍,把人頭叼了回來。帝嚳高辛氏大喜,但因為它是狗而不是人,不知該怎麼賞賜它。高辛氏的女兒認為不能失信,自願嫁給盤瓠。盤瓠背著辛女到深山叢林中,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東漢的長沙武陵蠻就是盤瓠的後代。
一說「人狗婚配」,聽起來不僅荒誕,而且讓人毛骨悚然,其實是可以理解的。遠古時代,一是由於不了解生育的秘密;二是由於對自然物的崇拜,把生育的原因歸結為龍、狗、猴等有生命的動植物,或無生命的日月等自然物,而這些感生物往往成為氏族尊奉、崇拜的圖騰。我們現在說中華民族是龍種,龍的傳人,與蠻夷等少數民族稱犬祖盤瓠如出一轍。
漢語裡有句成語叫「狗血噴頭」,意思是被人劈頭蓋臉,臭罵一頓,而原意是把狗血噴在妖人頭上,使其妖法失靈。「狗血」禳災闢邪與古代祭祀禳災有關。
由於狗能識別生人和熟人,「狗別賓主,善守御,故著四門以闢盜賊」。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春秋秦德公時「磔狗邑四門,以御蠱菑」,意思是秦德公在四方之門殺狗以磔禳厲鬼。
感覺一下從天上掉到了地上!
據《風俗通義·祀典》載,到漢代又演變為「殺白犬以血題門戶,正月白犬血闢除不祥,取法於此也。」從此,狗血成為人們對付厲鬼、邪瘟的法寶,一切邪門歪道遇到它頓時失靈。
古代還用草紮成狗,用來祭祀,稱作芻狗。給「芻狗」穿上有漂亮花紋的衣服,用箱籠裝著,一旦祭祀完畢就拿著不當玩意了,行路人踐踏它的頭顱和脊背,拾草的人撿回去燒火。所以,《老子》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作為一隻狗,我容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