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一輩人都說,「男不三,女不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真的有道理嗎?很多人聽過但是不清楚這句話的意思,今天小九就和大家說說。
這句話完整點說,應該是「男不做三,女不做四」,是指做生日宴的時候,男人不要在三十歲的時候做,而女人不要在四十歲時做。
究其原因,其實是和年齡階段特點分不開的,男人三十歲的時候,往往出於事業的爬坡期,是最關鍵的時候,可能事業剛剛有起色,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成就。如果在這時候為了生日大操大辦,一方面浪費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是「德不配位」,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也會讓別人覺得不夠成熟穩重。
而且,三的諧音是「散」,在很多人看來,三這個數字寓意不好,容易聯想到分散甚至是妻離子散這樣不好的詞語,以前的老一輩人對這樣的事情比較忌諱,為了能有好的兆頭,所以說逢三不過。
那又為什麼過生日時,又要說「女不四」呢?在以前的生活中,男人和女人到了四十歲會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狀態,就像「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這句俗語說的,在過去的生活中,遠沒有現在營養、美容能夠跟得上,女人四十歲正是比較尷尬的時候,所以就有了女人四十不做生日宴的說法。
總而言之,之所以有「男不三,女不四」的說法,並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就是源於男人看重事業,女人看重容貌,在不合適的時間自然要低調行事了。
你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男不三,女不四」的說法還有道理嗎?期待你的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