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有道理嗎?

2021-01-13 羊王

大家好,歡迎來關注作者羊王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報導三農。如果想了解更多農村生活,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有道理嗎?

近些年,隨著農村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農村的一點一滴,畢竟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裡工作壓力比較大,嚮往農村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筆者有時候也很懷念站在家鄉的山坡上看著遠處村莊渺渺炊煙,其實很多人更對農村一些老故事和老傳說感興趣,甚至有些農村的老話也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對象,這些農村老話可是現在課本上學不到的。

說到老話,這可是我們農村一大特色,這是尋常老百姓在平時攀談的時候所借用的古語,是古時候很多農民的智慧結晶,有的老話是說農事活動,更有的是講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而接下來這一個老話想必很多人沒有聽過,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從這句老話上看是描述農村節氣的,那麼這句話農村人為何會在冬季的時候常常掛在人們口中呢?其中說的每個月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來說下「緊臘月」,「緊」所描述的自然是緊張的意思,可為何在臘月的時候會緊張呢?首先臘月就象徵著過年,因為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回到家中,並且開始置辦春節的東西,所以從意義上來講和過年差不多,到臘月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農村說的陰曆年份的最後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有的人可能在忙,那麼就要加快手裡工作,要準備好迎接過年,另外就是要置辦年貨,這裡的年貨不光是買年貨,另外還有製作年貨,在筆者老家這邊,在臘月的時候有製作年糕的習俗,山東大花糕因此名聞世界,另外除此之外在臘月還有很多事情要忙,要給孩子「套棉襖(製作棉襖)」,讓孩子在過年的時候穿上新衣服,所以臘月可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在南方還有製作臘肉,在東北製作灌腸都是在臘月完成,相對來說比較緊張。

其次是「慢正月」,這裡說的「慢」,是指很多大人們的感覺,小孩子自然是不會嫌棄太慢,「慢」說的很多大人在正月的時候時間過得比較慢,因為從大年初二開始大家就要開始串門走親戚「送節禮」,以前農村走親能從初二走到正月十五之後,畢竟親戚朋友之間都互相聯繫,農村人又比較熱情,到了親戚家自然就得喝酒吃飯,這樣一來就會耽誤很多事,並且身體也非常累,以前可沒什麼汽車,農村走親戚都是步行或者地排車,自然會比較累,而作為很多家長來說希望孩子早點開學,擔心孩子玩得太瘋,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正月太慢了。

另外說「不緊不慢的十一月」,這句話可能就比較簡單了,這裡筆者要補充下,這句老話說的不是陽曆而是農曆,也就是我們農村常說的陰曆,以前農村人都是按照那種老皇曆計算,今天是陰曆的十一月初五,這個月肯定大家還都在忙於工作,因為距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那麼這個時候不管你做什麼都是還來得及,比方說過年的時候可能沒錢,那麼現在出去賺還不晚,想必大家對於這句話都不陌生吧,在農村很多人在十一月的時候經常會說賺點錢好過年,而這個月過去之後大家就要忙活起來了。

從這句老話中,我們看出了這是一句老祖宗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想想以前農村過年的時候熱鬧的景象,再看看現在農村大集上熙熙攘攘的趕集的農民,年味越來越淡了,當然對於離家的農民來說,終歸過年的時候還是要回家去看看。

那麼大家還知道在過年的時候,你們當地有什麼樣的老話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緊臘月,慢正月」農村裡過年的講究,臘月時間緊都在忙些啥?
    今日臘月初一,又到了一年的歲尾,距離春節僅剩一月的時間。我們即將告別多災多難的鼠年,迎接牛氣沖天的新一年。在以前的農村,到了這個時候,忙碌一年的老百姓也閒下來了,殺雞鴨宰豬羊,置辦年貨,為過春節做準備。在農村裡就有「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是冬月」的說法。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農村老話:「正月不娶,臘月不訂」,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小時候應該能時常聽到一些長輩給自己講的道理以及簡單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沒有特別高深的詞彙以及華麗的辭藻,但是句子中所蘊含的道理卻是十分深刻的,這些老話和俗語在一方面展現了農村的縮影,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
  • 農村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啥意思?老話有理嗎?
    說起備年貨的臘月和串親戚的正月,在我們當地還有很多「講究」,因為臘月是歲尾,正月是開頭,農村人對於「頭尾」這兩件事是非常在意的,在這個時候是有很多忌諱的,所以在我們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下。臘月需忌尾臘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老話說得好「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個好的收尾才會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新年。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一說農村老話有啥講究,有人就不看內容回了三字「窮講究」,字字扎心,也有的說成了封.建迷.信,這不能完全說錯,但也不是絕對的呀,老話的出發點大部分還是希望傳遞給後者有用的經驗,只不過很多老話在歷史的傳承中,後人理解上,出了點偏差,例如正月理髮,存在很多不利於老舅的段子。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臘月初六,農村老人說「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話啥意思?
    在農村裡,到了沒有事情做的時候,老人們多數都會聚在一起聊天,從老人們聊天的內容來看,都是一些俗語較多,不像城市人在一起只能談論一些賺錢的門道之類的,農村的老人更希望談論一些關於莊稼生長的俗語和關於做人的俗語,就比如這句俗語「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句話就是和我們的運勢有關係,那麼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這句俗語的意思。
  • 「金臘月,銀冬月,老鼠最喜是正月」,農村的這些俗語你明白嗎?
    「金臘月,銀冬月,老鼠最喜事正月」,農村的這些俗語你明白嗎?導語:農村的老話大多是農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哲學,這些俗語一代代地傳下來,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些雖然看似與時代脫軌,但仔細揣摩仍舊很有道理。
  • 農村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這樣嗎?
    如果說在城市這句話可能還真的不大對,而在農村這個前提之下似乎就顯得那麼真實可信了。類似這般的農村流傳的諺語有些自嘲或者說調侃,而大多則是經驗之談,比如說「一家發財,九家貧」。而這裡所提到的「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也正是來自於農民的經驗之談。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
  • 農村老人常說「正月不娶,臘月不訂」,如何理解,現在還講究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不然父母則會不高興,畢竟在老人看來這會敗風水。
  • 人們常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什麼臘月不能訂婚呢?
    而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按理說,以前的臘月和正月都是比較清閒的,地裡的農活都忙完了,學生們也放假了,外地打工的人也回來了,不正是訂婚和娶親的最好時間嗎?為何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呢?為何把每年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呢?人們常說「寒冬臘月」,其實寒冬指的就是農曆十一月,也叫做冬月,臘月就是十二月。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一、正月不理髮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金臘月,銀冬月,老鼠最喜是正月」啥意思?有何講究?
    老鼠作為一種讓農民討厭的動物,其專門偷吃農民種植的糧食,而且還咬壞家具,衣物等東西,確實很讓人討厭,然而,這種動物的繁殖能力很強,而關於老鼠農村有很多俗語,比如:「金臘月,銀冬月,老鼠最喜是正月」,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何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引言:村裡小鄭,就因為正月理髮,被他舅舅撞上了,一巴掌呼過去,把小王都打蒙了。小鄭不服,就找母親理論。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
  • 臘月至,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有何講究?不妨看看
    又到了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農曆最後一個月,臘月。臘月的到來意味著離春節就不遠了。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臘月到來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比較忙,購置年貨,祭拜等等,這裡面也包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娶親。
  • 農村的一句老話,臘月南風正月雪,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在農村有進臘月就進年,畢竟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在農村也有進臘月就進臘月的意思,畢竟這一年中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所以農民會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送走不好的事,然後到大年初一,大家都來迎接新的一年,同時在臘月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農民不僅要忙著手中的活兒,為過年忙著,其次是收拾屋子,準備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