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正月不娶,臘月不訂」,如何理解,現在還講究嗎?

2020-11-29 日夜農村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不然父母則會不高興,畢竟在老人看來這會敗風水。比如說農村的飯碗是不能隨便借給他人的,就算是鄰裡之間的感情再好,也避諱這種行為。畢竟它在農村人來看,則是一個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果送給別人了,對自己的事業發展不利。

當然在農村也有一些老講究,比如農村老人常說「正月不娶,臘月不訂」,如何理解,現在還講究嗎?從字面上的理解很簡單,就是在正月的時候一定不能有婚娶的行為,而在臘月的時候,情侶之間也不能訂婚。主要還是因為大家認為在這兩個月份不能有婚娶的行為,不然則會和過年的喜慶相衝突。

正月不娶:在這個時候則是農村人走親訪友的最好日子,從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會將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比如說初二去丈母娘家裡,初三則是去舅舅家裡等等。同時還需要安排著和朋友聚一聚,每天的日子都會緊張忙碌的度過著。過了初七之後,年輕人都會趕緊回到大城市的工作崗位中。如果在正月的時候婚娶,那就會打亂別人的日程安排,畢竟婚娶大事最重要,就算再忙也要及時的參加。但別人就算是去了,內心也不會太過於高興。當然在正月裡則是一年最喜慶的時候,這時候結婚可就是得罪太歲了,以至於新人在未來也不會太過於順利。

臘月不訂:在臘月的時候有很多的忌諱,比如說此時不能借錢給別人,也不能去債主家裡要債,不然就會不吉利。畢竟臘月的時候則是一年的結束,而在這個時候也不能訂婚。畢竟此時大家都在忙活著購買年貨,在家裡蒸上熱騰騰的饅頭包子。如果在這個時候訂婚,就會給人手忙腳亂的感覺,還會耽誤著一天的時間。在臘月的時候天氣異常的寒冷,而這時候大地也沒有了往日的生機。而訂親這麼大喜的事情,如果出現在臘月,自然是不會太吉利的。現在農村很少有這些講究了,畢竟大家只有在春節的前後才有時間聚在一起。所以在這個時間結婚定親的人很多,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正月不娶,臘月不訂」,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兩句俗語一句是關於禮儀類,另一句則是農村的講究,讓我們一同來了解一下,首先這第一句是俗語是: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的意思比較簡單——就是男人害怕多次搖頭,而女人則害怕大步行走。那麼這句話的內涵該怎麼理解呢?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農村婚嫁觀:正月不娶,臘月不定。還別不信,確實有道理
    那有朋友可能就會問了,如果按上述說法,那正月裡大家都在家休息,天也冷,也是個喜慶時段,這段日子也是非常適合辦酒席的呀!說是這麼說,但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幾乎沒人會在正月裡舉行婚禮。因為,在農村呀,流傳著這麼個婚嫁觀念,那就是:正月不娶,臘月不定。正月不娶一是正月裡,大家雖然都不用怎麼幹活,好似很空閒。但別忘了,此時大家得忙著各家各戶的拜年。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在農村中生活看似非常的悠閒,其實也有著很多的講究,稍微不注意就會犯了大忌。因此農村人的生活中也會受到這些講究的約束,這樣就能夠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規範和秩序。如果誰沒有遵從這些習俗,那就會受到村民們的嘲笑,嚴重點的則會在村裡抬不起頭來。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
  • 人們常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什麼臘月不能訂婚呢?
    不過現在人們結婚,大多都挑選節假日,因為節假日不用上班,前來參加婚禮的人就多了。而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按理說,以前的臘月和正月都是比較清閒的,地裡的農活都忙完了,學生們也放假了,外地打工的人也回來了,不正是訂婚和娶親的最好時間嗎?為何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呢?為何把每年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呢?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一說農村老話有啥講究,有人就不看內容回了三字「窮講究」,字字扎心,也有的說成了封.建迷.信,這不能完全說錯,但也不是絕對的呀,老話的出發點大部分還是希望傳遞給後者有用的經驗,只不過很多老話在歷史的傳承中,後人理解上,出了點偏差,例如正月理髮,存在很多不利於老舅的段子。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訂婚與娶親,這是農村人非常看重的事情,因此今天要講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句話大夥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卻不太懂這裡面的講究,讓我細細道來。要想解釋這句俗語,我們需要將其分開來說,先來說說「臘月不定親」。首先,氣候上來說,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衰弱,陰氣增長,缺少活力。婚姻講究紅紅火火,熱熱鬧鬧,臘月這寒冷蕭條的氣氛,跟婚姻熱鬧的氛圍八字不合。
  • 臘月初六,農村老人說「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話啥意思?
    今天下午的時候,路過村裡的時候,就遠遠地看見村裡的幾個老人坐在一起正在興高採烈的聊天,這幾天我們山東地區的溫度有所回升,天氣並不是很冷,要是按照往常的時間這個時候大家就貓在家裡不出來,但是這溫度上升後,家裡的老人就閒不住了,畢竟老人和年輕人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宅在家裡,但是老人們沒有宅在家裡的習慣
  • 臘月至,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有何講究?不妨看看
    又到了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農曆最後一個月,臘月。臘月的到來意味著離春節就不遠了。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臘月到來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比較忙,購置年貨,祭拜等等,這裡面也包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娶親。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我們的祖輩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俗語流傳,雖然這些俗語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是其中的含義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實像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祖輩根據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今天給大家講的俗語是「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俗語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 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有道理嗎?
    如果想了解更多農村生活,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有道理嗎?說到老話,這可是我們農村一大特色,這是尋常老百姓在平時攀談的時候所借用的古語,是古時候很多農民的智慧結晶,有的老話是說農事活動,更有的是講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而接下來這一個老話想必很多人沒有聽過,農村老話常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十一月」,從這句老話上看是描述農村節氣的,那麼這句話農村人為何會在冬季的時候常常掛在人們口中呢?其中說的每個月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
    導語: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臘月不定親所謂「臘月不訂婚」,其實是來源於民間的「正不娶,臘不定」的說法,意思是說正月不適合結婚,臘月不適合定親。這是因為臘月是年終歲尾的時候,預示著一年快要到頭了,並且臘月的「臘」字和「拉」諧音,會有拉倒的意思,會讓人感覺定了婚之後會拉倒的感覺,所以人們還是很忌諱的。
  • 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這是真的嗎?
    現在的人們都會在年前做頭髮,為的也是過年給人一個好印象。可年輕人是這麼想,那老年人理髮,卻是有另一番道理。這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你們過年有沒有理髮的習俗呢?這又是為什麼啊?都說是臘八之後就是年了,臘八以後,農村人每年都要清掃打理屋裡屋外的衛生,辦置年貨,很忙碌的,中間就要忙裡偷閒的去理髮店把自己的頭髮好好的拾掇拾掇。農村老俗話說「一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如果年前不理髮剪頭髮,過了大年三十晚上,再理髮剪頭髮就來不及了。於是農村老輩人就會說你不懂規矩。臘月裡不理髮剪頭髮,過罷大年三十,就等於你兩年沒有理髮剪頭髮了。
  • 農村流傳近百年的「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究竟有什麼講究?
    這不馬上要過年了,臘月正月一年中的頭和尾,在這兩個節日中有很多習俗,尤其是農村。在很多的農村地區,一直有「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這樣的說法,並且已經流傳了上百年,這個習俗究竟有什麼說法,為何人們能一直遵守這麼多年?
  • 臘月到,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而在春節前和春節期間,民間也有很大的講究和忌諱的。農村的老人就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先說說前半句「臘月忌尾」,其意思是說在年底的時候,特別是臨近年關的時候,有些事情就要注意一下了,不能做的事情就最好不要做了,以免給自己或者是家裡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其中在民間臘月底的時候比較忌諱的有兩件事,一件事是在臘月底不宜搬家了。
  • 農村老人常說「生在八月,去在臘月」,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從小聽農村老人聊天,互相之間你說一句俗語我也說一句俗語,當時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只是覺得這些老人的知識好淵博啊,他們怎麼懂得那麼多。而在經常聽說的俗語中,有一句筆者印象比較深刻,就是「生在八月,去在臘月」,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農民說是「生在八月,死在臘月」,還有稍微複雜點的就是"小孩要在在八月,老人不在在臘月",這三句話的道理都是一樣的,講的是關於生死的規律。但是這菊花是在以前比較困難的生活條件下的特定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農民生活也是越來越好,這種情況現在也有點不太適用了。
  •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這句俗語也是很有意思的,對於「正月不剃頭」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從我小時候一直到前兩年時,每年進入臘月之後,我媽就經常提醒我年前一定要去理髮,正月裡不能剃頭。小時候我對媽的話是言聽計從,她說怎麼辦,我就怎麼辦,然後長大了,上了初中的時候,我就有點兒不理解了,我就問我媽,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我媽就說正月裡剃頭,對舅舅不好。當時我還和我媽辯論了,一直說:這都是老話,沒有什麼可信價值了。結果問到最後以老媽打了我一巴掌結束了,從此以後還是乖乖的在年前臘月裡就把頭髮理好。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這是為什麼?有啥道理嗎?
    ,所以有的青年都是提前把頭髮捯飭好,對於在農村,要是在正月理髮的話,那是不可以的,所以很多人都提前整好髮型回家過年。 對於在農村裡也是有很多的講究,就拿這個這個正月不能理髮來說吧,在農村裡老人都會說,正月理髮要死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