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父母不想拖累子女?請給老人更多一些的關愛

2021-01-10 農夫七哥

可憐天下母心,父母對於子女的愛,那是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體會到的。

在以前,我也是知道我的父母非常愛我,但我是在做了父親之後,才真正體會到這種發自肺腑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這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可以為之付出一切的愛,無怨無悔,毫無私心雜念,說得嚴重一點,如果有必要,就算是付出生命那也是心甘情願的。

今天本來是要休息了的,但是無意之中看到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總感覺有些話想要說出來。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在湖南武岡市這個地方,2020年的12月,已經是很冷的季節了,一位老人因患淋巴癌,多次治療沒有好的效果,於是躺在一個大坑的圓洞中等死。

後來被人們發現並報警,人們在對老人施救的時候,老人還有反抗。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位老人這樣的呢?根據介紹,除了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就是不想拖累子女。

現在有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心情,含辛茹苦把子女撫養成人,但是等到子女「有了出息」了,自己卻不願「拖累子女」,寧肯自己受點委屈,也不要讓子女因為自己受到一丁點的拖累。

那些父母的「謊言」,我們能聽懂多少

我現在是生活在農村的,在我們這個村子裡,現在留下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人了,年輕人基本都去了城裡。

在農村來說,把孩子送到城裡生活,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大部分人家都是老人拼盡一輩子的努力,省吃儉用一輩子,才能換來兒女在城裡安家落戶。

以前的農村收入基本都是很低的,靠種地把一個孩子撫養大,供孩子讀完書,基本就攢不了多少錢,等到兒女長大了,再想要工作,在城裡生活,又是需要很多的錢,買個房子幾十萬,就是算只拿首付,那對於一般的農村家庭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

但我們這裡村子裡的這些老人,卻都是想盡千方百計也要把子女送到城裡去生活,這裡面的辛酸,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

但是在子女的生活過好了一些以後,有能力照顧老人了,這些老人本來也是可以到城裡去享福了,但還是有很多的老人選擇留在了農村。

我在村裡聽到很多老人會說,自己在村裡生活的習慣了,去城裡生活不習慣,我也見到過很多村裡的老人,對於兒女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生怕自己這裡有什麼事情讓兒女分了心,耽誤了他們的工作。

有很多做子女的,或者工作忙,或者離家太遠,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平時電話聯繫也很少,偶爾聯繫一下,老人總是會說家裡都很好,讓孩子不要擔心等等,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有很多時候,我看著村裡一些老人孤獨的身影,都會感到莫名心酸。

村裡有一個老人,很瘦弱的一個女人,已經七十多歲了,老伴早已去世,自己在村裡住著,一兒一女都是在城裡生活,一個在濟南,一個在青島,都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也都是很不錯。

但這個老人還是在村裡種了一些地,夏天的時候,我在路上遇到了她,背著一個噴霧器,顯然是剛打藥回來,跟我說起了她兒子這幾天又要回來了,臉上滿是喜悅。

以她兒女的收入來說,養活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她還是堅持在村裡種一些地,用她的話說就是:「自己種點地,不用兒女養活,還能給經常給兒女一些東西。」

但她偶爾也會說,自己年紀越來越大了,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了,但不想讓兒女擔心,也不想拖累他們。

「家裡什麼都好,你不用擔心。」

「我這身體挺好的。」

「你那工作忙,就不要掛念家裡了,有時間就回來,工作忙就不要回來了。」

這樣的話,我們在城裡生活的人,給父母打電話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聽到呢?

有一次臘月趕集,我聽到了兩個老人這樣的對話:

「買這麼多東西,今年兒子回來過年啊?」

「唉,兒子離家太遠,家裡又太冷,小孫子受不了,今年就不回來了。」

「那你怎麼還買這麼多東西啊?」

「萬一他們再回來了呢?」

老人永遠是惦記著孩子的,他們也需要關心,也盼著子女能在身邊,這樣的對話,你聽到了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我想,這位老人的兒子在給他打電話的時候,老人肯定也是說工作忙就不要回來了,家裡一切都好之類的話的,但是老人的心情有誰能理解呢?這些善意的謊言,有幾個人能夠聽懂呢?

是什麼讓老人不願拖累子女

現在有很多的老人都是這個樣子,寧肯自己受點委屈,也不願拖累子女,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些老人不願意拖累子女呢?

我想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老人對於子女的愛了,父母對於子女的愛那真是無私的,老人都想自己的子女能夠生活的好一些,不願意自己給子女添麻煩。

但是我們也要考慮這些老人為什麼會把自己當做是子女的麻煩?

因為他們能夠看到兒女的不容易,能夠看到兒女就算是在城裡生活了,但還是每天都要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自己卻對這些幫不上一點忙,只能是少給子女添麻煩。

也因為他們沒有什麼保障,尤其是一些農村的老人,他們沒有退休,沒有養老金,不幹活只能是靠子女養活,這樣就會成了兒女的「麻煩」。

萬一生了病,這就會成為更大的「麻煩」,就像湖南的這位老人,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他不想因為這個拖垮兒女的家庭,好死不如賴活著,讓一個人放棄活下去的念頭,這是要多大的壓力?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會是一種怎樣的悲哀?有很多事情我們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但是,趁著父母尚在,對他們多一些理解,讓他們不再感覺自己是麻煩、是累贅,這是不是我們做子女的應該做的呢?

相關焦點

  • 「不想拖累子女」是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老人躺在一個大坑的圓洞中等死,附近村民發現後立即報警,隨後警察到場,雖然被救時老人依然有反抗,但是最後眾人還是將老人從洞中抬出,隨後送到醫院進行救治。而據介紹,其實老人之所以輕生,除了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想拖累子女」。
  •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拖累子女是父母的真實寫照,子女又該如何對待
    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老人躺在一個大坑的圓洞中等死,附近村民發現後立即報警,隨後警察到場,雖然被救時老人依然有反抗,但是最後眾人還是將老人從洞中抬出,隨後送到醫院進行救治。而據介紹,其實老人之所以輕生,除了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想拖累子女」。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古話一直在每個家庭流傳。
  • 79歲患癌老人挖洞等死:不連累子女,是父母最大的溫柔
    湖南武岡一獨居老人身患癌症後,自己挖坑鑽進洞裡等死。據了解,該老人身患淋巴癌全身疼痛,子女又都在外地打工,而且幾番治療都沒有治好,為了不拖累子女,才想出鑽進洞裡等死的辦法。其實,這個新聞最令人心酸的不是獨居老人挖洞等死,而是那句"不拖累子女"。連死都不怕,只怕拖累子女黃磊在《奇葩說》裡談到,中國式父母的特點是不麻煩子女。
  • 人到晚年,最拖累子女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兒女:就怕三樣全佔的
    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不怕晚年孤獨終老,就怕晚年拖累子女。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現實的問題擺在子女於父母面前,離不開也躲不掉。前幾天刷朋友圈偶然刷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吐槽自己的父親,說自己的父親老了以後很難搞,前幾年結了婚有了孩子後。
  • 人到中年,到底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子女?孩子:就怕兩樣全有的
    最近總是看到眾籌為父母治病的,很多人表示很困惑,因為印象裡面父母年紀大了以後,子女也都成家立業了,怎麼會付不起醫藥費呢?實際上科技的發展,醫藥費也變得更加的昂貴,而很多子女自己的生活。屬於勉強能過得去,但是一旦家中的老人生病了,孩子出於孝順,砸鍋賣鐵都要為自己的父母看病,但很多時候由於醫藥費太過於昂貴,所以他們選擇了眾籌。
  • 79歲老人害怕拖累子女,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如果孩子生病了,父母就算砸鍋賣鐵也想要把孩子給治好,但是當父母生病的時候,不少兒女就會面面相覷猶豫不決……讓人心痛的老人近日,湖南有一位79歲的老人就因身患淋巴癌,多次治療都沒有效果,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躺在裡面等死,後來被發現救出來時他說:「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想拖累子女」。
  • 父母活得久,到底是「福氣」還是「受罪」?九旬老人道出實情
    ① 子女的經濟條件有限父母在年齡大的時候,身體肯定會不如之前,即便是小病小痛兒女也不敢耽誤,所以肯定去醫院,到醫院檢查下來也不少錢。如果子女的經濟條件有限,沒有那麼好。父母肯定會覺得自己是在拖累子女,不光自己身體受罪,就連子女也跟著受罪。② 子女沒有孝心,對老人不管不顧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 關愛老人 傳遞孝道
    剛走進養老院,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裡面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有的坐在輪椅上,有的坐在門口,呆呆地望著我們,也有一些身體硬朗的老人看到我們,站了起來,露出開心的笑容,與我們打招呼。當我們放下東西,走進房間親近他們時,才發現,他們有的眼睛看不清楚,有的耳朵聽不清楚,有的話說不清楚,但是我們都耐心的與他們交流。
  • 社區服務 專業義工 子女護理假 老人需要的是心與心連通
    「老人在內心和小孩一樣,缺乏安全感,需要愛的抱抱。」「他們把電視機開得很大聲,是因為覺得這個聲音可以陪著自己。」從專業角度來看,鄭琴(應本人要求採用化名)認為這就是老人需要陪伴的原因。鄭琴曾在北京一家社會組織工作8年,專做老年人心靈呵護。一年前來到杭州後,她也一直在做陪護老人的專業義工。
  • 以前老人希望可以長命百歲,為何現在卻不想了?答案讓人心疼
    文/隨風飄散以前老人希望可以長命百歲,為何現在卻不想了?不過現在很多人的生活都變好了,長命百歲也不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了,但是為何有些老人卻不希望自己長命百歲了呢?對於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老人們是怎麼說的吧,答案讓很多人都感到心酸。
  • 兒女雙全卻住進養老院,7旬老人無人養老,原因現實又無奈
    但是有些時候子女並沒有像父母一樣,無私的奉獻,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顧,對於父母就沒有那麼盡責盡心。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家庭,很久沒有去見見自己的父母親。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畢竟有些人,家庭事業,父母子女都能照顧的很好。
  • ...裕華區金馬小學精準「一對一」關愛醫護人員子女
    您在「疫」線請放心 ——裕華區金馬小學精準「一對一」關愛醫護人員子女 2021-01-07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到晚年,哪類父母最「拖累」人?過來人表示害怕粘上這兩種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每況愈下的身體會產生很多問題,似乎和醫院綁定在一起,然而這並非父母內心的想法,每個父母都不希望拖累自己的孩子,但是強大的壓力也是非常無力承受的。
  • 上班式帶娃成「新風尚」,老人開心子女省心,婆媳矛盾都沒了
    這樣也免除了一些老人的後顧之憂,有一些老人不願意幫子女帶娃,其實就是因為一些子女總是會帶著娃一起啃老。 一些老人很是反感子女這種啃老現象,尤其是一些沒有積蓄的老人,對於這些沒有收入保障的老人而言,幫子女帶娃的話,子女啃的都是自己的養老錢。
  • 自費請保姆卻被子女辭退,99歲老人痛哭:從...
    但從事調解工作這些年,我看到過也遇到過不少類似的案子,確實有保姆相中了一些獨居老人後,打著感情牌,謀求財產甚至房產。受害老人覺醒過來後,為時已晚。作為司法所長也是人民調解員,我都有義務去提醒老人和他的子女,做好法律風險的防範。」於是,陳麗娟建議:「既然周大爺會使用手機還會上網,你可以讓他多看看新聞,搜索一些相關的案例,自己多個心眼。」
  • 2021年起,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全按新規辦,子女要留意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現在大部分父母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很多人也認為老人的房子就該給兒子,但是老人去世以後,在沒有任何書面遺囑的情況下,就容易造成資產爭奪了。由於現如今一個家庭大部分的財產都在房子,所以房產就成為了子女們爭奪的對象。但是現在已經2021年了,最新的《民法典》已經正式實施,而在其中針對資產繼承的問題有了最終的規定,子女都可能不再繼承父母的房產。
  • 一些老人帶孩子,不僅勞心勞力還要貼錢,索要「帶孫費」要的是什麼?
    一位老人與兒子兒媳對簿公堂,原因在於老人索要「帶孫費」, 兒子兒媳支付要求16年來的撫養費28.8萬元。法院在綜合考慮老人照顧孫女的時間、精力和開銷等因素後,最終酌定孩子父母應支付老人10萬元的「帶孫費」。與此案類似,一些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生了孩子後都丟給父母,由老人帶孩子。
  • 父母退休金高低,子女是什麼體驗?
    當今社會,養老金高低不僅僅對於老人很重要,對於自己的子女也十分重要。一些年輕人,在相親的時候,將父母是否有養老金,也列入了婚姻條件當中。其實這樣的做法不是很過分,因為父母的養老金,也可以說直接影響了年輕人的生活。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這時,有人質疑老人的子女去哪兒了。原來在11月28日,家住昆明一小區的住戶發現樓上不斷滲水,上樓敲門多次無人應答後報警求助,民警到達現場後多次敲門無人應答,在採取緊急措施開門後發現老人已經躺倒在廚房。廚房水龍頭沒關上,水還在流,但老人已經沒了生命體徵。經法醫確認,老人屬突發疾病死亡,最終民警聯繫上了老人的家屬告知老人去世的消息。
  • 2021年起,父母的房產子女「不再繼承」?1.5億獨生子女家庭注意
    我們認為歸根結底是兩方面原因:其一、房子讓人有屬於自己的落腳點。而且傳統思想更主張「有房才有家」。現在社會,房子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不僅和戶籍牢牢捆綁,而且是子女教育、結婚、就醫,甚至是未來老人養老等的重要載體;其二、房子本身還是一種絕佳的可「造富」的資產,更是家庭財富的象徵。這一點,早買房的人都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