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全卻住進養老院,7旬老人無人養老,原因現實又無奈

2021-01-21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養育子女長大成人,漸漸老去,缺失了勞動能力,身體也是漸漸不行,這時候就需要子女們反哺,照顧年邁的父母,這是傳統,是責任和義務。

但是有些時候子女並沒有像父母一樣,無私的奉獻,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顧,對於父母就沒有那麼盡責盡心。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家庭,很久沒有去見見自己的父母親。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畢竟有些人,家庭事業,父母子女都能照顧的很好。

最近社區發生了一件有些沉重的事,樓下的王爺爺今年75歲,身體還是十分的硬朗,不需要人照顧,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的,早起遛彎,和老夥伴們下下棋,吃吃茶。可是因為兒子的行為,王爺爺沒有像往常一樣遛彎下棋。而是在家裡處理兒子之間的問題。

原來是最近孫子準備

本以為能夠安度晚年的王爺爺,被兒子的行為起氣暈了,竟然為了房子,要把王爺爺送到養老院。

因為兒子是最小的娃,王爺爺平時可寵著了,什麼好的都惦記著小兒子。怎麼也沒有想到,怎麼長大了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王爺爺一點都不想去養老院,於是向其他的孩子說明情況,但是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幫助王爺爺,主要是小的時候,王爺爺偏心的太嚴重了,甚至因為小兒子還打罵其他的孩子。

在家休養幾日的王爺爺,最終敵不過小兒子的軟磨硬泡。自己主動提出要去養老院。

老人兒女雙全,為何主動提出進養老院?

一般只有兩個原因了,要麼是老人從小溺愛子女,讓子女缺少責任心。還有的就是老人和子女關係淺薄,彼此之間老死不相往來。

說到底還是教育上出現問題,父母的教育有問題但是沒有及時改正。這就導致了現在這些問題的出現。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讓孩子有樣學樣。

那什麼樣的父母,會讓淪落到無人養老的地步?

1. 過度溺愛

有些老來得子,或者重男輕女,亦或是對孩子特別重視的,都會十分的寵溺,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寧願自己委屈也要孩子開心。這樣的愛,給孩子一種沒有邊界,可以向父母肆無忌憚的索求。

這樣的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長大後往往會變成「白眼狼」。

2. 過度偏心

偏心的父母,從一開始教育就出現問題,不被關心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淺薄,對父母的行為感到失落,也不會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什麼。反觀被寵溺的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性格跋扈,不會分享,自私自利。

既不會尊重父母,也不懂得兄弟之情。

3. 控制欲強

有些父母的控制欲強烈,只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孩子常常被父母壓抑著,沒有辦法做出選擇,甚至有一點反抗的苗頭就被父母打壓下來。

這樣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失去自我,甚至因為父母的行為,對父母產生厭惡的情緒。既沒有辦法自理,又需要靠父母幫助,根本沒有能力去幫助自己,更不要說是給父母養老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要學會以身作則,不偏不倚的對待孩子,那什麼養兒防老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想要孩子孝順,家長就要尊重孩子的,重視孩子的需求。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兒女雙全,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過來人會懂
    父母撫養子女長大,自然希望子女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雖說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後,對孩子的依賴也會更重。如今生二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有不少父母生二胎就是為了湊兒女雙全。但是兒女雙全的家庭雖然看似美滿,父母到晚年之後也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 兒女雙全,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是精明還是自私?
    父母撫養子女長大,自然希望子女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 雖說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後,對孩子的依賴也會更重。 如今生二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有不少父母生二胎就是為了湊兒女雙全。
  • 《喜喪》:六個子女無人養老,86歲老人在進養老院前服藥自盡
    按照解釋,86歲的老人逝去,她兒女雙全,子孫滿堂,可謂喜喪,可是沉重而又諷刺的是,老人竟然是服藥自盡的。時間線索:2010年左右。地點:魯南張莊。86歲的老人林郭氏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她在35歲的時候,丈夫便去世了,丟給她的是六個年幼的孩子,老大13歲,老么僅僅9個月。
  • 老年人精神孤獨情感缺失 養老院成無奈歸宿
    來自廣州市民政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有126.4萬名60歲以上戶籍老人,佔戶籍人口總數15.4%,預測2020年年底將達到180萬人。  與此相對應,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58 家,養老機構入住人數約2.2萬人。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部146個,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約為1.25萬人。
  • 「兒女雙全」最讓人羨慕?社會學家:這種家庭組合才是人生贏家
    在很多人眼裡,兒女雙全似乎才是人生的大贏家,所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會有不少人選擇生二胎,希望自己能夠站到人生的最巔峰。然而社會學家卻給出了忠告,別再羨慕那些所謂的兒女雙全了,真正讓人們羨慕的應該是這樣的組合,這樣的家庭才是絕對意義上的大贏家。
  • 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怎麼回事?住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年輕人養老...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怎麼回事?住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年輕人養老市場怎麼樣 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39歲就想著養老了嗎?真實情況是什麼?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39歲程式設計師在養老院的生活是什麼? 古先生今年39歲,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
  • 他們兒女雙全,為何卻晚年孤苦?
    有人說,獨生子女時代,老人不敢生病,不敢住院。開放二胎政策後,很多人欣慰地說,多一個兄弟姐妹照顧父母,子女的擔子就輕一分!多一個孩子來養老,老人的保障就多一份!但事情未必這麼簡單。薛曉萍著的《人世間最後一封信》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養老院裡有個「後悔哥」,天天嘮叨開始分房產時不該虧欠女兒,後來又不該虧欠兒子,以至兩個孩子都不再來往。「後悔哥」的兒女同年結婚,他和老伴兒把小平房給了女兒,把樓裡大套房給了兒子——「兒媳說沒有樓房就不結婚」,然後搬進養老院,美美地等著來年抱大胖孫子。他們確實有了孫子,但並不幸福。女兒覺得他們偏心,不來探望他們。
  • 人到晚年,用錢養老和子女養老,哪個更靠譜?4個老人的話很現實
    人到晚年,就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有些老人,對兒女不信任,只信任錢,所以他們把私房錢攢著,決心靠錢養老,有些老年人只重視感情,他們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兒女身上 ,那麼人到晚年,用錢養老和子女養老,哪個更靠譜?周女士,60歲。 人心都是不靠譜的,指望人心只會讓自己失望,雖然我有兒女,雖然我和兒女的感情也算融洽,但我沒指望兒女養老,我一直都是靠自己存錢來養老的。
  • 兒女雙全的家庭父母財產該如何分配?聽聽三位老人的說辭,很現實
    而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是那些兒女雙全的家庭,父母的財產該如何分配?或者說如何分配子女們才不會有怨言。我們先來聽聽三位老人的說辭,很現實。 兒女雙全的家庭父母財產該如何分配?
  • 76歲老太哭訴:去了兒女家住後才發現,養老院才是最好的歸宿
    導語到底是陪著老人有孝心,還是給錢老人有孝心,其實,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付出了大半輩子,到了老子只希望有子女陪伴,如果有兩個孩子還能指望,但只有獨生孩子的話,恐怕指望不了的。安女士/76歲我有一對兒女,今年76歲,和兒女住在一起這2年,說實話,我寧可去養老院住,也不想兒女同住。我這對子女,從小就被我教育的很好,而且很有出息,學習成績都很優越,直到現在他們也結婚生子,也有自己的事業,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 湖南一9旬老人殺害81歲老婦,頭部被鋤刀砍6刀,養老院至今沒停辦
    我們已經習慣當老人上公交車後不由自主的讓座,在看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又不自覺上前幫忙,在我們的印象中老人年紀越大,身體就越不好,行動越不便,感覺都是弱不禁風的。實在是無法想像一個90多歲的老人用鋤頭致人死亡。
  • 85歲老人哭訴:8個兒女把自己送養老院,兒子女兒不孝順都沒用
    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漸變得越來越嚴重,老人自身的養老問題也開始變得很複雜了。在以前的舊年代,生孩子多講究的就是以後人老了能夠有多個依靠,靠著孩子們來幫忙養老,但是似乎很多老人面對的都是事與願違的場景。一位85歲的張姓老人和她的八個孩子打起了官司,原因就是這幾個孩子沒有一個願意對自己付諸贍養行動。
  • 都是三旬老漢,庫裡兒女雙全,為何哈登還痴迷夜店瀟灑?
    正所謂不是一路人不進一家門,已經32歲的杜蘭特的感情方面依舊空白,最大的樂趣就是給網紅和模特點讚,而哈登這邊呢?情感雖然豐富,但是依舊沒有歸屬,他依舊痴迷於夜店的瀟灑,知道為什麼威少和他們不合群了吧,因為威少早早的結婚了。SO,問題來了,都是三旬老漢,庫裡兒女雙全,為何哈登還痴迷夜店瀟灑?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哈登的情路換女朋友如同換衣服,這就是哈登。
  • 被外賣小哥發現去世的老人,只是千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怎樣給老人...
    事後經過家屬確認,原來老人患有高血壓。在送單前兩天的晚上,老人的家人打電話,一直沒人接,以為老人睡著了。因為住得太遠,就想拜託外賣小哥幫忙看看老人的情況。 這樣的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報導「老人去世無人知」,第一個發現老人離世的往往是鄰居、外賣小哥……獨居老人留守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子女在外地忙工作,沒有條件請保姆或送老人去養老院,自己又不方便照顧,或者老人不想麻煩兒女,不願意去陌生的城市,或者子女不孝,對老人不管不顧。
  • 養老市場駁雜難以選擇?不妨看看北京泰和養老院
    近年來,伴隨獨生子女父母逐步步入老齡,社會化養老需求和老年人消費需求逐年增加,也由此產生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問題。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越來越提倡與支持養老行業,老人及其家屬也對養老院有了更深的認識,所以現在的老人對入住養老機構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因此很多養老機構應時而生。
  • 「深讀」蘭州一名女教師辭職辦養老院 4年為64位老人養老送終
    女教師辭職辦養老院 4年為64位老人養老送終宋妮妮精心照顧入院老人。 「我一般休息都很晚,前晚一位老人住院,我從醫院回來已經快凌晨3點了。」34歲的宋妮妮告訴記者。2014年,她從蘭州某中學辭去教師工作,自己創業開辦養老機構,4年時間已為64位老人養老送終。
  • 中國養老服務市場不斷提升 讓老年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好的養老院,比自己家住著都舒服」下午3點半,冬日陽光暖。2020年12月25日,在北京國投健康長者公寓,鮑大爺坐在靠窗戶的一張桌子旁,一邊曬著日光浴,一邊打開話匣子,聊起住進這家養老機構前前後後的故事。鮑大爺名叫鮑夢洲,已有89歲高齡。在住進養老機構以前,他和老伴住在一棟沒有電梯的樓房。
  • 老人來幫帶娃,卻被子女趕出家門,無奈住「垃圾房」?
    (原標題:老人來幫帶娃,卻被子女趕出家門,無奈住「垃圾房」?) 清潔阿姨說,這對老夫妻在這個「小屋」裡已經住了十幾天,由於此前這裡是用來堆放垃圾廢品的,比較潮溼昏暗,因此蚊蟲也有不少。
  • 養老服務市場不斷提升 讓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好的養老院,比自己家住著都舒服」   下午3點半,冬日陽光暖。   2020年12月25日,在北京國投健康長者公寓,鮑大爺坐在靠窗戶的一張桌子旁,一邊曬著日光浴,一邊打開話匣子,聊起住進這家養老機構前前後後的故事。   鮑大爺名叫鮑夢洲,已有89歲高齡。
  • 視頻|長沙「養老一條街」 百歲老人扎堆兒
    11月5日,在長沙天心區巴普護理院,百歲老人劉玉梅不記得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家住哪兒,但卻很關心自己美不美。護理員剛剛為她洗了澡,笑著回答她。多名百歲老人「扎堆」住在白沙井附近的長沙老城核心地帶,白沙路上一連5家品牌養老機構入駐。長沙有酒吧一條街、米粉一條街,是許多遊客和市民熱衷的打卡地。白沙路這一帶可謂長沙的「養老一條街」,營造了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