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養育子女長大成人,漸漸老去,缺失了勞動能力,身體也是漸漸不行,這時候就需要子女們反哺,照顧年邁的父母,這是傳統,是責任和義務。
但是有些時候子女並沒有像父母一樣,無私的奉獻,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顧,對於父母就沒有那麼盡責盡心。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家庭,很久沒有去見見自己的父母親。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畢竟有些人,家庭事業,父母子女都能照顧的很好。
最近社區發生了一件有些沉重的事,樓下的王爺爺今年75歲,身體還是十分的硬朗,不需要人照顧,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的,早起遛彎,和老夥伴們下下棋,吃吃茶。可是因為兒子的行為,王爺爺沒有像往常一樣遛彎下棋。而是在家裡處理兒子之間的問題。
本以為能夠安度晚年的王爺爺,被兒子的行為起氣暈了,竟然為了房子,要把王爺爺送到養老院。
因為兒子是最小的娃,王爺爺平時可寵著了,什麼好的都惦記著小兒子。怎麼也沒有想到,怎麼長大了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王爺爺一點都不想去養老院,於是向其他的孩子說明情況,但是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幫助王爺爺,主要是小的時候,王爺爺偏心的太嚴重了,甚至因為小兒子還打罵其他的孩子。
在家休養幾日的王爺爺,最終敵不過小兒子的軟磨硬泡。自己主動提出要去養老院。
老人兒女雙全,為何主動提出進養老院?
一般只有兩個原因了,要麼是老人從小溺愛子女,讓子女缺少責任心。還有的就是老人和子女關係淺薄,彼此之間老死不相往來。
說到底還是教育上出現問題,父母的教育有問題但是沒有及時改正。這就導致了現在這些問題的出現。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讓孩子有樣學樣。
那什麼樣的父母,會讓淪落到無人養老的地步?
1. 過度溺愛
有些老來得子,或者重男輕女,亦或是對孩子特別重視的,都會十分的寵溺,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寧願自己委屈也要孩子開心。這樣的愛,給孩子一種沒有邊界,可以向父母肆無忌憚的索求。
這樣的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長大後往往會變成「白眼狼」。
2. 過度偏心
偏心的父母,從一開始教育就出現問題,不被關心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淺薄,對父母的行為感到失落,也不會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什麼。反觀被寵溺的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性格跋扈,不會分享,自私自利。
既不會尊重父母,也不懂得兄弟之情。
3. 控制欲強
有些父母的控制欲強烈,只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孩子常常被父母壓抑著,沒有辦法做出選擇,甚至有一點反抗的苗頭就被父母打壓下來。
這樣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失去自我,甚至因為父母的行為,對父母產生厭惡的情緒。既沒有辦法自理,又需要靠父母幫助,根本沒有能力去幫助自己,更不要說是給父母養老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要學會以身作則,不偏不倚的對待孩子,那什麼養兒防老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想要孩子孝順,家長就要尊重孩子的,重視孩子的需求。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