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蘭州一名女教師辭職辦養老院 4年為64位老人養老送終

2021-01-17 每日甘肅

女教師辭職辦養老院 4年為64位老人養老送終

宋妮妮精心照顧入院老人。

「我一般休息都很晚,前晚一位老人住院,我從醫院回來已經快凌晨3點了。」34歲的宋妮妮告訴記者。2014年,她從蘭州某中學辭去教師工作,自己創業開辦養老機構,4年時間已為64位老人養老送終。

如果說當初她只是一個熱情衝動的創業者,那麼現在的宋妮妮,在經歷了各種挫敗和孤獨之後,已找準了奮鬥的方向,並深深體會到外人所無法知曉的樂趣及意義。如今的宋妮妮,已將養老事業當作放不下的責任。10月16日,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蘭州晨報記者採訪了這位年輕的創業者。

1 女教師辭職辦養老院

出生在隴東黃土高原農村的宋妮妮,2008年從蘭州師專(今蘭州城市學院)畢業後,成為了蘭州某中學一名體育老師。2014年宋妮妮決定辭職開辦一家養老機構。

2014年7月底,宋妮妮的養老機構正式開業。宋妮妮的蘭州市七裡河區愛心託老所是經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集老年全託、半託、日間照料、愛老家政、老年愛心餐桌等服務項目為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然而,開業後的三個月一直無人問津,除了房租外,還有廚師和護理員的工資,一個月費用加起來超過1萬元。借款、貸款等等壓力,讓她很受煎熬……但她沒有灰心放棄,而是繼續咬牙堅持,除了到各小區宣傳外,還跑到外地養老院「取經」。

三個月後,經過朋友介紹,養老院迎來了第一位入住的老人。

2 每送走一位老人都會傷心好一陣子

這幾年,宋妮妮的養老院陸續送走了64位老人,每送走一位老人,她都會傷心好幾天。

宋妮妮說,送走的這64位老人,她都守在老人們身邊,而且每次都會帶著奠儀去送最後一程。

「養老院去世的第一位老人,是在我的背上離開的。」宋妮妮記得,那是一個深夜,她正好在值班,突然呼叫器響了,她推門走進呼叫的房間,發現老人平躺著,床上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就連柜子裡的衣服也都收拾得特別齊整。

「我進去後,老人面色很難看,我急忙撥打120,並通知家屬,又趕緊將老人抱到床沿,將他背在我背上,我想背到醫院去,沒想到還是來不及了。老人在我耳邊吃力地說『我不行了』。」宋妮妮說,她明顯感到老人搭在她肩上的雙臂緩緩滑落。

這是她養老院收住的第二位老人,也是在養老院去世的第一位老人。忙完老人的事情,已是次日凌晨5時。

第二位在養老院去世的老人,讓宋妮妮至今心痛。這位60多歲的老人是蘭州一家老企業的退休職工,一生性格孤僻,未曾婚配。是單位同事將老人送到養老院的,宋妮妮給老人洗腳時,發現老人的腿腳腫得厲害,她後來才得知,老人來之前就已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老人脾氣古怪,不願意別人照顧他,在這裡,只聽妮妮的話。

後來,老人在病情危重的三個月裡,宋妮妮和護理員,端屎端尿,始終陪在老人床前。直到去年老人去世的那個晚上,都10點多了,老人叫來宋妮妮說:「小宋,我想和你說說話。」宋妮妮走到床邊,老人抓著她的手,哽咽難語:「這兩年謝謝你了,你做的都是善事,好好幹!……你去休息吧,我也要休息了。」在宋妮妮還沒離開時,老人就永遠閉上了雙眼。

「這位老人沒有子女,也沒人來看他,很可憐,一個人很孤獨……走的時候連好點的壽衣都沒有。我應該給他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但是……」宋妮妮說著哭了。

3 「我會堅持下去」

自從開辦養老院後,宋妮妮的社交活動幾乎沒了,她全身心沉浸在養老事業當中。

不過,除了與照顧老人有關的工作外,她還自學護理知識、心理學知識。她不僅通過了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學習,還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拿到了社會工作者二級證書。經過努力,2018年,甘肅省民政廳為她頒發了甘肅省養老服務評估工作師證書。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宋妮妮說,養老事業需要愛心、需要耐心。服務的好壞,老人和家屬最有發言權。「每進一位老人,我都很開心,能將老人送來,說明家屬對我是很信任呀!」宋妮妮說,老人的笑臉就是服務的標準,只有老人滿意了,才會露出開心的笑容。這幾年,她照顧了200多位老人,養老院裡至今還住著42位老人,而排隊等床位的還有十多個老人。宋妮妮說,由於能力有限,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她的養老機構,派出護理員到外地學習,她也在尋求資金,找場地擴展業務。

「老人們精神上很孤獨,他們需要更多的陪伴。」人老心不老,他們渴望對外界的更多了解,每天給老人讀書讀報,陪老人看電視,講講外面的故事,宋妮妮和護理員們發現,老人們都會像孩子聽童話般認真。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張學江

相關焦點

  • 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怎麼回事?住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年輕人養老...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怎麼回事?住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年輕人養老市場怎麼樣 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39歲就想著養老了嗎?真實情況是什麼?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39歲程式設計師在養老院的生活是什麼? 古先生今年39歲,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
  • 天心區打造養老綜合體,給足老人安全感
    2017年,從《快樂老人報》辭職下海的文華,決定成立一家醫療性護理院。 「當時工商註冊管理系統裡沒有護理院這個類目。」文華先生回憶說,但是他的合伙人,資深的醫藥行業專業人士劉豐華先生,基於對醫療系統的深刻了解,他堅持要自己註冊護理院。
  • 智慧養老深度解讀之養老院人員定位管理系統
    .但是智慧養老到底智慧在哪裡,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近幾年來,蘇州新導養老院人員定位系統在智慧養老的範疇裡發展越來越好. 一.系統背景 老人越來越多,送往養老院的老人也越來越多,養老院的管理日益成熟.不再是傳統的養老模式,老人的健康得不到全方位的呵護.看護人員供不應求,實現不了一對一的養老看護模式,老人的身心健康我們就無法保證,子女不放心,老人不能安享晚年.但是,隨著蘇州新導研發出的養老院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出來後,以上所說根本不是問題.該系統更加智能,實時定位,電子圍欄,一鍵報警,行動軌跡查詢等功能
  • 免費給養老院的老人理髮 這對夫妻堅持了4年
    「我覺得這對夫妻做這件事能堅持4年,是很了不得的,應該讓更多人知道。」近日,太原市民李先生在前往享堂老年公寓看望家人時,得知有一對夫妻總會在每個月第二周的周六,來到享堂老年公寓免費給老人們理髮,而這樣的事情,他們已經堅持做了4年。這對夫妻是做什麼工作的?
  • 25年,他堅持為65位孤寡老人擦洗送終
    但對於孤寡老人來說,無人送終成了他們心頭的隱痛。然而,在安徽銅陵普濟圩社區,孤寡老人們卻沒有這樣的憂慮。因為,他們有一個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的「兒子」——顧松盛。上班的時候,他就讓妻子照顧老人,讓年幼的兒子陪老人說話。下了班,他總會陪老人散散步,說說白天的事情。日子雖然過得平淡,但老人卻從未覺得孤單。
  • 視頻|長沙「養老一條街」 百歲老人扎堆兒
    11月5日,在長沙天心區巴普護理院,百歲老人劉玉梅不記得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家住哪兒,但卻很關心自己美不美。護理員剛剛為她洗了澡,笑著回答她。多名百歲老人「扎堆」住在白沙井附近的長沙老城核心地帶,白沙路上一連5家品牌養老機構入駐。長沙有酒吧一條街、米粉一條街,是許多遊客和市民熱衷的打卡地。白沙路這一帶可謂長沙的「養老一條街」,營造了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 養老市場駁雜難以選擇?不妨看看北京泰和養老院
    近年來,伴隨獨生子女父母逐步步入老齡,社會化養老需求和老年人消費需求逐年增加,也由此產生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問題。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越來越提倡與支持養老行業,老人及其家屬也對養老院有了更深的認識,所以現在的老人對入住養老機構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因此很多養老機構應時而生。
  • 【中國夢·踐行者】養老院基層護理員: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採寫:記者 麥婉詩 通訊員 廖培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老人生活無法自理時就需要有這樣一群人去照顧他們,這群人就是養老院基層護理員。19年前,陳順妹剛來到番禺養老院從事護理員工作,第二年,鄧玉桃完成護理專業的學業後來到廣州市老人院。
  • 湖北加快布局養老產業 九成老人明年可在家門口養老
    「現在武漢有兩百多家這樣的居家養老中心,形成了一個『沒有圍牆的養老院』,讓老人在家門口體面養老,今天是他們,明天就會是我們。」武漢市民政局副局長劉友華對記者說。    劉友華說,在日本最提倡就近養老,即一碗湯距離(指親人之間的距離不近不遠,煲好湯送去後剛好不燙又不涼)最好。
  • 《喜喪》:六個子女無人養老,86歲老人在進養老院前服藥自盡
    父母生養的恩情,寬大如浩瀚煙海,無邊無際;厚重如萬重高山,難以估量;深沉如碧水汪洋,深不見底。可是如此寬大、厚重、深沉的情感,有人卻避而遠之,棄之不顧。一個女人,能夠憑藉一己之力養活六個孩子,六個孩子長大以後,卻養活不了一個老人。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禽獸尚且知道回報生養恩情,為何有些人連禽獸都不如呢?
  • 無錫市首屆「最佳養老機構院長」和「最美養老護理員」選樹活動...
    蔡張玲  無錫市錫山區金夕延年頤養中心  個人事跡  蔡張玲,女,27歲。她憑著自己對護理的一腔熱忱,從三級醫院護士進入養老行業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養老從業管理者。  黃靜  金夕延年樂頤養老院  個人事跡  黃靜,女,32歲,從事養老工作8年多,憑著自己對養老事業的一腔熱忱,從基層養老服務人員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養老從業管理者。
  • 兒女雙全卻住進養老院,7旬老人無人養老,原因現實又無奈
    原來是最近孫子準備本以為能夠安度晚年的王爺爺,被兒子的行為起氣暈了,竟然為了房子,要把王爺爺送到養老院。因為兒子是最小的娃,王爺爺平時可寵著了,什麼好的都惦記著小兒子。王爺爺一點都不想去養老院,於是向其他的孩子說明情況,但是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幫助王爺爺,主要是小的時候,王爺爺偏心的太嚴重了,甚至因為小兒子還打罵其他的孩子。在家休養幾日的王爺爺,最終敵不過小兒子的軟磨硬泡。自己主動提出要去養老院。老人兒女雙全,為何主動提出進養老院?一般只有兩個原因了,要麼是老人從小溺愛子女,讓子女缺少責任心。
  • 「中國好人榜」發布 2位「蘭州好人」上榜
    「中國好人榜」發布 2位「蘭州好人」上榜 2019-08-09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2021丨寸草春暉,首次評上的「四星級」養老院
    王小龍:我們在湖南長沙,也是跟國企合作,建了一個50張床的養老院;下一步我們可能還會在鄭州、在湖北又有新的項目。 △活動大廳裡的抓娃娃機養老標準化運營上,為老人們提供什麼樣的床、配備怎樣的智能化醫療設備、甚至樓道裡究竟需不需要安裝扶手……寸草春暉養老院一點點摸索,歷經幾年時間,建立了企業標準;如今,他們已經開始承接國家級的養老標準化文件起草工作。
  • 中國失獨老人之痛:白髮人送黑髮人,養老院將他們拒之門外
    潘妙良此人,曾是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後來隨著年紀增長精力有限以及兒子即將成家的原因,潘教授選擇了從教學生涯退出。兒子即將成家,兒媳婦也十分貼合老兩口的心意,屆時兒孫繞膝,豈不是天倫之樂,可怎奈何這等幸福就在飄渺間逝去了。
  • 湖南一9旬老人殺害81歲老婦,頭部被鋤刀砍6刀,養老院至今沒停辦
    我們已經習慣當老人上公交車後不由自主的讓座,在看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又不自覺上前幫忙,在我們的印象中老人年紀越大,身體就越不好,行動越不便,感覺都是弱不禁風的。實在是無法想像一個90多歲的老人用鋤頭致人死亡。
  • 老父贈房給女換養老 一日三餐仍難得保障
    而另一位女兒在拿到父親的房子後態度一落千丈,將為老父養老送終的承諾拋至腦後。這樣的子女能不讓有良心的人寒心嗎?無論古今中外,子女都應該無條件贍養父母。那些忘本的子女們,好好想想當年父母是如何愛子女,是如何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養大的吧!
  • 「十佳養老護理員」感人故事 90後女孩看護老人如至親
    昨日,長沙「十佳養老護理員」和「優秀養老護理員」事跡報告會在市民政局舉行,十佳養老護理員之一、1990年出生的鄧利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鄧利就職於康乃馨老年呵護中心。她記得,有一次上晚班查房時,發現羅爺爺的房門鎖著,她只好拿鑰匙打開房門,「門剛打開,老人就扔出一碗菜來,直接扣到了我的頭上,我聞得到那是扣肉的味道,那些油膩膩的東西順著頭髮鑽進我的衣領裡……那一刻,我特別想哭。」
  • 老年人精神孤獨情感缺失 養老院成無奈歸宿
    來自廣州市民政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有126.4萬名60歲以上戶籍老人,佔戶籍人口總數15.4%,預測2020年年底將達到180萬人。  與此相對應,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58 家,養老機構入住人數約2.2萬人。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部146個,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約為1.25萬人。
  • 「最美養老護理員」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家」
    近日,市民政局聯合市養老服務業協會開展了第二屆「最美養老護理員」評選活動,總共有20人入選。本報記者深入株洲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採訪了兩名「最美養老護理員」代表,她們從事的是一份「愛的事業」,付出了「愛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