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對地球產生潮汐作用的基本分析

2021-01-08 來這裡定有新發現

大家好,我是寧晉生。一個符合『民科』定義的科技探索者。

首先提醒大家,我講的不是科普,正相反,我講的內容是與現有的科學理論不同的觀點,請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站在批判者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判斷。因為百家號版本不支持數學公式,只能以圖片形式連接,請讀者理解、諒解。

前面幾節運用二體運動向心力導出計算式與萬有引力定律相結合,就月球對地球產生的引潮力進行了粗略的計算分析,我這裡的分析結論是:

1.根據月球對地球產生的引潮力計算結果可知,在面對月球的一面,由月球引起的引潮力方向與月球引力方向相同,月球對單位質量的引力大於單位質量隨地球環繞月球做圓周運動產生的慣性離心力,潮汐由引力引起,體現為引力潮;在背離月球的一面,由月球引起的引潮力方向與月球引力方向相反,單位質量隨地球環繞月球做圓周運動產生的慣性離心力大於月球對單位質量的引力,潮汐由慣性離心力引起,體現為離心潮。計算結果得出引潮力的大小與方向與海洋潮汐現象吻合,可以正確解釋月球引起的海洋潮汐成因。

2.月球對地球表面正、反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不相等,對地表正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大於對地表反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對地表正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是對地表反垂點單位質量引潮力的約1.034倍;月球對地表反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是對地表正垂點單位質量引潮力的約0.967,相差約千分之三十四。

連接文字圖片

地球質量中心點重合(見下圖)

連接文字圖片

會在地球內部掃出一個鍋蓋形的面,對鍋蓋形面內部的任意質量,月球對任意質量的引力大於其隨地球繞月球旋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為引力潮區域;鍋蓋形面的外部,任意質量隨地球繞月球旋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大於月球對任意質量的引力,為離心潮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離心潮區域略大於引力潮區域。

本節就講到這裡,請大家認真思考,我的分析是不是有道理,不可輕信我的結論。歡迎認為我講的錯誤的朋友們發表評論、批評指導;歡迎認為我講得有一定道理的朋友們發表評論,幫助我修正錯誤,填補缺陷。謝謝大家。下一節開始講太陽對地球上任意單位質量的引潮力計算。再見。

相關焦點

  • 月球、太陽對地球的潮汐影響
    L,地球中心為O,半徑為R,質量為M,地月中心距為r,PO與r的夾角為θ,月球質量為m,則(月球看成質點)月球在P點產生的引力勢為:由幾何關係可知:於是得只需要把後面展開即可,這裡根據一個簡單的展開公式代入,得由於地月之間的中心距r遠大於地球半徑R,則(R/r)很小,可以略去(R/r)的三階和高階小量,得
  • 月球已被地球潮汐鎖定,若地球也被太陽潮汐鎖定,會有哪些變化?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一顆被地球潮汐鎖定的衛星。何為潮汐鎖定呢?簡單來講,就是大質量天體的引力作用導致小質量天體失去了自主自轉的能力。以地球為例,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4小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天,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約為365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地球的自轉是一種自主行為。但月亮就不同了,由於月球已經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月球的自轉並不是自主行為,而是受地球引力控制的。正因如此,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與其繞行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相等的。簡言之,月球上的一天和一年都等同於地球上的一個月。
  • 什麼是潮汐鎖定?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麼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想想地球和月球。我們總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從未從地球上瞥見它的另一面。這是因為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每28天繞地球旋轉一周,而月球每28天自轉一周。潮汐鎖定對於雙方都有作用,在之前的例子中可知月球和地球對彼此產生作用力,這種作用力總在彼此相對的那側更強,也就是說這種作用力在月球和地球相對的那側更強。
  • 月亮對潮汐的作用
    但潮汐是怎麼形成的,要搞清楚可不容易。直到公元1000年,北宋官員餘靖根據實測,認為潮汐的形成主要與月亮有關,即「月亮起潮論」,並將之寫入自己的《海潮圖序》中。他指出潮汐是以月亮作用力為主而引起的,這個後來成為中國科技史上一篇重要的論文,並為地方海塘建設、治潮防災和海洋貿易等產生了指導性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生產活動。潮汐現象具體是如何形成的?
  • 月球如果加速離開地球,會對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在月球與地球之間的相互萬有引力,以及地球自轉產生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上的所有物體包括海水,在赤道和兩極、面對月球和正對月球的區域都會出現勢能差。對於地球上分布廣泛的海洋來說,這種勢能差促使了海水的定向流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潮汐現象。當然,太陽對地球潮汐的產生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於月球和地球的距離相對於日地距離非常近,月球對地球潮汐的貢獻,要比太陽至少大3倍左右。
  • 用以太風法計算月球引起地球潮汐
    地球同樣處在月球的以太風錐中,地球的相對月球的相對加速度狀態相當於自由落體,就是地球向月球自由落體。地球體積龐大,在距離月球近的位置和遠的位置比較大,所以在自由落體過程當中,整體是質心部分與以太風相對速度為零,距離近的就要超前一些,距離遠的就會滯後一些,形成潮和汐。
  • 神秘的月亮與潮汐現象:潮汐是如何形成的(圖)
    配圖:資料圖    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陽等天體引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月亮對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們把吸引海水漲潮的力叫引潮力,地球表面各地離月亮的遠近不一樣,所以,各處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現差異,一般正對著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對著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變小,離心力變大了,海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象背對月亮那面跑,於是也會出現長潮,由於天體是運動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斷在變化,使地球上的海水發生了時漲時落的運動,從而形成了潮汐現象。
  • 事實上月球對潮汐有影響外,生命的發展也離不開月球,關鍵是氣候
    當問起,月球對地球有何影響時,你的回答很可能是,月球對地球上的潮汐有影響。沒錯,你的回答是正確的。但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不僅要對美麗的風景和潮汐負責。除了這些影響因素外,月球對地球上的生命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月亮引力對地球的影響更大,主要表現為潮汐,因為月亮離地球較近
    其實海水覆蓋海灘的面積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潮汐」。牽動潮汐的主要力量則是月亮對地球的引力,其實宇宙中的每個物體之間都互相存在引力,距離越近,引力表現得越明顯。太陽和地球之間也存在引力,只不過太陽距離地球比較遠,相距一點五億千米,所以對潮汐的影響並不十分明顯。而月球距離地球三十七萬六千千米,對地球的引力就大得多了。
  • 從地球上明明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為什麼還說它有自轉?
    為什麼從地球上永遠只看到月亮的一面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之下,月球被地球「鎖定」,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這種「鎖定」,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潮汐鎖定」。什麼叫潮汐鎖定潮汐大家都知道,是水平面一種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尤其指海平面。但實際上「潮汐」的概念更為寬泛,指代外有引力的不均勻作用。
  • 月球是否如美國宇航局所說正在縮小?這對我們的潮汐有什麼影響?
    你所說的「收縮」是月球內部冷卻的結果。在過去的幾億年間,月球的直徑可能減少了約50米。50米與月球的直徑約350萬米相比幾乎不算什麼。即使月球直徑的變化遠遠大於50米,也不會對我們的潮汐產生任何影響。潮汐是由月球引力相互作用引起的,而引力取決於質量。
  • 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地球自轉周期或延長到30天,為何會這樣?
    筆者:三體-小遙太陽東升西落,地球每天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大海也有潮漲潮落的過程,億萬年來滄海桑田,一切都值得我們觀察和研究。在此過程中,人們發現大海的潮汐作用十分有趣,並且試圖通過深入的研究找到其中的奧秘,好在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若地球被太陽的潮汐鎖定,人類還會出現嗎?
    因為月球被地球的潮汐鎖定了,所以,月球的背面是永遠不會對著地球的,所以,多年來關於月球的「陰謀論」才會層出不窮,不多,在我國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之後,很多人也就對此不再感到懷疑了。那麼,月球被潮汐鎖定了,它還會圍繞著地球運行嗎?
  • 假如月球從未出現過,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結果沒人願意相信
    當然,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不斷深入的同時,也不禁設想,如果月球從未存在的話,地球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月球引力對地球的影響明顯 首先,月球巨大的引力對地球的影響十分明顯。除了典型的潮汐作用之外,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度同樣受到月球引力牽引而改變。
  • 月球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這是為什麼?
    然而我對月球正在越來越靠近太陽的說法無法苟同,它的確是在逐漸遠離地球,所以在其運行到靠近太陽一側的軌道上時它的確是離太陽更近了,但是在遠離太陽的另一側軌道它卻是在逐漸遠離太陽。軌道變大的原因是月球引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潮汐現象。因為地球面向月球的那一面離月球更近,所以它受到的引力比地球中心更強。同樣地,地球背對月球的那部分受到的引力小一些。這種效應使得地球被拉伸,從而變得更像橢圓形。
  • 考慮月球影響,日月相衝(月全食)時太陽引起的海洋潮汐計算分析
    一個符合『民科』定義的科技探索者首先提醒大家,我講的不是科普,正相反,我講的內容是與現有的科學理論不同的觀點,請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站在批判者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判斷。因為百度百家號版本不支持數學公式,只能以圖片形式連接,請讀者理解、諒解。
  • 太陽系潮汐鎖定的星球知多少?
    引起一些爭論,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有些不葷不素沒說清楚,所以前面一些朋友有意見,認為啥叫同步?誰和誰同步了?時空通訊認為要說同步,太陽系有兩個同步,一個大同步,一個小同步。大同步是指整個太陽系是銀河系裡一枚小小棋子,太陽只是銀河系幾千萬顆恆星中的一顆。而太陽在太陽系裡卻是當然的老大,名符其實的老大。
  • 月球流浪計劃 - 中科院物理所
    在吸積過程中,地球比月球相應要快一點。然而,對「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後發現,地球和月球的平均化學成分差別很大。俘獲假說認為月球本來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月球大小的小行星,運行到地球附近時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另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地球不斷把進入自己軌道的物質吸積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積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月球。
  • 假如月球消失會有什麼後果?
    月球消失會怎樣?月球不僅是夜空中的美麗白玉盤,它還有助於引導洋流和潮汐、地球大氣和氣候的運動,甚至有助於穩定地球自轉軸的傾斜。那麼,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以及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將會怎樣呢?我們會生存下去嗎?
  • 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有多大?
    月球每隔大約27天會環繞地球運動一周,在此期間,我們可以看到月相的變化。雖然月球的公轉會造成它的陰晴圓缺,但由於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同步,我們實際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我們都在地球上看過月球,那麼,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地球看起來會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