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月球的確是在加速離開地球,根本不需要假設如果,只不過這種加速離開的速率仍然比較低而已。之所以月球會逐漸遠離地球,根本原因在於地月之間的潮汐力的影響。
在月球與地球之間的相互萬有引力,以及地球自轉產生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上的所有物體包括海水,在赤道和兩極、面對月球和正對月球的區域都會出現勢能差。對於地球上分布廣泛的海洋來說,這種勢能差促使了海水的定向流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潮汐現象。當然,太陽對地球潮汐的產生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於月球和地球的距離相對於日地距離非常近,月球對地球潮汐的貢獻,要比太陽至少大3倍左右。
在海水頻繁漲高和下落的過程中,由於水的流體作用,使水體與海洋底部存在著一個微弱的摩擦力作用,二者的速度出現不一致的情況,相當於給地球自轉來個頻繁的「剎車」過程。正是由於地球的自轉以及月球和地球之間萬有引力,使海水獲得了運動的能量,但是同時也會以「水滴石穿」這種漫長時間尺度下,對地球的自轉起到了限制作用,只不過這個吸收和損耗地球能量的過程異常緩慢而已。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形成初期,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4個小時,到5億年前自轉周期減慢至20個小時,8000萬年前已經減至23.5小時,到目前為止24個小時,潮汐力的作用對於地球自轉速度的減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地球自轉速度逐漸變慢的過程中,自轉角動量也在不斷減少,通過潮汐力再反過來作用於月球,使得月球繞地球公轉時,有逐漸向著能量更高、距離更遠的軌道偏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月球「潮汐加速」現象,月球的公轉軌道於是離地球越來越遠。根據科學家觀測,月球公轉軌道每年遠離地球的距離約為3.8釐米,而且呈現緩慢增加的趨勢。
如果月球真的離開了地球軌道,對地球的影響將會是災難性的。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地球失去了避免地外小行星撞擊的最後一道防線,地球遭受小行星、彗星撞擊的機率大大提升,地球上的生物在這樣的環境下極有可能會大批量的滅絕。另外,由於沒有了月球對地球相互萬有引力的作用,地球的自轉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會進一步減小,地球上的氣候差異將會變得更大,極熱極寒現象將會周期性的頻發,地球氣候將變得更加極端和多變,到那個時候,我想只可能有極少一部分生物會適應這種氣候,我們的地球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生機勃勃、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