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揚名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注意力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有好的表現。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你能夠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這個專欄要教你破解常見的注意力缺失,也要教你很多容易操作的小遊戲,讓你幫孩子的注意力加分。
在微信群裡,有位媽媽說:「我家孩子背錯書包了,有誰家的孩子也背錯了嗎?」多數的小學生都有丟三落四的狀況,我見過大寶學校的失物招領箱,很是大開眼界,真的是什麼東西都有。我要告訴大家,丟三落四和孩子的注意力有密切的關係呢!丟三落四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孩子沒有能夠保持警覺,發現不了有東西遺漏了。警覺廣泛地指我們察覺周遭環境改變的能力。有好的警覺能力能讓我們察覺突發的改變,像是走在路上的時候,能夠察覺到突然衝向自己的車輛,避免受傷。
我有點兒慚愧,因為我本身是一個警覺力不大好的人。有一次,我看到一杯沒喝完的牛奶,拿起來就喝了。在喝的過程中,我覺得有點兒怪怪的,但還是一口氣喝完了。太太很驚訝:「你喝掉了嗎?那杯牛奶裡有樂高積木!」幾天後,積木或許已經排出體外了,但因為我警覺力太差,也沒能察覺,囧。
對孩子來說,警覺力低不僅僅表現在丟三落四上,像考試時能否察覺到自己的錯誤,都跟警覺力有關係。一般來說,丟三落四的孩子通常也容易粗心、犯錯。像大寶在小學考試時就常常忘了寫名字,有一次居然把名字漏了筆畫,真是讓人頭疼。不過,有些孩子丟三落四的狀況不見得是警覺能力差,而是比較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或是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比較差一些。想想如果睡晚了,趕著上班,是不是特別容易忘帶東西,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面對孩子丟三落四的狀況,不一定是通過提升警覺力解決,而是要避免讓孩子在壓力下做事情,像是早上趕著上學,就是一種很有壓力的狀況。為了避免大寶丟三落四,我會請他在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需要帶的東西先準備好。若有平時不常帶的東西,也要放在明顯的地方。提前做準備並且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都很明顯地改善了大寶丟三落四的狀況。只是,他到了新環境,還在適應環境諸多的刺激,結果上興趣班就忘了帶雨傘、水壺什麼的。面對這樣的狀況,真的就需要提升孩子主動的警覺性,才能未雨綢繆。
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的感知能力發育沒有問題,有強光或是巨大聲響出現的時候,都是能夠察覺的。這種察覺環境改變的能力,我會稱作被動警覺力,因為是由於外在的刺激所引發的警覺力,而不是你自己主動去察覺環境的改變。只要你不是長時間讓孩子暴露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就不用太擔心他們被動警覺力的運作會出問題。
要培養孩子主動警覺力,你就要讓他們有動機想要四處環顧,找出可能對自己有意義的信息。找不同遊戲就是個很好的做法,因為這個遊戲就是讓孩子在兩張相似的圖片中,去找出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如果你家孩子常常忘帶東西回家,你也可以故意安排這兩張圖片中主角手上拿的東西是不同的。孩子若順利找到,你還可以順帶提醒他:「你自己是不是也該在離開一個地點的時候,檢查一下自己的東西是否都帶上了呢?」
我不大建議大家直接買市面上售賣的找不同的玩具,他們常常故意把不同的東西畫得很小。我承認這樣的東西很有趣味性,找到時也很有成就感,但這對主動警覺力的幫助很有限。比較好的做法是,拍下家中的一些角落,請孩子根據照片的線索去找出這個角落。這個遊戲還可以在小區或遊樂園裡玩,孩子肯定會很喜歡。你也可以利用文字或數學當作找不同的素材,例如請孩子找出哪個算式是不合理的,哪個地方不合理,還同時訓練了數學能力,一舉兩得。一些電子遊戲對於主動警覺力的培養也是很有幫助的,我在後續的專欄中也會跟大家分享喔!
作者簡介:黃揚名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愛貝睿家長教練。主要研究方向為注意力、情緒、認知老化及用戶體驗等,著有《天才贏在注意力》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