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發展上看,亞美尼亞是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

2020-11-29 History歷史

歷時近一個半月的武裝衝突,讓亞美尼亞損失慘重,除了失去了數千名具有優秀單兵作戰能力的士兵外,還需賠償數百億美元給亞塞拜然。而最新的亞阿和平協議表明,亞美尼亞已被拋棄,基本丟失了納卡地區。那麼問題來了,從歷史發展上看,亞美尼亞是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

亞美尼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歷史上其領土一度包括如今的高加索地區和土耳其東部的廣大區域。公元前5世紀,亞美尼亞族基本形成。之後,亞美尼亞人被波斯人建立的阿契美尼德帝國所統治。公元前331年,古希臘人亞歷山大擊敗阿契美尼德帝國,亞美尼亞成馬其頓的一部分。

隨著亞歷山大的逝世,馬其頓帝國被瓜分成3塊,其中亞美尼亞屬於塞琉西王國所統治。公元前198年,塞琉西王國被羅馬所擊敗,亞美尼亞重獲獨立。公元前190年,阿爾塔什斯一世建立阿爾塔什斯王朝,這是亞美尼亞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此後,亞美尼亞進入了為期不長的輝煌時期。

因為亞美尼亞在之後的千餘年之中,雖一直輾轉在許多外族的統治下殘存著,卻並沒有真的因此而滅亡。公元1年左右,阿爾塔什斯王朝滅亡,西亞美尼亞(就是如今土耳其東部那塊地)變成羅馬帝國的保護國。公元64年,東亞美尼亞(就是如今亞美尼亞本部)建立阿爾沙克王朝,並成為安息的保護國。

公元224年,波斯的薩珊王朝滅安息。公元301年,阿爾沙克王朝為了不被波斯人的拜火教所同化,國王梯裡達底三世定基督教為國教,使東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1個基督教國家。公元428年,阿爾沙克王朝滅亡。之後200年間,東亞美尼亞一直被波斯人所統治。

450年和482年,東亞美尼亞爆發了兩次反對波斯人統治的全民起義,雖然慘遭失敗,但最終迫使波斯帝國做出讓步,東亞美尼亞恢復了實際上的自治地位,並可以保持基督教信仰。公元680年,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所滅,阿拉伯人強迫東亞美尼亞人改信伊斯蘭教,但沒有成功。

公元885年,東亞美尼亞人阿碩特一世建立巴格拉東王朝。公元1000年左右,巴格拉東王朝被拜佔庭滅亡,東亞美尼亞貴族被迫遷移到地中海東岸的乞裡西亞,建立盧比尼王朝,西亞美尼亞復國。公元1071年,拜佔庭的統治結束,塞爾柱土耳其開始統治西亞美尼亞。其後,西亞美尼亞被喬治亞王國佔領。

公元1220年左右以後,西亞美尼亞作為喬治亞的一部分被西侵的蒙古帝國佔領,並在1260年被繼承的伊兒汗國(就是伊朗,也叫波斯)統治。公元1375年,阿拉伯人滅亡了盧比尼王朝。到了公元1454年,亞美尼亞人徹底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徵服,整個亞美尼亞也失去了它的最後一點的主權。

接著,奧斯曼帝國開始用武力向非伊斯蘭教區域傳教。亞塞拜然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徹底伊斯蘭化的,納卡問題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產生的。而亞美尼亞因為抗拒伊斯蘭化,被奧斯曼帝國殺了不少人。16世紀初,今亞塞拜然領土被波斯薩法維王朝佔領。16世紀中葉以後,土耳其人與波斯人多次爆發戰爭,在外高加索形成了東西對峙的局面。

土耳其佔領西喬治亞和西亞美尼亞,並兩度攻佔亞塞拜然;波斯佔領著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全部的亞塞拜然。1828年,東亞美尼亞被沙俄從波斯手中奪取,許多亞美尼亞人因此遷至東亞美尼亞。一戰期間,奧斯曼帝國害怕境內的亞美尼亞人向沙俄帶路,所以殺了150多萬亞美尼亞人。

1917年俄國革命之後,納卡變成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但該共和國很快被歐美列強分解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及喬治亞人各自的國家。在接下來的2年裡,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包括納卡的好幾個地區發生一連串小型的戰爭。之後,蘇俄接管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及喬治亞3國。

起初,因為考慮到納卡地區是信仰東正教的,與亞美尼亞的信仰一致,而亞塞拜然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所以史達林就將納卡劃給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對此自然是很不樂意的,但還是接受了。可誰知到了1921年,亞美尼亞居然爆發了反蘇叛亂 ,這下可惹惱了蘇俄高層,於是最終將納卡劃給了亞塞拜然。

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這是亞塞拜然對納卡擁有發力主權最重要的體現。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保留了納卡的主權。1992年,亞美尼亞在一系列斡旋失敗的情況下發動軍事行動,以少勝多,實控納卡的。1994年5月,在俄羅斯的斡旋下,阿亞兩國停火,但納卡問題而未解決。

就此,亞塞拜然喪失了對納卡的控制權,以及對7個周邊地區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權。因為當時的亞美尼亞政府是親俄的,所以俄羅斯對這種現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亞塞拜然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要納卡地區不併入亞美尼亞,就只能任由它倒向亞美尼亞。不過,這種局面在2年前發生改變。

那時,亞美尼亞爆發顏色革命~「天鵝絨革命」。亞美尼亞現任總統薩爾基相和總理帕西尼揚就是當時"革命"的領袖,也是「棄俄親美」路線的執行者。在"革命"期間,兩人就宣揚自己的反俄親美立場,號召斷絕和俄羅斯的關係,退出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並要求俄羅斯撤出在亞美尼亞的軍事基地。

薩爾基相和帕西尼揚的上臺,就是亞美尼亞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重要原因。假如亞美尼亞現在的政府還是親俄政府,俄羅斯還會看著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打了一個半月而無動於衷嗎?還會讓亞美尼亞籤訂如此屈辱的條約嗎?顯然不會!俄羅斯此舉顯然是為了給亞美尼亞一個教訓:跟著美國走是沒好日子過的。

對於亞美尼亞現今的慘狀,其實一點都不值得同情,因為他完全是咎由自取。亞美尼亞只不過是又一個倒在親美、親西方道路上,又被西方拋棄的可憐蟲而已。親美沒好下場,這是真理!(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焦點

  • 這是人幹的事兒?亞塞拜然軍隊挖開墳墓,褻瀆亞美尼亞人屍體
    這是人幹的事兒據希臘 Pentapostagma新聞網11月26日報導稱,亞塞拜然軍隊開始了一項堪稱「喪心病狂」的,針對亞美尼亞人的行動-挖墳辱屍。
  • 【今日歷史】6月17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6月17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6月17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 【今日歷史】9月24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9月24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9月24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
  • 視頻:亞美尼亞音樂享譽世界 諾亞方舟送美酒
    前蘇聯作曲家哈恰圖良於1942年創作《馬刀舞曲》是為芭蕾舞劇《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場的群舞音樂,樂曲表現了亞美尼亞民族剽悍粗獷的性格,樂曲描寫了庫爾特族出徵前的一種戰鬥舞曲。每當提起白蘭地時,人們總會首先想到法國白蘭地,因為她是社會地位和高級品位的象徵。其實,亞美尼亞釀造的白蘭地同樣品質獨特,口味甘冽,醇美無暇,譽滿世界,是亞美尼亞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 那年今日專欄: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哪些重磅新聞?(2月5日)
    編者按: 昨天的新聞,是今天的歷史;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生活生命中的每一天,無論對這個多彩繽紛的世界而言,還是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同樣十分重要。珍惜並關心生活生命中的每一天,它或許是你的生日,也或許是你的親人、朋友的生日,順便關心一下這一天在歷史上發生了哪些大事,以及這一天住房城鄉建設部主管的唯一權威行業媒體——中國建設報都報導了些啥,很有必要。為此,我們特開闢《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哪些重磅新聞?》專欄,以饗讀者!唯有不忘歷史,才能繼往開來!2月5日是公曆年的第36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329天 (閏年是330天)。
  • 亞塞拜然國防部宣布擊毀亞美尼亞境內一飛彈系統 亞美尼亞:阿方...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亞塞拜然國防部在其官網的聲明上指出,當地時間10月14日上午8時36分,亞塞拜然軍方在邊界地帶發現亞美尼亞加裡巴扎爾地區的一飛彈系統裝備彈道飛彈,進入發射狀態。此外,此前早些時候,亞塞拜然國防部宣布摧毀若干亞美尼亞的飛彈系統。據稱這些系統也瞄準了佔賈和明加切烏爾。 亞美尼亞國防部表示,亞塞拜然武裝部隊襲擊了亞美尼亞領土上執行戰鬥任務的軍事裝備。亞塞拜然國防部在假設的基礎上做出了襲擊亞美尼亞境內軍事裝備的決定,其聲明沒有任何依據。幸運的是沒有任何人員因該襲擊而受傷。亞方表示,亞國防部迄今為止沒有從亞美尼亞領土向亞塞拜然發射過火箭彈或子彈。
  • 8月26日—歷史上的今天(圖)
    、民族衝突等)越來越成為阻礙奧林匹克運動健康發展的障礙。非洲雄獅們在長跑項目上慘遭重創,但烏幹達的阿基--布阿出人意料地在400米欄中取勝。所有這些意外表明:一個國家沒有「永恆」的項目。     女子田徑項目的全部金牌被歐洲選手摘走。首次被列入奧運會的女子1500米跑的金牌被蘇聯的勃拉金娜奪走,她在預、夏、決賽中均刷新了新的世界紀錄,這表明女子在中長跑中具有無限潛力,為女子中長跑項目被最終列入奧運會比賽奠定了基礎。
  • 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到底輸得有多慘?
    這一成果的取得,使俄羅斯維護了南高加索的穩定,亞塞拜然收回了部分失地,土耳其也獲得了插手高加索事務的豐富經驗,可謂皆大歡喜。唯一的輸家則是亞美尼亞,雖然中9月27日納卡戰爭升級以來,亞美尼亞從最高預警到全民皆兵,甚至總理夫人也披掛上陣,但這改變不了一敗塗地的尷尬結局。
  • 亞美尼亞宣布採取毀滅打擊!拿出壓箱底法寶,跟亞塞拜然同歸於盡
    亞美尼亞現在確實有些窮途末路的味道了,連帕希尼揚的妻子都帶著一群閨蜜上了戰場,可以說是山窮水盡,既然自己已經無路可走了,那就同歸於盡,也不讓亞塞拜然有路可走。亞美尼亞是有能力跟亞塞拜然魚死網破的,幾年前,亞阿矛盾不斷升級的時候,俄羅斯曾向亞美尼亞提供了一個師屬飛彈分隊——4組伊斯坎德爾飛彈。
  • ...亞美尼亞_軍事|亞塞拜然_軍事|停火協議|俄羅斯_軍事|無人機|阿方
    之所以籤署停火協議,也只不過是為了兩國可以交換戰俘和士兵遺體,這才是主要的目的,況且這兩次的停火協議並沒有產生太大的約束力,即使雙方在毀約之後也沒有受到懲罰,這樣一來就更讓停火協議變得一文不值了。據了解,亞塞拜然一直以來都想要收回對納卡地區的控制權,並且還得到了土耳其等國家的支持,這樣一來使得亞塞拜然信心大增,可謂是卯足了勁兒地收復失地。
  • 亞塞拜然在亞美尼亞上空擊落俄羅斯武裝直升機,普京會善罷甘休麼
    據俄羅斯國防部稱,這架軍用直升機是使用可攜式防空系統擊落的。 俄羅斯說,墜機是飛彈擊中飛機後失控造成的。這架直升飛機在亞美尼亞陪同一支俄羅斯軍隊的車隊,從曼帕德猛烈射擊,從亞拉什克和帕魯伊-塞瓦克之間飛向地面,那是亞塞拜然納希切萬自治的邊界。 11月9日,大約17:30(莫斯科時間),當護送第102俄軍基地的車隊穿越亞美尼亞共和國領土時,在納希切萬自治邊界附近亞美尼亞定居點亞拉什克附近的領空,俄羅斯米-24直升機遭到地面射擊。
  • 【今日歷史】2月5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2月5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如何在精神上保持年輕」,篇幅為一頁半。 ♦ 1929年2月5日 中華民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 89年前,1929年2月5日,中華民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意為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
  • 歷史上的今天:毛澤東逝世
    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每個今天都會發生不一樣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品鑑。以「歷史上的今天」為切入點,尋找曾經此時此刻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警醒、或感動、或離奇、或讓人開懷一笑……所有這些,我們都將一一呈現,以饗讀者。
  •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歷史上的今天(5月6日)發生什麼大事了呢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歷史上的今天(5月6日)發生什麼大事了呢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歷史上的今天,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亞塞拜然才不怕,對亞美尼亞下狠手
    也許在許多人眼中,目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屬於一場兩個國家之間的爭鬥,仔細研究一下,才會發現這場戰爭不是表現那麼簡單,不止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公開打鬥!俄羅斯與土耳其明爭暗鬥,一點也不算清閒了。俄土關係南高加索地區本來就屬於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同樣都是俄羅斯的重要盟友,關係非常的親近,否則俄羅斯也不至於在這場衝突當中陷入一種犯難的境地,可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選擇成了難題。
  • 【歷史上的今天】3月19日大事件
    在40年前的今天,1980年3月19日(農曆1980年2月3日),鄧小平提出評價建國以來歷史問題的指導思想。1980年3月19日,鄧小平審閱《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提綱後,對起草《決議》稿提出三條指導思想。第一、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
  • 歷史上的今天:6月16日歷史大事記
    今天是公曆6月16日,豆汁兒帶您了解歷史歷史上的今天。 1888年6月16日,《國際歌》誕生!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多麼令人振奮的歌詞和旋律!縱使過去了百餘年,但是當那激蕩的旋律再次響起時,眼前仿佛又浮現出無數無產階級革命先烈英勇赴死的身影,耳邊湧起了海潮般的悲壯的吶喊!
  • 漢字在歷史上的三次突破
    講演人:黃德寬 講演地點: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 講演時間:2018年11月  漢字從遠古走到今天,變成系統的文字,是從甲骨文開始。甲骨文是殷商晚期的文字,大概是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12世紀的文字,文學作品《封神榜》描述的殷紂王所處的時代,就是甲骨文時代的末期,即便從那時候算起也有3300年的歷史。三千多年來漢字發展遇到了什麼危機?它是怎麼突破的?怎麼能夠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典文字,成為中華文明的智慧象徵?這就是我們今天講演要涉及的內容。
  • 六步讀懂魏晉南北朝,歷數389年的乾貨歷史知識!
    魏晉南北朝,具體來說是魏、晉、南北朝三個階段,拆開來說是三國曹魏、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四個歷史階段的合稱,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亂套,老百姓最鬱悶的389年。這389年一直是廣大愛好歷史知識的朋友最不願觸及的歷史!
  • 歷史上的今天
    期待日本以此為契機,感受到正視歷史的必要性。日本國民在過去20年間工資平均降低了1百萬日元左右。在國內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橋下徹為了所謂人氣,為了成為媒體寵兒,「覺得說些既有意思又能吸引國民的話就能吸引關注」,做出了不該做的言行,導致了今天的局面。安倍或橋下徹的想法絕對不能代表明智的日本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