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論天地殺——天轉、地轉的意義和用法!

2021-01-10 大美國學

春兔夏馬天地轉 秋雞冬鼠便為殃

行人在路須一死 造屋未成先架喪

春乙卯天轉,夏丙午,秋辛酉、冬壬子;春辛卯地轉,夏戊午,秋癸酉,冬丙子。

經曰:韓信被傷,只因天地轉殺。物極而反謂之轉,旺同天幹曰天轉,旺連納吉為地轉。夏乃火旺,見丙午為天轉,見戊午為地轉;秋乃金旺,見辛酉為天轉,見癸酉為地轉;冬月水旺之時,見壬子為天轉,見丙子為地轉。地轉,取納音為見。

天地殺——天轉、地轉的解釋

寅、卯、(辰)月,見乙卯日為天轉;見辛卯日為地轉!

乙卯納音為:大溪水;辛卯納音為:松柏木

巳、午、(未)月,見丙午日為天轉;見戊午日為地轉!

丙午納音為:天河水;戊午納音為:天上火!

申、酉、(戌)月,見辛酉日為天轉;見癸酉日為地轉!

辛酉納音為:石榴木;癸酉納音為:劍鋒金!

亥、子、(醜)月,見壬子日為天轉;見丙子為地轉!

壬子納音為:喪松木;丙子納音為:澗下水!

天地殺的意義

天地殺日最忌上官受職,出行商賈、造作、嫁娶、必主兇,命在此日,必主夭折。

天轉為正五行之乘旺之時,如春,木旺,乙卯乘令坐祿會方乘旺!

地轉為納音五行之連旺之時,如春,木旺,辛卯(松柏木)會方乘旺。

既然天地殺都是極旺之時,為什麼又說,此日為兇忌,命在此日必主夭折呢?

命例舉例分析:

丁巳 戊寅 乙卯 壬辰

在這個命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寅月,日柱為乙卯日,則乙卯日天轉,按照天地殺的意義來說,命入此日,必主夭折!那麼我們分析一下這個命例是不是會夭折呢?

日主乙木乘令坐祿會方,日主旺!天幹戊財通令旺勢,丁火坐巳亦旺,庚金通巳得辰生,亦旺!地支寅、卯、辰三會木局,乙木根深,根旺,可用旺財榮身!為曲直仁壽格,四柱氣勢周流不滯,五行相生有情,是為貴格!即使貴格,自然不會是夭折之命!

淵海子平的知識體系比較龐雜,一些知識特別是詩訣所記載的都是有一定的背景前提的,如果離開了這些背景基礎,就不容易理解他們的原本的意思!我們知道在唐李虛中之前,是以年柱為主來論的,後來李虛中又加入月日變成了三柱論命,最後才是淵海集成前人之學術而成為了四柱論命!所以這個論斷如果放到以年柱為主或者三柱論命時代,這個斷語或許庚容易理解,但是放在四柱論命的理論體系中,就顯得有些讓人無所適從,因為我們不能夠但憑一個日柱或月柱就直接給這個命主進行定論,這不符合四柱論命的理論基礎。

所以此處的天地殺的意義,原著中的斷語也應該有他的背景和前提,只要放到這個前提或背景中,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他們的意義,否則如果斷章取義的話,則很容易造成困惑!所以我們在學習命理知識時,特別是象淵海子平這樣的內容相對較為龐雜的理論時,特別要注意進行辯證式的學習,要多通過其它命學理論著作進行相互對照學習!

相關焦點

  • 話說天地轉殺
    春兔夏馬天地轉,秋雞冬鼠便為殃;行人在路須憂死,造惡未成先架喪。物極而反謂之轉旺。克子曰:天轉旺連,納音日地轉,謂之天地轉。如春木旺之時,見乙卯乃天連天,謂之日轉,見辛卯乃用納音,謂之地轉;夏乃火旺,見丙午為天轉,見戊午為地轉;秋乃金旺,見乙酉為天轉,見癸酉為地轉;冬乃水旺之時,見壬子為天轉,見丙子為地轉,地轉取納音為是。其日最忌上言受職出行、商賈、造作、嫁娶,必主兇命,逢此日必主大折。注釋:1、春兔,指卯,農曆1-3月中含卯的乙卯、辛卯兩個幹支。
  • 星命學中的神煞:十惡大敗、四廢日、天地轉殺​
    論天地轉殺春兔夏馬天地轉,秋雞冬鼠便為殃。行人在路須憂死,造屋未成先架喪。物極而反謂之轉,旺連天幹曰天轉,旺連納音曰地轉,謂之天地轉。如春木旺之時,見乙卯乃天連天,謂之天轉。見辛卯乃旺連納音,謂之地轉。夏乃火旺,見丙午為天轉,見戊午為地轉。訂閱號:易經天下。秋乃金旺,見辛酉為天轉,見癸酉為地轉。
  • 星命學中不好的神煞,十惡大敗、四廢日、天地轉殺,以不吉祥論命
    論天地轉殺春兔夏馬天地轉,秋雞冬鼠便為殃。行人在路須憂死,造屋未成先架喪。物極而反謂之轉,旺連天幹曰天轉,旺連納音曰地轉,謂之天地轉。如春木旺之時,見乙卯乃天連天,謂之天轉。見辛卯乃旺連納音,謂之地轉。夏乃火旺,見丙午為天轉,見戊午為地轉。秋乃金旺,見辛酉為天轉,見癸酉為地轉。冬乃水旺之時,見壬子為天轉,丙子為地轉。
  • 「天地轉殺」揭示功臣被殺的背後,多為天意使然,因大喜後必大悲
    歷史上開國皇帝大殺功臣的事屢見不鮮,如劉邦、朱元璋。皇帝大殺功臣究其根源,還是被誅殺者自帶將星,又多為【天地轉殺】命格。而倖免於難的,極有可能非【天地轉殺】。所以,功臣被殺,看似人為,實則天意。那麼,什麼樣的八字結構才算【天轉地殺】?
  • 「天地轉殺」為至兇命格,大喜之後必有大悲,行善積德方可免災禍
    歷史上開國皇帝大殺功臣的事屢見不鮮,如劉邦、朱元璋。皇帝大殺功臣究其根源,還是被誅殺者自帶將星,又多為【天地轉殺】命格。而倖免於難的,極有可能非【天地轉殺】。所以,功臣被殺,看似人為,實則天意。【天地轉殺】者,成就非凡什麼人有【天地轉殺】那麼,什麼樣的八字結構才算【天轉地殺】?口決:春兔夏馬,秋雞冬鼠。
  • 《漢字解碼》第七講 從「八畫」說漢字:橫的意義和用法
    先講一橫的意義和用法。一、一橫的意義和用法1、表示陽數(或天)如一、日、西等。一(擬聲)甲骨文以一畫表示從無到有的數目。楷書受易學思想的影響,以「一橫破天」表示盤古提起巨斧一下子劈開混沌(渾天說指「宇宙蛋」)。讀音是模擬劈物的聲音。日(擬聲)甲骨文畫圓形中間加一點,指天上最大的發光體為日(太陽)。
  • 五上二單元·天地轉 光陰迫,轉的讀音?
    第一次大概是一段時間之前,因為他自己也是一位非常善於思考並勤於考證的老師,我果斷地告訴他,自己找答案去。第二次,是今天。他又在問,我起初回答比較輕率,既然是詞,那就按照詞的格律走就是。但是,琢文和固執,他說:詩詞格律講,都是仄聲,沒法判斷。然後,認真看了一下,是啊,轉有三個讀音,無一不是仄聲字。還是老老實實回答一下吧。
  • 《漢字解碼》第九講 從「八畫」說漢字:撇和捺的意義和用法
    上講我們了解了豎的意義和用法,這講我們繼續分析撇和捺的意義和用法。第三講我說過,漢字八畫的產生的理論基礎是「易經」。易經是自然社會科學的結晶。漢字的基本筆畫來源於人的成長過程。人開始站立以後,就開始學步,移動雙腿,開始走步,就是撇「丿」和捺「 乀 」。撇和捺作構件表示牽引,旁出,延伸,也就是有力的作用。從撇和捺的書寫,可以感知兩個筆畫的不同。
  • 天地良心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天地良心,天知地知,自己也問得過良心,確實沒有說假話、做壞事。近義詞有:天地良心,天地良心是中性成語,可作分句、賓語;表白自己的用語。天地良心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天地良心(tiān dì liáng xīn)成語釋義:天知地知,自己也問得過良心,確實沒有說假話、做壞事近 義 詞:天地良心成語用法:可作分句、賓語;表白自己的用語。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天地良心的例句:1、說句天地良心話,那根本一文不值.2、天地良心,我那是驕兵之計,打入敵人內部破壞,目的就是設法分散他的注意力,間接為馮宇衡製造勝利的機會。
  • 八字:從殺格的條件及用法
    從殺格的條件及用法 2、 最標準的從殺格,是除日主外,命局全是官殺。 3、其次是命局除日主外,其他幹支的主氣全是異黨,但以官殺為主,即殺星秉令透幹而不被衝剋,若月提不是殺官,但與鄰支合化成官或殺,或會成殺局亦可。 4、 若官殺秉令透幹,命局出現一自黨而虛浮或不透,這一自黨又能合化為異黨者, 亦算是真從殺格。
  • 豬的生命意義是什麼?它被殺時會埋怨它父母嗎?
    豬的生命意義那當然是給人吃肉啦。豬生下來,它的意義就是吃的膘肥體壯,然後呢?就是上稱,被殺送上餐桌。豬活在這個世上,首先它是懶的,人叫懶豬,懶豬,就說它很懶。它是不懂的創造價值和自己來覓食的,因為它是家豬,家豬家豬就是靠人餵養的。
  • 八字論桃花
    八字論桃花《淮南子》曰「日出扶桑,入於鹹池」,故五行沐浴之地名鹹池。
  • 八字論命十神之七殺--官殺混雜和官殺制化
    日元強七殺強,取食神制殺,是「才勝德」的人物。日元弱七殺強,取正印化殺生身,是「德勝才」的人物。即是「眾殺猖狂、一仁可化」。官殺混雜時,尤需正印,即是「印解兩賢之厄也」。日元強七殺弱,有食神制殺,乏財通關則主懷才不遇,貧賤窮困。日元弱七殺強,大運行日元強旺之地,以乙、丁、己、辛、癸幹日生者為佳。五陰乾的生命力忍克,不畏殺制。七殺旺復行殺地,立見兇災。
  • 八字論命十神之七殺——官殺混雜和官殺制化
    日元強七殺強,取食神制殺,是「才勝德」的人物。日元弱七殺強,取正印化殺生身,是「德勝才」的人物。即是「眾殺猖狂、一仁可化」。官殺混雜時,尤需正印,即是「印解兩賢之厄也」。日元強七殺弱,有食神制殺,乏財通關則主懷才不遇,貧賤窮困。日元弱七殺強,大運行日元強旺之地,以乙、丁、己、辛、癸幹日生者為佳。五陰乾的生命力忍克,不畏殺制。七殺旺復行殺地,立見兇災。
  • 中庸作為天地萬物的本體,其實現的順序和過程,就是中庸
    它一般被認為是一種沒有是非判斷的折中的態度,或者是一種平常的和平庸的狀態。總之,中庸的日常用法並不具備積極的意義,而只有消極的意義。當人們要確定一種是非判斷的時候,他正是要放棄中庸;當人們要成為卓越和優秀的時候,他正是要突破中庸。與日常語言的用法不同,儒家思想對於中或者中庸賦予了特別的內涵。
  • 八字論地支六合供參考
    地支六合比較複雜,分為合來、合去、合絆,並且還分合吉、合兇,絕非一般的八字命書上說的,看到六合就說好,試想,得病了,是否也是和疾病相合
  • 大有見地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大有見地,很有見解。出自: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3回:「這等人如何能夠相與,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師兄,正是大有見地。」反義詞有:短見淺識,大有見地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觀點等。大有見地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有見地(dà yǒu jiàn dì)成語釋義:很有見解成語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3回:「這等人如何能夠相與,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師兄,正是大有見地。」反 義 詞:短見淺識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觀點等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大有見地的例句:1、趙先生對民俗學研究多年,他的發言大有見地,且具縝密的邏輯,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