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年味兒「周莊·香村」
在 周莊 古鎮旁邊居然藏著一個香村·祁莊,駕車僅十分鐘即可到達,所以我們就定驅車前往香村,來尋找這久違了的年味兒,那些關於兒時的記憶
我想在香村一個一個找回來。
剛到香村就發現一個玻璃房子,我們點了份下午茶,來驅走我們今日的寒冷,冬日的溫暖午後,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身上,
讀著九百歲的 周莊 故事,品著慵懶午後的下午茶,生活也需要偶爾放鬆一下
尋覓年味兒「學做糕點」
來 周莊 香村過一個 中國 年,籬笆旁竹竿子上掛著一溜的醃貨,這是久違的年味兒,不知道有多少年我們沒有感受到這種年味兒了
江南 人自古便愛吃糕點,而且情有獨鍾,雖不是 江南 女子,但對糕點也是無可抗拒的。我們去到香村糕點坊,跟阿婆一起做著裝糕包糰子,一起感受下香村的年味兒氣息。
阿婆用他堅實的手掌,和出了最香的麵團,手作的溫度,純粹的米香,天然的色彩,新鮮的口感。糕點坊裡的那一口酥糯,讓整個冬天 都靈 動起來。
能猜到這是什麼麼?這是用蘆葦杆做成了印花,我們下面喜糕和糰子上的裝點圖案就是用這個印出來的。
喜糕,這裡的人們很講究,喜慶的事情,新人訂婚、結婚、孩子滿月、過百天、上梁、喬遷新居等喜慶的事情都要吃喜糕。
糰子,剛出籠的糰子,碧青油潤,如玉般玲瓏,由豆沙、芝麻、鮮肉、鹹菜、蘿蔔絲製成,可葷可素、可甜可鹹,超讚
聞起來清香撲鼻,入口後更是香滑可口,夾雜著些淡淡的青草香,越嚼越美味,糰子分為青、白兩色糰子。在清末年間曾被列為節令貢品。
江南 的梅花糕,沒有合成的香料和色素,全是新鮮果仁、果肉、花料、蔬菜等輔料來增添天然的香味和色彩。
阿姨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將今天要做的紫薯、南瓜、菠菜、火龍果熬成液體狀,。倒入麵粉揉捻出原生的顏色,滿滿都是溫柔的自然氣息。
拌好的粉注入梅花模具,撒上棗幹、紅綠絲,每一個糕點都需要一個一個的放在高壓鍋的蒸汽在糕模上蒸熟。
饞人的糕香飄散,冒著熱氣,酥軟的一口還未開嚼便融在舌尖。
做完糕點後,一定要去這裡的 田中 ,摘一筐青菜,感受下香村的田園氣息,也為我們的晚餐盡一份力。
尋覓年味兒「兒時回憶」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回到我們今天的家,我們今天的家是在香村年代秀的3號民宿90年代,這是我們的三號別墅,建造於1993年左右,這座房子有著和我們差不多的年紀,所以他一定有著很多關於我們的回憶吧。
他是一棟樸實 平和 的鄉間特色別墅,在院子裡還有我們小時候見過的機井,整棟樓一共有五間臥室,正好夠我們一行人的入住。
房間寬敞明亮,拉開窗簾陽光就能灑進來,像是住進了陽光房。
我們一切準備就緒中,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都要穿上一身紅紅火火的新衣,來迎接新年的第一天麼,所以今天我們回到了小時候,把小時候的事情又做了一遍
我們在屋裡貼著窗花,仿佛那些兒時的回憶慢慢地回到了我們的心中
暮色降臨,我們在院子裡放著煙花,手中揮舞著仙女棒,仿佛我們又回到了小時候。
尋覓年味兒「年夜飯」香村禾風裡餐廳
一切準備就緒後,就要開啟我們的超讚的年夜飯了。
最愛的還是萬三蹄,每餐必點,這個味道已經成了我們每頓都不可缺少的佳餚。
土雞麵筋湯,也就是我們常吃的三圓土雞湯,寒冷的冬日,雞湯可謂是首選。
還有紅燒澄湖大魚頭加蘿蔔,粉絲鴨血爆魚小蛋餃煲,這兩道算是這裡的特色菜,味道超棒
還有家常菜花菜肉片,雪菜冬筍肉絲,白菜年糕,炒菠菜,都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
最後還有我們親手摘得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