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民李先生,是一位裝修設計師。幾天前,李先生邀請朋友到公司喝茶聊天,正聊得興起,李先生突然發現自己一隻耳朵聽不見了。李先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來到了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一旦發現聽力突然下降,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什麼是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也稱作「突聾」,早期臨床上稱為「耳卒中」「迷路卒中」,是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 HL。
目前突發性耳聾患者逐漸呈年輕化趨勢,中青年人所佔比例已超過50%。
什麼原因會導致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內耳的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發性耳聾的發生,常見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內耳供血動脈的痙攣收縮或者堵塞導致血供的中斷)、病毒感染(腮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
另外,精神焦慮緊張、心理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也可能是突聾的主要誘因。
此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會導致微血管病變,增加患突聾的風險。
突發性耳聾有哪些臨床表現?
1.耳聾
多為單側耳聾,發病前多無先兆,少數患者則先有輕度感冒、疲勞或情緒激動史。耳聾發生突然,患者的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下降至最低點,少數患者可在3天以內聽力損失方達到最低點。
2.耳鳴
可為始發症狀,大多數患者可於耳聾時出現耳鳴,但耳鳴也可發生於耳聾之後。經治療後,多數患者聽力可以提高,但耳鳴可長期存在。
3.眩暈
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暈,多為旋轉性眩暈,伴噁心、嘔吐。可與耳聾同時出現或於耳聾發生前後出現。
4.其他
少數患者可有耳悶堵感,壓迫感或麻木感。
突發性耳聾發病急、進展快,治療效果與就診時間的早晚直接相關。再次提醒大家:出現以上症狀,不要拖延,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突發性耳聾的易患人群有哪些呢?
1.有感冒經歷的人。約佔全部病人的30%以上,感冒病毒容易經過接連鼻腔的通道進入耳朵,脆弱的耳部神經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發炎腫脹,如不及時處理,就可能患上突發性耳聾。
2.應酬頻繁的成功人士。專家解釋說,發生突發性耳聾常因患者平時血壓高、血脂高,突然又出現內耳血管痙攣,導致血管栓塞而耳聾。許多成功人士原本就患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到年底應酬多,工作壓力加大,生活無規律,導致內耳血管痙攣突發耳聾。
3.學生尤其是畢業班學生。他們常常同時伴有睡眠質量差和白天眩暈的症狀。專家說,孩子們因為長期睡眠質量差,使得血管系統包括內耳血管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血供不足,極易頻繁發生耳鳴,到考試時精神壓力大就可能突發耳聾。
突發性耳聾需做什麼檢查?
1.查體:鼓膜檢查常未見明顯病變;音叉試驗提示感音神經性聾。
2.輔助檢查
(1)聽力檢查:純音測聽、聲導抗檢測、耳聲發射、聽性腦幹誘發電位及耳蝸電圖等。
(2)前庭功能檢查:一般於眩暈緩解期進行,常用冷熱交替試驗結合眼震電圖描記,試驗結果可能正常、減退或完全消失。
(3)影像學檢查:顳骨CT、內聽道MR提示內聽道及顱腦無明顯器質性病變。
突發性耳聾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保持心情愉悅、作息規律、休息好,清淡飲食,忌過鹹肥膩食物、忌濃茶咖啡。
2.藥物治療:是突聾的主要治療手段,通常聯合用藥效果較好,醫生會根據病情選擇相應的藥物,包括激素、改善內耳循環藥物、溶栓藥物、增加內耳能量供應藥物、營養神經藥物等。
3.其他治療方法:高壓氧等。
突聾的患者,經過治療,大約有1/3的患者可完全恢復,1/3的患者無論進行何種治療最終不可恢復,1/3的患者經過治療後可以部分恢復聽力,因此,治療的最佳時機應該類同於腦血管意外,越早越好,治療時間越晚,療效越差。
如何預防突聾的發生?
人的內耳中「掌管聽力」的毛細胞數量是固定的,且非常脆弱,一旦受損就不可逆轉。所以,日常生活中從以下幾方面注意保護聽力:
1.張弛有度,勿過度疲勞。緊張的生活與工作難免使人的機體出現不良狀況,我們要學會放慢生活的腳步,放鬆緊繃的神經。心情舒暢時,機體的免疫功能會提高,進而阻擋「外力」的進攻,防止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2.穩定情緒,勿狂喜暴怒。情緒激動時可導致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體液調節失衡,造成內耳血流受阻、血循環障礙,發生突發性耳聾。
3.禦寒保暖,勿感冒受涼。氣溫驟降時可使血管由粗變細發生痙攣,使內耳毛細血管供血不足而發生突發性耳聾,同時病毒感染也是突聾的發病原因之一。所以寒冷天氣一定要注重保暖。
4.警惕耳鳴,勿遷延就醫。當出現耳鳴如蟬鳴、「嗡嗡」聲時,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先兆,應及早到專科醫院就醫,以避免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5.定期查體,防患於未然。耳聾可以是局部因素,亦可以是全身因素所致。如果暴露於過響的聲音中,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耳鳴、耳悶甚至聽力下降,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保護好自己的聽力。
6.慎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奎寧及其衍生物等。耳毒性藥物的不當使用是造成耳聾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已經患突發性聾並且治療後患耳仍然不具有實用聽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議外,還建議特別應該保護健側耳。(來源: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