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一直被視為神聖、吉祥的動物,不管怎麼說,只能和龍在一起,今天蝸牛和大家說話,現在國內唯一一個名為「龍」的地級市是龍巖市。
說起龍巖市,我想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的,更不用說,我不知道在哪裡,其實,這是屬於福建省管轄的地級市,具體位置在福建省的西南部,以前是「本越人」的籍貫,現在是客人家族的重要祖地。
那麼,龍巖這個名字怎麼起呢?原來龍巖市區城東2公裡處有巖溶溶洞,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景觀形式各不相同,人們經常根據其中的主要特性取名字,這個洞因為巖石的花紋像龍,所以被稱為「龍巖洞」,由來是龍巖市的名字。
我來龍巖旅行了,古田會議的地點一定是刷卡的地方,這是清朝中期建造的四合院宗祠,1929年12月,中共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從這個本來的普通建築開始,具有非常歷史意義,建國以來,古田會議的所在地被全面整修,經過多年的修繕,不僅復原了會場的面貌,紀念館也被新建,成為了國內受歡迎的紅色觀光景點。
一進入觀光景點,就會看到「古田會議永遠閃耀著光芒」的紅色大字,古田會議的地點前,一片金黃的油菜花,這是只有冬天和春天才有的景象,夏天和秋天是蓮花和向日葵的家,有四季不同的特色,除了古田會議所在地等紅色觀光景點之外,龍巖還有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築,永定縣湖坑鎮的客家土樓是其中的代表,這是一座非常不可思議的古老民宅建築,是客人用土墩砌成的大型群體建築,有圓形、方形、正方形等常規形狀。
客家土樓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宋朝初期,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即使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福建也有很多村落建土樓聚居,如果要參觀恆定客家的土樓的話,可以由導遊或當地人來解說,不那樣做的話,可能會覺得無聊,我不知道藏在這裡面的在哪裡。
如果你覺得龍巖的許多人文古蹟還不能讓你滿意,就應該去一次開闊視野,這個景點在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龍康村,獨特的巖溶地形溶洞景觀,有「華東第一洞」、「洞中桂林」等美稱。
##&&image&#龍崇洞形成於3億年前,深度達3.3公裡,內有8個洞和16個洞,總面積達5.4萬平方米,在這個古老的鐘乳洞裡,有各種各樣絢麗的石鐘、石像、石蛇等景觀,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再加上隧道眾多,縱橫馳騁,簡直就像一條巨大的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