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也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對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的句子,這些句子讀起來我們覺得很舒服,但是又不是詩句,或者說有那麼一點詩句的成份在其中。但是,這些俗語的實際意義可是非常大的。
有句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我們乍一看會把「三更子」和「午時辰」當成一種事物或者是什麼怪物之類的東西。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就來給大家淺顯地說一下吧。
如果大家不了解「三更」,那麼一定知道「「三更半夜」」是什麼意思。其實如果這樣就容易理解了,「三更子」就是「在三更半夜生的男子」。之所以出現「男怕三更子」這樣的語句。是因為,在陰陽八卦中白天是陽,晚上就當是「陰」了。三更也就是陰氣最重的時候了。這時候出生的男子,男的我們一般會認為是「陽」,那麼在陰氣最重的時候出生的男子因此也就會有所損傷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對於「女怕午時辰」其實也就是同樣的道理,一天中中午是陽氣最盛的時候,而女的我們一般會說是「陰」,那么女子在中午生下當然也會受到傷害的。所以就會出現「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樣的俗語了。
其實並不是只要是一說是俗語,我們就覺得是封建迷信什麼的。其實,這些話都是我們老祖宗自己積累的經驗。或多或少肯定對我們生活有一定的幫助,要不然也不會流傳這麼多年到現在。
像俗語這種還有很多的,例如還有一句是「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字表就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說在大寒時節如果特別寒冷的話,在第二年人們的收成就會很好。其實也沒有這麼絕對,但是如果在大寒時節特別冷的話,寄托在土壤裡的蝗蟲卵就會被凍死。那麼第二年就免受蝗蟲的侵害,人門的農作物自然就會收到保護。所以來年就有了保障。但是也可能會遇到其他得情況。這只不過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罷了。
俗語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我們會在各個方面都會遇到俗語。我們其實也經常會用反一些俗語,因為有的俗語是非常好懂的,比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句話我們會總在不同的場合,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也會用到著句話。我們有時候對自己的生活現狀或能力的的調侃也會說到,如果我們把俗語熟練掌握了,我們說話就會不由自主的就會用到俗語。而且,用了俗語之後,有可能會更好的表達我們想表達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