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書畫家中,黃賓虹的作品是比較難以通俗的語句來表述的。因為他的畫講法、論理,連題識都是畫論居多,仿佛作品中沒有什麼情緒,就是在一筆又一筆的勾繪、一遍又一遍的塗染、一張又一張的作品中實現著自己的藝術追求,如同他淡泊名利、甘守清貧的人生一般。這樣的畫家,需要我們格外的尊重,這樣的作品,也需要我們沉下心,慢慢品鑑。
展覽:「僑岷華園藏畫展」,(臺北)鴻禧美術館,1994年2月至8月
「南洋華園藏畫——亞洲重要私人收藏近現代書畫」,2013年4月
出版:《僑岷華園藏畫》第188至189頁,(臺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4年1月
《南洋華園藏畫》圖版16,2013年4月
RMB:5,000,000-6,000,000
說明:本拍品詳情請垂詢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並需辦理特別競買手續。
這張拍品繪於四尺整紙上,是黃賓虹晚年難得的大尺幅作品。以權威的《黃賓虹全集》論,1948年之後的山水捲軸作品共計三冊,收畫近千幅,而達到拍品這個尺幅(四尺整張或更大)的,不過十件上下,是百分之一的比例。
換句話說,從尺寸上論,這件作品當得起「百裡挑一」。
對於這件作品,除了欣賞黃賓虹作品上常見的線條美之外,更要注意他的用色。畫家使用了深淺不一的藍、綠、赭色填充其間,所以作品富有光澤感,如斑駁的古玉一般。
畫家在創作這張作品的時候有意的使用多種顏色,而不是僅僅使用墨色來表現厚重。這種斑斕的觀感給人美的視覺享受。
這件作品的底價為500萬元,對於一件尺寸百裡挑一的、帶有兩次展覽、兩次出版的賓虹晚年精品來說,不可謂不划算。
這是一件精品,因為它的細部很細。
不論是創作繪畫還是書法,都可以被理解為一個創造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矛盾創造的好不好,解決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到作品的精彩程度。在繪畫上,可以體現在構圖、用筆、用色等諸多方面。不同的畫家,有他們各自擅長營造和解決的矛盾,形成他們的「風格」,黃賓虹也不例外。
在這張作品裡,畫家創作並解決了兩個矛盾,一是構圖的虛與實,山間的留白很好的解決了山體帶來的壓迫感。另一個就是粗與細,山巒用粗筆皴染,但是山腳的亭榭、紅樹、高士,山上的松樹等局部畫得很細,松樹還用了赭色。
出版:《中國近代畫派畫集·京津畫派》圖版28,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12月
《榮寶齋·2003特刊》第17頁,《榮寶齋》期刊編輯部,2003年12月
RMB:1,800,000-2,500,000
這張畫很黑,是「黑賓虹」面貌。構圖很特別,有點太極圖的意思。
黃賓虹曾說過「太極圖是書畫秘訣」,但他想說的是一波三折的筆法,而不是構圖,他也不太會照著太極圖去畫畫。不過心裡有太極,畫出來自然就有這個味兒。
這張畫之所以這麼黑,除了追求的筆墨技法,還跟他的心情有關。抗戰勝利本是好事,結果他卻發現自己連房子都租不起了,壓力很大。搬個家吧,結果還被順走了不少書畫,真是禍不單行;兒女還要找工作、結婚,需要他出面的事情不少,因此「心緒、時事不寧,胸臆鬱塞」,有點煩。
有些畫家擅長在「有情緒」的時候作畫,比如梵谷、八大山人、石魯等等,畫論名句「喜畫蘭、怒畫竹」,也從側面說明了情緒對藝術表現的作用。黃賓虹在這一時期的情緒不佳,誕生出「黑密狂怪」,成為畫家一種獨特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價值。
出版:《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書畫集》第393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4月
RMB:150,000-200,000
這把成扇畫的也很精細,用色很豐富,尤其是畫面中心人物,細節上一點都不含糊。
如果從傳統文人畫的角度解讀,作品表現了畫家對「水抱荒村」所代表的閒散安逸生活的追求,畫面中的人物也是畫家自身。
背面書法作者陳蝶衣,與《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一字之差。陳蝶衣是著名流行樂作詞家,代表作包括《南屏晚鐘》、《情人的眼淚》、《我的心裡沒有他》等等。
展覽:「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主辦,1987年8月29日至10月4日「
出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第68至69頁,香港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87年8月
紀錄:蘇富比(微博)香港,1985年11月21日,編號34
北京誠軒2017春中國書畫拍賣會
預展:2017年6月15日至17日
拍賣:2017年6月18日
地點:北京崑崙飯店
(責編:董子龍、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