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課:「滴滴出行」 成長路徑分析(上)

2021-01-09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滴滴出行,當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涵蓋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打通出行 O2O 閉環。迄今,滴滴的估值已超過 165 億美金,擁有超過 2 億用戶。但,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款產品,從上線至今,才不過只有短短 3年 多一點的時間而已。從 2012年9月9日 上線以來,滴滴的主要歷程如下:2012年12月,獲得 A 輪融資 300 萬美元2013年04月,獲得 B 輪騰訊融資 1500 萬美金2013年05月 底為止,打車 App 市場份額佔比第一2013年11月 底為止,覆蓋 32 座城市,涵蓋用戶 1000 萬2014年01月,獲得 C 輪融資 1 億美金(含騰訊跟投)2014年05月,產品正式更名為 「滴滴打車」2014年08月,滴滴專車上線(開啟商業化探索模式)2014年12月,獲得融資 7 億美金(騰訊領投)2015年02月,滴滴快的合併,出租召車市場佔有率達 99.8%2015年05月,推出快車業務2015年06月,推出順風車業務2015年07月,推出代駕、巴士業務2015年09月,滴滴快的融資 30 億美元2015年10月,滴滴推出試駕業務

本文將試圖解答這一問題:滴滴這樣的一個產品,在短短幾年內從無到有,變成一家獨角獸級別的網際網路巨頭,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尤其是,滴滴的產品和運營層面上到底都做對做好了哪些事以助推了滴滴的成長?

本文內容重點結合滴滴的產品變動,產品規劃、運營動向、功能設計、用戶數增長情況和用戶評價等維度來完成。

文中 APP 下載量、App store 排名變化、App store 用戶評論等相關數據均來自於酷傳、Appannie、應用雷達等第三方數據監測平臺。

文中對滴滴出行歷史產品版本的抓取和體驗,均基於手機系統安卓 4.3 完成。

二.產品發展分析

2.1 產品整體發展走勢分析

就滴滴的整個發展規模,我們梳理出了如下幾張圖:

                 圖 1-滴滴出行安卓端用戶下載量增長情況(紅線為產品版本上線節點)

從圖 1 的滴滴用戶規模增長曲線圖和圖 2 的產品分類排名變化來看,我們可以基本可以把滴滴的發展分為 4 個階段——

2012年9月 上線至 2014年1月——探索積累期在此階段,滴滴整體的增長較為緩慢,基本處於市場培育期和探索期。在此期間,滴滴的產品不斷做基於用戶體驗和反饋進行迭代,一直到 13年年 底,應用商店評論中已基本沒有關於產品功能上的負向評論,用戶下載曲線開始平緩上升。同年4月,滴滴安卓市場用戶下載量已以 43.1 萬位居打車軟體第一,分類榜單排名趨勢上行。2014年2月 至 2014年9月——加速增長期在此期間,滴滴的用戶增長開始顯著提速,完成了產品發展上的第一次突破和加速。同期,滴滴的 V2.0 開啟微信支付功能,配之市場動作,下載量上升明顯,14年 專車上線前安卓用戶下載量已達 1 億,並一度在同類產品中居於榜首的位置。2014年10月 至 2015年2月——爆發式增長期在此期間,滴滴的用戶增長出現極大加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滴滴的用戶數幾乎翻了 5 倍!增長曲線的斜率也被拉到最大。這差不多是滴滴的發展商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藉由這個階段的成功,滴滴一舉奠定了自己江湖霸主的地位。同 期內,滴滴 V3.1 開始專車上線,市場動作依舊猛烈,展開了一些非常有熱度的品牌活動,這段時間下載量增長迅猛,成倍增長,應該說滴滴在這期間成功進入到 了一個質變的階段,但同時,滴滴在同類產品排名中比較波動,或許可以說明在這一階段整個市場規模都在因為被教育而擴大。2015年2月 至今——業務多元化發展期在此期間,滴滴的增長開始有一定程度的放緩,同時,其業務也開始多元化發展,由此又繼續拉動了用戶規模的進一步增長。2015年2月,滴滴快的合併,在此之後,增長持續,但是速度有放緩,滴滴在後來續相繼推出順風車、代駕、快車、大巴等等業務,藉此,其用戶下載量得以繼續回歸攀升軌道,截至 15年11月 份,安卓用戶下載量已累計 7 億,同類產品中居於榜首。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們會詳細圍繞著這幾個階段來進行解讀。

圖 2-滴滴出行的 IOS 總排名和出行產品類別排名變化(2012.10-2015.11)

從圖 2,可以看到,滴滴的產品在 App store 中的排名有兩個階段是比較關鍵的,第一個是 2013年12月 到 2014年3月 期間(探索積累期後期),這期間滴滴的應用商店總榜排名曾一路衝上了榜首。

另一個階段則是 2014年5月 至 2014年9月 期間(加速增長期後期),這期間滴滴的應用商店總榜排名又出現過持續性的大幅下滑,最低曾滑落到 150 名左右。我們在報告中也會重點關注這兩個階段。

圖 3:滴滴出行產品功能迭代路徑圖

滴滴一路走來給我們勾畫出了一個非常健康有力的、基於用戶定位及商業布局的產品發展圖景。作為一個產品人和網際網路從業者,分析這一進程,無疑是令人興奮和備受鼓舞的。更加細化的過程,將在下面詳細說明。

2.2 產品分階段迭代分析

1、探索積累期 (12年9月9日-14年1月3日)

作為一款志在面向大眾市場,解決一個 「高頻剛需痛點」 式需求的產品,這一階段,對於滴滴而言可能是最苦逼,也最至關重要的階段。能否成功在這一階段成功在諸多競品中實現突圍,完成對產品的第一輪打磨,並找到一條相對可複製的規模增長通路,直接決定了滴滴將能走多遠。

而在這一階段,滴滴面臨並成功克服了的最大挑戰,是在一個全新的領域和一個運營難度極大的產品邏輯下(滴滴的本質是一個平臺型產品)完成了對市場的第一輪教育和產品打磨。從一開始的可能 N 多人都打不到車招攬不到乘客,到已經可以培育起數百萬的用戶量,為數十萬人在高效出行方面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價值,滴滴踏出了它彌足珍貴的 「第一步」。

在這一階段,滴滴的產品增長主要源於市場運營上穩打穩紮(大力地推,多方合作),以及產品功能上趨於完善的結果,這一階段的滴滴,業務初步布局全國。

本階段滴滴商業需求:滿足出行乘計程車人群需求,站穩市場腳跟,擴展全國市場。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有打計程車需求的出行人群。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高效打車(解決用戶在高峰期 / 天氣不好 / 夜半,花很長時間打車,甚至打不到車的需求)。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在產品版本上,從 V1.0~V2.5,這段時間的版本更新,是從不及格的產品打磨到全面覆蓋用戶打車需求點,用起來順暢的產品的過程。

由於這個階段是滴滴面臨困難和問題最多,也是挑戰最大的一個階段,我們在此把這個階段內的產品迭代分為兩部分來進行說明。

1)V 1.2~V2.0,2012/9-2012/12,主要變化:省掉註冊、登陸流程,開通預約功能、增加加價約車等功能

為什麼要在最早的產品版本上線預約和加價功能和省去註冊登錄流程呢?從滴滴當時的用戶評論情況中或許可以窺見一些端倪。

從產品評論情況中可以看到,V1.1 用戶量不多但是差評還是比例還是比較多的,那麼差評內容都是哪些呢?

從用戶評論中,我們發現在 V1.1 版本中集中的問題就是打不到車,無法註冊。打不到車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裝有滴滴的司機還很少,供需不平衡,這一問題是短期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的,只能一定程度通過運營手段緩解。推出預約功能則是讓用戶提前找好車,加價肯定是為了提高司機的積極性,促成交易達成。

那麼註冊不了怎麼解決呢?滴滴的做法是:乾脆不讓你註冊就能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作為滴滴這樣的平臺類產品,在早期規模還不夠大的時候而言,最大的痛點——叫不到車的問題,只能寄希望於後續的增長和業務拓展可以儘快跟上。

從最後幾條評論也可看出,滴滴在 V1.2~V2.0 階段的運營側重點基本是完全偏向於司機的。這是一個很顯著和清晰的邏輯——作為平臺而言,唯有先保障了供給端的充裕,才會有消費端的其他可能性。但凡是平臺,想要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必須先找到在供需關係中相對稀缺的一方,用盡一切手段把他們搞到平臺上。

2)V2.1~V2.5,主要變化:增加文本叫車,邀請好友加入,修正 BUG,優化體驗。

從 V1.2~V2.1,長達 9 個月的時間裡,滴滴在產品設計上沒有增加太大的新功能,這是因為其存在的根本問題在於用戶打不到車,而打不到車的根本原因是司機太少,因此滴滴在此階段的重心是通過運營增加司機數量,而產品設計方面可以選擇放一放。

在這個角度來說,滴滴的產品設計很明智。事實也證明這段時間的運營還是有一定成效的。從應用商店的評論來看,叫不到車的差評在這一階段開始逐漸減少,甚至慢慢消失。

而滴滴這一階段內的運營重點,毋庸置疑,就是補貼司機。

以 下是 V1.3~V2.1 的整體用戶評分和評價情況,可以看出評分相比 V1.1 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通過評論數可以看出用戶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長。這得益於滴 滴這段時間內運營端的發力,同時在產品上上線 「邀請好友加入」 這樣的功能也可以看出,滴滴在這一時期的側重點已經開始漸漸轉向了用戶增長。

在 V2.2 中,滴滴增加了 「文本叫車」 的功能,根據用戶反饋和使用體驗推測,滴滴此舉可能是為了緩解 app 定位很差的缺點——在定位很差的情況下,手動輸入是可以得到更精確的地址的。以下是 V2.0 關於定位差的個別差評。

回顧整個探索積累階段滴滴的發展,可以看到,從人人都可以較容易發現 bug 和提出問題到用戶被基本滿足,關於產品負面評價是在逐步減少的。

從應用前期的評論來看,用戶使用和體驗層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叫車成功率低,不能文本叫車,無法取消訂單,預約的時候司機或者乘客爽約,管理不規範等等基本功能的優化,這些常見的問題在滴滴產品的迭代中不斷得以解決,從而促成了這一階段中產品的日臻完善。

通過本階段的探索、產品打磨和運營上與各大競爭對手們的短兵相接,滴滴為自己後續的發展和增長鋪平了道路。

本階段滴滴市場運營主要情況:

–穩紮北京、一線

12年6月 開始地推, 9月 上線,後繼續圍繞計程車運營商及機場、火車站的的哥進行有償推廣,與 96106 合作等方式,扎穩市場,同時擴展 1 線其他城市;13年3月,北上廣深的計程車客戶端安裝數超過了 3.5 萬,其中北京 1.2 萬,用戶數在半年內也已突破 40 萬。

–擴二線

13年4月 始,類北京推廣方式進攻 2 線,如武漢、天津、南京,六月份的大連等,截止 11 月底,覆蓋了全國 32 個一二線城市,近 35 萬計程車司機,註冊乘客約 1000 萬。

–跨界合作

13年4月 的合作與產品功能優化密切相關,比如和百度、高德合作,精準化地點定位,在 V2.0 時與去哪兒合作,上線異地預約的功能。

 

2、加速增長期 (14年1月4日-14年9月2日)

進入 2014年,對於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產品打磨和初始用戶培養的滴滴而言,擺在它面前的課題,從 「突破重圍」 變成了 「如何能夠儘快實現快速的用戶增長」。尤其是,當 「快的」 這樣的對手已經開始步步緊逼。

而滴滴給出的答案,是 「補貼」+「微信」。滴滴在 2014年 初,開始正式接入了微信,這無異於是一柄 「大殺器」。與此同時,那一輪史上最猛烈的紅包補貼,也開始降臨。

回顧這一階段,整個打車類應用的用戶增長都異常迅猛,這與市場上的大力」 廝殺」 不無關係。在這個階段中滴滴和快的合計 20 多億元的市場補貼,共同培育了挖掘出了更大的市場,產品緊密配合市場和用戶需求,培養出較多大有裨益的使用新場景,也為未來發展打好了鋪墊。這對滴滴來說,是一個市場大發力 + 產品日臻完善的階段。

本階段滴滴商業需求:從可用出行工具到常用出行工具的轉身 (教育用戶,培養習慣),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有打計程車需求的出行人群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高效打車(解決用戶在高峰期 / 天氣不好 / 夜半,花很長時間打車,甚至打不到車的需求)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在滴滴的 V2.6~V3.0 版本中,除了面向用戶的功能優化外,滴滴開始面向市場和用戶增長的需求進行了一系列產品的迭代。在此階段,與微信實現打通是最為關鍵的變化。滴滴 V2.6 首次開啟微信支付功能,告別找零,既方便了用戶,也滿足了企業市場布局,同時為補貼活動預熱,當時的支付的錢是直接從你的銀行卡裡扣的,所以微信上需綁定銀行卡。

對於滴滴和微信而言,此舉在當時,是雙雙得利的。

V2.7 開始,滴滴對微信支付進行補貼,甚至免單;

而滴滴的 V2.8~V3.0 都是圍繞支付功能的優化和小迭代,如,V2.8 訂單管理等。

總體來說,V2.6 開始是滴滴真正開始利用騰訊除資金以外的資源的時候。微信支付告別了找零時代,同時在 V1.0~V2.5 時代滴滴也積累數量可觀的用戶。而 1月 中旬這個時間節點臨近過年,一年一度的紅包大戰即將打開,在這個節點選擇接入微信支付,不得不說滴滴下了一步好棋——新年、補貼、紅包大戰,想想這一系列刷屏話題級的關鍵詞,可以說,當接入微信和準備在新年上線紅包大戰的時候,滴滴此階段的加速用戶增長就已經成為必然。

無獨有偶,滴滴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也在 1月8日 接入支付寶,1月14日 當天新版本更是直接綁定支付寶並開展了送話費活動,由此,滴滴和快的之間的補貼大戰拉開序幕。用戶評價:

結合產品變化和用戶評價,從整體上看,滴滴在這段時間內的用戶評價有這樣幾個變化趨勢——

支付之外的相關功能上的負面反饋越來越少;大量用戶湧入,起初很多司機不用微信支付功能,抱怨較多,隨著雙方補貼的增多,用戶開始習慣微信支付,支付環節的流程不夠順暢,產品在此功能上也在不斷優化中;補貼政策落差大,隨著補貼力度的減少,用戶會有大量減少,且較多差評。

滴滴這段時間的補貼方式有:1)送天天酷跑積分(當時火的一塌糊塗的一款騰訊手遊);2) 直接現金補貼。有下面的評論可以得到證明。

本階段市場運營:

各種補貼&紅包。

滴滴在 14年1月 融資成功之後,開啟用戶教育及與市場勁敵快的搶奪市場的補貼大戰,1~5月,直接對用戶打車實行補貼方式。5月 後,滴滴開啟了紅包分享活動,藉由與微信的合作,滴滴紅包開始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內大量出現,進一步擴大了滴滴的知名度及用戶群體的覆蓋。

通過查詢,滴滴在此階段的主要補貼運營手段包括——

1月~5月,滴滴市場活動斥資 14 億元,直接補貼歷程:

1月10日,滴滴打車乘客車費立減 10 元、司機立獎 10 元

2月17日,滴滴打車乘客返現 10—15 元,新司機首單立獎 50 元

2月18日,滴滴打車乘客返現 12 至 20 元

3月7日,滴滴打車乘客每單減免隨機 「6-15 元」

3月23日,滴滴打車乘客返現 3—5 元

5月17日,兩大軟體乘客補貼 「歸零」

7月9日,兩大軟體司機端補貼降為 2 元 / 單

8月,兩大軟體司機補貼 「歸零」

在此階段中滴滴也在嘗試和一些項目的跨界合作,如,與湖北衛視《我為喜劇狂》開啟快樂營銷。

滴滴在這個過程中與強勁市場對手快的進行幾乎同步和相似的方式回饋用戶,短短幾月,市場上其他召車產品都已被 OUT 出江湖,滴滴和快的佔據市場的比例未出現太大的變化,但市場份額擴大明顯,培育了大量的新用戶,巨大的造勢讓用戶形成品牌認知,用戶使用軟體習慣也初步養成。

但同時,補貼並非長久之計,補貼過後用戶回落明顯,在高補貼的時候滴滴打車訂單量峰值達到 530 萬單,停止後每日訂單量回落到 300 萬單左右。

綜合這一階段滴滴的發展,可以看到,滴滴通過快速的產品迭代和運營上的大力投入,攜同主要競爭對手快的一起,已經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重圍,佔據了同類市場和產品中的領先位置。但同時,無論是市場投入的巨大,還是競爭對手的緊跟不舍,也都在持續對於滴滴施加著巨大的壓力。此後的走勢,對滴滴而言,既是機會,又是挑戰,滴滴的應對措施,在接下來其增長更加迅速猛烈的第三階段中將給出回答。(未完待續,敬請期待本文下半部)

36kr原創文章,作者:黃有璨

相關焦點

  • 滴滴出行長沙2019年報告:安全出行,服務民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3日(記者 陳新 通訊員 楊田風)今天上午,滴滴出行在長沙召開了2019年度長沙工作總結會暨2020年度工作推進會,2019年滴滴出行各項業務在長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堅守安全運營底線、加速推動網約車人車合規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滴滴出行:2019年國慶假期出行數據總結
    2019年10月9日,滴滴出行發布了2019年國慶假期出行數據總結,十一假期效應凸顯,帶動出行需求猛增。
  • 滴滴出行2018年度出行總結查看地址
    滴滴出行最近推出了用戶的2018年度出行總結,小夥伴們可以查看自己在2018年一整年中使用滴滴的情況,比如出行過多少次等,下面一起來看看滴滴出行年度出行總結的查看方法吧。滴滴出行2018年度出行總結查看地址打開滴滴出行,在首頁往下劃,可以看到你的年度出行總結的進入窗口,點擊即可查看。
  • 2018滴滴年度出行總結引爭議 滴滴用戶名加黑色的方框什麼意思
    2018滴滴年度出行總結引爭議 滴滴用戶名加黑色的方框什麼意思 2019年1月24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繁體
  • 滴滴出行發布2018年度總結:記錄了過去一年出行情況
    今天滴滴出行也公布了2018年度出行總結報告,總結了在過去一年用戶的出行情況。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18年使用滴滴打車的各種記錄,包括一共叫了多少次車、完成了多少公裡的裡程,超越了多少用戶等。最早/最晚什麼時候叫的車、哪一次路程最遠、最常走的路線等信息。
  • 共享出行行業老大滴滴,2018年虧損109億!
    近日網上傳出滴滴最新的內部財務報告顯示,在2018年的業績中,滴滴出行持續虧損,虧損金額達到了109億。這一數據同比2017年全年虧損的30億來說翻了三倍還要多。近年來,隨著滴滴正式完成對快的、優步的合併之後,滴滴出行在我國的共享出行行業呈現出了壟斷之勢。
  • 滴滴2018居然虧了113億!!
    2月13日,滴滴出行財務數據稱,滴滴2018年全年虧損109億,同時還投了113億用於司機補貼。滴滴出行咋看到這個數據小編有點不太相信,過去的一年裡,司機卻在吐槽滴滴抽傭過高,乘客也在抱怨滴滴打車越來越難、越來越貴。目前,滴滴對快車的抽成為20%-30%。
  • 滴滴2018年巨虧百億:將裁員15% 在線出行或重新洗牌
    在「關停並轉」和裁員的同時,2019年滴滴將在安全技術、產品和線下司機管理及國際化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繼續招聘2500人,2019年年底員工總人數將和去年底的13000人持平。程維表示,「面臨複雜不可預知的出行環境,滴滴今天在安全方面的水平還遠遠不夠,作為行業代表滴滴必須竭盡所能肩負使命,讓網約車出行更加安全。而安全和效率也將成為滴滴國際化拓展的關鍵詞。」
  • 滴滴出行怎麼開電子票流程 滴滴app開行程單操作方法
    現在人們出行已經快離不開手機打車軟體了,那麼碰上出差或者其他需要開具發票的時候怎麼辦呢?小編整理了滴滴開具電子票/行程單的教程供大家參考:  1、打開滴滴出行APP,使用自己的帳戶登錄以後,點擊左上角頭像圖標;
  • 滴滴出行的錢到底花哪兒去了?
    2月13日,有媒體報導,滴滴出行內部流傳出來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持續巨額虧損,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金額高達113億元。
  • 滴滴2018年度總結公布:快來看看你去年的出行報告
    [導讀]今天,滴滴出行公布了2018年度出行總結報告,用戶升級到最新版本的滴滴之後
  • 人民日報分析七名60後省部級正職官員成長路徑
    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20日刊發報導《60後省部級官員將影響未來中國》,聚焦努爾-白克力、蘇樹林、孫政才、周 強、張慶偉、胡春華、陸昊等七名現任60後省部級正職領導,通過7人履歷深入分析其成長路徑和施政風格。
  • 2019年出行市場風雨飄搖,滴滴出行寒冬難捱
    出行市場風雨飄搖資本寒冬的影響力並不僅限於重資產的汽車製造領域,在出行市場的影響更加驚人。據統計,截止2018年,中國的共享汽車企業超過100家。但到了2019年年底,除了gofun、EVCARD等少數幾家外,道路上已難見分時租賃汽車的身影。
  • 滴滴年度出行報告引爭議:用戶名字加方框代表「去世」?
    1月23日,滴滴出行公布了2018年度出行總結報告,其主要是匯總了你2018年打車的一些記錄,比如哪一天最早/最晚叫車、哪一次路程最遠、共完成了多少公裡的裡程。 滴滴官方表示,用戶將軟體升級到最新版之後,就可以在滴滴首頁中下方找到開啟個人年度總結的入口。
  • 滴滴出行發布2018年度總結 快來看看你是屬於哪種「寶寶」
    滴滴出行發布2018年度總結 快來看看你是屬於哪種「寶寶」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23日 消息:今日,滴滴出行公布了2018年度出行總結報告
  • 高德「效顰」滴滴推「好的出租」背後:什麼才是網際網路出行的制勝之...
    原標題:高德「效顰」滴滴推「好的出租」背後:什麼才是網際網路出行的制勝之道?但在城市交通各種出行方式中,巡遊計程車數位化程度並非最高。這位網約車巨頭切入該市場博得了空間。  今年9月,滴滴計程車正式升級業務為「快的新出租」,希望在後疫情時代下,進一步通過信息化、市場化手段提升線上叫車率,幫助計程車司機降低空駛率,提升接單效率。
  • 滴滴發布2019年《年度出行報告》,去年累計運送乘客超過1.9億次
    1月14日,滴滴出行今天公布了2019年《年度出行報告》,用戶可以查看2019年一整年自己使用滴滴的多項統計數據,其中包括全年使用滴滴走過的總裡程數,與平臺上其他用戶的對比情況等數據。
  • 滴滴柳青:滴滴到過雲端之巔、也墜入過深淵 出行行業任何極端事件...
    在活動中的【木蘭說】環節,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分享了自己近年來在企業經營中的認知體會。柳青說道,滴滴在過去的幾年裡,自以為曾經一飛沖天過,其實是到過雲端之顛的。但是在兩年多前,因為出了安全事件,直接自由落體,墮入深淵。坦誠地講,滴滴當時整個組織受到重創,士氣極度受打擊。而在團隊瀕臨崩潰的邊緣,企業開始痛定思痛,不斷地做安全、做體驗、做服務,一點點往回爬。
  • 2018滴滴出行年度總結引爭議,用戶名字加框被批不懂事
    :09 驅動中國2019年1月23日消息   滴滴出行今日發布了
  • ...全球日訂單首超6000萬】9月30日出行需求爆單,滴滴出行App出現...
    文 / 爾東琛2020-10-01 08:42:50來源:FX168 【最難打車日滴滴宕機 全球日訂單首超6000萬】9月30日出行需求爆單,滴滴出行App出現故障,但其宣布當天全球業務已突破6000萬單,這一數字在一個月前的七夕(8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