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0日下午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
李克強在講話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弘揚「上海精神」,攜手抗擊疫情,共同維護了地區發展穩定。前不久,習近平主席成功出席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希望各方落實好峰會成果,積極開創上合組織發展新局面。
李克強介紹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就下階段上合組織發展提出建議:
一是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繼續開展聯合反恐演習和去極端化合作,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二是著力鞏固融合發展的堅實基礎。堅持開放合作,提升本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維護產業鏈供應鏈順暢,建設地區「快捷通道」和「綠色通道」網絡。
三是著力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積極培育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增長點,打造新產業和新業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綠色復甦」。
四是著力踐行以人為本的合作理念。開拓健康、文化、體育等領域合作新空間,加快新冠肺炎疫苗、藥物研發合作,中國將為實現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貢獻。
李克強強調,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致力於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願同世界共享機遇,攜手開創上合組織更加美好的明天。
與會各方積極評價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取得的重要進展。面對挑戰,各方承諾攜手共同抗擊疫情,開展疫苗、藥物研發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共同打擊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
會議發表了聯合公報。
何立峰出席會議。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載人深潛技術裝備能力顯著提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十三五」期間,我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技術研發歷經多年奮鬥,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的徵程上持續取得進展,載人深潛技術裝備能力與自主創新水平顯著提升。
「奮鬥者」號是目前國際上唯一能同時搭乘3人多次往返萬米海深作業的載人深潛裝備。潛水器通過全面的檢查後,將積極準備明年的深淵科考航次,地點包括多條海溝,並為國內其他深海裝備提供規範化海試的機會。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研製任務,「奮鬥者」號的潛浮速度、艙內空間、機動和安全性能等多項指標均已獲得驗證。在首次萬米海試中,「奮鬥者」號就聯合「滄海」號深海著陸器,全球首次實現4K高清信號直播,同時獲取了一批沉積物、巖石和海底生物樣品,為進一步開展深淵科研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在「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應用的良好基礎上,「十三五」期間,以萬米載人深潛為目標,國家設立總體設計與集成、載人艙、浮力材料研製等19個項目,總計投入經費近8億元,由中船集團牽頭國內100餘家單位共同向海底更深處發起了挑戰。
經過五年的攻關,研發團隊在鈦合金材料、浮力材料、聲學通信定位等方面實現了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全面提升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裝備能力與自主創新水平,有效帶動我國深海通用元器件、高性能電池、精密傳感器、特種功能材料等深海通用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
「十四五」期間,我國載人潛水器還將從大型化、協同化、作業化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研發、製造、應用水平。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30日)凌晨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在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此前探測器於11月29日晚完成了第二次近月制動。
據了解,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部分組成,由上至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此次分離後,形成兩兩組合體的形式。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平均高度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上飛行,並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則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截至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正常,後續任務將按照計劃正常實施。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年內高點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採購經理指數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先行監測和預警指標。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今天(11月30日)公布,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較上月明顯上升,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並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具體來看,各類分項指數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採購經理指數位於擴張區間的行業增加到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其中,與高技術製造相關的醫藥、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56.0%,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也雙雙回升至年內高點,進出口持續恢復向好。另外,企業對後市預期也較為樂觀,11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60.1%,為年內首次上升至60%以上。
第17屆東博會閉幕多領域成果豐碩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今天(11月30日)在南寧閉幕。此次東博會在傳統實體展的基礎上,同步上線「雲上東博會」,線上線下參展參會踴躍,推動一大批項目籤約落地。
本屆東博會設置5400個實體展位,有86個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籤約,總投資額2638.7億元,同比增長43.6%,是東博會舉辦以來籤約項目投資總額增幅最高的一屆。高新產業及金融領域項目佔比85.3%,總投資比上屆增長67.8%。重大項目在體量和質量上均比往屆提升,平臺效應持續增強。在中國—東協先進技術展區還展出了高鐵、航天等一大批重磅技術。
今年,東博會同步上線「雲上東博會」,1956家企業上線參會。截至今天中午,雲上東博會全網訪問量超過2005萬。各場對接會為國內外客商促成了3000對精準配對,實現「面對面」「屏對屏」的精準對接。
中國與東協的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也不斷提質升級,來自中國、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的6家企業進行了合作項目的雲籤約。
除經貿活動外,本屆博覽會共舉辦10個高層論壇,發布了《第三屆中國—東協衛生合作倡議》《10+3青年科學家科技創新合作倡議》《中國印尼衛生合作執行計劃》等;啟動了一批重大機制和項目,如中國—東協跨境醫療合作平臺、中國—東協地球大數據區域創新中心、中國—東協網際網路應用聯合創新中心、中國郵儲銀行中國—東協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等。
87地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經過嚴格評選,山東蒙陰縣等87個地方獲得生態環境部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浙江淳安縣等35個地區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我國明年起將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通告,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自2021年1月1日起,管理區以內水域實行長江流域禁捕管理制度,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並停止發放刀鱭、鳳鱭、中華絨螯蟹和鰻苗專項、特許捕撈許可證。
廣州至清遠城際鐵路開通
今天(11月30日),廣州至清遠的城際鐵路開通運營。線路全長38.2公裡,廣州至清遠最快通行時間達到16分鐘。廣清城際的開通,將有助於廣東北部山區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