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彎豆,INTJ穩定了三年的26歲未婚女孩。2015年畢業於成都,2年大專業工商管理,2年小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目前待業,但還沒有正式退出創業公司。當前最大壓力:工作與天賦興趣怎麼結合;要成為職場女強人還是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我在第六模塊裡寫下了可選的機會和簡單的職業路線,希望得到您的建議。
當前,每一個給我建議的人,都基於自己熟悉的領域,他們會推薦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說這是趨勢,機會很好。周易師傅只看先天八字,看不到後天、家庭對我造成的影響,八字告訴我:適合走技術發財路線,說我直覺準適合創業,適合對外連結把控方向不適合細節管理。財運在土(建築、餐飲、食品、農場),最好先去大公司再創業。心理測試結果和八字有同有異,我怕再選錯,浪費時間,已經一個月都處於自閉狀態,不想思考不想選擇。
01MBTI和霍蘭德偏向自我評估大學期間測試是ENFJ,霍蘭德是社會-藝術-企業三角形。看完馭爺文章再從童年反思:N、J傾向沒變過,E/I和T/F兩項在不同時間、環境裡不一樣。日常生活傾向E、F,工作環境傾向I、T,順境時傾向T,逆境時傾向F(抓到一根稻草就囉囉嗦嗦一大堆)。
小學時代是ENTJ,當過班長,是孩子王,瘋瘋癲癲,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讓所有孩子跟著我的意願做事情。受過一次嚴重打擊後徹底轉變,傾向I,F。脾氣暴躁這一點從沒變過,小時候「專橫跋扈」,長大後收斂,還是會被同事評價為「嚴肅冷酷」。
02金融獵頭諮詢顧問2015年4月-5月,深圳,某獵頭公司。每天學習、培訓,每天打100個陌生電話,錄音,錄音轉文字,索要簡歷安排候選人面試。
本來備考心理學研究生,2015年北大、北師範臨時換考題,決定放棄先參加春招,那時已沒有特別好的企業。本專業HRM校招都沒過,公司優先選有實習經歷的研究生。喜歡獵頭工作,和自己專業匹配,想和男友在一個城市工作,在深圳找到一個實習機會立馬就去,想先賺到錢,再看深圳其他公司招聘機會。
內心衝突:我覺得師傅很厲害,但那段時間她的業績總是不如意,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人,擔心跟著她會吃虧。沒有正面衝突。收穫:1)跟帶我的女師傅「一見鍾情」,師傅徒弟是自由雙向選擇,我們都選了對方,現在還有聯繫。2)獵頭的高強度培訓撐下來後,其他工作都不是事。3)在獵頭公司學到的話術、銷售、面試能力,在我創業的時發揮了價值。離職原因:1)小公司,家族企業,無未來;2)想去網際網路公司做產品經理。
03地產中介產品經理助理2015年5月-6月,上海,某地產中介公司。產品經理職務,實際上是助理。被面試官(簡稱A)選中進入他帶領的創業項目組,做社區O2O產品(用社交和內容提高日活,再賣商品、引入外部服務商增加收入)。學習和分析產品為主,跟隨同組師傅聽評審會、對接開發、測試。
選擇動機:在第一份工作中確定了產品經理崗位,希望趕上網際網路這一波浪潮,想要改變這個世界。決定跟男友分手離開深圳。若反思真實動機,則是薪資高、別人都羨慕。
學習、看書準備了一個月,畫了很多原型圖,獲得了兩個OFFER,選擇了薪資較高的這一家,也因為另一家在深圳不想再跟前任在同一城市。
進入這家公司還有一個插曲,招聘會現場我向CEO提問,她當場要求我做她的助理,後來複試,HR問我到底選產品經理還是去做CEO助理,當時年少輕狂,選了產品經理,我就成了公司拒絕CEO的「名人」。
1)、A在公司裡受排擠,我接觸不到實質性工作,很焦慮。總部派了一位運營總監來接管項目(簡稱B),我從情感上害怕B,覺得他心思重想躲避,不想傷了A的心。又因為B在總部領導那很受重視不敢得罪。A表現得無所謂,讓我們該匯報就匯報不用考慮他。後來很感謝B,在B這裡我參與了實質性工作,採訪物業公司調研需求、畫了一部分功能的流程圖,但是被他嚴厲訓斥:「毫無邏輯,漏洞百出。」
2)、從多方面了解到這個創業項目數據難看,且公司內鬥嚴重,高層中層不停換人,我感到失望,這不是校招時我以為的樣子。
核心收穫:1)結識了A、A招聘的3個同事,這些人至今都和我關係親密。2)那位既害怕又很感激的B也一直保持聯繫,在每次不切實際的時候他負責打臉讓我清醒。3)跟著A學到了產品思維、商業思維離職原因:外部拉力是有更好的選擇:感覺整個項目組快要被一鍋端,主動找A諮詢我以後怎麼選擇,他說可以帶我離開這裡,繼續教我做產品,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後來詳細了解了公司、產品方向,跟數據相關,更加喜歡。當時我以為這是更好的選擇。
04基因檢測中介產品經理2015年7月-2015年12月,上海,醫療體檢中介(與各大醫療體檢公司合作,面向企業、散戶售賣體檢套餐,抽佣金)。
跟著A進入創業項目組,做檢後產品,主要功能有體檢數據挖掘、體檢報告解讀、檢後對接醫藥等。在A做好了複雜功能後,我做輔助功能,在A搭建好產品框架後,我根據設計規則分別畫出安卓和iOS的原型圖。後來公司缺錢,我轉崗到運營,對接了新的項目和產品,把基因檢測項目放到官網上售賣。
核心衝突:1)產品經理轉崗到運營,委屈;2)受A抱怨的影響,對公司研發不滿,BUG多,總延期。但無正面衝突。核心收穫:1)發現自己有其他天賦,找渠道、銷售2)同事比較喜歡我,讓我有了自信心3)開始關注移動醫療,結識了很多這個行業裡的朋友、創業者。離職原因:1)推力,公司沒錢了,做不了數據相關的事情;2)一直沒有成就感,第一次懷疑A,第一次想離開他去外面看一看,有創業公司做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我的專業合拍,就去了。
05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產品經理2015年12月-2016年2月,上海,獵頭公司。公司用獵頭生意賺的錢,支持創業項目,做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我主要負責細小功能模塊,比如所有彈窗,我的直屬領導負責產品框架和大模塊。
選擇動機:1)跟我的專業合拍,我更有優勢;2)我用了很多招聘軟體都很差勁,也想過自己創業做,用社交方式引入關係鏈,對個人的評價更加精準,公司方向跟我的理念在面試的時候是一致的。
核心衝突:公司CEO讓我兼做運營,找原始用戶,直屬領導認為我找到的用戶太少,在郵件裡言辭稍顯嚴厲。我直接回懟郵件,最後向CEO提出了離職。更深層的衝突原因是覺得在這裡得不到重用,直屬領導在我眼裡能力很弱。
核心收穫:1)小團隊作戰,和研發接觸時間非常多,在這裡補全了基本的技術知識;2)從流程圖、測試都需要親力親為,欠了很久的基本功在這裡補上了,測試的時候更考驗產品邏輯是否全面;3)開始關注網際網路2B業務,思考如何用技術提高企業、行業效率。離職原因:1)推力,對直屬上級不滿發生了衝突;公司業務發展方向多變,和面試時候嚮往的那個產品不一樣了;2)拉力,在第二家公司的領導A做在線心理諮詢,希望我過去幫忙。
06心理諮詢機構產品運營2016年4月-2016年9月,上海,心理諮詢公司(公司拿了融資做在線視頻心理諮詢)。我主要負責營銷宣傳、流量置換、測試產品、拉新用戶、生產內容等。
選擇動機:1)喜歡心理諮詢;2)沒有更好的選擇,繼續跟著A學習,也許這次能成功;3)找到了新男友,這個工作不著急入職,我們花了一個月時間去旅遊
核心衝突:1)我默默做了很多準備工作,A又招聘了一位運營總監(我們叫她C)我心生不滿,後來A和C爆發了衝突,A認為C沒有達到預期(我也這麼認為),都是大公司砸錢買用戶的套路沒有創新,入職幾個月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他在共享文檔裡發現了我之前做的工作對C更不滿,A說早知道就讓我做C的職務就行了。
2)A招聘進來的產品小D,也跟我和A站在同一戰線對C不滿,在我離職後D告訴我C越級匯報想把他踢走,我去質問C,不相信她的解釋直接拉黑微信。3)D責怪我告訴C是他向我告密,說不是朋友之類的話,我不想繼續解釋拉黑D的微信,再也沒加回來過。
核心收穫:1)公司職員購買課程5折優惠,系統學習了心理學諮詢課程,發現我反思得到的結論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來了;2)第一次正面捲入職場鬥爭,後來我加回了C的微信,認真聽她講了事情的另一面,反思之後覺得自己長大了,有時不用糾結真相,有時沒有真相;3)A招聘進來的產品小D,教會了我很多產品系統性思維。他最先認可我提出的意見,並用我的思路做產品邏輯。後來公司CEO也提出了這一思路,讓我對自己的判斷能力更有自信。我提出的意見:按年齡細分,做專業的母嬰心理知識庫。我們做的第二款產品主打母嬰心理方向,當時市場上還沒有現在這麼多微信公眾號,我提出按年齡段進行細分建知識庫,產品內再根據用戶的條件進行推薦。4)我被個人利益、A的培養恩情困住做不了決策時,C推了我一把,讓我一定先去大公司,一定要去餓啦麼。
離職原因:1)推力,A不夠信任我,我提出的意見他認為工作量太大需要很多人力,不採納,但是後來我的想法和CEO的一致,他才跟我道歉;2)看到了A的不足和天花板;3)第二家公司的HR給了我內推機會去餓啦麼工作,且拿到了OFFER。
07餓啦麼產品經理為了進入大平臺系統學習,2016年9月-2017年10月,上海,加入餓啦麼(餐飲O2O)。主要負責在C端產品組,第一周聽不懂技術評審,第一個月畫獨立頁面,第三個月負責整個功能模塊,第六個月扛起跨部門的大項目,項目從VP的一個想法被我們來回討論多次變成了重點項目:把C端運營工具做整合,用算法代替人工,提高運營效率。
核心衝突:1)運營、銷售迫於領導和業績壓力經常提出不合理需求,比如必須佔用首頁重要資源位,但是拿不出任何能證明數據會有提升的依據。好言相勸依然無效時會怒懟,但運營依然說我是C端組裡脾氣最好的產品,導致領導把最難搞的兩個部門需求都交給我來對接;
2)一直和研發和睦相處,一位新入職的研發經常向我私下裡抱怨他的同事、領導不給他講解,管理混亂,他不懂具體都有哪些欄位,當他屢次延期,我解釋了兩遍還記不住需求時我衝到他的工位上和他大吵一架,當時的內心戲是想把聊天記錄截圖發給他領導看,還好我忍住了。後來摸清了他的性格後又恢復了和諧。
核心收穫:1)上線很多項目,組內同事都承認我的成長速度,第一次充滿成就感;2)因為主動了解業務需求,參加商戶採訪,認識了很多運營、餐飲店老闆,在我創業後,我採訪過的商戶成為了我們第一批大客戶也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兩個客戶,運營也介紹了很多客戶給我。3)在餓啦麼體系不夠完善時進入,重要項目直接向VP匯報,抗壓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都有所提升。
離職原因:1)推力,直屬上級因為我是新人希望我多承擔一些,績效打了C,可能無法順利升職。而我那麼拼命工作為的是第二年能升職。我嘗試去找過新工作,非常輕鬆地拿到了薪水翻倍的OFFER,心裡更加委屈;2)直屬上級不重視我的重點項目,VP很重視,不知如何應對兩個上級;3)不自信想逃避。這個項目連CEO、競對mei團都知道了,我經常自我懷疑擔心我的思路是錯的,項目上線後達不到預期會坑了這麼多同事讓他們也無法順利升職,失眠焦慮身體變差。我害怕面對最後那個很差的結果。但事實證明我離職後項目全量上線後,數據很好,運營也都從反對變成了理解,因為給他們帶去了方便。在我知道跟我一起做這個項目的小兄弟跳槽去了jing東,靠這個項目獲獎後,我內心失衡了幾秒鐘,非常後悔沒抓住機會,畢竟當年所有邏輯和創意都是我最先構想出來的。4)拉力:一開始受到第四家公司影響我希望進入B端產品組,陰差陽錯被C端選中,最後做的大項目是中臺運營系統,為運營部門提高效率,發現自己對C端精細交互沒有天賦,喜歡做複雜流程、系統性的產品,當時C、B端兩位領導不太合得來,不好提出來轉崗。也想過自己去創業,因為我看到為B端餐飲商戶提供服務還沒有公司做大。正好這個時候認識多年的朋友拉我一起創業做與此相關的事情。
082B項目市場合伙人在我發現機會想創業的時候正好等到了這個機會,於是,2017年10月-至今,於北京,跟朋友一起創業。主營餐飲品牌設計、包裝設計、包裝生產和配送。
但因為衝突太多,準備退出。
比如,我負責公司招聘時,列印出來了面試登記表,CEO說我是大公司的病,我說服不過他直接踢倒了辦公椅。我聽他的再也沒用過登記表,但是等到他招聘時發現不了解大家的個人信息,又重新啟用面試登記表,我特別想嘲諷他,忍住了。
這份工作的核心成長在於,1)理解、學習實體經濟;2)懂得人情世故,真正長大了,進入成年人社會;3)發現了自己有銷售、培訓的天賦能力。
09寶貴的經歷(優勢資源)在間書寫文章,產品類的的文章收到過該平臺CEO的打賞1元錢。正在寫兩部連載,一個關於心理學,一個關於創業兩年在餐飲供應鏈的知識積累,想要出書賺錢。
我在只乎回答餐飲運營問題,有人願意付費諮詢,我解答了疑問但沒收錢,因為這些知識在餓啦麼商家學院裡可以免費獲取。
我在第四家公司離職後,技術負責人找到我做外包,做完了全套產品原型,但沒要回來錢。
在第五家公司產品上線運營後,我負責客服,接到了一位被困在婚姻關係裡的女孩,我用學到的知識和諮詢師話術幫她疏解了情緒。曾想過做職業心理諮詢師,放棄原因是當時有更吸引我的事業:去餓啦麼工作。
在第七家公司幫代運營、菜品拍攝公司介紹過多位客戶,獲得感謝紅包。
輔導三位朋友寫簡歷,面試,成功進入網際網路行業,順利拿到OFFER,獲得感謝紅包。
10SWOT考察過或鍾意的項目前公司一位合伙人也計劃退出,邀請我一起創業做建材外包裝,新開的市場利潤五五分。
優勢在於她家有工廠,去年淨賺100萬,建材包裝業務經營多年不會突然賠錢;我可以藉助家裡建築施工隊的資源尋找到客戶;可以快速賺到比工作更多的錢。
劣勢在於她是高中學歷,對於長遠發展方向我倆不一致,她只是想把第七家公司的成功模式照搬到建材包裝領域,但我覺得不合適,模式要做改進;我擔心她的眼界困住發展,導致這裡只能是個小生意,而我錯過了其他機會;且我不了解建築行業前期會踩坑。
前公司工作時認識的經銷商邀請我合夥做餐飲外包裝,在北京做市場負責人,利潤分25%以上。
優勢在於他40多歲願收我為徒,可以藉助他深入了解實業,等待技術變革的機會;他在天津經營10多年人脈、資源豐富;我創業時積累的客戶資源可以馬上變現(目前已成功介紹了兩個客戶他也立刻拿下了承諾給我分一半利潤);
劣勢在於這個行業馬上會迎來變革,新材料新技術,舊工廠死掉一片,不知道那時他是否還有優勢;毛利太低活太髒太累;對長遠發展觀念不一致,他只想踏踏實實做實業賺每一筆單子的錢,我想做複利用技術做改變;對於他來說是新的模式新的市場,沒有驗證過,第一年有虧損風險。
其它:
在前公司實現了為餐飲品牌提供服務,幫助餐飲商戶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教育公平,在山村學校用一塊屏幕連結最優秀的學校、老師,成都七中已經實現;教育公平,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一個大白機器人負責孩子的知識、心理教育,不再有留守;發布任務付費給某個人讓他幫你拍攝某地某時的特定場景;大學想過做數字博物館/歷史館;每個工廠都有智能排產系統,告知客戶精準出貨時間,預測銷量,賦能倉儲和物流;電梯知道你要去幾樓,空調知道你喜歡什麼風速和溫度的智能辦公樓,會議室知道你幾點來,會議室屏幕可以直接聯網不需要去哪裡都背著電腦,騰訊大廈快要實現。
11SWOT其它工作機會雲計算(阿里雲、騰通雲)銷售或售前解決方案架構師。優勢在於已有產品、銷售、實體行業的積累,能快速理解一線業務;劣勢是需要從頭開始學習技術;能得到內推機會不一定能通過面試,一開始薪水過低;擔心技術公司吃青春飯,到了35歲被裁員。電商公司中臺/營銷工具產品經理。優勢在於能順利找到工作,薪水高,工作內容熟悉舒適;劣勢是擔心雲計算成為基礎設施後傳統IT被淘汰。
企業大學培訓師助理,晉升到培訓師,最終做培訓課程設計研發。優勢是能得到內推機會;站在講臺上很開心;前公司新人最喜歡我來講課;劣勢是一開始薪水過低,擔心像以前一樣,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之後又想逃離。
諮詢顧問助理,最終能夠獨立開一家諮詢公司,但還沒有找到門路。
12興趣愛好盤點培訓和諮詢顧問,能對別人「指手畫腳」,收穫感謝,看到別人有所成長。
看書,強迫寫詳細筆記,記錄不同作者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觀點、論據,因為太痛苦了導致有時候不想看書,至今用這個方法看完的書不超過10本,只集中在人類發展、營銷這兩個領域。
寫作,記錄突然迸發的靈感,可能會半夜從床上跳下來記錄,斷斷續續寫了四萬字。畫畫,沒有系統學過,照著畫什麼都很像,從小不愛聽課的時候就在書本上畫插畫,去年意外發現素描能力提高了一大截可能年齡大了認知提高了,但我堅持不了重複性練習。最近迷戀玄學:八字、紫薇、風水。
最想從事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提供服務獲得報酬的工作類型。不用打卡坐班,不用考慮勞動協議約束,不用看領導眼色。這個馬上能實現,能被大家所接受。
最終理想是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有機器人幫助做日常瑣事,人類活著的意義是思考、發明、創造。每個人生下來就知道天賦在哪,能夠獲取到一切他想獲得的知識。那個時候的「錢」應該是「信用積分」「時間」之類的。
你好,彎豆:
01對第一個問題,工作與天賦興趣怎麼結合工作經歷可以歸納為你的職場優勢,其它的優勢還有學歷、專業、人脈、知識結構、社會閱歷,等等。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估優勢與職業選擇的關係呢?
至此,我並不贊同大家一味地秉持傳統的擇業意識:習慣性基於老本行、專業、主要人脈等優勢所在領域選擇發展方向。而是應該科學、準確地評估所有這些優勢(包括哪怕做了10年的行業)是否在天賦范圍內,若不在,則應該左手用目前優勢養活自己(上班或創業),右手積極培養、發展天賦領域的工作或事業。
針對興趣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興趣隨時間而改變,但總有一些興趣至始至終都未曾改變。通常,這些興趣就是真愛興趣,我想說的是,將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對應的工作價值點列出來,然後用人格天賦進行篩選,不在第一、第二天賦領域的興趣可以果斷排除。重點耕耘真愛興趣。
最終,正如馭爺付費諮詢的核心價值主張:找到「天賦」、「興趣」和「優勢」這三者的交叉部分,這一區域就是真愛事業的黃金版圖。這一職涯定位方法的美妙之處在於:興趣提供了熱情驅動,天賦保證了哪怕從零開始轉型但能事半功倍的勢能獎賞,而優勢則賦能馬上可著手的入手點。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地吻合這一模型。特別是,如果自己多年積累的優勢與興趣和天賦沒有交叉的話,應該重點選擇天賦與興趣領域作為發展方向。而優勢可以放在借其暫且謀生的位置。
02性格類型傾向綜合各要素評估,不明白你為何叫彎豆,但你在第一維度的能量偏好上更傾向於「外向型E」。
霍蘭德「社會型」偏好,反映了你的善交際、人際廣泛、外在能量表現力強等性格特徵。在自我描述方面,「小學時代是ENTJ,當過班長,是孩子王,瘋瘋癲癲,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讓所有孩子跟著我的意願做事情」,以及正常生活狀態下是外向型自然偏好和「脾氣暴躁這一點從沒變過」,等等。
另外,在興趣領域,你聊到培訓和諮詢顧問,喜歡能對別人「指手畫腳」的感覺(收穫感謝,看到別人有所成長)。
而且,在工作中的負面情緒表達風格上,INTJ往往會顯得像你那樣「火爆」。另外,INTJ的第一天賦,內向直覺Ni,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的自省傾向,以及更加全面地評估出未來的各種可能性(Ni的願景型特質),然後先謀而後動。因此,通常不會如此頻繁地換工作。
03職業定位關鍵建議主要的是,眼睛不要老往外看,不然老被外界各種信息幹擾。一會是某個朋友的建材外包裝,一會又是某個老闆的餐飲外包裝,你的注意力嚴重被分散,被刺激得團團轉。若真是為了謀生,可通過這些項目去賺些錢,但你必須去思考:什麼類型的工作,更能充分施展出你的關鍵性才能,這才是你的終身事業方向。
那麼,什麼是ENTJ的關鍵才能?
通俗講就是你說的「對別人『指手畫腳』」的才能——指揮官人格特質。除了擔任這樣的角色,其它職業類型都沒能最大化發揮出這一才能:理性才能充滿邏輯地評估(T)並從極具創造性各種解決方案中(N)篩選出最具性價比的方法,然後,當機立斷作出胸有成竹、意志堅定的決定(J),最後,鼓舞、點燃團隊一起將你極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落地執行(E)。
而產品、銷售、培訓、諮詢、心理,等等都是你天賦異稟的領域,核心是不論走哪個領域,你都應該明確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從管理走向更高的管理崗位。若想跳槽,應該是從更高的管理崗跳到更高的管理崗;若再想跳槽,應該是從更高的管理崗跳到自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