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規劃認知現狀及需求分析——以西安市臨潼區華清中學為例

2021-01-12 陝西法制網

張蕾

本文通過問卷對西安市臨潼區華清中學高中生生涯規劃認知現狀及需求進行了調查分析,並結合學生訪談,進行了學校生涯規劃教育實踐思考,以期有效推進本地區高中生生涯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涯規劃教育近年來被推上了高中教育的日程上,雖然陝西至今未實施新高考改革,但改革是必然趨勢,社會發展、國家發展對於人才需求的變化撲面而來,對教育發展和個人成長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我們的教育就是指向未來,幫助學生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基於此,我們應儘早開展生涯教育,幫助學生建立生涯意識。生涯教育生涯視角,知己知彼,了解我們學校有什麼樣的資源,學生有什麼樣的認知和需求,有的放矢的進行有效、高效指導。

本研究擬通過調查高中生的生涯規劃認知現狀及需求,嘗試探索符合本地區資源條件、本年齡階段學生發展及需求特點的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體系、有效方法,從而更好的為學生發展提供指導,幫助學生提高生涯規劃能力,積極應對不確定未來的挑戰,實現自我價值。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臨潼區華清中學地處西安市郊區,2015年開始探索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具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思考,致力於高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研究與實操。參與了陝西省重大招標課題《陝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研究》,積極實踐,獲得了第十屆陝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年被評為第一批西安市特色校。

本研究以797名華清中學2020級高一新生為調查對象,男女比例5:7,農村戶口學生佔比75%以上,中考成績600分以上佔比20%左右。

2、調查方法及過程

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本次調查採取實名制線上答卷、回收統計的方式,學生797名,回收有效問卷792份,有效率為99.37%。(見圖一)本次問卷調查17道題目,包含單選題、多選題、排序題、問答題。主要對學生的自我認知、大學及專業認知、目標制定、生涯意識、生涯指導需求等方面展開了調查。

華清中學生涯規劃課程課前調查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較強

古語云"人貴有自知之明",德爾菲神廟上的箴言"人啊,認識你自己",穿越時空,橫跨大洋,人們都在探索自我,認識自我。那麼自我認知同樣是學生成長中最重要的部分,清晰的自我認知,是定目標做計劃的前提。針對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的重點"自我探索"部分,問卷中通過性格、興趣、價值觀、學習方法、學習態度5個問題進行了調查。有84%以上的學生表示對自己的性格特點是比較了解的,13%的學生表示對自己的性格了解一些,僅有不到3%的學生表示不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對自己的興趣特長與未來大學、專業、職業之間的關係了解情況中有50%以上的學生表示比較清晰之間的關係。42.4%的學生表示認知比較模糊,仍有5.7%的學生對其之間的關係不了解。11.6%的學生有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將近80%的學生都在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希望得到老師的指導,9%的學生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跟著感覺走。37.2%的學生對高中生活態度積極充滿期待,40.5%的學生覺得需要努力比較期待,19.7的學生覺得學習有難度但也會努力,僅有2.5%的學生沒有憧憬。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是較強的,隨著身心發育的成熟和社會閱歷的增加,高中生自我認知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發展,他們進行自我評價的需求日益強烈。開始傾向於主動地分析自己並展開積極而主動的自我評價,將近78%的學生對高中生活是積極且比較期待的,沒有憧憬、完全不了解自己情況的學生佔比不到3%。數據中有26.1%的學生對自己的性格特點非常了解,58%以上表示比較了解,這也體現出自我認知的偏差影響自我評價的準確性,容易出現高估或者低估自我的傾向。

2、學生選擇大學、專業的方向及考慮因素趨於理性

希望選擇大學本科專業方向上,有16.5%的學生選擇文史哲、教育類,14.5%的學生選擇經管法類,11.6%的學生選擇農醫軍事類,23.5%選擇理工類,還有27.3%的學生不確定。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73%左右的學生對自己的選擇方向已是心中有數,至少進行過探索與思考。從中還可以看到選擇文科的學生佔比有31%,比起往屆選文的比例20%-25%呈現出上升趨勢,近三年選文的比例持續上升。這種上升趨勢背後的因素,經過對學生調查、訪談,包含兩方面,一是理性的,學生了解文科競爭更激烈、錄取率更低,但自己的興趣能力傾向在於文科,文科路徑更能實現自我價值;二是非理性的,學生為了逃避理科學習的困難,自以為文科難度低,記記背背就可以,這樣非理性選擇會給未來發展帶來隱患。還有一部分理科實在學不懂退而求其次。從數據和訪談中也可了解到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越來越開放,能更多的給予孩子選擇權,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選擇大學、專業的方向考慮因素排序中,51.1%的學生將興趣能力排在第一位,28.4%的學生將興趣能力排在第二位,僅有1.6%的學生將興趣能力排在第五位(末位),33.2%的學生將分數排在第一位,29.7%的學生將分數排在第二位,5.7%的學生將分數排在第五位(末位)。然而僅有10.7%的學生將社會需求排在第一位,33.3%的學生將社會需求排在第五位(末位)。將學校、機構及父母意見放在第一位的分別只有3.2%和1.8%,放在第五位的分別是27.5%和31.8%。這組數據很清晰的呈現出這個時代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越來越強,興趣能力和分數穩穩的佔據前兩位,受父母安排的比例在大幅降低。社會需求這一項被考慮較少,是這個年齡認知範圍所影響,這也給我們後期教學的內容提供了素材和方向。

3、目標制定與行動計劃實施成正比

從數據中看到20%的學生目標清晰已經確定要去的大學,43.7%的學生知道自己想選的方向,33.8%的學生想過但不清醒,僅有2.4%的學生沒有目標。16.9%的學生有行動計劃且認真執行,43.4%的學生有計劃但完成不了,29.5%的學生計劃模糊執行力較弱,10%的學生沒有計劃。這兩組數據基本可以互相支持,有目標的佔63.7%,有行動力的佔60.3%,目標清晰,行動力就相對比較強。

4、學生開始關注自我發展,逐步建立起生涯意識

61%的學生認為高中生生涯規劃非常重要,34.7%的學生認為比較重要,4.3%認為一般重要,"沒必要"這一項的數據為零。16%的的學生認真思考過自己的生涯規劃,74.9%的學生想過,希望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到學生的生涯意識逐步被喚醒,知道自己的需求希望得到指導。也表明我們在高中推進生涯教育是符合學生意願與需求的。

對外在環境的探索方面,75%的學生表示有想法接觸過但不太懂如何利用,還有16.5的學生沒有想過。74.6%的學生會偶爾關注生涯規劃相關信息。這組數據和只有10%的學生會把社會需求放在選擇大學和專業的重要因素中是互相印證的。受學生認知範圍和環境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還是把自己定位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中學生,信息、智能時代的飛速發展已經對我們學生認知範圍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學生有生涯意識,缺乏方法和途徑,這再次給我們的生涯教育提出了需求、指出了方向。

5、學生對生涯課程及指導需求傾向於客觀性、體驗性。

在6個獲取生涯知識技能的途徑中,80%以上的學生將學校的課程及活動排在第一第二位,50%的學生把向專業老師諮詢放在第一第二位,36.5%的學生將書籍、報刊、網絡信息排在第一第二位,僅有10%左右的學生把向班主任、學科老師諮詢,同學朋友間交流放在第一、二位,注重向長輩諮詢的僅有5.5%。從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學生信息收集、做選擇越來越傾向於客觀理性,對於親友的信息、選擇依賴大幅減低,自我意識的獨立與發展再次呈現出來。

80.8%的學生希望學校提供個人能力提供及生涯規劃方法指導,79%的學生希望獲得個人能力測評與自我認知分析。課程形式我們提供了7種,學生選擇的前四種分別是:社會實踐參觀交流72.5%,專家講座67%,優秀校友交流會53.5%,職業角色模擬體驗48.2%。38.6%的學生希望每周開一次課,29.4%的學生希望每月一次課程,28.7%的學生希望不定時舉辦生涯相關活動並積極參加。這組數據可以呈現出學生對自我認知和能力提升的願望很強烈,這是我們開展生涯教育的源動力。學生對課程形式的排序可以看出目前的學習生活形式較單一,渴望豐富的、體驗性的學習。

四、學校生涯規劃教育實踐思考

基於華清中學多年生涯教育的實踐探索,校內已逐步形成生涯教育氛圍,在新生入校開學典禮上,學生的生涯教育會作為獨立版塊給學生介紹,因此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到令我們欣喜的地方,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逐步提高、信息搜集和決策趨於理性客觀、對於未來充滿渴望和期待。同時學生對個性化指導、自我能力提升、生涯活動體驗的的需求也給我們的課程方向、形式、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我們不斷深入探索有效的推進生涯教育的實踐方法和路徑。

第一、自我探索能力藉助科學數據拓展

我們現在普遍運用的自我探索的工具有霍蘭德職業興趣、MBTI性格測試、多元智能、價值觀篩選等,然而這些工具基於成人較穩定的價值觀與興趣而設計的,對學生適用度有待探索,由於課堂時間有限、師資有限,大多時候停留在淺層次的分析和學習,容易造成貼標籤以及誤導的情況。因此可嘗試使用專業院校、機構進行改良的針對中學生的測評系統,學生可以拿到較直觀的以及聚焦一個範圍的報告,由生涯輔導老師進行個性化解讀與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於測評與解讀的基礎上可與學生探討測評結果對於個人成長的積極意義 。科學數據加個性化思考可以多層次多維度拓展學生的自我認知。

第二、目標管理能力通過多層管理進行訓練

從數據可以看出學生目標清晰度與行動力基本成正比,也就是基於自我認知後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可以有效提高執行力。我們稱之為"目標管理能力"凡是能力,必須練習獲得,因此只通過一兩次講授是很難達成效果的。建立"學生目標管理能力"頂層設計,學校目標、年級目標、班級目標、學生目標、學科目標的層級分解,由生涯教師講解目標管理的具體操作方法,由班主任、學科老師督促學生目標制定及實施,學生在班級、小組進行監督鼓勵,形成聯動、抱團氛圍,促進學生制定、實施、調整、再實施、達成的良性行動習慣。

第三、通過培養選擇能力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

做選擇需要有兩個條件,有什麼、要什麼。學生的素材庫裡外在世界的資料相對比較貧乏,且受認知能力的限制搜集信息、做選擇會偏於主觀、狹隘,在素材貧乏、信息狹隘、的前提下,很難清楚自己真的需要什麼。通過生涯課程、大學研學體驗、專家講座交流、職場人士訪談等等體驗活動拓展學生思維,不斷給予新的信息刺激,鼓勵學生了解科技文衛前沿信息,探索外在環境對自我發展方向給予的提示以及提出的要求,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成長為關心關注國家、社會、科技發展的新時代青少年,逐步聚焦自己的發展方向,建立成長型思維,逐漸適應這個迅猛發展的時代帶來的變化,並能為未來迎接這種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做好心理準備、能力儲備。

作者單位:西安市臨潼區華清中學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教育類刊物,投稿郵箱:sxjy_wb@163.com

作者/來源:陝派教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生涯規劃」生涯規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01生涯規劃現狀(1)——向量表看齊市面上的生涯規劃培訓,大部分都會針對「霍蘭德職業性格測試」和MBTI(全譯:麥爾碧瑞思職業性格測試)兩個心理學量表進行培訓。而有些老師在學習生涯規劃培訓之後,直接把培訓學習過的這兩個量表拿過來用,就以為完成了一節生涯規劃課了。
  • i思志願:直擊高考選科、志願填報痛點,生涯規劃成就美好未來
    隨著最新一輪高考改革政策的逐步深入,生涯規劃階段從大學轉移到高中,生涯規劃的主體也從大學生向高中生轉變,因此「高中生生涯規劃」作為新時代的潮流、現代人的課題應運而生。 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是當今高考改革的亮點,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的同時,也對他們的生涯規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份規劃認清自我 渝高中學「生涯規劃」課程助學生遇見未來
    念完大學後,一定要讀研讀碩,然後去大一點的醫院實習,並嘗試讀博,若能成功,要盡力爭取去英國、德國留學,學成歸來再就業……」    這是渝高中學高二(5)班李鈞鈺的《高中生涯規劃書》裡,關於「職業目標定位及分解組合」內容中的文字。除此之外,還有對自我性格的分析、自身條件的分析、如何實現目標的計劃等多項細緻的內容。
  • 天津未來三年將在中小學各階段普及生涯規劃教育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職業生涯教育與生涯規劃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等方面指導」。在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如何開展生涯教育和生涯規劃真切而實在地擺在各個中學及高中生群體面前。
  • 高考志願填報應從職業規劃著手
    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能使高中生更深入、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包括性格、興趣、氣質、職業能力、職業價值觀等,幫助考生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為幫助考生全面的了解職業生涯規劃,中國教育在線高考頻道專訪了生涯規劃指導專家、錦宏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李世川老師,就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從入學開始
    ◎ 為何要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1)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分析自我,以既有的成就為基礎,確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奮鬥的策略   (2)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職業生涯,突破生活的格線,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    (3)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個人可以準確評價個人特點和強項,在職業競爭中發揮個人優勢。    (4)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 提供了前進的動力。    (5)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準確定位職業方向。
  • 山東育路網拍了拍你,並向你介紹了高考前程規劃系統生涯規劃功能
    社會的步伐瞬息萬變,應對社會我們總會滋生出很多不一樣的社會需求,因為這些需求,我們會有不同的職業存在。 它們可能顛覆人們日常的想法和習慣,它們可能無時不刻得透露著未來社會的走向;但無論是怎樣的它們,因為這些社會職業,我們的院校也因此在基於社會的需求,開設著相對應的專業。
  • 育心微課②|向左走,向右走――生涯規劃與目標選擇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好職業規劃呢?「職業生涯輔導之父」帕森斯在《選擇一個職業》一書中指出,生涯規劃包括三個要素:知己、知彼、抉擇。可見,做好職業規劃,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能力和局限。其次,我們要了解外界,了解我們在學業、職業、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時代趨勢是什麼?社會需求有什麼?政府政策怎麼樣?我們能利用的資源有哪些?我們可能會遇到什麼阻礙?
  • 巾幗風採|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教師夏春蓮
    用愛託起明天的太陽——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教師夏春蓮夏春蓮1972年3月出生,女,本科學歷,中學語文老師,自1990年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近30年的班主任生涯,她用自己的心血與汗水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愛崗敬業的光輝歷程。
  • 西安這些公辦初中9月前將有巨大變化—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學
    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學創辦於1983年,是一所雁塔區政府辦九年一貫制學校。校園佔地面積27.4畝,現有教學班23個,在校學生1100人。學校被命名為西安市「文明校園」、「綠色學校」、「平安校園」、陝西省「316工程」督導評估「優秀學校」。位置優越,區域優勢顯著。
  •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大學生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
    原標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大學生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對職業生涯有合理的規劃,也能為有創業志向的同學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因此,了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需求、困境,有利於加強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大學生自身得到發展。
  • 「職」引夢想,規劃未來|廣東理工學院會計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11月18日下午,廣東理工學院會計學院於高要校區7212課室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半決賽。出席本次比賽的評委嘉賓有:會計學院黨總支黎伯毅書記、鄭春曉副院長、新聞中心指導老師蘇旭老師。隨後,15名選手依次上臺演講,從自我認知、職業環境分析、職業目標確定、評估與調整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充分展現了當代學子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和銳意進取的形象。在演講結束後,評委老師就其展示中出現的疑問和規劃中出現一些模糊不清的計劃對選手進行提問,並根據具體情況相應地給予一些中肯的意見,希望大家能夠認真思考自己以後的規劃路線。
  • 明道進德 涵育品格 塑造新君子——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高中生品格...
    1959屆校友、原北大校長許智宏回母校百年輔仁 譜育人華章百年積澱,底蘊厚實 1918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無錫同學會出資在無錫創辦了私立輔仁中學,這是無錫地區首所實施新式教育的完全中學。創校之時,採朱恩沐先生之建議,取「輔仁」為校名,立「明道進德」為校訓。校名出自《論語》:「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校訓出自宋代朱熹對「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註解:「講學以會友,則道益明;取善以輔仁,則德日進。」
  • 《原神》華清歸藏密宮怎麼打開 華清歸藏密宮打開方法分享
    1、華清歸藏密宮是璃月地區的一個秘境副本,開啟需要簡單的解... 原神華清歸藏密宮開啟順序是什麼,還有很多玩家都不是很清楚,那麼詳細的流程是什麼呢,同時大家需要注意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攻略內容。
  • 塑造高中生堅毅品格——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特色教育側記
    2020年7月,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全省第二批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結項調研結果,經專家組調研、評委會合議,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承擔的課題《高中生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建構》研究項目,被評為全省「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項目(為獎項最高等級)。經濟的高速發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優渥的生活環境,會讓一些未成年人缺少許多鍛鍊能力、磨礪意志的機會。
  • 西安市資訊|西安北郊的免費溼地公園——西安湖+紫薇湖
    西安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西安北郊的免費溼地公園——西安湖+紫薇湖2012年以來,西安市通過「八水潤西安」規劃,要把西安建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韻長安的現代化生態型大都市」,西安湖和紫薇湖就是規劃中的部分湖池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