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全省第二批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結項調研結果,經專家組調研、評委會合議,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承擔的課題《高中生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建構》研究項目,被評為全省「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項目(為獎項最高等級)。
經濟的高速發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優渥的生活環境,會讓一些未成年人缺少許多鍛鍊能力、磨礪意志的機會。「要引導學生敢於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自覺培養不畏艱難、頑強奮進的意志品質」,大量翔實的研究和數據表明,「堅毅」已成為當代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2018年3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以下簡稱「三高中」)「高中生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建構」課題入選江蘇省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項目名單,成為無錫市入選此項目的4所學校之一。「在近百年的辦學歷史中,我們始終注重學生品格的培養,堅韌不拔的辦學精神更彰顯著執著的堅毅品格,堅毅因子早已印刻在每一代三高中人的脈搏之中,這也是我們項目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該校校長王曉剛校長說。
(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無錫市勞動模範、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校長王曉剛)
頂層規劃,傳承創新,搭建品格教育體系
回顧三高中的校史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高陽先生變賣家產實踐辦校諾言,抑或是唐文治先生掌校10年義不受薪,直至雙目失明仍堅持講學,無一不體現了三高中刻在骨子裡的堅韌與毅力,而這樣的精神也在一代代地傳承,成為潤澤無數師生的寶貴財富。
(2018年12月29日學生誦讀唐文治先生作品《人格》篇)
在新的歷史時期,三高中汲取先賢的力量,創新教育模式,以「積聚堅毅能量,奠基積極人生」理念為指引,聚焦堅毅品格的培養,幫助學生擁有清晰、堅定的目標以及為達成目標不懈奮鬥的決心,始終保持積極投入、樂觀進取的態度,面對艱苦或者不利的情況,勇敢面對,且有較強的預見能力和控制能力。
學校開發有生命力的特色資源,積極構建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利用積極心理學和積極德育理論與實踐,以發現和挖掘學生內在的積極品質和力量為出發點,以讓學生在積極的行動中獲得積極體驗為關鍵,積極開展德育課程、活動與心理教育,挖掘並提升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因子,奠定堅毅品格的基本底色。利用逆商理論對學生進行抗逆力培養,主要透過讓受輔導者改變自己的負面思想、導入正面的想法,使心態從負面回歸正面,增大遇到挫折時的心理彈性,增強堅毅力。
在積極心理學、積極德育主題教育思想和學生發展指導理念的指導下,學校通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建構起了「分層遞進目標、過程跟進操作、物型空間保障、多元動態評價」品格培養四大體系,並圍繞堅毅品格「自覺、自控、樂觀、勇敢、耐挫」5個核心維度,從內爍和外育兩方面著手,培養高中生的堅毅品格,使之實現積極向上、富有彈性的柔韌生命。
分層落實,逐個擊破,推動品質工程高速發展
一是「量化目標,個性化定製,分層推進品格培養」。為了推進項目落實,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三高中將堅毅品質培養的工作細化為五大維度:自覺、自控、樂觀、勇敢、耐挫,並將目標設定為初級、中級、高級進行分層實現,從學業、生活、人際、體育、其他5個方面設置具體活動,實施學生的堅毅品格培養。
在設立以上宏觀目標的同時,學校還結合學生的成長,從微觀角度給每個學生設定個性化、具體化的目標,以使學生能夠真正樹立堅定的目標追求,培養學生的堅毅品格。
(仰望先賢,放飛夢想)
二是「注重過程,內爍外育結合,把握項目整體運行」
1.內爍:「堅毅品格」的內化行動。學校根據指向堅毅目標的自覺、自控、樂觀、勇敢、耐挫5個維度,設計具體的操作活動途徑,同時給學生下發「任務單」,並結合「任務單」的完成情況,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網上點評。根據上述5個維度,設定個人任務帳單,包括學生學習、生活能力、體育鍛鍊自我檢查帳單,通過任務的完成使學生逐步達成五維目標,從而培養堅毅品格。
在項目行進過程中,學校以「三育一省」為抓手,通過課程的激勵教育和學生的內在自省,激發並喚醒學生的堅毅品格。
在德育方面,學校圍繞堅毅品格的培養設計德育系列課程:主題教育課「永不言棄的信念」「成功無捷徑,學習當奮鬥」等;任務驅動課「跌倒了就爬起來」「我來做」等;實景具象課「我行,我一定行」等,指向自覺、自控、樂觀、勇敢、耐挫五大目標。在心育上,學校從自覺、自控、樂觀、勇敢、耐挫5個方面出發,開發心理模塊課程和心理社團活動,以此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覺性、自控力及勇敢的態度,以個案心理諮詢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耐挫力,以團體輔導培養學生樂觀的人生觀。在體育方面,學校以每天鍛鍊一小時、校園體育節等「陽光體育」項目,培養學生的鍛鍊自覺性和樂觀向上的態度;以啦啦操和健美操訓練展示、兩人三足歡樂賽等「多彩體育」,營造寬鬆歡樂的氛圍,培養學生向上樂觀品質。在自省方面,推行「自我反思、自我暗示、自我激勵」,讓學生對自身所作所為尤其是對挫折和失敗進行思考和總結,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告訴自己注意什麼、追求什麼、致力於什麼和怎樣行動,讓學生自我激勵,為設定的目標努力工作。
(校舞蹈隊參加市舞蹈比賽)
2.外育:有力的資源燻育。三高中在學生堅毅品質培養工程中,注重對學生周圍人、事、物的開發,充分利用外部資源,促進學生堅毅品格的形成。通過創構家校合作平臺,聚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探索家庭堅毅品格培養路徑,合編家庭培養手冊,鼓勵和引導家長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奮鬥故事。
除了家人的影響,教師、同學的言行也對學生品質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用自身的堅毅品格引導、喚化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自覺、自控、樂觀、勇敢、耐挫的堅毅品格,從而能夠樂觀勇敢地面對任何問題。
小夥伴是每個學生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溫暖力量,他們關係親近,互相了解,當發現對方沒有自覺遵守紀律時可以立即制止;當對方遇到困難、挫折時,給予關心、鼓勵,幫助其一起克服困難。
學校每年都會邀請著名校友回母校講學,讓學生與校友同場互動,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同時以校友的經歷和精神,激發其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成長內驅力。
三是實施「四大中心」建設保障項目。學校積極打造課程開拓研發、認知感受激勵、活動體驗鍛造和數據採集評價四大中心,完整覆蓋項目實施的每一個過程。課程開拓研發中心由專家和教師研發團隊共同組成,由專家給予理論指導,教師進行實踐反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好地開發堅毅課程,提高學生堅毅品格和教師育人水平。
學校建立了堅毅主題陳列室、堅毅主題劇場、圖書角等認知感受場所,讓學生在文字、圖片、影像間品味堅毅,內化為自身的力量。
學校注重學生的活動體驗,通過設置各年齡段相應的活動項目、運動負荷區間,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我,感受堅毅的力量,不斷進行自我調整,養成堅毅的品格。
學校建立學生數據採集中心,通過實驗設計,問卷調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收集堅毅資料和數據,統計學生任務達成情況等,實現「網際網路+」評價方式。
(校史館)
四是實行多元動態評價體系。在堅毅項目實施過程中,學校通過自編堅毅量表、編制開放性問卷、編制5個維度的任務單、設置關鍵事件、設立堅毅檔案並形成「網際網路+」評價,從入學開始到畢業結束,形成以師生、家長為評價主體,線上和線下兩條評價路徑,達成堅毅品格過程化、動態化、精準化的評價體系,發揮其更優價值。
堅毅品質培養項目實施以來,家長和教師都深刻感受到學生精神面貌的改變,也越來越深地體會到該項目的價值所在。積極進取、勇於超越的奮進品質,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使命擔當,讓無錫三高中堅毅項目取得了初步成功。
無錫市文史編纂中心主任
無錫民營經濟年鑑總編輯
王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