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峪城村的聞名遐邇,源於2015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的一篇文章《山梆子:京城邊上的農民社戲》。
長峪城古村落,紮根於老房瓦間的華北八寶。
華北八寶,生長於山中石縫中,長峪城村海拔八百米,是其生長環境的海拔下線。這份悠然的景致,既自然天成,又盡顯古村風韻。
屋脊上的瓦松。
唐詩讚其:「高不及尺,下才如寸」。似乎這倔強的平凡才是世間唯一的答案!
長峪城村以古長城、古關城、南口戰役遺址、豬蹄宴而著稱。被青山綠水圍繞的、古韻悠然的、美麗鄉村。其距市中心直線距離五十公裡,車程七十多公裡、自駕約需兩個小時。曾經閉塞的交通、獨特的地理位置,似乎讓長峪城村,脫離了世俗的沾染,留下被譽為「昌平小西藏」的此間秘境。
長峪城村中,一株高大的老榆樹十分醒目,永興寺就坐落於此。老樹與六百年的古寺相得益彰,似有訴不盡的滄桑。
曾經的善惡忠奸、悲歡離合、各中滋味,大多已無人知曉。但佇立於此,不免讓人冥思遐想、回味悠長。上下五千年是是非非重現,縱橫十萬裡因因果果必應。
入夜,樹欲靜而風不止。初秋,晚風裹挾著寒意,浸潤而來。而一齣好戲,正在永興寺中醞釀著。
唱戲的伶人,都是長峪城村村民。
一場原味的社戲,在長峪城唱了幾百年。當日的曲目是《大登殿》,虛也好,實也罷,公道自在人心。
我雖然聽不懂唱詞,但高亢激昂的曲調,仍會叩擊心扉。
長峪城的社戲,每年正月和一些農曆傳統節日,都會在永興寺的戲臺上演。這裡社戲由河北梆子演變而來,但有其自己獨特的唱腔曲調。
曲終人散時,我與一位聽戲的老爺子攀談。老爺子說:「當年的長峪城社戲團,要提前請的,要不都沒時間演。那時南口到陽坊一帶,常常有人來請戲團演出。」聽得出來,老爺子言辭中對戲團往日榮光的那份留戀。
老爺子還大概點評了戲團的演出,大概是說唱戲和聽戲的人,都越來越少了,達不到他認可的高水平了,但還有比較地道的社戲聽,也知足了。
會、通、精、化,境界永遠在那裡,只是環境讓其再也達不到仰止的地步。
長峪城村,古村落的風貌與鏗鏘的社戲。正迎來更多的遊客,也使其擁有了生存的空間。也許有一天,長峪城的社戲會重回巔峰呢,誰又敢斷言不能呢!
戍邊聚落,是隨著明長城軍事體系的逐漸完備,而產生的,是一種集防禦、居住和屯田為一體的聚落類型。 長峪城村,因長城關隘「長峪口」得名,正德年間形成村落。
長峪城村,被城牆分為新舊兩個城池。北邊的舊城是石頭城,南邊的新城則是磚城。
長峪城南城,甕城。
舊城北門外的禎王廟,禎王廟供奉的是崇禎,由此可見長峪城戍邊軍民,對有明一朝的忠誠。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城牆院牆,似曾相識。
長城,蜿蜒盤旋在層疊的山間。昨天的戰場,曾經的烽煙,都已成過往,光陰浩瀚。而今,它像一道久遠過去的疤痕,疤痕是將士的榮光,讓人敬仰。
金秋,山貨也穰穰滿家。核桃、紅果、海棠、山葡萄、榛子......在喝上一口黃芩茶,暑氣全消。
秋風送爽,世事恬淡。在不經意的時光裡,那瓜秧兒就蜷縮了。
系上一條祈福的紅絲帶,願歲月靜好,疫情一去不復返。
祈四時風調雨順,佑八方國泰民安。
轉過街角,一隻「八字臉」的田園貓,正凝望著我。據說這種「正八字臉黑白花的田園貓」,智商高、脾氣好、愛粘人,是動畫片《黑貓警長》的原型。
牽牛花有白、玫紅、瑩藍等色,有的品種花還會帶有白邊。而同一株上的花朵也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與花青素有關。紫外線可增加花青素含量,高溫會使花青素降解。這種藍色圓葉牽牛,一天的不同時段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剛吐露芳華的時候顏色會偏藍,而隨時光流逝則會變成洋紅色。
蟈蟈警覺性很高,所以更難發現,這次有幸拍到一隻,還是滿心歡喜的。
長峪城木棧道,沿聳立的石山和水庫順勢而建,被包圍在一片茂密森林中,鳥語花香。
長峪城步道,全長約八公裡,由木棧道、礫石道、土石道、石板路、石質臺階、土木混合臺階、木護欄等形式組成。配有觀景平臺、休息亭、休閒椅、石桌椅、生態衛生間、垃圾桶、指示牌等服務設施。步道以保留原始生態為原則,尊重原有植被和地形,鬥折蛇行、曲徑通幽。
步道沿線有龍潭溝、龍潭坡、龍潭水庫、水源頭、北京河北界碑、烽火臺、黃花坡等景點。黃花坡,每年七月後,黃色野花會開滿山崗。而冬日的龍潭水庫,則有可與貝加爾湖相媲美的冰層氣泡。夏季觀花避暑,冬季賞雪觀冰,秋季層林盡染,春季水霧繚繞,四時皆宜。
這裡曾是南口戰役的戰場,那震驚中外的陣地爭奪戰就發生在這裡。此役中國軍隊傷亡33691人,日軍傷亡15000人,史稱南口戰役。如今一切都平靜了下來,但是歷史不能被忘記。
一條路,落葉無跡。走過我,走過你。
山無言水無語,走過春天,走過四季。
——張行《一條路》
初秋,微涼,白楊率先將落葉鋪地,沙沙聲中走進秋天。
水源頭,清澈透底,陽光下的水紋,如同晶瑩的寶石。
追本溯源,涓滴意念,溪水潺潺,涵養生靈。
路遇一位挖黨參採蘑菇的大哥。
面對大自然的饋贈,我們應學會適度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的美味。自然的恩賜,是時光的味道。
村裡的民俗戶推出的豬蹄宴,豬蹄肉質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燉煮的火候極佳,搭配上農家紅燒肉、燉柴雞、白菜豆泡、拔絲咯吱等滿滿一桌子的美味,令人大快朵頤。
豬蹄宴,60一位,四人方可成席。
扒豬臉,都是橫菜。
我們吃的這家是「老城農家」,長峪城村另外一家比較出名的豬蹄宴是「老嶽家」。因中午和晚上,或因人數的多少,除豬蹄這樣的主菜外,菜品會略有不同,上圖的酥魚,僅供參考。
群山的懷抱,庇護著長峪城古村落,也庇護著山中的一草一木、一獸一蟲。良好的生態系統,讓這一方淨土中的生靈們繁衍生息。
Tips
推薦自駕線路:流村—白羊城—白羊溝—長峪城—狼兒峪
公交線路:地鐵昌平線&345快,至昌平縣城,換乘昌33路,便可到達長峪城村
主要看點:明長城以及甕城、千年燕長城、永興古寺、原味社戲、豬蹄宴
費用:1.休閒步道,免費遊覽
2.豬蹄宴:60一位(至少需4人)
3.平日食宿260元,含中午和晚上兩頓豬蹄宴和早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