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貓》恐怕是美國迪斯尼動畫電影裡中國元素最濃重的一部動畫了。雖然迪士尼也曾經拍過《花木蘭》這部動畫電影,但《花木蘭》旨在頌揚的的是木蘭替父從軍及女性如何突破自身界限,成為更好的自我。所以《花木蘭》中的中國元素並不是非常濃重。
中國元素不僅僅指的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有形物質,更指的是汲取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神遺產。而在《功夫熊貓》裡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精神都體現在畫面、音樂及情節的方方面面中,所以也有人稱《功夫熊貓》是迪士尼像中國文化致敬的一部動畫片。
「千古文人俠客夢」是中國的一句老話,也道出了俠客精神在中國自古有之,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而《功夫熊貓》講的是一隻胖熊貓想要學會絕世武功,成為人人敬佩的大俠的故事。熊貓阿寶所呆的和平鎮裡臥虎藏龍,在翡翠宮裡住的當世有名的「蓋世五俠」。」蓋世五俠「分別是老虎、仙鶴、螳螂、蛇和猴子,而這五種動物其實代表的就是我們中國武俠小說中經常使用的五種拳法。」蓋世五俠「的師傅就叫師傅,這又再一次的像我們的武俠元素致敬,因為在中國武俠小說裡,提師傅的名字是非常不尊敬師長的表現。《功夫熊貓》的創作者在這個細節上做的非常到位。翡翠宮裡百年才出一位的武功大師「神龍大俠」並不是指的這位大俠是條龍,而是指的它的稱謂,在中國龍自古就是王侯才能佩戴的圖騰,而「神龍大俠」這個稱號也是創作者認為只有最尊貴的武者才能被稱呼,這裡又是一次中國符號的體現。
和平鎮裡的建築風格極具江南特色,而居民們的服裝也已紅黃等絲質布料為主。這可能是源於當年外國人在唐宋時期來中國經商時所留下的對當時朝代的描寫。當年的外國人對唐宋朝代的崇敬是各個時代不能比擬的,街上彬彬有禮的行人,熱鬧非凡的街道,安靜祥和的環境都給當年的外國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功夫熊貓》裡的場景可謂是對那時情況的再現,也讓全世界在動畫中再次領略了中國的風光。而電影中的音樂採用的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樂器,嗩吶、笛子多使用在表現城鎮熱鬧及烘託節日氣氛的配樂裡。而二胡、古箏這些樂器則將中國功夫裡講究的與天地合一、吸收萬物之生氣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既然是《功夫熊貓》,那動畫裡面自然少不了各種功夫的動作場面。製作組在這裡可謂非常用心,它將中國功夫裡的硬功、軟功和點穴功夫分別由符合這些功夫特點的角色來使用。就比如電影裡的師傅是一隻身材嬌小的浣熊,憑身體素質的硬功等功夫自然不適合他,但他有自己一套點穴的功夫,就算犀牛那樣大的敵人,他輕輕一點也能讓對方不得動彈。其實點穴一直中國元素裡最神秘的物質遺產之一,曾經有一位中醫用銀針封住了一位病人膝蓋上的某個穴位,當西方醫生用小銀錘再去敲打這位病人的膝蓋時,他既然無法在做出膝跳反應。這也使西方文明對中國的點穴深感好奇。電影在這裡讓師傅會一套點穴功夫,可以說是對中國穴位知識的一種致敬。
電影中的烏龜長老所代表的應該是道家與儒家結合的文化精神。在師傅擔心和平谷最大的壞人阿豹會再次回到和平谷破壞谷裡的安寧時,烏龜長老以道家的無為精神教導他,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皆有其道理,而過渡的幹預只會物極必反。師傅沒有聽取烏龜長老的建議,派了更多的人手去看管被抓起來的阿豹。而就因為看守的人太多,其中一隻鴨子無意中將自己的一根羽毛落到了阿豹面前,而阿豹就是藉助這跟羽毛打開了身上的鎖鏈,從而逃出了看管他的監獄。
而當阿寶這個什麼也不會的胖熊貓因為陰差陽錯成為神龍大俠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大跌眼鏡。而烏龜長老卻不以為意,天道自有它的選擇,既然上天讓這隻胖熊貓成為了神龍大俠,那上天自有其這樣做的原因。烏龜長老這種道家的」無為「精神並不是消極的讓大家什麼也不要做,而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循事物的規律來處理和觀察問題。阿寶雖然是一個什麼也不會的胖熊貓,但就是這樣什麼都不會的人,在接受新事物上才會比那些已經有自己風格的人更好也更快。和平谷裡已經沒有人能夠打敗阿豹,想要打敗他就需要學會新的武功。其它的俠客早就已經有自己的武功套路和風格,讓他們完全放棄自己的風格去接受新的武功是完全不可能的。烏龜大師就是看到了這點,才告訴師傅阿寶一定能夠成為神龍大俠,而讓它成為神龍大俠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師傅用心的教導。
而師傅教導阿寶這段可謂是完全體現了儒家的因材施教的這個思想。在電影裡,阿寶無論聯繫什麼功夫都會累。只有在關於吃的上面才會爆發出驚人的體力、耐力和專注力。師傅就是看重了這點,利用阿寶的吃貨本質訓練他。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就是阿寶在和師傅對打的時候總是被打的慘兮兮,但在和師傅搶食物的時候,無論是速度,臂力和精準力都讓在場的人大吃一驚。可能電影的導演在這裡也是想要表達全片的一個主旨,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沒有笨學生,只有不願意用心教的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教育者願意用心去挖掘,用心去觀察,那心去認真的選擇合適的方式教育他們,那每個孩子都會發出他本身擁有的耀眼的光芒。
《功夫熊貓》是一部拍給孩子的電影,但它也是拍給教育者的一部電影,「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是幾千年前孔子說過的話,在今天的教育裡,這句話依然適用,希望每位教育者都能夠悉心的教導孩子,讓每一個孩子就像電影裡的阿寶一樣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