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要說(創作談)

2021-01-21 邯鄲趙金海

有話要說(創作談)

作者:趙明宇

近期以來,有幾句話想說,不說出來,不痛快;說出來,會得罪人。我經過長時間思考,還是要說出來。

想當年讀小小說,如醉如痴,通宵達旦,讀得拍案,讀得叫好。去年閱讀一本很專業的小小說雜誌,一本雜誌幾乎看完了,還沒有看到一篇自己感覺很滿意的作品。加上眼睛問題,幾乎不怎麼閱讀了。前幾天看一本樣刊,也是一份很有影響的小小說雜誌,讀了幾篇,感覺很一般,像喝溫開水,一點感覺也沒有。專挑幾個名家的看看,還是很失望,很失望,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這是怎麼了?是自己的水平提高了?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雜誌訂閱數量的銳減,是最好的答案。不是編輯不想辦好雜誌,受畫面媒體的衝擊,編輯也在突圍,關鍵是「語言鮮活、故事精彩、意味悠長或者震撼」的作品太少了。究其原因,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就從雜誌隆重推出的頭題來分析,幾乎用的全是敘述語言,一個段落出現了三處「--之後」的句子。這種傾訴式的語言沒有文學味道,讀者為什麼買你的帳?我想起2009年第一次遇到王奎山老師,我問他寫作的時候是不是腦海裡有個模特,王老師告訴我,腦海裡有個畫面,他在寫這個畫面。

李春雷告訴我,文章的語言要鮮活,要有立體感,要寫亮點。

有些作家抱怨讀者少了,抱怨主流文學看不起小小說,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目前主編兩個雜誌,選稿子的時候堅守一個原則:語言好,故事好。這是底線。

小小說的亂象確實很多,比如評獎,很多很多,但是好作品不一定獲獎,獲獎的作品也可能很一般。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都有圈子,都有人情,我經常說誰也不欠誰的,沒必要抱怨,參賽了就必須給你獎嗎?但是公正性還是要有的。我的小小說《殘匾》,本來是為某中醫杯徵文量身定做的,卻什麼獎也沒搞到。我把這篇稿子給了《小說月刊》,發了,被《微型小說選刊》選了,被《故事會》選了,被《文摘周報》選了,被《小小說月刊》選了,被聊城市作為閱讀試題選進中考試卷。我不是說我這篇作品是「遺珠」,是說評委老師是拿了評審費的。

中華民族的劣根性「窩裡鬥」,被一些圈子演繹得淋漓盡致,風生水起。

文化人大多是自我感覺良好。我也有同樣的毛病,我感覺我的作品一直在堅守傳統,不是我不會突破,我是不想突破。我筆下的人物,大多陶醉於現狀,沒有超越意識,我固執地認為這是一種普世價值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意義的,當然也是我「無為」思想的外露。我沒有在作品中炫技,但是不代表我不會炫技,我固執地認為作品是有厚重文懷底蘊的,炫技只是扮個鬼臉而已,並沒有實在的內容,遑論傳世了。

我還想說,要慎用「大師」一詞。開個玩笑可以,切不可堂而皇之地稱呼。這不僅是沒有底線的恭維,更是對自己「淺陋」的詮釋。尤其是小小說,目前沒有大師。

2021年1月2日

趙明宇,1970年出生於河北省大名縣後沙圪塔村。邯鄲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小小說藝委會主任,《當代小小說》《大名府》主編,大名縣人民政府史志研究員。迄今已在海內外600多家報刊發表小小說2200多篇次,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讀者》《小小說選刊》等多家報刊選載。被評為中國小小說2013年十大熱點人物,2015年度「燕趙文化之星」。獲第六屆「茅臺杯《小說選刊》獎」等20多個國家級、省級獎項。著有作品集19部。精心打造的元城系列小小說被譽為「當代清明上河圖」。

相關焦點

  • 過年說話有哪些禁忌?過年要說吉祥話,哪些話不吉利不能說?
    特別是大年初一這一天,是國人心中新的一年伊始的日子,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有一個更好的開端。而追求好彩頭的習俗要求則要求大家說話要多多注意,於是乎,過年期間關於說話也有了一些禁忌,即大家都要說吉祥話,不說不吉利的話。
  • 都是成年人了,有話就直說吧
    這種「有話直說」的相處模式,讓謝楠和謙嫂不禁連連點頭贊同,眼裡也滿是羨慕。當下的婚姻生活中,最常見的狀態就是,一個忍著不說,一個以為會懂。可現實中哪有那麼多不用溝通磨合就自然產生的默契,大多情況都是你不說,我怎麼會明白你的想法和心意。作家韋斯託曾說:「有話直說,是一種直面問題的積極態度。」而這種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卻往往被我們忽視和忘記。
  • 水瓶座的我,有話要說
    水瓶座星座分析上說:水瓶座是黃道宮上的第十一個星座,主宰星為天王星,思想前衛,有開拓精神。太陽落在水瓶座的人,是一個反習俗、不願意隨聲附和的人,說話做事全憑自己的興趣,很有自己的主張,追求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物質享受與精神充實一樣重要。個性友善博愛,有創意和遠見,善於觀察分析。好奇心強,但會理智分析,常常把強烈的願望和獨立精神融合在一起。
  • 車主有一肚子話要說
    汽車行業越是向前發展,選車就成為一個難題,22.25萬價位的車有哪些選擇?以君越和金牛座為例,兩臺車哪個更好?許多人也比較迷茫,不知其優劣,今天和各位分享的是《君越怎麼樣?能比過金牛座嗎?車主有一肚子話要說》。先看君越的外觀,自認為顏值要求特別高的我這點滿分。
  • 筆尖上的「詩畫印象」,馬運來談鋼筆畫藝術創作
    筆尖上的「詩畫印象」,馬運來談鋼筆畫藝術創作十餘年前,在青島市圖書館,首次見到了馬運來先生和他的藝術作品,當時他還是青島市知名的金泰來廣告創始人與藝術總監;如今,十餘年過去了,再次見到馬先生,他已走出商圈,回歸到追求自然的生活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更多時間去追尋他想得到的代表著他個人獨特感受內容和方式的鋼筆畫創作
  • 跟他有話要慢慢說,不然你說了也白說的星座
    跟人說話真的是門學問,有人直腸子,不喜歡拐彎抹角,跟他們說話不要藏著掖著,而有人就是有話要慢慢說、慢慢聽,不然你說的話,說了也白說!若跟代表後者的這三個星座對上,摘星工廠-星吧建議大家淡定一點!金牛座金牛座的人不僅接受什麼概念、想法都比較慢,而且耳根子還硬,而且是你越說狠的,金牛座就越硬氣!如果你要想讓金牛座接受你的某個觀念、意見,一定要放慢速度跟金牛座講,一方面給金牛座時間好好思考、吸收、接納,一方面就是給金牛座一種比較安心的接受環境,這樣金牛座才會一點一點地被你軟化,不然金牛座是吃軟不吃硬的主兒!
  • 話不多說,這幾個星座在10月份能夠喚醒愛神,談一場真正的愛情
    話不多說,這幾個星座在10月份能夠喚醒愛神,談一場真正的愛情如果沿著時間線一直走,是否就能如願的遇到愛情呢?有人說,情深自有歸處,可是何時才能找到愛情的部落?如果可以,請讓那種甜甜的戀愛劇請來一打,不嫌多!
  • 水木年華:關於未竟的夢,我們有話要說
    除此之外,他們有更多話要說,他們希望強調自己關於音樂、社會、人生的觀念,以彌補近十年甚少出現在大眾面前的缺失。以下為盧庚戌、繆傑的口述。這個討論進而引發了中年人的反彈——我難道年紀大,就能說我油膩?討論都集中在這些地方,其實跟音樂本身或者我們在樂夏的表演,沒有多少關係了。我覺得相較於那兩個說我們油膩的哥們兒,丁太升要中肯一些,他說「我覺得水木這首歌是不錯的作品,但是不適合在樂夏這個舞臺,更適合在唱作人或者歌手表演」。他的意思是,我們的氣質並不適合樂夏。
  • 男女要大膽說的6句「性話」:你把我弄疼了!
    男女要大膽說的6句「性話」「某個冬天的夜晚,我們在沙發上做。伴侶間談性,總是特別微妙也特別敏感,很容易誤解也很容易彼此傷害。另外就是出于謹慎,認為說這些話沒用。我們總是希望事情會自己好轉,比如,他或她,自己覺悟了,並且在下一次你們做愛時加以改進!但這可能嗎?「沒有哪兩個人天生在性方面就無法交融。若想得到讓雙方都愉悅的性,就需要學習。並不是兩個人相愛,就能自然而然地在性愛中水乳交融。」
  • 自說自話
    昨天,在打卡的隨記中,自己感覺有些無奈,又略有煩愁。其實,自己能力不夠,卻還想著能「拯救蒼生」。
  • 作為一個水瓶座的我,有話要說
    水瓶座星座分析上說:水瓶座是黃道宮上的第十一個星座,主宰星為天王星,思想前衛,有開拓精神。太陽落在水瓶座的人,是一個反習俗、不願意隨聲附和的人,說話做事全憑自己的興趣,很有自己的主張,追求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物質享受與精神充實一樣重要。
  • 畫出「全家福」 韓美林談豬年生肖郵票創作
    韓美林說,1983年發行的第一輪生肖豬郵票、2017年的第三輪生肖雞郵票,都是他一手創作、繪製的。「一枚小小的郵票只有方寸空間,畫面創作乃至用色都不能太複雜,否則效果就會雜亂無章。」韓美林說,與繪畫相比,郵票更是代表了國家形象、承載了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國郵票要有中國味,郵票設計要突出民族性,同時也要走向世界。走進韓美林的畫室,中間一張數十米長的畫桌格外吸引人。
  • 善於與不同人士交流,話有三說,巧說為妙
    話有三說,巧說為妙雖然,能說會道可以大大地增強一個人辦事的能力,妙語連珠,滔滔不絕者更是能顯露其豐富的知識和優秀的才能,但不是任何時候都是話說得越多越好,何況言多必失,滔滔不絕者很容易流淌大量的泡沫話語,妙語連珠者也有口拙詞窮之時。事實上很多時候反而是沉默穩佔上風,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沉默是金」的道理。
  • 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平時說的這些「假」話
    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們會發現,老外通常說話都喜歡「直來直往」,而中國人說話因為需要顧及別人和自己的「面子」,就習慣性地把很多話故意說得「拐彎抹角」。如果對方是一個了解中國文化的人,大家心照不宣,心領神會就還好,萬一對方不理解,就真的會誤以為中國人都很「虛偽」,總喜歡言不由衷,「說話不算話」。
  • 有話直說,不會耍花招的三個星座
    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情緒管理特別到位,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樣的話,不會輕易的透露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人有時候會活得比較累,情緒找不到發出口。那麼同樣也有一些人性子比較直,但也不是那種傻乎乎的,他們不怎麼會耍花招,為彼此節省時間。
  • 劉玉村、孫虹、馬昕有話要說 |...
    鎮江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林楓談到,分級診療不是一種模式適用全國,而是上海有上海的先進做法,北京有北京的因地制宜,每個地區或醫院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切膚之痛,從而對症下藥。談到中國過去的分級診療,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有話要說。「幾十年前,中國的分級診療已經做得很好了。現在重提分級診療,好像以為是一個新事物,其實大錯特錯。」
  • 劉一達:「繃著臉」寫不活北京話
    「話是人說的,語言的根在民間。要想把北京話寫活,不能繃著臉,不能玩兒純學術。」《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李璇│北京報導劉一達接受《瞭望東方周刊》採訪時,京味兒作家劉一達正在「閉關」寫作。劉一達年輕時便被讀者錯稱為「劉爺爺」,因為他對北京土話掌握得十分嫻熟。
  • 面對質疑 跨國公司有話要說
    聯想作為一個源自中國的跨國企業,我在這裡說做了一些什麼,可能有太多雷同。我只想說一句話,聯想不管做任何事情,做什麼事情,都是應當的。  5月12日晚6點聽到溫總理講話,得知這是非常嚴重的一個災難,作為企業社會責任部的總監,我第一時間給公司的最高層打電話匯報。6點5分,聯想向民政部救濟救災司表示願意捐款。當晚8點,啟動聯想抗震救災指揮部。晚9點30分,決定捐贈1000萬元。
  • 靈河第二屆全國校園公告季|湯祈岑、施磊關於創作及小謎這麼說?
    好了話不多說,來看看我們的編劇導演都分享了些什麼吧~談及編劇創作過程,湯祈岑表示,編劇是沒有捷徑的,編劇更像是一個技術工種,既要保持天賦,又要不斷的練習。湯祈岑還表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現場,湯祈岑還強調了劇本的重要性。「劇本是作品的基石,一個好的劇本是一個文學性和實用性兼容的劇本。導演能琢磨出你想表達的東西,劇組的工作人員能夠很快根據你的劇本內容布景拍攝。」
  • 西漢大將趙充國表示:我有話要說!
    1月2日,認證為韓國旅遊發展局的帳號發布了一條旅遊宣傳視頻,在這條視頻的1分20秒處,宣傳畫面中出現了一行文案:「韓國有句古語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先不說「百聞」是怎麼翻譯成「聽一遍」的,就是這句文案中的開頭一句立刻引起了網友的強烈質疑。「百聞不如一見」這不是漢語的成語典故嗎?什麼時候變成了「韓國古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