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32萬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本報北京1月20日電(記者董偉)今天,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司負責人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出生人口數據發表評論稱,之前根據全國計劃生育統計數據和全國婦幼活產統計數據,對2015年出生人口進行了測算,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基本一致,2015年出生人口比2014年有所下降。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上年減少32萬。這立刻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於單獨二孩政策於2014年在全國逐步開始實施,2015年是該政策完全實施後的第二年,因此,也應該是政策新增人口的高峰年。然而,2015年出生人口不升反降。有評論認為,這說明低生育率形勢比之前的普遍估算更低,也更加驗證了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遠低於衛計委之前的估算。

    在2015年2月9日召開的中國人口形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衛計委有關負責人預計,「2015年受單獨二孩政策影響,出生人口將比2014年多100萬左右」。而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也說,在2014年出生人口跳躍式上升的基礎上,2015年出生人口可能再度較大幅度攀升,或將逼近1800萬。他判斷,單獨兩孩的出生可能會大量出現,新的出生小高峰將如期而至。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司負責人稱,測算表明,影響出生人口減少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生肖偏好的影響。2015年是農曆羊年,一些家庭有推遲生育的情況,北方地區表現得更為明顯。從2015年婦幼活產統計數據看,23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數量比上年有所減少,兩個省份基本持平,6個省份略有增加。2015年7月以後,一些地方孕婦建檔數明顯增加,將在猴年生育。例如,北京2015年7月孕婦建檔數同比增加21%、環比增加36%,2016年出生人口將比上年明顯增加。二是育齡婦女數量減少的影響。2011年我國育齡婦女數量達到峰值後開始減少,2015年15歲~49歲育齡婦女數量比上年減少約500萬人,其中20歲~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數量減少約150萬人。 

    「從孩次結構來看,2014年、2015年二孩出生明顯增加,一孩出生明顯減少。2013年至2015年,一孩和二孩出生數分別為1056萬人、511萬人,972萬人、606萬人,886萬人、652萬人。2015年二孩出生數比2013年二孩增加141萬人,主要是單獨二孩政策的效果。我們認為,2015年出生人口變動在預期的範圍之內。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間每年出生人口將在1750萬~2100萬人之間。」該負責人說。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姜衛平也表示,這種波動(減少)符合我國出生人口變動規律,符合我國育齡婦女總量下降和生育行為變動規律,是正常波動,在預期之中。 

    「在進行全面兩孩政策測算過程中,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使用國家電子政務重點項目人口宏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PADIS)建立的人口微觀仿真和宏觀預測模型,進行了人口多情景測算,預計2015年出生人口變動的下限是1580萬,上限是1730萬。與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出生人數吻合,符合預期。」姜衛平說。

    姜衛平還進一步解釋道,一孩生育減少的量大於二孩生育增加的量,是導致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據PADIS系統測算數據分析,2015年出生總量中,一孩生育減少85萬左右,二孩生育增加45萬左右。受人口年齡結構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育齡婦女總量呈下降趨勢。未來受育齡婦女總量減少和人們的生育行為更加理性、推遲生育等因素影響,一孩生育仍將呈減少趨勢。

相關焦點

  • 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衛計委:受生肖影響
    摘要 國家統計局在1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上年減少32萬。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回應稱,主要是由於生肖偏好的影響和育齡婦女數量減少。
  • 為什麼2018年出生人口較上年減少200萬?
    相比於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減少了200萬。人口出生率是近幾十年來最低。怎麼看待2018年以及未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出生人口形勢?南都記者採訪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① 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在1500和1600萬之間南都:你如何評估2018年出生人口的數字?
  •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2014年小幅減少32萬。專家認為,這一變化符合人口變動規律,反映了人口結構新變化。  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認為,在單獨兩孩政策已經實施,並且有一部分單獨兩孩在2015年已經出生的情況下,出生人數不但沒有繼續上升反而略有下降,恰恰反映了人口結構的新變化。  翟振武說,由於生育旺盛期婦女人數的大量減少,我國出生人數出現了回落。
  • 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 專家:與公眾對生肖偏好有關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出生人口1655萬人,比2014年減少了32萬人。專家分析認為,出生人口下降與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公眾對生肖偏好有關,出生人口數量符合預期。  從2008年到2014年,我國出生人口一直保持著上升趨勢。
  • 2018國民經濟成績單| 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 統計局:人口數據要...
    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 2015年人口出生率下降 羊年躺中槍(雙語)
    原標題:2015年人口出生率下降 羊年躺中槍(雙語) 愛語導讀:據國家最高衛生局表示,與2014年相比,2015年全國新生人口數量略有下降,原因是2015年是羊年。
  • 【揭秘】迴避屬羊致出生減少 為什麼說羊年出生的人的命運不好
    &nbsp&nbsp&nbsp&nbsp國家統計局在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上年減少32萬。對此,國家衛計委回應稱,主要是受生肖偏好和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影響。
  • 統計局回應2019年出生人口減少:減幅在下降(全文)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人有所減少。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出生人口數量還是很大,增量是在減少,不過減幅是在下降的。全面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連續幾年都是提高的,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
  • 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是多少,未來幾年的出生人口趨勢會怎樣?
    截止2019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繼續位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不過預計用不了幾年,這個名號就要歸印度所有了。2019年我國人口比2018年增加了約467萬人,相當於增加了大洋洲紐西蘭全國的總人口,不過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目前只有0.33%,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
  • 河北省現有多少人口?2019年河北出生+死亡人口數量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74.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4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62%,比上年末提高1.1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45%,比上年末提高2.05個百分點。  近幾年二胎生育需求集中釋放,河北出生人口呈現下降的趨勢。
  • 2020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2015年2015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為1655萬人,比2014年小幅減少32萬,但這個新出生人口跟往年其實差不多,因為從1990年到2015年,除了1990年到1993年人口出生達到1,790萬以上之外,其他年份基本上低於低1,700萬。而且從2001年開始,我國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基本上都是穩定在1,600萬到1,700萬之間。
  • 從單獨二孩實踐看生育意願和人口政策2015-2080年中國人口形勢展望
    ——中國人政策生育潛力估計》中也分析,如果2015 年放開單獨二孩,出生人口堆積與現行生育政策不變相比增加100萬左右,超過200萬的可能性很小;如果2015年全面放開二孩,補償生育期間,每年會比政策不變多生600萬左右,加上正常出生1500萬,出生人口規模在2100萬人左右(也遠低於翟振武、蔡昉所預測的4995萬、4700萬人),高峰總人口約為14.39 億左右。
  • 衛計委回應2015年新生兒下降:生肖偏好系主因,北方尤甚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1月20日消息,該委指導司負責人就2015年出生人口數答健康報、中國人口報記者問。關於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的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司表示,生肖偏好和育齡婦女數量減少是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的兩大因素。 記者: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人,比2014年減少了32萬人,為什麼出生人口會下降?
  • 日本新生兒年出生人數首次跌破100萬人
    原標題:日本新生兒年出生人數首次跌破100萬人日本新生兒年出生人數首次跌破100萬人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NHK新聞網12月22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推算稱,2016年一年間日本國內出生的嬰兒數量為約98萬人。
  • 梁建章:2020年東亞出生人口再創新低,中國怎麼辦?
    梁建章 黃文政一、東亞國家和地區出生人口紛紛創下新低近日,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相繼公布了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數據:日本2020年的出生人口為84.8萬人,與2019年相比減少1.7萬人,降至1899年有該項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
  • 日本1至9月出生人口銳減5.6%,或創下30年來最大減幅
    日本1至9月出生人口銳減5.6%,或創下30年來最大減幅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11-27 16:19 來源:澎湃新聞
  • 人口大省也「缺人」?河南、山東等7省市出生人口連續3年下滑,累計...
    圖/21世紀經濟報導7省市出生人口連續下降2016年1月1日,全面兩孩政策開始實施。政策施行首年,我國出生人口總數達到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當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較上年增長131萬。尤其是山東這個人口大省,2016年出生人口較上年猛增53.48萬人,一省出生人口增量就佔到了全國的四成。不過,次年各地出生人口態勢就開始出現明顯分化。吉林、廣東在2017年成為出生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區,當年出生人口分別較上年增長3.2萬、22.18萬,「二孩大省」山東也在當年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億。
  • 2019年出生人口僅1465萬,出生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不會跌破1000萬的,雖然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從80年代的20‰左右下跌到90年代的17‰左右,再下跌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12.3‰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進一步跌破12‰,這個過程是逐漸實現的,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0.48‰,對應的2019年新出生的人口為1465萬。
  • 1978年來首次!京滬常住人口同時下降,深圳成最大贏家!
    近日,北京與上海分別召開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顯示,2017年,京滬的常住人口同時下降,這在1978年以來還是首次。根據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共計2170.7萬,與2016年相比減少了2.2萬;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2418.33萬,較2016年減少了1.37萬。
  • 我國出生人口持上升態勢 將迎人口小高峰
    會議透露,一個新的出生人口小高峰正如期而至。2014年出生人口達到1687萬人,比2013年增加47萬人;預計2015年受單獨兩孩政策等影響,出生人口將保持上升態勢。考慮到生育政策的逐步調整完善,出生高峰還會延續5年~8年,各方應全力做好公共服務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