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民經濟成績單| 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 統計局:人口數據要...

2021-01-12 第一財經

國家統計局今(21日)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自然增長率3.81‰。

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面對2018年出生人口有所減少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副教授陶濤在1月10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生人口的規模受到育齡婦女規模的影響,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的規模在2011年達到頂峰,之後一直呈下降態勢,相應的出生人口也進入下行通道。

2000年以來,我國每年出生人口在1500~1800萬之間波動,最近受到政策調整的因素,還有龍年、羊年等生肖選擇等影響,這一波幅則在加大。除了育齡婦女規模的影響外,還受育齡婦女的年齡結構在變化,育齡婦女的平均年齡在提升等因素的影響。2015年數據顯示,在所有育齡婦女當中,有一半以上都在40歲以上。

其次是婚育時間的推遲,也會影響人口出生數量的變化。2017年全國結婚人數約為1063萬,同比下降7%。近三年以來,無論是初育年齡還是生育二孩的年齡都往後推了一歲。

「新中國歷史上,出生人數低於1600萬有過6次,現在育齡婦女規模比那時少得多,這意味著今後一段時間出生人數每年還會逐步下降,直到下降到1300萬左右的水平才會穩定下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認為。

事實上,國家發展能力,競爭能力高低不取決於人口數量,而取決於人口素質。

目前根據統計局發布的信息,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6億人,比上年末減少450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41億人,比上年末減少378萬人。流動人口的紅利進一步發掘無疑成為當前最能發揮人口紅利的一個措施。

對於近期網絡上中國人口負增長、人口紅利消失的言論,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1日回應稱,2018年中國人口保持正增長,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而且勞動年齡人口仍有約9億人,中國的人口紅利仍然存在。至於人口增長率、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的數據不是只看一年,要長期觀察,歷史上我們有過人口高峰,現在人口的結構變化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所以,不必過度解讀。

對於當前是否應該出臺鼓勵生育的措施,一些人口專家認為可能沒那樣急迫。

不過,也有部分地區開始未雨綢繆早做準備。針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不少市民反映的「不願生」「不敢生」問題,深圳市政協委員王軍宏提交了《關於深圳率先出臺二孩生育物質激勵政策的建議》,建議深圳應儘快出臺鼓勵激勵生育新政,推出更加明確的精準惠民物質激勵措施,如為全市符合條件的0到3歲二孩嬰幼兒免費提供優質奶粉或奶粉補貼(相當於每月1000元),首推市場口碑好有質量保證有信譽的國產中高端奶粉,由政府指定統一採購,指定機構發放。

相關焦點

  • 為什麼2018年出生人口較上年減少200萬?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黃匡時:回顧歷史,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並不稀奇。2000年以來,我國曾有六次出生人口低於1600萬,介於1500萬-1600萬之間。這些年份分別是2003年的1599萬、2004年的1593萬、2006年的1585萬、2007年的1595萬、2009年的1591萬和2010年的1592萬。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預計在1500-1600萬之間。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年末大陸總人口13.95億人 自然增長率3.81‰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1日電(見習記者 郭森)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1月21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據寧吉喆回應稱,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 統計局: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仍具潛力,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化
    國家統計局的統計顯示,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減弱了人口紅利,但是由人口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提升帶來的「人才紅利」,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
  • 2018年溫州市出生人口大數據公布!超五成新生兒是二寶
    昨日,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2018年溫州出生人口大數據,根據市區域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統計,2018年我市新出生二孩佔出生人口比重一半以上,達55.92%,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意義在持續釋放。不過,從數據來看,我市出生人口數量下降趨勢沒有改變,2018年總出生人口9.6903萬人,比2017年下降15.7%。
  • 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少200萬,和狗年生肖有關嗎?
    第一期的內容為人口與生肖,由吳斌撰文。閒話聊健康第1期2018年對應的生肖是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18年的出生人口規模較2017年一下減少了200萬人。有人問,這和狗年的生肖屬性有沒有關係?2019年是個豬年。
  • 梁建章:2020年東亞出生人口再創新低,中國怎麼辦?
    二、2020年中國出生率將是有記錄以來最低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2020年出生人口都創下新低,中國大陸如何呢?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尚未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數據,國家衛健委也尚未公布2020年任何一個時期的全國出生人口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的預告,2021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將舉行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常這種發布會也公布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數據。
  • 2019年人口出生率大跌背後究竟說明了什麼?
    來源:小白讀財經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即2018年的1523萬之後再創新低。有機構預計,2100年中國人口總數可能不到10億。出生率為何大跌?
  • 統計局回應2019年出生人口減少:減幅在下降(全文)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人有所減少。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出生人口數量還是很大,增量是在減少,不過減幅是在下降的。全面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連續幾年都是提高的,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
  • 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32萬
    本報北京1月20日電(記者董偉)今天,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司負責人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出生人口數據發表評論稱,之前根據全國計劃生育統計數據和全國婦幼活產統計數據,對2015年出生人口進行了測算,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基本一致,2015年出生人口比2014年有所下降。
  •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上海浙江最不積極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滬浙最不積極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本報記者 肖明 實 習 生 黃佳樂 羅的妮 北京報導導讀2013年至今,結婚率一再下降,與人口總量多年下降等因素有關,出生人口下降與結婚率下降趨勢吻合。數據還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2018年末上海結婚率為4.4‰,全國最低。越來越多的人為什麼不結婚?
  • 人口大省也「缺人」?河南、山東等7省市出生人口連續3年下滑,累計...
    事實上,河南出生人口連續下降的情況並非孤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近5年各地出生人口數據發現,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首年,全國29個省份出生人口數量都出現明顯反彈。但從2017年開始多數地區人口增長勢頭即開始減弱,到2019年全國超九成省份出生人口呈下降態勢。其中,河南、山東等7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數已連續三年持續下滑。
  • 2018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至77歲,出生人口二孩佔50%
    國家衛健委今天發布《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2018年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
  • 梁建章:中國曆年出生人口(1949-2019)——不應傳播錯誤的數據
    這組數據也不斷出現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成為許多人對中國曆年出生人口的認知。由於沒有註明出處,我們不知道這些數據的來龍去脈,但可以肯定的是,該組數據中1949至1953年出生人口數據是完全錯誤的。比如,其列出1949年的出生人口僅1275萬,但根據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各次人口普查,對應的33歲、41歲、51歲和61歲人口就分別有1428萬、1301萬、1391萬和1303萬。即使按當年被認為低估的25‰的嬰兒死亡率計算,1949年出生人口也在1800萬以上,根本不可能低至1275萬。如此錯誤的數據廣為流傳令人憂慮。
  • 2018年中國人均gdp多少?看看自己屬於哪個收入群體?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2日訊  新一周的第一日,中國曬出2018年經濟「成績單」,引發網友熱議。2018年GDP總量是多少?人均GDP呢?人均收入又是多少?這些備受關鍵的指標表現如何?昨天統計局給出了答案,一起看看。  一、2018年中國GDP總量
  • 2020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2020年才過去4天時間,很多數據都在統計當中,不可能馬上公布的,所以至於2020年出生人口是多少?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準確的數據,具體數據估計要等到春節之後才有可能公布。當然,至於2020年新出生人口是多少,我們可以大概去推斷一下,從過去幾年我國人口的出行率來推斷,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的。我們先來看一下過去5年時間我國人口的出生情況。
  • 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衛計委:受生肖影響
    摘要 國家統計局在1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上年減少32萬。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回應稱,主要是由於生肖偏好的影響和育齡婦女數量減少。
  • 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是多少,未來幾年的出生人口趨勢會怎樣?
    截止2019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繼續位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不過預計用不了幾年,這個名號就要歸印度所有了。2019年我國人口比2018年增加了約467萬人,相當於增加了大洋洲紐西蘭全國的總人口,不過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目前只有0.33%,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
  • 外流人口都達1300萬
    每年的春節前後,全國各地會拉開人口流動大幕,汽車站、火車站、高鐵、機場這些地方都能看到很多外流人員,全國各地所有省份幾乎一模一樣現象。根據中新網客戶端發布的《2018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報》顯示,2018年末,我國流動人數量達到2.41億。按照當前人口14億計算,也相當於每6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屬於流動人口。
  • 2019年出生人口僅1465萬,出生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不會跌破1000萬的,雖然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從80年代的20‰左右下跌到90年代的17‰左右,再下跌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12.3‰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進一步跌破12‰,這個過程是逐漸實現的,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0.48‰,對應的2019年新出生的人口為1465萬。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日本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歷史前景取決於人口。我們呼籲,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摘要  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加快,人口峰值臨近。1)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