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白讀財經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即2018年的1523萬之後再創新低。有機構預計,2100年中國人口總數可能不到10億。
出生率為何大跌?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由於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和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導致前期二胎需求集中釋放,80後一代提前透支了新生人口的增長。如今隨著養孩成本高漲和90後思維方式的改變,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才是現如今年輕人真實生育意願的體現。
但是凡事無絕對,一個現象的背後都是由多重因素影響的。
1、經濟降速,但全要素生產率並沒有完全提高起來,因此人口紅利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了,收入增長緩慢,國民生育欲望不斷降低。
2、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人口不斷向大城市集聚,當資源和科技都開始聚集在大城市後,所爆發出的創新必將讓經濟增長由提高勞動供應向技術創新轉型,勞動力需求不再多,屆時人口出生率也會自然而然地降低。
3、人們生育想法的轉變,像70,80後一代即便有巨大的經濟壓力也要毅然決然生孩子。但是如今年輕人連戀愛的欲望都在降低,離婚率創新高(民政局2019年三季度最新統計全國結婚的713萬對,離婚的310萬對,離婚率高達43.53%),使得推動過去幾十年經濟高增長的勞動力人口增量大幅下滑。
出生率大跌帶來了什麼?
1、老齡化。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進入老齡化。截至2018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就已經達到11.94%。
據測算,到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65億人,佔比將達到18.51%;2050年這個比例將達到26.49%。
2、勞動力人口下降。國海證券研報預測,2020年青年人口將下降到3.68億,佔總人口比重下降到約26.3%。到2025年這一數據會下降到3.15億,佔總人口比重下降到22.3%。
勞動力人口的下滑會使得貿易、建築、工業等傳統支撐GDP的行業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經濟增長不得不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
3、消費傾向發生變化。一般來說,資產積累最高的年齡段在40-59歲之間,消費傾向最高為50歲以上的中年人,尤其在資產配置、醫療保健、社交等方面的支出很大,此外像60後重視健康,70後消費保守,80後喜愛休閒娛樂和網際網路消費,90後注重體驗式消費、旅遊,同時購房意願下降。這些不同的消費傾向都會隨著不同年齡人口結構的變化而變化。
該怎麼辦?
人口數量是文明興衰的重要影響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因為人口質量和凝聚力也會影響文明興衰,如果在繁衍後代上長期處於劣勢,文明沒落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來看,即使在2015年全面放開生育,依然無法顯著提升生育率。所以現在國家一邊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延續人口紅利期,一邊加緊尋求經濟增長轉型,未雨綢繆。未來,為國生娃,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