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2020-11-23 人民日報

網絡配圖

5月10日是母親節,剛剛升級為媽媽的小冉要在混亂中度過自己當母親後的第一個母親節了。小冉已經好幾個月沒睡過一個整覺了,孩子沒有緣由地哭、換尿不溼、餵奶等事情常常讓她精疲力竭。「當媽的不需要睡覺,全靠一口仙氣兒吊著。」她告訴記者:「孩子笑的時候確實會感覺到欣慰,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痛苦的。」

兩年前,記者採訪小冉,當時還沒有結婚的小冉明確表達不想生孩子,一方面是還房貸和租房的經濟壓力讓她和老公(當時是男朋友)喘不過氣來;另外一方面,自己剛找到工作,「一孕傻三年啊,生孩子前後這三年,事業基本廢了」。而且,小冉覺得自己的生活也很幸福,很充實,並不需要孩子。

「拼命生下的女兒,將來一定要好好保護」

去年小冉30歲,而立之年順利領證結婚。婚禮後沒幾天,小冉的老公給她看婆婆已經做好的嬰兒鞋子,「整個人都蒙了,感覺自己被『騙婚』了一樣」。

小冉夫婦兩個人在深圳租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孩子出生以後,小冉的父母、婆婆都從老家來到深圳。現在,小冉的家裡臥室一張床、客廳一張床,又在小區裡另租了房子供小冉父母住。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

小冉懷孕晚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建檔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疫情期間收治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婦(後來經核酸檢測為陰性),小冉害怕被傳染,便在孕晚期把建檔的醫院換成了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從一家三甲醫院換到了二甲醫院。

白天奔波於兩個醫院之間辦轉院手續,晚上回到家裡,小冉還要面臨孕晚期的反應,只要一躺下,白天吃進去的東西就會湧到嗓子眼,小冉就一遍一遍去廁所吐,吐到後來嗓子都破了,晚上基本上沒法睡覺。

今年3月9日,經歷了約12個小時的產程後,小冉生下了孩子。當孩子分娩出來以後,胎盤還沒有排出來,於是小冉又經歷了人工剝離胎盤,全程痛到「豬叫」,她感覺助產士在自己的子宮裡掏了一個世紀。

這個過程中,孩子被助產士抱到她的身邊,讓她確認性別,此時小冉已經痛到意識模糊,只覺得「內心很複雜不敢看」。從產房出來後,小冉的意識才逐漸清醒了一些,看著自己的女兒,切實地感受到了做母親的不易,覺得「拼命生下的女兒,將來一定要好好保護她,不許任何人欺負她,希望她可以幸福快樂一生」。

中國人依舊普婚普育

小冉生孩子之前的「恐育心理」在當下年輕人中並不少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有輿論認為,出生率的降低和年輕人的「恐育心理」有關。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菊華告訴記者,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15-49歲育齡女性減少了約500萬人,而20-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約600萬。育齡女性人口的減少,勢必會造成出生人口的減少。

20-29歲育齡女性的出生時間為1991-2000年,楊菊華分析說,除了當時我國依舊實施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出生的孩子少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生人口的性別失衡狀況比較嚴重(男多女少),也是現在育齡女性人數少的一個原因。

楊菊華說,我國出生率自2016年有了小幅回升以後,2019年是連續第三年下降,此後還會持續下降。然而楊菊華並未對此表示擔憂,她分析說,除了出生率,還應該看另外的數據——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57%,「這說明大家生育二孩的意願還是比較樂觀的」。

至於網絡上「恐婚恐育」的一些言論,楊菊華認為要分清是普遍性意願還是個體化意願。根據她多年的研究分析和田野調查、訪談等經歷來看,中國人依舊普婚普育,只是結婚生育觀確實發生了變化。「過去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為了老年生活有保障往往會多生孩子,現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已經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人口,不需要靠多生孩子來保障養老了,同時養育成本的提高,也會使得大家生孩子的數量減少。」隨著中國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30歲以後結婚生育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屬普遍現象。

此外,楊菊華還表示,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讀書上學時的想法可能會隨著參加工作後閱歷的改變而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是源於自身,也可能是源於社會、家庭的壓力。楊菊華本人坦言,她在上大學期間也曾經覺得不結婚的生活很自由,可是現在認為結婚組建家庭,並且養育二胎是更為理想的生活方式。

楊菊華曾經對不婚不孕的女性做過初步調查研究,除了個別主動選擇,大部分都是被迫的,「婚姻市場其實對女性是非常不利的。中國的婚姻市場有『男高女低』的傳統,這不僅表現在經濟地位上,還在年齡上,如果女性錯過了短暫的最佳擇偶年齡,可選擇的面就會很窄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90後梁子去年也初為人母,她和老公都是從外地來北京上大學,畢業後留下來的「北漂」。現在,小兩口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在要孩子前,梁子也很擔心目前的條件無法給孩子一個還不錯的環境。後來,梁子問了其他媽媽們,也在網上查了些資料,認為目前給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沒問題,「也不必事事追求最好的條件和環境,但一定要給孩子創造健康快樂的氛圍」。

與小冉不同的是,梁子覺得養育孩子雖然很辛苦,但是更多的感受是快樂。梁子懷孕初期就經歷了比較嚴重的孕期反應,吃東西、聞味道都想吐,在辦公室也坐不住,得頻繁到廁所吐。孕早期的反應過去之後,梁子又開始「報復性」吃東西,導致在懷孕期間檢查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每周去醫院上控制飲食的課程,平時吃的米飯也要用稱先稱出來,重量精確到克。

到了預產期,梁子還沒有要生的跡象,於是去醫院吃藥、打催產素,宮縮了4天才要分娩。真正生孩子的過程長達15個小時,梁子「感覺自己要疼『死』了,真的生不出來了」。

然而,當孩子出來以後,梁子看到自己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我兒子太可愛了!」她告訴記者,「因為是順產,就會覺得孩子其實也很努力,他也在和你一起受苦,他的腦袋要從那麼硬的骨頭中間鑽出來,肯定也會很痛苦。你要想你們是在一起努力,心理上就會好受一些。」

生孩子之前,梁子是一位沉迷於王者榮耀的「網癮少女」,每天晚上要玩3個小時以上,有時候要玩到半夜兩點多。有了孩子以後,「別說是王者榮耀了,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

梁子覺得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心態上的改變,因為生活中有了更大的樂趣,也不惦記著遊戲了。在梁子眼裡,孩子很神奇,「今天會抓東西了,明天會叫媽媽了,每天都有驚喜。而且每個變化都會讓我覺得『我兒子好棒』,在家每天都忍不住用那種很『浮誇』的聲音誇獎我兒子『哇!你好厲害』!」

梁子覺得帶孩子最大的成就感在於:「一個獨立於你之外的人,可以在你的養育下,慢慢長大。他現在是一張白紙,今後的性格、價值觀等都會有你的印記,所以你要約束好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媽媽首先要做好,然後才能通過行為去影響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在梁子看來,「母親,這個詞語,並不像傳統意義上講的只有偉大、無怨無悔地付出,更多的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 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小冉懷孕晚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建檔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疫情期間收治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婦(後來經核酸檢測為陰性),小冉害怕被傳染,便在孕晚期把建檔的醫院換成了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從一家三甲醫院換到了二甲醫院。
  • 2019年出生率創70年來最低值:中國年輕人真的不願再生娃了?
    昨天看到一組數據,國家統計局顯示,2019年,我們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難道中國年輕人真的不願意再生孩子,徹底進入了恐婚恐育時代?每次一提起出生率下降,很多人就會一刀切地認為中國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其實這種看法很偏頗。
  • 「人口警報」再度拉響,新生兒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為何不肯生?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年輕人也不太願意生育,即使生了一胎之後也不願意生二胎,和早些年的情況完全兩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年輕人表示,家裡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增加了一項教育、生活、醫療、住房、婚嫁成本,特別是生的如果是男孩,以後光是準備一套婚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的生育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生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
  • 2019年人口出生率大跌背後究竟說明了什麼?
    來源:小白讀財經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即2018年的1523萬之後再創新低。有機構預計,2100年中國人口總數可能不到10億。出生率為何大跌?
  • 這地出生率逼近0%!多國急了,真得生娃了
    如今,對待結婚生子,很多年輕人最直接的回答就是「不想」、「不願意」。但是,在當今我國生育率不斷降低,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基礎上,催生、催婚成為了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做的事情。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數量分別是1767萬、2023萬、2082萬、1982萬。
  • 出生率降低,國家不僅鼓勵生二胎,專家建議生三胎,年輕人:不生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年輕人也不太願意生育,即使生了一胎之後也不願意生二胎,和早些年的情況完全兩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年輕人表示,家裡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增加了一項教育、生活、醫療、住房、婚嫁成本,特別是生的如果是男孩,以後光是準備一套婚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的生育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生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
  • 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90後說了大實話
    執筆:檸兒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人口出生率數據顯示,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2017年,也就是實行「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卻跌到1523萬;2019年再創新低,全年出生人口又下跌至1465萬。
  • 日本出生人數跌出新低,年輕人沒錢沒房不願結婚生娃
    日本厚生勞動省22日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的年估算值顯示:2017年出生的嬰兒有94.1萬人,創189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死亡數估算值為戰後最多的134.4萬人。死亡人數減去出生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估算有40.3萬人,創新高。日本人口的死亡數在2005年就超過了出生數,轉為自然減少。
  • 催生迫在眉睫,國家「坐不住」了,年輕人到底怎樣才願意生娃?
    催生迫在眉睫,國家「坐不住」了,年輕人到底怎樣才願意生娃? 推薦語:還記得在爺爺奶奶那一代人裡,一對夫妻生個三、四個,甚至五、六個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那代人的眼中,他們普遍認為孩子多是件好事情,至少在將來自己的養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梁建章:2020年東亞出生人口再創新低,中國怎麼辦?
    2019年1-6月,濰坊市出生46009人,2020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5.8%。可以看出,上述地級市的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16.88%至25.8%之間。儘管我們不能將上述地區非全年的降幅推演為全國的全年降幅,但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比上一年有較大幅度下降已經沒有懸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的出生率僅為10.48‰。
  • 年輕人為啥害怕生娃了?
    正因如此,我們的父母會有不少兄弟姐妹,可是,現在隨著年輕人生育思想的轉變,很多老人「多子多福」的想法,難以輕易被實現了。 過去,很多家庭即便是條件不怎麼好,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會「吝嗇」。由於大家可生,導致我國的生育人口也達到了很高的一個水平,後來,為了出生人口的數量保持合理性,於是,出臺相關生育政策。
  • 不只日本人不願生娃,美國嬰兒出生率也跌至歷史新低了
    一說起出生率持續下滑,潛在勞動力人口減少,人們總是想起日本。事實上,不只是日本,美國的生育率也已跌至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2016年美國嬰兒出生率降至每1000個女性只生育了62名嬰兒,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值,低於2015年的62.5胎。
  • 再創新低,出生率僅有10.48‰, 房價拿什麼上漲?
    樓盤網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人口情況,根據數據顯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再次創下建國後新低,僅為10.48‰!在最近一兩年裡大家在討論房價的時候經常會提及到人口,事實上在目前政策調控逐漸深入的背景下,人口對房價走勢影響也越來越大,所以在統計局公布2019年的出生數據之後,越來越多人看跌後期房價。更重要的是,在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裡二孩比例佔到了新出生人口的57%,這說明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穩定人口有巨大支撐,但問題是現在物價水平下願意生二孩的家庭畢竟有限,等到這一批家庭生完二孩之後,人口會不會出現大幅度下跌呢?
  • 2019年日本出生人數創新低
    新華社東京6月5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厚生勞動省5日公布,2019年日本出生人數降至史上最低且首次不足90萬人,而人口自然減少數量則創新高。這顯示出日本少子化現象日益嚴峻、人口加速減少的趨勢。  厚生勞動省當天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出生人數降至86.5234萬人,為有統計以來的史上新低。
  • 2020年出生率再降?多地已經出現負增長,放開三胎還有用嗎?
    我們都知道「計劃生育」國策是在1982年確定,並在當年寫入憲法。按道理來說,計劃生育實施後,很多家庭確實少生了,還有不少獨生子女家庭。但實際上,出生率比沒有大幅下降。數據顯示,從1981年到1997年,我國出生人口都保持在2000萬以上,最多的是1987年,超過了2500萬。
  •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上海浙江最不積極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滬浙最不積極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本報記者 肖明 實 習 生 黃佳樂 羅的妮 北京報導導讀2013年至今,結婚率一再下降,與人口總量多年下降等因素有關,出生人口下降與結婚率下降趨勢吻合。數據還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2018年末上海結婚率為4.4‰,全國最低。越來越多的人為什麼不結婚?
  • 2019年出生人口僅1465萬,出生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2020年的新生兒會跌破1000萬嗎?怎麼都不願意生孩子?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不會跌破1000萬的,雖然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從80年代的20‰左右下跌到90年代的17‰左右,再下跌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12.3‰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進一步跌破12‰,這個過程是逐漸實現的,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0.48‰,對應的2019年新出生的人口為1465萬。
  • 為鼓勵生育,韓國生娃發現金,日本「分配」對象,中國放開三胎?
    近年來,有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比如韓國。有數據顯示,由於韓國新生兒數量持續下降,而死亡人數不斷增加,韓國人口在2020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
  • 中國總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年輕人不生孩子,以後怎麼辦?
    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10.48‰,這個數字,是過去20年來的最低值。連山東這個被稱為「中國最愛生孩子的省份」,過去幾年的生育率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2017年是17.54‰,到了2019年只有11.77‰。中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十四五期間,政策會不會放開三胎,甚至實質上取消計劃生育?令人遐想。
  •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為啥年輕人不愛結婚了?
    【新民晚報·新民網】 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為7.2%,為近10年來新低。從數據上看,很多年輕人已經放棄了步入婚姻的殿堂。12日上午,「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的話題強勢登錄熱搜榜。正在刷微博的木白君心中不免暗喜,原來單身生活的滋味不止小編我一人品嘗。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為7.2%,為近10年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