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迫在眉睫,國家「坐不住」了,年輕人到底怎樣才願意生娃?

2020-11-24 騰訊網

催生迫在眉睫,國家「坐不住」了,年輕人到底怎樣才願意生娃?

推薦語:還記得在爺爺奶奶那一代人裡,一對夫妻生個三、四個,甚至五、六個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那代人的眼中,他們普遍認為孩子多是件好事情,至少在將來自己的養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多生幾個孩子,哪怕是「打概率」,也能有機會實現「家族逆襲」,從而改變命運。

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國內資源還比較匱乏,生娃太多導致的後果比較嚴重,因此國家實行了「計劃生育」措施,鼓勵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

但是大家怎麼也沒想到,我國人口出生率會出現「史無前例」的三連跌困境。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我國的新生兒數量分別為1723萬、1523萬、1465萬,人口出生呈現了大幅下降的趨勢。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國已經逐步踏入了老齡化社會,據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65歲的老年人已經超過1.7億,老齡化+出生率連年下降,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我國人口會迅速減少,未來經濟發展難免受阻。

對此很多人也感到納悶,為什麼生活條件差的時候,大家生孩子反而積極得多。而如今條件好了,大家卻不喜歡生娃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此前,《中國生育報告2019》就明確指出,導致生育率低下的三個因素分別是住房、教育和醫療,其中,光是高房價就已經讓不少夫妻不敢生育。

有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7年,房貸的收入從17%增長到44%,這給撫養孩子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

先拋開一二線城市不說,看看現在國內很多的三四線城市,100平米的房子動輒上百萬甚至幾百萬一套,普通家庭根本支撐不起。

其次,孩子的教育支出問題,也是最令家長們頭疼的。

除了「學區房」的困擾外,孩子的教育支出更是表現在各種各樣的課後補習班、課外興趣班等方面。

以前的人生娃,很少會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但現在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已經是家長們的共識,總而言之孩子不參加補習班、不參加興趣班,無疑是「掉隊」的表現。在此情況下,家長是硬著頭皮也要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最後,醫療消費高昂,也是年輕人不敢生娃的重要原因。

現在去醫院看病,孩子就連小感冒不花個百來塊錢是「搞不定的」,如果出現更嚴重的疾病,那麼一個家庭無論多富有,最終都會被拖垮。

雖然這幾年醫保的不斷改增強了人們的看病信心,但從普遍的反應來看,醫療消費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

因此,雖然近年來我國北京、河北、山西、四川等多地相繼出臺了「鼓勵生育」政策。從生育保險費的支付到延長產假,各種福利措施應有盡有,但卻仍無法有效改變出生率迅速下降這一現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只有解決眼前這「三座大山」,才能徹底根治年輕人不生娃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娃」:種種帶娃難題是重要原因
    「我們從被『催婚』的一代又變成被『催生』的一代。」  近幾天,看到朋友圈持續刷屏的是否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以及社會撫養費等話題的討論,在廣州工作的白領青年史曉寓禁不住感慨。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新增人口為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
  • 出生率降低,國家不僅鼓勵生二胎,專家建議生三胎,年輕人:不生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年輕人也不太願意生育,即使生了一胎之後也不願意生二胎,和早些年的情況完全兩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年輕人表示,家裡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增加了一項教育、生活、醫療、住房、婚嫁成本,特別是生的如果是男孩,以後光是準備一套婚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的生育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生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
  • 年輕人為啥害怕生娃了?
    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比過去更有能力思考生育問題了,可是,很多年輕人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卻提不起興趣了,甚至連一個孩子也不願生。而且,國家對於生育這件事,也從「限制」轉變為了鼓勵,可是,年輕人似乎還是無動於衷。 在2016年,我國全面推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這段時間,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過短暫上升。
  • 多國急了,真得生娃了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人願意生孩子,更將多子多孫當作是家庭幸福美滿,祖上積德的好事情。不過,在2021年,我們再來看待多生孩子、早結婚的話題,和中國之前的景象卻是天差地別。如今,對待結婚生子,很多年輕人最直接的回答就是「不想」、「不願意」。但是,在當今我國生育率不斷降低,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基礎上,催生、催婚成為了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做的事情。
  • 二胎還沒生,專家又建議「三胎」,催生無果的背後,原因很扎心
    近年來,國家的人口政策有著極大的變化。不僅大力地推行二胎政策,有些專家甚至已經建議開放三胎。然而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卻覺得只生一個孩子就好,並不願意生二胎。這種現象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其實很扎心。
  • 「人口警報」再度拉響,新生兒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為何不肯生?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很多年輕人也不太願意生育,即使生了一胎之後也不願意生二胎,和早些年的情況完全兩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年輕人表示,家裡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增加了一項教育、生活、醫療、住房、婚嫁成本,特別是生的如果是男孩,以後光是準備一套婚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的生育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生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
  • 為鼓勵生育,韓國生娃發現金,日本「分配」對象,中國放開三胎?
    如今人口生育率過低,已大部分國家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情況下,鼓勵生育就成為很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畢竟只有鼓勵生育,擁有人口紅利,才能促進國家各方面的發展。 韓國生娃發現金 為了鼓勵更多的人生孩子,韓國採取的措施是給生孩子的人發現金,每生一個孩子發200萬韓元的現金
  • 日本出生人數跌出新低,年輕人沒錢沒房不願結婚生娃
    厚生勞動省做過一個調查,專門研究年輕人為啥不願意結婚,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是「窮」依然是廣大男女青年最大的障礙。 全文1538 字,閱讀約需3分鐘日本的人口減幅再次刷新紀錄。而厚生勞動省分析,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娃是導致人口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2017年日本結婚的情侶有60.7萬對,創下了戰後新低。厚生勞動省做過一個調查,專門研究年輕人為啥不願意結婚,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是「窮」依然是廣大男女青年最大的障礙。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那天,張嬸終於繃不住了,帶孫子、做家務的勞累,兒子兒媳的不理解,對家鄉和老伴的思念,一股腦全哭著說了出來。兒子兒媳聽後才低著頭上前安慰,說著自己錯了,以後一定注意改正之類的話,求讓張嬸不要賭氣回老家,再幫幫他們小兩口看兩年孩子。都說,中國式父母是天底下最隱忍的生物,很多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在心甘情願之餘,又有多少的迫不得已?
  • 有一種痛叫:催你生娃的比比皆是,最後幫你帶娃的卻空無一人
    一種生了娃的,一種還沒有生娃的。女人一旦結了婚一年內沒生娃,日子真的會挺艱難的。先說周圍的同事、同學、朋友及鄰居等那些已經結婚的,他們有的懷孕了,有的已經生了孩子,有的甚至還有了二胎,他們在還沒懷孕的人面前是耀武揚威和揚眉吐氣的,這些人總時不時地問一句:「有動靜了嗎?」他們催了一次還不過癮,時間越久催的越頻繁。
  • 健康中國:生娃別太晚,在合適的年紀做合適的事
    時下,不少年輕人受生育、養育成本等諸多因素影響不願意生娃。覺得自己應該拼事業,等有一定物質基礎以後再生育。等到事業穩定了,經濟條件允許了,卻發現自己怎麼也懷不上了。為了要個娃,又開始到處尋醫問藥,甚至還要採取輔助生殖技術。為什麼說,生娃要趁早?女性的黃金生育年齡是多大?太晚生娃有哪些危害?
  • 2019年出生率創70年來最低值:中國年輕人真的不願再生娃了?
    昨天看到一組數據,國家統計局顯示,2019年,我們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難道中國年輕人真的不願意再生孩子,徹底進入了恐婚恐育時代?每次一提起出生率下降,很多人就會一刀切地認為中國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其實這種看法很偏頗。
  • 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90後說了大實話
    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呢?90後說了大實話。 兩邊父母都催,但是她還是不敢生。她說:「現在生活壓力太大了,我們兩口子的工資有一大半都要用來還房貸。青黃不接時,還要去『啃老』。而且,工作忙,生了也沒時間帶,總不能生完就甩給老人吧?」 也是,現在很多90後朋友都吐槽說「工資還沒有父母養老金多」,剛入社會沒結婚的年輕人,要租房、吃飯、交友,每月工資基本上都不夠花,還要伸手問父母要錢。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今年3月9日,經歷了約12個小時的產程後,小冉生下了孩子。當孩子分娩出來以後,胎盤還沒有排出來,於是小冉又經歷了人工剝離胎盤,全程痛到「豬叫」,她感覺助產士在自己的子宮裡掏了一個世紀。這個過程中,孩子被助產士抱到她的身邊,讓她確認性別,此時小冉已經痛到意識模糊,只覺得「內心很複雜不敢看」。
  • 「我用命給你生了個孫子怎麼算」,婆婆幫忙帶娃要工資,寶媽怒了
    結婚之後婆婆跟兒媳的關係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自己出去住,不跟婆婆待在一起,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但有了孩子之後,一切可能就會發生變化。很多年輕家長根本就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時候老人一般都會幫忙帶娃,但孩子還需要在父母的身邊,所以老人就會直接搬到孩子的家裡面。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 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小冉懷孕晚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建檔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疫情期間收治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婦(後來經核酸檢測為陰性),小冉害怕被傳染,便在孕晚期把建檔的醫院換成了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從一家三甲醫院換到了二甲醫院。
  • 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這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
    來源:《財經》新媒體這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目前,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何防止「跌跌不休」、如何提高生育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人口問題,常說常新。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到底是什麼讓現在的年輕人不再想生孩子?
  • 連生4娃依舊不受寵,10年婚姻說崩就崩?
    實際上,我國生育率下降早就是不爭的事實,總和生育率從200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1.5~1.6之間,屬於低生育率國家。前一陣兒的「專家建議開放三胎」,大部分女性朋友都是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可我們女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生小孩兒呢?女人生來就生理結構比較特殊,生娃是我們獨一無二的能力,可對於職業女性來說這就是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立春後才進馬年 初四生娃也屬蛇
    原標題:立春後才進馬年 初四生娃也屬蛇  新京報訊 (記者王卡拉)「2014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初四生娃的家長們注意了,這幾天出生的娃們屬蛇而非屬馬,立春(也就是大年初五)之後才是真正的馬年。」前日,在望京網上,網友海之藍截圖手機APP程序萬年曆,證明大年初五開始才算蛇年。專家證實,按民俗習慣,立春確實是生肖輪換的節點,而非除夕。
  • 鼠年生娃「命」不好?「十鼠九苦」並無依據,鼠寶寶扎堆報喜
    媽媽勸女兒:「十鼠九苦」,抓緊備孕吧去年1月份,我的閨蜜薇薇就跟我講了她的苦惱,她的媽媽非常著急,催促著閨蜜備孕,想趕在鼠年之前把寶寶生下來,這樣就是「金豬寶寶」了。但是閨蜜卻說順其自然比較好,沒有那麼多講究,哪個屬相的寶寶都挺好的。這些可把媽媽急壞了,訓斥閨蜜:你今年要是不生,就等到鼠年過去後再生吧,「十鼠九苦」沒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