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糖尿病常見的8大謠言,第1條就有 90% 的人中招,看你是否在列

2021-01-18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測算數據顯示: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能達6.42 億,由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貢獻了全世界1/3的糖尿病患者,將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糖尿病的防控刻不容緩~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不少關於糖尿病的「謠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的一些常見謠言,看看你中招了沒?

NO1 糖尿病是糖吃多了?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一說起糖尿病,很多人就會覺得是吃糖多導致的,畢竟這個病名字中就帶「糖」,得了病也不能多吃糖,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糖尿病是一種受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生活習慣所影響導致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主要原因是人體胰腺不能正常產生胰島素或身體不能正常利用胰島素,導致血糖高於正常的一種症候群。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不喜吃糖的人也得了糖尿病的情況。

NO2 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島素?

不完全正確。

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兩大類。

得了糖尿病後不是說馬上就可以打胰島素。

往往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剛剛發病時血糖一般通過藥物治療都能控制在一個標準當中,而且也不會引發併發症,這時候往往只需要通過藥物治療一般都能控制好病情。

但是如果得到糖尿病幾年以後血糖通過藥物控制不了,就需要選擇注射胰島素了。

NO3 使用胰島素會成癮?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在許多患者看來,胰島素具有依賴性,一日用上了往往就撤不下來了,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在臨床上,當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建議患者用胰島素的時候,說明這個時候是有適應症需要用胰島素的。

胰島素是人體自身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生理激素,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成癮的問題。

即便有些患者注射胰島素後撤不下來,也不是對胰島素產生依賴性,而是由於患者的病情所需要,比如自身胰島β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滿足機體的需要,所以大家不要產生誤解。

NO4 少吃主食多吃菜,有益於控糖?

不完全正確。

據研究發現,菜中一般油的含量比較高、蛋白質多,只吃菜會導致熱量猛增,容易得糖尿病。飯少吃了,菜吃多了,菜餚中的油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很高,甚至還可能超過米飯中澱粉的熱量,導致熱量超標,營養過剩。

妙妹小貼士:不要懼怕主食,粗細搭配才是合理的膳食,科學研究表明,精製糧與粗糧的比例以6:4為最佳。

NO5 無糖食品可以多吃?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可以吃,但需要適可而止。

糖尿病人不能吃糖的原因是要避免血糖急劇升高。而無糖食品中,帶來甜味的其實是糖醇,糖醇雖然對血糖的影響也比較小,但是也還是會導致一定的血糖波動。

而需要用大量糖的食品往往也含有比較多脂肪和精製澱粉,所以謹慎的建議是:糖尿病人可以吃,但需要適可而止。

NO6 只有胖人才會得糖尿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糖尿病通常被認為是胖人得的病, 其實也不盡然。雖然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但也不代表瘦人就進了「保險箱」。

「瘦子」一樣有得糖尿病的風險。一般來說,瘦人得糖尿病多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胰島素缺乏,人體不易儲存能量, 身體雖不胖,但同樣可能會得糖尿病。

NO7 糖尿病不能喝粥?

不完全正確。

粥容易消化,是我國老百姓幾千年來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老少皆宜。但是,也就是因為它易消化、易吸收,喝粥後血糖會迅速升高。

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喝粥,特別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越喝血糖越高。

但是如果想要喝粥,妙妹建議可以摻入一些雜糧。比如黑米、紅豆、綠豆或糙米等等,升糖指數都是比較低的。既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又能中和升糖指數。

NO8 糖尿病是富貴病很難預防?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糖尿病一向被稱為「富貴病」,但大概率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當人們攝入過量的卡路裡和脂肪時,身體就會產生不良的血糖升高,如果血糖得不到控制就會導致患糖尿病的風險增高。

通過選擇健康的食物和改變飲食習慣,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血糖在安全的範圍內。同時減肥也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並提供更多的健康益處。

重視糖尿病,預防很關鍵!

1、飲食

飲食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合理,多吃綠葉菜,忌甜、忌鹽、 忌膩、忌辣,胖人應逐漸減少食量,通過減重改善胰島素抵抗。

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血糖發生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 非常危險。

2、適度增加鍛鍊

制訂安全的運動計劃,運動還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體重。

適合糖尿病人的運動:

跳舞:跳 30 分鐘消耗熱量為 165 卡;

爬坡快走:30 分鐘消耗熱量 320 卡;

慢跑:30 分鐘消耗熱量 295 卡;

做家務:做30分鐘家務,如種花、除草等消耗熱量 165 卡。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不熬夜、忌菸酒,保持心情愉快;經常監測血糖和其他併發症;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一旦血糖控制欠佳, 建議到內分泌專科調整降糖藥物。

4、維持健康的體重

超重/肥胖患者減重的目標是3~6個月減輕體重的5%~10%。比較瘦的人應通過合理的營養計劃,恢復並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5、定期檢查

健康中國行動中提出: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6個月檢測1次餐後2小時血糖,有助於糖尿病的預防。

6、減輕壓力

在高壓狀態下,身體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以致出現胃口大開、心跳加速、血糖升高等情況,所以大家記得平時要學會調節心情,釋放壓力。

緩解壓力的方法很多,當壓力很大時,運動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緩解壓力;還可以和親人或好友一吐為快,釋放所有的不開心等等。

在我國嚴峻的「多糖大國」的背景下,更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早發現、早預防」的意識,防患於未然。

積極採取防治措施,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有針對性地調理生活狀態,就有可能延緩甚至是不讓糖尿病發生。#健康科普排位賽##健康科普大賽##糖尿病#

參考文獻[1]雲無心.關於無糖食品的三大誤區,看看你中了哪條[J].生命與災害,2018(12):39+38.[2]高靖.瘦人為何也會得糖尿病?[J].中醫健康養生,2017(06):50-51.[3].世界糖尿病日,你應該了解的知識[J].臨床研究,2020,28(11):194.

關於糖尿病,你還踩過哪些坑,或者有哪些疑問嗎?歡迎留言區討論~

相關焦點

  • 關於糖尿病的18個謠言 你被忽悠了嗎
    掌握技巧粥可以照喝……11月14日是第13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舉辦的主題宣傳活動上,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內分泌科郭啟煜主任醫師就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糖尿病防治誤區進行了披露。看看這些平日被不少人奉為「科學」的健康謠言,有幾個把你給忽悠了。謠言1糖尿病一定會遺傳不一定!
  • 12星座:獅子座的「唯一」,第2條讓人哭笑不得,看你是否中招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12星座:獅子座的「唯一」,第2條讓人哭笑不得,看你是否中招   獅子座的唯一、獅子是唯一能和白羊座一拍即合的星座   歡迎大家留言探討,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也可以分享給好友,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本號
  • 糖尿病徵兆 手上出現這條橫紋小心是糖尿病
    生活當中糖尿病是危害很多人健康的一種疾病,在糖尿病早期的時候很多人會忽視,那麼糖尿病的徵兆有哪些呢?如何預防糖尿病比較好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引發高血糖的誘因有很多,並且近些年來,糖尿病就像小鬼一樣,悄無聲息的進入了挨家挨戶的大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如再不改善生活習慣,至2040年,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將增至1.5億!
  • 10月份謠言Top10都在這裡,你中招了嗎?
    10月謠言Top10在此,你中招了嗎?10月即將結束,又有一批謠言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你都被哪些「套路」過?一起來看看吧!TOP10:家裡的可樂和吸塵器能滅火?家裡著火了,怎麼辦?近日,有視頻在網上流傳,有人用家用吸塵器的吸氣口對準火苗「清掃」,火苗隨之逐步消失。
  • 盤點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 哪些你中招了?
    謠言   全國銀行成為中國   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10月1日起,全國銀行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銀行就是失散兒童守護人。
  •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作者:殷熒 時間:2020-12-31 22:19:00 臨近歲末謠言也來刷存在感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澄清謬誤 以正視聽讓謠言止步
  •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不瞞你說:這8類人「榜上有名」
    糖尿病是當下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我國發病率逐漸增加,尤其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8類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一般來說,得了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就是喝水多、排尿多、吃得多但是體重減少。
  • 盤點疫情謠言七宗「最」 這些規律你發現了嗎?
    7月8日,北京連續3天0新增。7月9日,北京連續4天0新增。是時候總結本次新發地疫情相關謠言的類型特點了,讓我們一起來揭露它們的七宗「最」。一、關於病例——「XX地有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見謠言關鍵詞某地出現確診病例、某地有人從北京回來確診、某地有人被北京確診病例傳染、某醫院有確診患者、某企業有員工感染……謠言模板:地點+人數+確診此類謠言造謠成本極低,只要代入地點、人數,配合確診、核酸檢測陽性等關鍵詞,一條疫情謠言就編造完成
  • 裝修大全:裝修最常見的後悔事,你中招了麼?
    工藝選擇-機制水槽手工水槽存在開焊風險,且直邊增加保潔難度,前邊有述。造型選擇--單槽雙槽增加了保潔工作量,下水複雜增加維修風險。又參考了下國外網站,大廚房90%以上用的單槽,小廚房就沒看見雙槽。而且都不大。這可能跟人家有洗碗機有關係。
  • 【網絡謠言粉碎機】2021,網住平安,諸事順遂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若網不淨,則心難安,平安順遂的美好願望自然也會落空。盤點過往一年的謠言信息,「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糧食短缺,趕緊囤米搶油」「吃大蒜、喝白酒可以防治新冠肺炎」「低溫可凍死新冠病毒」赫然在列,很多人發現自己也是謠言的消費者,不僅時間被消耗、善良被利用,還可能為此付出經濟、健康成本。
  • 今天放假、樓下有快遞……愚人節到了,你中招了沒?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金晨、實習生潘純熙)「今天放假不上班」、「樓下有你的快遞」……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在這個可以放心表白不用覺得尷尬的日子裡,你「中招」了嗎?「求真」欄目今天就帶您一起回顧歷史上的愚人節新聞,教您如何擦亮火眼金睛,識破詭計。  日常生活篇:謠言也能給你「全方位關懷」  1.
  • 老年糖尿病如何治療?指南推薦 5 大要點
    糖尿病,特別是 2 型糖尿病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日漸增長,尤其是在年齡大於 65 歲的老年人中。這一患者人群糖尿病的潛在病理生理學進展因衰老對代謝的直接影響而加劇。衰老效應與糖尿病相互作用,也會加速很多常見糖尿病併發症的進展。
  • 盤點9種常見的眼型,第三種是公認的「美人眼」,但卻很少人有
    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好看的人就天生多一份靈動感,《紅樓夢》中對王熙鳳的眼睛就有過細緻的描述:「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那麼你真的知道丹鳳眼是什麼眼睛嗎?一起來看看9種眼型吧。盤點9種常見的眼型,第三種是公認的「美人眼」,但卻很少人有!
  • 盤點6種比較常見的交通標誌,你都認識嗎?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交通標誌總是與我們的日常駕駛息息相關,我們如果不認識交通標誌的話,不僅會被扣分和罰款,還會對自己的生命財產產生威脅,下面我們就來盤點6種比較常見的交通標誌,你都認識嗎?現在知道還不晚。
  • 史上最全盤點:十種常見算命方法真假大揭秘!
    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盤點常見的算命途徑跟方法。算命方法:常見的大約有十種。詳見下圖。根據靠譜程度,分為四類。01PART1 騙人騙得很純粹八字算命最常見的算命方式,幾乎沒有之一。在之前文章裡講過,只靠八字算命基本就是忽悠人的把戲,不再贅述。生肖以出生當年的生肖為依據,進行測算,幾乎沒有準確度可言。不過確實有不少關於生肖的謠言,有個叫十羊九不全,讓很多人誤以為屬羊的生肖不好,其實這句話的由來是當年為了諷刺慈禧太后而流傳開來。類似說法很多,大可不必理會。號碼吉兇完全騙人!!!重要的話三個驚嘆號。
  • 「媽媽手」痛,一個動作知道你是否中招
    「媽媽手」,醫學上稱之為腱鞘炎,或狹窄性腱鞘炎,是手部一種常見的疾病。之所以叫「媽媽手」,是因為新手媽媽長時間抱娃,或抱娃姿勢不當,導致手腕部的肌腱與腱鞘不斷摩擦、勞損,發生炎症。「媽媽手」當然也不是媽媽的專利,長期抱寶寶的爸爸,爺爺或者奶奶也會得這種病;不要忽略長期玩手機、長時間用雙手重複一個動作,亦是這種病的誘因。
  • 被陰蝨「纏身」時,會有什麼症狀?注意:有2條傳播途徑,別中招
    小時候可能有不少人頭上都長過蝨子,異常瘙癢,可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試想一下,如果是特殊部位長了蝨子,將會變成什麼樣?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陰蝨,而且現代人身上很少長陰蝨了,但少不代表沒有,況且陰蝨還會傳染,還是要多注意下。被陰蝨「纏身」時,身體會有什麼症狀?
  • 懷舊服:不貴好用裝備大盤點,淡血手套在列,啟示項鍊上榜
    懷舊服:不貴好用裝備大盤點,淡血手套在列,啟示項鍊上榜 2020-09-21 19:21  體育老師愛打遊戲
  •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俗話說,「買家不如賣家精」。生活裡當我們沉浸於購物的欣喜時,卻不知道我們已經心甘情願地踏進商家為我們設計的消費陷阱當中。去理髮店時,有人會問你,「我們有59/89/149的理髮套餐,您選那套」。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89元的,58元的怕他理不好,149元的又覺得太貴,沒有必要,於是就會選個適中的。我們總是會把先接受的信息,作為參照物,在新接收到信息的矛盾作用下,做出相應的判斷和決策。這是因為大腦決策時,急需一個參照物。
  • 有關「疫情」的22條最新謠言:結果你都信了
    ,請務必記住這個「靈魂三拷問」1、有沒有單號?謠言六:廣州採芝林稱「有口罩」1月29日,微信流傳「廣州北京路採芝林藥店有口罩賣,從今天到初八,上午10點,下午2點,有400袋口罩銷售」。藥店工作人員在門前告訴市民,網絡所傳消息為謠言,今天已經沒有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