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社區:貧困戶脫貧摘帽 幸福溢於言表

2021-01-10 宿松新聞網

  初冬時分,筆者在龍井社區扶貧分管幹部、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石九橋的帶領下,專程實地採訪了該社區原殷灣組的殷德明等幾位貧困對象戶。

  免費上學,幫助順利完成學業

  初次見面,年近花甲的殷德明有點緊張。不過當我們說明來意之後,他露出了笑容,打開了話匣子:「我的家庭能有今天的幸福,能有今天這樣舒適的居住環境,全靠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如今兩個孩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分別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正式工作;我雖然年近花甲,但是社區仍然安排我在公益性崗位上就業,收入穩定,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真誠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社區幹部和東北新城的各位領導!」

  殷德明出生於1963年10月,小時候因為家裡很窮,只上了幾年小學,年輕時一直單身,直到30多歲,才在親朋的撮合下娶妻,不過妻子一直體弱多病。1991年3月,兒子殷永文出生,1992年6月,女兒殷文鳳出生。他的生活漸入佳境。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98年,妻子重病離世。從那時起殷德明既當爹,又當媽,獨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壓力沉重,一度陷入困境。

  困境中,社區幹部及時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把他家首先納入貧困戶的救助對象,又幫助孩子們免費入學。如今,兒子殷永文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女兒殷文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現在一人獨居的殷德明。社區通過公益性崗位扶貧,讓他成為龍井社區生態護林員,利用空閒之時養羊41隻、養殖肉牛牛6頭,年收入3.6萬元。另外還能享受金融扶貧、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就業扶持等項措施,年收入穩定,生活有保障。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生活標準。

  殷德明家庭,從當初的一個窮困潦倒的苦難家庭,到如今成為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時時處處都體現出黨和政府的溫暖,體現出時代賦予的溫馨,體現出黨的扶貧證政策的無比優越性!

  幫助發展養殖業,促脫貧致富

  「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新城領導、社區幹部們的關懷!近年來我家獲得了一系列的扶貧政策、救助措施,終於讓我家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讓我們全家也和大家一樣,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龍井社區楊屋組視力一級殘疾人楊巖松感慨地說。

  楊巖松今年57歲,他天生視力一級殘疾,夫妻倆在東北新城駐點科幹的指導下,通過社區幹部的奔走與直接幫扶,謀劃、籌辦綜合養殖場地,每年養雞1000隻、養鴨1000隻、養羊150隻;安排他兒子在本地常年務工,空閒時間在父母的養殖場打個幫手。這樣幾年下來,他家庭年收入達到了10萬餘元,人均收入達到1.5萬元。

  另外他加還能享受金融扶貧(搞養殖)教育扶貧、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項扶貧措施,該戶已經於2015年年底順利脫貧。雖然他家在政策上已經脫貧,但社區幹部為了防止「反彈」現象發生。在扶貧、扶志等方面仍然不忘關心他、愛護他,經常前往他家的養殖基地走一走看一看,幫助他解決技術、資金周轉等項困難,解決產業扶貧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繼續鞏固「脫貧」效果。

    脫貧攻堅因人而異、精準施策  

    據龍井社區扶貧專幹殷楷兵介紹,該社區原有貧困戶104戶,379人。經過社區幹部多方努力,利用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種植、養殖、健康扶貧、公益性崗位就業等多種途徑,有很多居民逐漸走出脫貧的行列。並於2017年整體脫貧。

  為如期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打牢脫貧攻堅工作基石,實行精準施策,今年,龍井社區圍繞貧困縣退出重點指標「六條措施」切實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全方位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社區幹部通過進村入戶走訪調查,了解扶貧戶家庭勞動力、收入支出、家庭成員健康等情況,找出致貧癥結,針對具體情況因戶因人施策,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積極引導有條件、有理想、有勞動能力的幫扶對象戶尋找對策,因人因地制宜發展家庭種植業養殖業,讓人盡其才、人盡其力,讓人添意志、家庭添收入。為脫貧對象戶量身定做,解決合適就業崗位,對於那些既有就業特長能力,又有就業意願的幫扶戶,幫助聯繫外出務工或者在當地尋找就業機會;通過勞務輸出或者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促進脫貧攻堅成效立竿見影。(通訊員 浩淼)

相關焦點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我們的摘帽記
    一磚一瓦,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千百年的安居夢正成為現實。11月17日,臨近彝歷新年,布拖縣龍潭鎮幸福村興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拉馬爾且忙碌起來了,合作社主營的青花椒、土雞、野生蜂蜜等成為不少人選購的年貨。「謝謝你們的購買,我們合作社的貧困戶會因此受益。」拉馬爾且對每位購買產品的顧客表示感謝。
  • 昂首邁向小康路——寫在廣西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20日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我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廣西早部署、早謀劃,落實掛牌督戰要求,堅持督戰一體、以戰為主,採取超常規政策措施,成功攻克最後貧困堡壘。
  • 為了脫貧摘帽的承諾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時任湖南省炎陵縣委書記的黃詩燕,卻倒在了衝刺的道路上。 2019年11月29日上午,開完全縣扶貧工作會,回到縣委住所,黃詩燕突發心臟病,不幸殉職,年僅56歲。 在株洲市,在炎陵縣,相識的、陌生的,在朋友圈發詩文,在網上建紀念館,人們紛紛悼念這位炎陵縣的領頭雁。
  • 下一番「繡花」功夫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近日,南寧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劉宗曉接受專訪時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下一番苦功夫,做好貧困戶脫貧摘帽「雙認定」工作,啃下易地扶貧搬遷的「硬骨頭」,確保完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耒陽:殘疾貧困戶「變身」理髮師 「剪出」脫貧好日子
    9月14日,在耒陽市龍塘鎮龍鳳社區,一家名叫「拱生理髮」的理髮店裡,一位身軀矮小,佝僂著背的理髮師,踩在自製的木凳上,目光篤定,嫻熟的剪刀、梳子上下翻飛,正在給村民理髮。這位理髮師就是龍鳳社區貧困戶曹起輝。
  • 壽縣千年古城煥新顏: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貧困縣高質量摘帽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壽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完善政策體系,壓實攻堅責任,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施策,盡銳出戰。如今,該縣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了貧困縣高質量摘帽。壽縣扶貧辦人員介紹,對於有產業發展能力的大戶和貧困戶,壽縣溫氏企業與其合作,發展成為家庭農場主,在種苗、技術、銷售上充分合作,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共贏。企業承包期間,還優先安排貧困戶進場務工,提供就業崗位,平均工資高於周邊地區,一批能養豬、會養豬、養好豬的貧困戶成了富裕戶,穩定地實現高質量脫貧。
  • 「鐵掃把」扶持 為貧困戶增收脫貧
    原標題:國網德安縣供電公司黨委狠抓「黨建+產業扶貧」「鐵掃把」扶持 為貧困戶增收脫貧消費日報網訊「要帶領村民們徹底脫貧,發家致富還是得靠自己動手,想辦法發展產業。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近日,江西德安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滿雙寶在2020扶貧工作會議上說道。
  • 蒙古族女幹部塔娜用赤誠之心幫貧困戶叩開「幸福門」
    張林虎 攝中新網赤峰12月7日電 題:蒙古族女幹部塔娜用赤誠之心幫貧困戶叩開「幸福門」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截至2020年10月底,全旗剩餘140戶285名貧困戶也已全部脫貧。」看著窗外皚皚白雪,內蒙古自治區殘聯副理事長、自治區駐克什克騰旗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總隊長塔娜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 有了一技之長貧困戶的生活變化有多大?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如何真正拔掉「窮根子」,對貧困戶既扶志,又扶智,很多地方和部門都在積極行動,多管齊下,合力啃下最後的硬骨頭。在這中間,開展免費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掌握一項發家致富的本領受到了普遍歡迎。
  • 貧困戶養羊忙,脫貧路上喜「羊羊」
    貧困戶養羊忙,脫貧路上喜「羊羊」 2020-10-28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工廠 拓寬就業扶貧路(人民眼·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平利縣因地制宜探索實施「搬遷建社區、社區辦工廠、工廠促就業」。至今,在這片交通閉塞的深山大川裡,83家社區工廠悄然生長,商貿投資活躍,進而改變了一大批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來到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實地察看了社區電子加工廠、毛絨玩具廠、服飾公司產品展示廳,對當地「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肯定。
  • 幸福花開新邊疆丨致富小康路!小小藏香如何助力傑麥村貧困戶脫貧?
    幸福花開新邊疆丨致富小康路!小小藏香如何助力傑麥村貧困戶脫貧?旺傑是林芝市巴宜區布久鄉傑麥村的村民曾患過腦溢血的他身體狀況不佳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獲得了保潔員工作一年收入有3500元生活依然有困難就在此時成功脫貧的同村村民桑珠
  • ...卻話幸福暖心間丨普定縣定南街道三合社區村民楊小平
    我是普定縣定南街道辦事處三合社區後山組楊小平。三年前的冬天,我們一家四口還住在不足20平米的老房子裡,那時候的每個寒冬,對我們一家人來說,都是一個難關。破敗不堪的老式瓦房,寒風穿堂而過,一家人相互依偎,我作為一家之主,無奈和心酸湧上心頭。屋漏偏逢連夜雨,後來我患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這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正面臨高考的女兒也差點因此輟學。
  • 枯木逢春又發芽——一位貧困戶的脫貧故事
    米脂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黃烔到米脂縣銀州鎮馮渠村貧困戶馮繼雄家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   ■謝瑞   「好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  這是我在金融助力脫貧攻堅路上親眼見證的一個貧困戶脫貧奔小康的真實故事。   剛過花甲之年的高生紅曾經是地地道道的貧困戶,家住陝西米脂縣銀州街老樹溝村,妻子老弱多病,上了歲數又身有殘疾的老高不能幹重體力活,家庭生活全靠僅有的十來畝責任田的微薄收入維持,入不敷出,日子非常艱難。2016年脫貧攻堅全面展開,高生紅成為村裡第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鄭雄文——讓貧困戶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鄭書記經常找我拉家常,我雖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是對未來的小康生活充滿信心。」「鄭老師帶我們閱讀《納尼亞傳奇》英文小說,感覺自己和城裡的學生差不多」......說起鄭書記,落煙村村民如同打開了話匣子。
  • 河南舞陽縣脫貧攻堅辦副主任何秋生:初心照亮扶貧路
    孫長春拉著老何的手感慨道:「我現在能過上這麼幸福的生活,多虧了何主任的幫助,你是黨的好幹部!」「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這是何秋生的初心。何秋生常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撲下身子,沉下基層,以「繡花」功夫落實幫扶措施,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2018年的4月17日,註定將長久定格在60萬舞陽人的記憶裡。
  • 版書鎮:開發臨時性務工崗位 助力貧困戶增收
    版書鎮南關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宋小根對來他家走訪的南關村第一書記王炯開心的說到。為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防止貧困人員「因疫返貧,版書鎮堅持「按需設崗、以崗定人」原則,在鎮村就近開發保潔員、防火巡邏員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臨時性務工崗位,讓部分貧困人口參與進來,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 多措並舉,福建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全部脫貧。靠養蜂摘帽的貧困戶說...
    核心閱讀自2016年起,福建省開展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通過多項措施助力貧困殘疾人脫貧。多方合力,構築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產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培訓技能,增強貧困殘疾人就業信心……隨著一項項政策措施的落地,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全部脫貧。
  • 40個農戶眼中的脫貧變化-新聞中心-北方網
    讓我們透過普通群眾的日常,來感受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縣實現了脫貧摘帽。這一年,記者隨著脫貧攻堅的鏗鏘鼓點,行進在南北鄉間,感受著脫貧攻堅的努力,也分享著人們走出貧困後的喜悅。新年伊始,翻動2020年行走記下的一頁頁筆記,希望的田野、美麗的鄉村,還有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又浮現在心間。記者從採訪筆記中整理出40個農戶的變化,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