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2020-11-28 新京報

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是英國作家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的小說《北方以北:維京人的航海與薩迦中的北歐歷史》。8世紀走向尾聲之際,維京人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在中世紀,北歐人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個角落:北至北極斯堪地那維亞的荒原,南到中世紀政治動蕩的基督教腹地,向西越過洶湧的海洋到達格陵蘭和北美洲大陸外緣,向東沿著羅斯的江河從事貿易。本書透過北歐人在中世紀文學體裁薩迦中講述的故事,探索了這片天地。

此外,本周書單從文學、歷史、社科等類別選擇了6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我們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鑑。

《北方以北:維京人的航海與薩迦中的北歐歷史》,(英)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 著,梁卿 譯,低音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10月版

說起維京人,我們總是會想起海盜、殺戮等偏於負面的詞語,想起許多關於入侵與掠奪的故事。由於「維京」一詞涵蓋甚廣,所以這些印象也給整個北歐世界投下了濃重陰影:喋血的島嶼和鹽鹼灘上浸滿血汙的拜帖、描述海上屠狼襲擾沿海地區的詩歌和布道詞、考古學家從沼澤和墓地裡打撈和發掘出來的海盜長船,這是當年世界對北歐人的看法,也是現在仍然常見的看法。  

但本書作者埃莉諾所講述的故事與以往並不相同。在她看來,我們對中世紀北歐人的了解多半來自局外人的觀察,並沒有真正透過他們的眼光看待事物,關於維京人的歷史複雜迷人,遠遠超出我們能夠從大眾傳媒、想像或者忘得差不多的歷史課上得到的一切。維京人足跡廣布,對歐洲歷史產生過深遠影響,為此埃莉諾四處奔走,做了大量考據,將各種魔獸精靈棲居在世界犄角旮旯的學問挖掘而出,也從北歐的薩迦文學裡獲取了許多靈感。  

因此,這並不是一本通常意義上的歷史書籍,而是包含了文學、考古、博物等方方面面的細節。就閱讀感受而言,這是一部用熱情寫就的書,充滿了野性與原始的激情。而這種激情不僅僅是從作者的文字中生發出來,也是從薩迦的強大魅力中散發出來。在這裡,神學的地理與想像的地理合而為一,人與神合而為一,物理的邊界也為之消泯。(楊司奇)

《死海之濱》,(日)遠藤周作 著,田建國 譯,可以文化 |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9月版

「你啊,靖國神社和教堂,你會尊重哪一頭?」時隔多年,戰時日本刑警的問訊依然讓小說裡的「我」不寒而慄。當時為了避免麻煩,「我」選擇了將罪責統統推到宿管神父的頭上,這也讓「我」在無形之中感受到了猶大般的罪責。如今,戰爭已經過去,「我」抵達了耶路撒冷,重新追尋耶穌的故事,並在以色列與約旦的衝突中繼續質問——信仰的意義何在。

遠藤周作被格雷厄姆·格林譽為日本20世紀最好的小說家,而宗教信仰是他小說中一貫反思的主題。在《死海之濱》的故事中,主人公在以色列基布茲的道路上遊弋,回憶過去與歷史,回憶一個名為「耗子」的同學死在納粹集中營的故事。在耶路撒冷,他意識到那些所謂的聖人遺物、宏偉神殿不過是發展旅遊業的契機,而耶穌在布道途中留下的真正神跡,只有愛。耶穌身上並沒有拯救麻風病人的超能力,但身材枯瘦的他永遠選擇和受難者一起受苦,愛他們,並同情他們。然而在現實中,以愛為名的信仰似乎是羞於啟齒的,在政治衝突的現實中,人們只想要利益,想要奇蹟。「他並沒有聽懂你說的話。他也很快就會恨你的」。當時門徒對耶穌的呼喊,成為了延續千年的遺憾。人們對「救世主」的索求,最終湮沒了愛與同情。(宮照華)

《王考》,童偉格 著,後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

童偉格曾作為頒獎嘉賓,參加新京報書評周刊的2017年度好書典禮。他身材高大,頭髮大部分斑白,說起話來低沉溫和,很謙遜,和他的文字一樣,也像極了他對待文學的態度:他一直說自己是寫作上的學徒。童偉格的文字克制、明亮,卻也帶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哀傷,那種淡淡的、被時間無情遺忘的哀傷,而又因這種哀傷是如此具有普遍性——每個人不都如此?——而失去了殘酷的面貌,只是讓人感到,事情就是這樣,存在就是這樣。

考慮到《王考》是童偉格25歲時出版的作品,其文字的成熟和氛圍的獨特讓人驚訝。《我》中那個在臺北回憶鄉村,回憶母親、父親和姊姊的年輕人,《叫魂》中騎著捷安特,仿佛要把整個村子裡的哀傷串聯起來的少年,還有《王考》中站在雨中等公車的祖父……他們或動或靜,在無限的時間中,毫無用處,像面對時間這龐然大物而放棄抵抗(實際上也無法抵抗)的人,就這樣存在著,讀來讓人哀傷。(張進)

《符號偵探》,(加)吉納維芙·馮·佩金格爾 著,朱寧雁 譯,未讀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10月版

大約20萬年前,現代人首次出現在非洲大陸上。他們的體型與我們一樣,他們的腦容量和我們相差無幾。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變成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以同當今人類相差無幾的方式行事,並開始挖掘人類創造性思維的所有潛能?到底是什麼促使那些遠古人類開始藝術創作?我們又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加拿大古人類學家、巖畫研究專家吉納維芙·馮·佩金格爾,在其作品《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象徵符號》中試圖以符號為線索,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像解鎖DNA那樣,從這些遠古符號中解開人類的心智之謎。他自學生時代便對歐洲冰河時期的古老幾何符號產生了濃厚興趣,她花了整整兩年時間,走遍了歐洲400多處史前人類文明遺址,親臨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涉足的遠古洞穴,收集了5000多個符號,建立起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資料庫。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裡,她發現,除了少數幾個例外情況,在冰河時期整整3萬年的時間跨度裡,早期人類在整個歐洲大陸只留下了32個符號。吉納維芙猜測,這些幾何符號可能正是解開人類祖先身上一些謎團的鑰匙,而這也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因素。(何安安)

《小鎮美國:現代生活的另一種啟示》,(美)羅伯特·伍斯諾 著,邵慶華 譯,新經典 | 文匯出版社2019年8月版

城鄉之間,有一片過渡之地叫「小鎮」。當然,城區、郊區也有小鎮,它們是作為城市經濟增長機器的一部分,並直接參與城市的工業化、全球化。那麼,那些遠離城市的小鎮呢?我們熟悉的小鎮通常意味著一種鄉愁,而在美國,小鎮也有點像記憶的收納盒。美國社會學家伍斯諾到小鎮做訪談,在那裡,即便人們承認是在大城市失去了工作,躲到生活成本低的地方來,也會不厭其煩地講述家族歷史、鄰裡故事和個人經歷。

然而,美國在20世紀經歷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巔峰,如今逆城市化停滯,城市化或者大城市化在繼續,規模小而缺乏工業的小鎮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在萎縮,於是生活在小鎮經常被認為是放棄向前奔跑的「懶人」之舉。伍斯諾歷時五年去探索小鎮居民如何定義自己的生活環境,比如他們認為生活是真實的、自由的。曾經,小鎮被認為是公共政治生活的起源,現在會不會也能提供一種生活啟示?伍斯諾的看法是審慎的,到小鎮找回公共生活精神,但那並不必然意味著就可浪漫地移植到城市,因為人口規模始終在影響著公共生活,而這一看似簡單的因素尤其容易被忽視。(羅東)

《論行走》,(法)弗雷德裡克·格魯 著,楊亦雨 譯,新經典文化 | 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8月版

《論行走》是那種很好看的哲學散文,簡短易讀,你能從中毫不費力地採擷康德、尼採、梭羅、盧梭等行走愛好者的高見與體驗,踩著犬儒學派的步伐,或追隨本雅明對於城市漫遊者的觀察,以及作者對於矯揉造作的炫耀式散步的嘲諷。行走的緩慢、孤獨、沉重與能量會印刻在人的精神狀態,甚至寫作狀態之中。或許,所有久坐的文字工作者都需要補充有關行走的閱讀。

很難想像一個不愛行走的人會對步行的身體感覺有如此豐饒的見解。《論行走》的作者弗雷德裡克·格魯說,我們很容易從一個人的作品中看出他的寫作狀態:如果一個作者是在弓著背、長時間久坐、獨自面對著墨水瓶、埋首紙頁的情況下獲得想法,我們讀完他們作品的速度也會非常快!格魯的研究領域涵蓋了精神醫學史、刑罰哲學、西方戰爭思想等。學者顯然是資料型寫作者,但他對於那種禁錮在自己的座位上的寫作方式,卻有很多反思和批判:封閉空間裡的囚徒,他寫出的作品也只能是桌上其他作品堆砌的產物,「如果一個人從未起身真正地生活過,那麼坐下來寫作對他來說將是一件徒勞無益的事。」

沒有人能代替我們行走。行走是一種真正的閒暇活動,為艱難的時光積存能量。格魯引用梭羅說,我們把在行走時感受到的多彩情緒和充滿陽光的回憶都「轉化成資本」,供我們在寒冷的冬日取暖。(董牧孜)

作者: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部

編輯:徐悅東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從冰與火之歌到諸神的黃昏 悲壯史詩的生命意志
    一般說來,我們所說的北歐指的是波羅的海以北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以及北部島嶼,這主要包括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冰島五國。雖然現在北歐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然而在生產力和生產技術極不發達的古代,北歐是名副其實的「冰與火之鄉」,是人類生存的極限區域。那裡風雪猛烈,氣溫很低,大片土地終年被冰雪覆蓋,而且還受到極晝和極夜的影響,光照不均衡,比如丹麥一年中有段時間夜晚時間長達16個小時。
  • 你知道雷神,你知道奧丁,但你了解真正的北歐神話嗎?
    相信你肯定在電影或者各種途徑中知道雷神託爾、奧丁、洛基等角色,但大部分人卻不了解真正的北歐神話,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雷神託爾就是哪個漫威宇宙中有點傻但戰鬥力卻爆棚的復仇者成員之一,印象中雷神託爾與奧丁是父子關係,但在原作北歐神話中卻沒有明確的信息表明二人是父子關係。
  • 北歐精靈你不知道的
    北歐精靈是古老的北歐聖物,有悠久的歷史淵源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不誇張的說,不了解一點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的話,那麼西方藝術史上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我們都只能看個熱鬧,卻不知其所以然。更有意思的是,西方藝術和文學以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作為創作源泉,而後又因著藝術品和文學作品的聞名於世,再次帶動了希臘羅馬神話的流行和眾所周知。正如這幾年來,許多以北歐神話為母題創作的影視劇的大火,也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北歐神話重新帶入了我們的視野。
  • 那些夢想中的北歐小鎮,你知道都叫什麼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北歐童話小鎮,小鎮靜靜地躺在山腳下,大地被雪覆蓋,溫暖的黃色燈光把雪地照亮,即溫暖又夢幻,藏著童話般的冬天。北歐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更沒有紙醉金迷的誘惑,這裡的一切都透露著簡約和自然,而那些童話故事的世界都是以這樣的城市為原型,所以我們才覺得歐洲小鎮美麗的像童話一樣。
  •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下)
    根據北歐神話,世界樹衍生有九個王國:世界樹下有三根粗大的根:第一個樹根深入阿斯加德,根下有兀兒德之泉,每日諸神會聚在泉水旁邊開會討論。這裡還住著的命運三女神,她們負責用泉水灌溉樹根,維持大樹枝葉茂盛。第二個樹根深入約頓海姆,這裡是巨人國度,根下有密米爾之泉,由智者——智慧巨人密米爾看守,是智慧與知識之泉。第三個樹根深入尼福爾海姆,霧之鄉,根下有赫瓦格密爾泉,以及一條不斷啃食樹根的毒龍「尼德霍格」,它不停地咬著樹根。世界樹的頂端有一隻鷹,在它的兩眼之間蹲著一隻叫維德佛爾尼爾的蒼鷹,注視著天上地下。四匹大鹿奔馳於樹枝之間,無饜地嚼吃著新發的嫩芽。
  • 你知道北歐精靈是怎麼來的嗎?
    Garry開始跟他一起工作,學習考證不同的水晶功效和藝術,把印度古老的神奇佔卜文化與水晶相結合,創作出獨特的水晶工藝品——北歐精靈。 在北歐神話中,萬物皆有靈,水晶是大地之母的骨骼和眼淚,因此北歐精靈臉部是用一種屬於紅木類科種的樹木根部和泥土製成,而寶石部分則是天然水晶,每一尊精靈皆由Garry和他的助理們親手製成。
  • 北歐風只是原木色配飾?你怕是對北歐風有什麼誤解
    ,很多朋友就想到是原木色配飾,或是木質家居,其實北歐風的特色遠不止原木色這麼簡單,對於覺得北歐風只是木紋配飾的朋友,你可能對北歐風有什麼誤解,下面小編來給您分享北歐風裝修的五大特色。你怕是對北歐風有什麼誤解  北歐風格家裝來源於歐洲北部國家,如瑞典、丹麥、芬蘭及冰島等國的家裝風格,以簡約聞名於世,並影響著後來的極簡主義風格。  不少人也喜歡淘一些北歐風格的家具,不過每一種風格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與元素,強行拼湊在一起,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北歐風格五大特點。
  • 一個藏在北極世界的精靈,來這座北歐小城,做個浪漫的「追光者」
    但說實話,想在做個合格的「追光者」並不簡單;你要學會挑日子、挑地方。從每年的11月份一直持續到次年的3月份,這段時間裡北歐的黑夜特別的長,這也是追極光的最好時間段。但是只挑好了時間還不夠,你還需要挑個好地方,處在歐洲大陸北段的特羅姆瑟是個名副其實的「極光之城」,每年來特羅姆瑟的遊客有一大半是「追光者」。
  •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上)
    很多北歐神話能夠保存至今,部分要歸功於這些傳教士的整理與保存,比如冰島史詩《埃達》,日耳曼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由古挪威語寫成的口頭文學《薩迦》,敘事長詩《貝奧武夫》等。北歐神話被譽為是奇幻文化的重要起源,北歐神話擁有自己完整的體系,有各種吟遊詩人的詩歌和儀式、祭典。
  • 小戶型不適合北歐風?看看我家的裝修就知道了,媳婦設計的超漂亮
    和媳婦一起奮鬥了好幾年,好不容易才買了套小戶型的房子,沒辦法房價這麼高的情況下,能有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我們都已經相當的知足了。新房裝修的時候,媳婦堅持要裝自己喜歡的北歐風格,可別人都說小戶型不適合北歐風格,我家那媳婦偏就不信這個邪,媳婦裝修的北歐風,簡單的裝飾也能搭配出溫馨與愜意,小戶型設計也敞亮,呈現出開闊的視野,不出家門就能感受陽光的味道。小戶型真的不適合北歐風格嗎?看看我家的裝修就知道了,媳婦設計出來的效果超漂亮!客廳非常簡單的牆面裝飾,黑色的沙發搭配木地板,讓人一進門就能感到無比放鬆。
  • 符文——讓你輕鬆玩北歐
    符文(Rune),是古代北歐使用的貨幣,同時它也有強大的魔法。你可以使用符文在神廟中換取各種功能。符文具有五個主要功能一.買黃金帳戶,議員有銀子加成。二.懸賞。三.諸神附身。四.洗點。五.種子。
  • 北歐題材解謎遊戲《冰凍符文》跳票進行中
    北歐題材解謎遊戲《冰凍符文》跳票進行中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似水流年時間:2016-03-10 遊戲背景建構在古老而神秘的北歐維京時期,整個遊戲充斥著陰暗壓抑的低壓氛圍,配合上富有磁性而寂寥的符文獨白,令人浮想聯翩而又禁不住想一探究竟。
  • 北歐風格系列 北歐精靈
    , 有藏有露的設計,豐富了層次又不會呆板。②電視櫃右側裝飾櫃採用了開敞式的櫃類格局,既能將雜亂的物品收納其中,又能起到一定的展示作用,有規律的櫃內分隔增加了一定的節奏動感,一抹寶石藍跳色,讓整個電視牆面更加靈動。③整體空間素雅利落,軟裝上素雅的灰色格子被單搭配活潑的橙黃,讓人在寧靜中感受到愉悅。
  • 《北歐神話》:強娶,造字,自刺9天9夜,奧丁原來你是這樣的神
    嫦娥吃了長生不老藥,所以不死;而人,都有壽命限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自然過程。「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神話中的那輪明月,幾千年一直高懸夜空。關於生死,最浪漫的思考,就是神話中的描述:長生,不老。希臘神話中,宙斯不會死;中國神話中,女媧也不會死。神靈不死,是多少民族的信仰。
  • 言之遊理:從希臘到北歐 戰神奎爺的浴火重生之路!
    故事編不下去的時候只能對世界觀進行擴展了。既然希臘的神話體系已經完結,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新的神話體系作為背景。之所以選擇北歐神話作為背景是因為北歐神話在主題上是和戰神系列最契合的,也是為什麼北歐神話最受到各種電影電視劇歡迎的原因。
  • 遇見北歐精靈,享受瑞典田園慢生活 | LOCO世界行
    童遊列車攜手慢享北歐為你和孩子們聯合打造了一場「遇見北歐精靈」親子之旅。願,孩子們能夠在這裡遇見自己心中的精靈,圓TA們的精靈夢。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段純淨、自然的北歐田園慢生活享受,給辛苦了大半年的自己放放假,休養身心。
  • 北歐風的清新女生英文名,一個簡單的名字就能改變你的氣質
    Ins最開始源於Instagram的家居風格照片,色彩淡雅,風格清新,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後來衍生為北歐風,北歐風的最大特點就是淡雅、高冷,給人一種高級感,如果起一個北歐風的英文名,能給自己的氣質帶來多大的改變呢?
  • 北歐精靈是個什麼鬼!
    每一尊北歐精靈從寶石的開採,製作全都是純手工,精靈上的帽子還能清晰的看到指紋,全球只有Garry Castro的工作室製作的精靈才是正宗的北歐精靈,有時還會受到印度的節假日影響(象神節,排燈節)都會放假。
  • 水晶城的北歐精靈
    精靈族的起源在北歐神話中是這樣的:大神奧丁殺死巨人伊米爾之後,精靈從巨人屍體上誕生,並吸收巨人的精華,成為有靈性的生物,其中屍體向光一面誕生的是精靈或稱光明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