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劉沐軒
近日,關於有日本議員提議禁用TikTok(抖音海外版)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
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8日報導,隸屬於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決定向政府提議,立法對中國企業開發的APP進行限制,其中包括短視頻社交平臺TikTok等。
擔任該聯盟主席的前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在7月28日向媒體表示,為了應對美國要求,政府應該重新審視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管理規範。
前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向媒體表示,需要重新審視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圖源:twitter)
此消息發布後,被許多媒體解讀為,日本將成為繼美國、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後,第五個會對TikTok進行打壓的國家。
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劉雲認為,「提出建議的『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僅僅代表日本國內的一種聲音。而從日本政府的角度來看,日本經濟的最大障礙仍然是新冠疫情的復發,且日本經濟復甦更加需要中國市場,因此不會趁機制衡中國。」
自發組成的「討論組」
時代財經查詢了解到,名字冗長的「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本質上只是個討論組,由69名自民黨國會成員自發組成。作為一個政策研究性質的自發組織,該小組經常會針對時下熱點召開會議,並邀請一名學者專家來進行討論。
而這個小組日常討論的議題較為廣泛,從數字貨幣、供應鏈到經濟安全和國際關係等均有涉獵,但在日本政府的立法方面並沒有決定性影響力。
「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是個自發性的政策研究小組。(圖源:日本外務大臣政務官中山展宏政務主頁)
擔任該組織執行秘書的日本外務大臣政務官中山展宏還在自己的政務主頁上記錄稱,該組織曾在6月18日邀請了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高須幸雄來探討「國際組織的治理與選舉」。
劉雲在7月29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介紹稱,日本政黨內部有著許多類似的「討論組」,以興趣愛好或相近政治觀點為由聚在一起討論議題。而以甘利明為首的「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主要代表的是較為親美的保守勢力,所以才會提出限制中國APP的建議。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在7月30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亦指出,作為一個右派團體,「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在目前的國際關係氛圍下選擇發聲敦促日本政府跟隨美國,但其影響力十分有限。
「作為議員,他們確實可以向內閣提出建議,但也僅限於此,政府最終還是會綜合考慮再做決定。」廉德瑰說。
據路透社報導,該組織此前曾屢次提出,「在日美同盟下,重要的是使日本與美國保持一致。」
「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討論TikTok。(圖源:共同網)
值得注意的是,甘利明在會議上解釋稱,「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並不是要突然對抖音、微信進行限制,「而是想先贏得國民和用戶的理解,進行各種說明,並在今年秋天之前匯總對政府的建議。」
但想要真正立法實行,則需要修改日本的《電氣通信事業法》。但目前日本上半年的通常國會已經結束,而秋季臨時國會召開要等到九月底十月初,即使「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討論出了一份立法草案提交給政府,但提案能否獲得國會參眾兩院的批准也還是個未知數。
和美國參、眾兩院已經投票通過的TikTok政府僱員限制提案相比,日本在禁用TikTok方面其實「八字還沒一撇」。
美國施壓下如何選擇
自2017年10月進入日本市場以來,TikTok已經擁有了超過1000萬的用戶,許多政客和地方政府也都在TikTok上開設帳號拉攏年輕人或宣傳政策。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會在對待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上選擇和美國步調一致嗎?
南華早報在7月28日報導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對日本《讀賣新聞》表示,美國希望(在抵制5G和中國應用程式上)日本與之合作,且該禁令將加深「與美國盟友的團結與統一」,但華盛頓將「尊重日本的主權」,把決定權交給東京。
但經時代財經核實,《讀賣新聞》的相關報導中並沒有提到採訪克拉奇的信息,而僅僅引述了克拉奇對加強5G基礎設施安全審查的觀點。
「美國在調整外交戰略時一向會要求盟國跟隨,而在中美關係如此緊張的當下,對中日關係也不能抱太大希望。」廉德瑰指出,在今年年初的抗疫中,日本政府確實有意藉機改善中日關係。廉德瑰認為,隨著4、5月疫情的持續導致中日之間商貿往來的中斷,未來日本可能選擇跟隨美國。
時代財經注意到,在7月疫情復發後,日本經濟復甦愈發堪憂。信用評級機構惠譽雖然在7月28日維持了日本「A」級長期信用評級不變,但將其主權評級展望卻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惠譽認為,儘管日本在控制新冠病毒方面取得成功,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仍然導致日本經濟急劇萎縮。
日本政府同日發布展望稱,預計截至明年3月底的2020財年日本GDP將萎縮約4.5%,降幅將超過2008財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3.4%。而日本央行副總裁雨宮正佳也在7月29日表示,目前日本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依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預計復甦的步伐將「比較溫和」。
但劉雲卻比較樂觀。他指出,中日之間的經濟關係有著長期默契,不同於中美。日本經濟如果想實現復甦,與中國的關係至關重要。
限制中國APP的話題登上日本推特熱搜。(圖源:twitter)
「現在的日本政壇已經進入了『後安倍時期』,許多有競選意願的政治家都在有意展示自己的姿態。」劉雲還指出,此前日本出臺政策資助企業從中國回遷產業鏈,也是為了幫助因供應鏈過長導致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是對全球供應鏈危機的反應,而不是意圖針對中國。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政府從7月22日起就積極與中國、韓國和紐西蘭等1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交涉,期望加速恢復商務往來,推動日本經濟全面重啟。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6月的銷售數據喜人,許多日本汽車廠商也打算以中國為起點實現復甦。
此外,野村證券和日本財務省在最新一期白皮書中不約而同指出,中國將在疫情後較早實現V型復甦,因此對未來中日貿易的擴大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