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松九姑鄉:油葵花開 幸福自來
在宿松縣九姑鄉九姑村扶貧油葵種植基地,300畝油葵競相綻放、花香四溢。大片大片的油葵花在陽光照射下,流光溢彩、絢爛奪目,吸引了眾多遊客,成為鄉村一道靚麗風景。九姑村是九姑鄉的貧困村,共有貧困戶226戶807人。近年來,該村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指引下,著力在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步伐上下功夫,通過整合閒置荒山、荒地、灘頭等土地資源,扶持、培育一批農業產業扶貧項目。
-
宿松油葵花開扶貧基地
夏日裡,宿松縣九姑鄉九姑村扶貧油葵種植基地,300畝油葵競相綻放、花香四溢。大片大片的油葵花在陽光照射下,流光溢彩、絢爛奪目,吸引了眾多遊客,成為鄉村一道靚麗風景。九姑村是九姑鄉的貧困村,共有貧困戶226戶807人。近年來,該村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指引下,著力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通過整合閒置荒山、荒地、灘頭等土地資源,扶持、培育一批農業產業扶貧項目。
-
宿松縣九姑鄉農家書屋成村民「加油站」
近年來,九姑鄉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多措並舉打造「人文九姑」,並把「農家書屋」作為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重要內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全鄉8個村建立農家書屋,這些書屋藏書量都在2000冊以上,包括科學種植養殖技術、農村政策法規、農民常識書系、優生優育等類圖書,切實解決了農民群眾「看書難」問題。
-
四川省雅江縣:小菌菇敲開致富門 打造出大產業
1月5日,位於雅江縣八角樓鄉松茸村的松茸產業園菌種菌包廠房裡,數十位工人正有條不紊往菌種架上放置菌包。很快,3米多高的鐵架上就密密匝匝的堆滿了製作好的菌包。廠房的旁邊就是食用菌存儲冷庫,各類食用菌在這裡進行分揀、定級、包裝。十多個小時後,經物流車送出的一箱箱食用菌產品就會出現在省內外各大超市的生鮮貨架上,市民在千裡之外也能嘗到大山裡的味道。
-
產業扶貧精準施策 村民增收「細水長流」——渝北區產業扶貧工作...
一處處水果產業基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一個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了貧困戶致富……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渝北區因地制宜推進「雙十萬工程」建設,通過一戶一策為貧困戶量身定製產業發展計劃,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符合渝北實際的、有特色的產業脫貧致富路,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
宿松九姑鄉普法宣傳進鄉村
宿松九姑鄉普法宣傳進鄉村 2019-08-15 11:01:3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宿松縣城管局在九姑鄉查處一起偷倒建築垃圾案
融媒體訊 7月13日上午,縣城管局到九姑鄉查處一起偷倒建築垃圾案
-
【濟寧日報】汶上:鋪下「四好農村路」 隆起致富產業帶
【濟寧日報】汶上:鋪下「四好農村路」 隆起致富產業帶 2021-01-16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姑鄉芝麻產業「節節高」
今年5月,該村因地制宜,緊抓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契機,把芝麻種植作為一項富民產業來抓,通過注入財政扶貧資金和農戶投工投勞,成立宿松縣國賽生態農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合作社組織實施,種植大戶示範帶動,貧困戶主動參與經營,建成國賽黑芝麻生產基地,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脫貧致富。
-
甘肅:新型主體龍頭帶動興產業
(資料圖)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李綱陵貧困群眾抵擋住市場風險,真正實現穩定脫貧,長久致富,靠誰?甘肅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異軍突起」、後發趕超,由誰帶領?有實力、有市場的新型經營主體是破題的關鍵。安定區魯家溝鎮南川村村民周有東告訴記者,前些年家裡老人生病,孩子上學,自己脫不開身外出打工,自從承包了基地的大棚後,可以安心在家門口掙錢,錢包越來越鼓。沒有龍頭企業帶領,沒有致富能人領辦,怎麼辦?
-
一枝花帶動百萬花農致富 堯舜引領牡丹產業發展
14日下午,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走進菏澤堯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知牡丹這一富貴花種是如何帶動百萬花農致富的。 走進堯舜牡丹產品展廳,粉紅與明黃兩色牡丹即映入眼帘,在秋收季節裡,本該五月盛開的「花中之王」仍不失國色天香。
-
江陵縣羊子廟村:小小螺絲椒 致富大產業
2020年以來,江陵縣普濟鎮羊子廟村通過引進螺絲椒產業,讓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車道。眼下,螺絲椒已進入收穫尾期,成為了當地助力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力椒」。走進羊子廟村螺絲椒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蔥鬱。一株株綠油油的螺絲椒苗間,青綠的螺絲椒泛著光澤,煞是好看。
-
草莓種植帶動村民富起來
在杭州工作時,他發現「採摘遊」在一些大城市周邊地區快速興起,遂萌生了回家鄉種植草莓的念頭。2015年,周宜章不顧家人的反對,湊了30多萬元,種植了10餘畝大棚草莓。為了讓更多村民參與到草莓種植行業中來,第二年他成立了商城縣康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到2018年,周宜章種植的草莓產量提高了,知名度提上去了,每畝草莓銷售額有3萬多元,純收入每畝已超萬元。「一個人富不算富,讓更多人都致富,這才叫真本事。」
-
廣安:村民的致富寶地 遊客的「詩和遠方」
剛過去不久的「超長黃金周」讓9月被評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嶽池縣白廟鎮鄭家村火了一把,不少村民在這期間賺了一筆。 村民吳明貴家的「吳家鋪子」便利店生意火爆,每天上千元的收入讓他笑得合不攏嘴;開辦農家樂的汪永明,從早忙到晚,口味獨特的「八大碗」讓遊客讚不絕口;賣小吃的周玉華8天收入近萬元,連連稱讚脫貧攻堅政策好。 「以前我們村是白廟鎮出了名的鄉溝溝、窮溝溝,現在,我們村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的『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是廣安唯一入選的鄉村,名氣越來越大了,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了!」
-
江蘇泰興:「提琴之鄉」趕製訂單忙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被譽為「東方提琴之鄉」,提琴生產加工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該鎮共有200多家提琴生產及配套企業,3.5萬名樂器行業從業人員,年生產各類提琴70餘萬把,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0%,產品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社發(湯德宏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1月3日,在泰興黃橋鎮一樂器公司,工人在製作大提琴。
-
引水修路產業興 增收致富日子紅(總書記的深情牽掛——來自貧困...
吃水難,要么喝雨水或者河溝裡的鹽鹼水,要麼往返30公裡到洮河取水;行路難,全村都是土路,又窄又陡;住房難,八成以上群眾住的是土坯危房;上學難,村裡只有一個三年制教學點;看病難,沒有村衛生室,有個頭疼腦熱得到9公裡外的鄉衛生院;增收難,絕大多數村民不識字,沒有一技之長。 馬佔海回憶,受不了惡劣環境和落後面貌,許多人開始外遷。
-
代表委員微記錄②|李建川:種好「致富果」讓村民的日子像臍橙一樣...
5年時間,過去布滿野草的荒山如今已被黃澄澄的臍橙覆蓋,當地村民也迎來全新的致富門路。當選第十三屆湖南省人大代表以來,李建川忙事業的同時,保證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基層一線,聽民聲,解民憂,3年時間提出各類建議20多條,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誓言。李建川走訪農戶。
-
...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脫貧 實現無憾人生|丹寨縣南皋鄉太平村莫小富
莫小富正在撿雞蛋今年村裡又發展了120畝吊瓜套種板藍根基地,以「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村裡邀請我作為帶頭人,帶領大家一起致富,我沒有多想就答應了,帶領大家致富也一直是我所想做的事。現在村裡的80戶村民跟著一起幹,越幹越有勁兒。我們共同發展的200多畝的中藥材基地,帶動了村裡140戶建檔立卡戶穩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