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江浩
本報訊從規劃到實踐,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已經「十歲」了。十年之後,中部崛起又迎來一次大機遇。昨日,國務院批覆同意《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中部地區五大重點任務和「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
批覆|國務院批覆中部崛起「十三五」規劃
中部崛起的風口再次打開。昨日,國務院發文稱,原則同意規劃。國務院要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省政府,要深化對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抓緊安排部署,完善推進機制,強化政策保障,分解落實各項工作,確保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新發展階段,中部地區承擔的發展任務也在變化。記者了解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三五」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會議確定五大重點任務。
它們分別為:一是順應經濟梯度轉移趨勢,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產業轉移新模式,引導和支持東南沿海地區符合環保等要求的產業、國內外知名企業生產基地等向中部地區有序轉移。二是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支持建設綜合保稅區等,加快複製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完善「一站式」通關服務體系,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三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以科技、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加快城市群建設,提高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縣域經濟承接城市功能和輻射帶動鄉村發展能力。四是嚴格保護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天然林草資源、溼地等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程。五是全力脫貧攻堅,扶持革命老區振興和資源枯竭城市轉型。
定位|中部地區戰略定位是「一中心、四區」
在全國發展的大盤子中,中部地區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其戰略定位是什麼?
記者了解到,在繼承原有「三基地、一樞紐」定位基礎上,此次規劃提出「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即全國重要先進位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這種定位的變化,是結合中部地區的發展實際,國家賦予的新任務。」發改委相關人士說。據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首先從全國重要先進位造業中心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基礎較好,產業門類齊全,產業呈現集群發展態勢。
其次,再看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的定位。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認為,2015年,中部六省城鎮化率為51.2%,低於全國約5個百分點,處於城鎮化中期的快速發展階段,人口相對密集,潛力巨大。
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的定位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中部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0%,棉花、油料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佔全國的40%。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繼續為國家糧食安全和全國農產品供給提供有力保障。
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未來,中部地區將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和生態服務功能,在生態補償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先行先試。未來,中部地區將打造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解釋稱,東部地區產業向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轉移。中部地區具備承接產業轉移的客觀能力和基礎條件,同時,已經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也具備向西部地區輻射的條件。
觀點|河南應成為帶動中部發展的領頭羊
2006年,為促進中部地區即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六省經濟快速發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戰略。十年後,中央再推出中部崛起十三五規劃,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認為,此次規劃的出臺,是中部地區發展的又一次機遇。
他認為,過去十年中部地區發展很快。特別是河南經濟建設成績斐然,在全國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上了一個新臺階。中部崛起的規劃將帶來更多機遇,國家將會有更多的政策傾斜。
在中部六省中,谷建全說,河南發展優勢明顯。河南是經濟、人口大省,擴大內需的地位作用不可忽視,綜合交通的優勢在中部地區比較明顯。另外,他指出,河南還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區域,鄭州和洛陽是重要節點城市,在對外開放中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所以,他認為,在這一輪中部崛起的發展中,河南理應成為帶動中部發展的領頭羊。他說,河南要抓住規劃提供的機遇,積極應對,承接產業轉移,培育新經濟,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發展中,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