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餘華《活著》:看懂家珍後,才發現富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男人

2021-01-10 東方文史

能同甘,亦能共苦,有妻如此,實乃幸事。

赤裸著脊背扶犁的老人和那一頭深感疲倦的老牛,都叫做"福貴"。而那一串名字卻牽扯著一段被命運玩弄於手掌的可悲故事。

餘華的《活著》中,最不幸也是最幸運的主角是福貴,不幸的是他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地離開,到最後只有一頭老黃牛陪伴他,幸運的是他一直被愛著,他有一個堅毅的、始終不曾放棄丈夫的妻子。

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福貴的妻子家珍,一個堅強到讓我們不得不敬佩的女人。

1、

依靠祖輩積累下來的財富,徐家還算的上是一個富貴人家。福貴沒有秉承祖上家訓,反而長歪了,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他好吃懶做,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家大業大也禁不起這麼折騰。

家裡人這時想了一個辦法,給她討一個可以管教她的老婆,也就是後來的家珍。

家珍來到徐家,一直勤儉持家,好生服侍家父家母,還為福貴生兒育女,但是家裡的花總是不如外面香,福貴的劣根性還是在的。即使家裡已經快揭不開鍋了,福貴還是沒心沒肺地走進賭場。

家珍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就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家就要完了。

她在家努力做手工活補貼家用,而且為了把福貴抓回來,自己親自跑到賭場逮人。在那樣的年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能有這樣的舉動,已經可以看得出家珍的不同尋常。

她不怕窮,只要一家人好好地生活,足矣。

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福貴還是那個老樣子,家珍便帶著兒子有慶離家出走了。之後徐父的離世讓人悲痛,也給這個家的生活迎來了轉折點。福貴終於痛定思痛,敢於直面眼前的困境。

家珍於是帶著兒子又回來了。

2、

只要一家人還在一起,就有改變的可能。

福貴向龍二借來五畝地,夫妻一起幹,慢慢經營自己的小日子。卻沒想到這段難得的小日子是家珍一生中最平靜的時光,因為後面等待她的都是刮骨般的痛了。

老夫人生病了,福貴不得不進城找郎中,可萬萬沒想到他竟一去不回,他被拉去做壯丁去了,一去就是三年。老夫人到死都覺得他可能又去賭了。

這三年來,家珍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古往今來多少女子把丈夫視為天,我想家珍也是的。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不知她是帶著他會回來的期待,還是帶著他永遠不會回來的絕望,她堅持了過來。

我想,當代社會的女性面臨家珍的不幸,都很難做到這樣的地步。面對可悲的現實,逃避不是出路,唯有戰勝它,把這些痛苦狠狠地揉碎才是活著的意義吧。

3、

為人父母,子女就是自己的力量源泉。看到自己的一雙兒女,家珍從來沒有過放棄活著的念頭,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千千萬萬個母親的縮影。

但是天不遂人願,活著這個微小的願望都難以實現。女兒因為救治不及時,成了一個聾啞人,福貴回來後痛苦不已卻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

女兒聾啞,至少兒子還在努力上學,家裡還是有個盼頭。可命運就是這麼喜歡捉弄人呀,兒子去給人獻血,好好一個人卻生生被抽乾了,人就這麼沒了。

家珍聽了眼一黑,疼暈了過去。

子女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那種失去的痛是連著心的。我們都說,對於父母來說最狠的懲罰,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4、

在痛苦中活著,在懷念中活著不止是心理上的疼痛,家珍還遭遇著生理上的痛苦。在人民公社運動和大煉鋼鐵如火如荼進行時,家珍患上了軟骨症。

也許老天就是這麼不公平吧,把所有的痛苦都加在一個弱女子身上。

她的肩膀很單薄,卻扛起了不屬於她的重量。那時勞動力就是生活的保障,家珍的病讓她不能算做為一個合格的勞動力,但是為了那不可缺少的工分,她還是選擇下地割麥子,最後倒在了田野裡。

也許是堅定的生存信念,她出乎意料地活了下來。

只是命運再一次捉弄了她。喪女之痛,成了壓死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慶死了,鳳霞又是聾啞人,誰能說保護鳳霞不是支撐家珍活著的唯一希望呢?萬幸鳳霞非常勤勞孝順,還找到了一個好人家二喜。

可好景不長,鳳霞竟死在了生育時的大出血。家珍再也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就這樣一病不起了。子女是父母的軟肋,有時也是他們活下去的動力。

在書中,家珍曾經這樣說過:

福貴,有慶、鳳霞都是你送的葬,我想到你會親自埋葬我,我就安心了。鳳霞,有慶都死在了我的前頭,我心也安了,用不著再為他們操心。怎麼說我也是做娘的女人。兩個孩子活著的時候都孝順,我做人能做成這樣我也知足了。

5、

堅毅,要強是家珍的標籤,在那樣的年代下,可能還有很多像家珍一樣的女人,可能過得比她還苦,可能比她好過一點。但是我們們都必須為她們為了活著的勇敢和堅毅點讚。

「活著」,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而深奧的詞語,有些人活得平平淡淡、碌碌無為,有些人活得艱難坎坷,卻花費了一生力氣。

餘華先生的《活著》用平實樸素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那一輩人的艱辛,無需煽情卻總是讓讀者潸然淚下。家珍去了,福貴只剩下了一頭老黃牛,還有外孫和女婿。很多人說福貴經歷了這麼多怎麼能安然活著。

但正是因為活著如此艱難,就更不能簡單地了卻此生。活著就是活著,帶著現世的痛苦,也帶著過往的懷念。生而為人,我們都要好好地活著。

《活著》是理解人生、理解苦難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不讀《活著》,人生難免留下些許遺憾。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電影版《活著》,在小說原有基礎上做了藝術上的加工,在影片結束後,不至於讓人感覺到絕望,給了老人富貴一個旁觀者能接受的結局。但是,翻看小說原著,總有讀者埋怨餘華太狠了,太能折磨人了,如何狠下心如此對待一個孤老頭,讓他自己親手送走了每一個自己的親人。小說的結尾,老人富貴對老牛說,「今天友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更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
  • 《活著》:當富貴失去所有親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餘華這樣解釋
    莎士比亞的經典獨白中直白的講到了我們現在到底是活著還是不活做出了解釋,我們不禁深思一個問題,達爾文也在《進化論》當中給出了「適者生存」的生物學解釋。正當人逐漸脫離低級生物的時候,「活著」就被定義成了一個哲學問題。於是,作家餘華通過了富貴這個人物給了我們啟迪:人本身就是為了自己而活著,而不是為了外界的一切事物所活著。
  • 地主家的傻兒子,為何潦倒過完悲慘一生?只因兩個字:活著
    就這樣富貴一家人被迫流浪街頭,從祖上的大宅子搬進了茅草屋。看到這裡,我估計很多人對富貴這個人已經從剛開始的恨鐵不成鋼變得有些心生可憐了。但是,在餘華筆下,富貴的苦難生活才剛剛開始。很快,富貴的爹就在上茅房的時候不慎栽倒,而這一倒便再也沒有緩過來,就這樣,富貴的第一個親人去世了;緊接著富貴的丈人由於富貴家庭落敗,再加上富貴以前老是氣他,所以就派人來把還懷著孕的家珍接走了,只給富貴留下了女兒鳳霞。
  • 餘華《活著》好比悲慘世界:富貴病,窮病,是我們退無可退的宿命
    《活著》講述了在不平凡的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福貴跌宕起伏,充滿苦難的一生。人生的上半場,福貴衣食無憂、好色愛賭,家產都被他輸光了,他從地主家的兒子變成了一無所有的貧民。人生下半場,福貴的苦難一個接一個地奔湧而來。得知福貴輸光了家產,福貴的爹、娘相繼死去,媳婦家珍被老丈人接走了。好好一個家,被福貴弄得妻離子散。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今天讀了麥家的《人生海海》,忍不住又去重讀了餘華的《活著》,依舊是忍不住的唏噓不已,為著書中的人物的苦難經歷而難過,也為自己尚且擁有安穩的生活而自足。01 餘華筆下的福貴人物原型是誰?餘華在《活著》自序中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告訴他,他的自私和高尚是多麼突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了解自己的過程也是了解世界的過程,只不過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是一個長期和痛苦的過程。於是餘華用不斷的寫作,逐漸地打開心扉,使自己與書中的人物進行近距離的親密交談。
  • 《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若人生本無希望,那就向死而生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餘華《活著》是餘華寫作生涯的巔峰之作。1960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一個醫生家庭的餘華,早年曾當過牙醫,後棄醫從文,1983年開始文學創作。評論界稱為"先鋒文學"。《活著》創作背景餘華的早期寫作充滿了殘忍、血腥的情節和憤懣、孤僻的情緒,他稱為「暴力美學」。
  • 《活著》|苦難中尋覓光明,才是活著的意義
    ——顧城活著究竟為了什麼,活著究竟有何意義。我想,讀一讀餘華的《活著》,或許你會有所感悟。這本書是我在前段時間偶然翻到的,趁著閒來無事便認真閱讀了一遍。文章中的故事並不是什麼雷人的生活雞湯,而是描繪了農村人富貴的悲慘一生。
  • 餘華:勤勞可愛的人都死了,敗家子到老還活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很多人都曾在心裡偷偷發問過:人,究竟為什麼要活著?身邊有位朋友對此倒是很平靜: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這便是人生。餘華寫過一本書叫《活著》,讀完才知道人命真的如同稻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敗家子」福貴活著,勤勞可愛的人死了餘華這本《活著》,講敘的是老農福貴的辛酸一生。出身於富貴人家,家資豐厚。
  • 《活著》:「福貴」老牛一生經歷坎坷,才懂人生的真諦是「活著」
    餘華的小說《活著》一書中有個名叫「福貴」的老牛,其實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福貴」,名叫「徐福貴」的男主公給自己買回來的老牛起名叫「福貴」。在徐福貴的心裡,還有名叫「家珍」「鳳霞」「有慶」「二喜」「苦根」的幾頭牛。這幾頭牛的名字,其實也是幾個人的名字,而這幾個人對徐福貴來說都是至親之人,這幾個人也讓徐福貴如一頭老牛一樣,經歷了一輩子的人生一坎坷。
  • 張藝謀《活著》裡面,徐富貴為什麼而活?
    影片是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富少福貴(葛優)嗜賭成性,妻子家珍(鞏俐)屢勸無果後帶著女兒鳳霞離開了他,當夜,福貴輸光所有家產氣死父親,被迫靠變賣母親首飾租間破屋過活。一年後,家珍手拉鳳霞懷抱剛出世的兒子有慶回到家中,福貴痛改前非,開始靠演皮影戲過起安份守己的日子。
  • 通過福貴的三個人生階段,讀懂《活著》的三重境界
    而我覺得,要對人生有更透徹的認知和理解,有一本小說不能不讀,它就是我國著名作家餘華在1993發表的長篇《活著》。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獨》等為眾人熟知的百萬字級別巨著不同,《活著》僅有12萬字,但只要你隨意翻開書頁,讀上那麼一段兩段,就不免被深深觸動,潸然淚下。餘華從1983年開始創作,這本《活著》讓他拿獎拿到手軟,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家。
  • 餘華:高考落榜,被退稿無數,從牙醫到作家,開創「先鋒文學」!
    在餘華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因為父親想做一名外科醫生,就舉家搬到了急缺醫生海鹽縣。可到了海鹽縣後,餘華的父親還沒來得及將房子收拾好,就被醫院叫去做手術了。所以餘華小時候很少見到父親。1970年,餘華隨著父親搬到了醫院的職工宿舍,而這次搬家徹底影響了餘華後期的寫作風格。因為新家在太平間的對面,隔三差五就能聽到太平間的哭聲。
  • 反抗命運or命中注定,海明威和餘華的「硬漢」形象,不屈中有何不同
    比如《在我們的時代》中,主人公尼克自幼便酷愛戶外運動,學習專心刻苦並且富於冒險精神;長大後受狂熱的愛國主義影響參加了戰爭,戰爭卻留給他傷痕和失落,回到家園後,尼克開始了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除此之外,他和朋友通過射獵猛獸、觀看鬥牛這些充滿危險和挑戰、屬於男人的活動來不斷提醒自己還沒有麻木,還沒有死去。
  • 很多的「我們」都像折斷翅膀的天使,單翼也要活著
    富貴:餘華,為何你把我的人生寫得如此悲慘,為何我不能幸福的《活著》餘華:因為你是悲慘人生的合集,對不起了富貴富貴:我失去了所有,最後只剩下我自己,但我覺得反倒輕鬆餘華:通過你富貴兒悲慘的一生,很多人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這是你存在的意義富貴:
  • 餘華《第七天》將出版 責編:比《活著》更絕望
    近日,餘華新作《第七天》即將出版的消息引發熱議,昨日,出版方提前曝光了《第七天》的開篇。「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 徐福貴:悲涼是人生的真相,嘹亮是活著的本質
    作家餘華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經歷了人生所有的不幸。
  • 《重讀八十年代》⑩ | 蘇童:把女性寫活的男人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以死喻生」的作家餘華。他總是用極端的殘酷寫溫暖,在精妙和富有張力的敘述裡,給人們希望。
  • 《活著》:有些人僅僅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餘華《活著》這是小說《活著》裡的一段文字。簡短幾句,不言悲苦,卻讓人久久地哽在心頭,悵然若失。年邁的福貴,牽著他的老牛,隨著嫋嫋升起的炊煙,一步步走下地平線,直到霞光乍破。小說劇終,一生落幕。而合上書頁後,留下的是讀者們久久不能平靜的內心。
  • 《活著》作者:從小在太平間長大,被退稿5年,8部小說寫死了29人
    事情是這樣的,在前些天的某個訪談中,被採訪者笑著說道:「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兩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生死疲勞》他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寫完了。所以不要當真。」當然,這不過是他無傷大雅的調侃而已,但接下來的一句話直接震驚四座:「魯迅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完全是一個偶然因素。」
  • 活著:年少無限風光,竟一夜輸光家產,父親被氣死在糞缸邊
    活著:年少無限風光,竟一夜輸光家產,父親被氣死在糞缸相信沒有人不認識作家餘華吧,小編看他的第一本書就是活著,看完之後更是有頗多感觸。小編當時看餘華的書還是在大學時期,剛開始的時候小編就只是拿他來當做普通小說來閱讀的,直到後來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文學作品!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就是用詞太過真實了,雖然整本書沒有什麼太過華麗的詞藻,但是依然打動了小編。小說主要寫的就是關於福貴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