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小說是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之一。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自然就成了小說的核心。據統計,英雄傳奇式章回小說《水滸傳》中有「姓」與「名」兼具的人物 577 個,有姓無名的人物 99 個,有名無姓的人物 9 個。由此可見,《水滸傳》中塑造了龐大的形象群。
誠然,起源於人類長期生產生活經驗的數字,在人類思想發展史有著不止於自然科學的計數意義,還是一種作為勾通天人、把握世界的哲學觀念的體現。無論中西,都將數字看作是萬事萬物的基本元素,數字因與宇宙中所有現象的普遍聯繫而具有了神秘意義。
無論是《水滸傳》看似荒誕不經的神話式開篇及結尾,還是書中出現了多次的「天數」、「分定」、「天意」,無不表達了天命思想和天道觀念。以「天數」作為《水滸傳》的立意基礎,突出地體現在敘事話語、情節編織,尤其是人物組構對神秘數字的倚重。運用於人物組構中的數字蘊含著作者對宇宙意識和審美藝術的獨特理解,具有哲學的意味。因此,神秘數字帶給《水滸傳》人物組構的審美效果和文化內涵有待於我們深入思考和發掘。
涉及神秘數字「二」的無疑是「二元對立」「二元平衡」等核心命題,它是人類在對宇宙世界的天地、日月、男女、上下、剛柔、冷暖、水火、強弱、好壞等對立互補的事物的切分上所體現的基本觀念,也是宇宙間的根本規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陰」與「陽」等二元對立互補觀念在中國傳統思維模式中被認為是世間萬物對立、統一的根本。神秘數字「二」及其倍數不僅顯在地表現在了《水滸傳》的人物組構層面,還隱含在小說作者按照對稱、對比、對立、相剋相生、相輔相成等雙構原則而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安排人物命運等層面。
毋庸置疑,與神秘數字「二」相關的「二元對立」、「二元平衡」思想觀念包含對立和統一兩個方面。《水滸傳》人物形象中的「雙人物」則更多體現出了「二元平衡」或「二元統一」。蕭兵先生曾在《中國古典小說的典型群》中提出了「雙人物」這一人物組合,筆者將這一概念引入本文對《水滸傳》人物組構的分析,認為這種「一而二,二而一」的「雙人物」的組合,主要有兄弟、叔侄、翁婿、同夥四種類型。
《水滸傳》中兄弟關係的「雙人物」有:酸棗門外的「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濟州三都緝捕使臣何濤及其弟何清;鄆城縣宋家村的「孝義黑三郎」宋江和「鐵扇子」宋清;白虎山的「毛頭星」孔明和「獨火星」孔亮;揭陽鎮的「沒遮攔」穆弘和「小遮攔」穆春;登州獵戶「兩頭蛇」解珍和「雙尾蠍」解寶;潯陽江販賣私鹽的「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登州兵馬提轄「病尉遲」孫立和「小尉遲」孫新;大名府兩院押獄兼行刑劊子手「鐵臂膊」蔡福和「一枝花」蔡慶等。如上所舉的諸多兄弟二人組合當中,有一個基本的組構模式,即一組「雙人物」中的任何一個都是另外一個的「翻版」。正因如此,清河縣武家那村的武植、武松兄弟,沂水縣百丈村的李達、李逵兄弟,即便是親兄弟,都不屬於兄弟關係的「雙人物」形象。
《水滸傳》中叔侄關係的「雙人物」有:「年紀放佛,爭差不多」的在登雲山臺峪裡聚眾打劫的萊州人氏「出林龍」鄒淵和「獨角龍」鄒潤叔侄二人。他們不僅都是聚義水泊梁山的「地煞星」,並且都具有閒漢出身、為人忠良慷慨、武藝高強、不肯容人等特點。
《水滸傳》中同夥關係的「雙人物」有:先後押送林衝和盧俊義的董超和薛霸;押送楊志的張龍和趙虎;押送宋江的張千和李萬;押送武松的 X1和 X(書中並未交代押送公人姓甚名誰);押送裴宣的 X3、X(書中並未交代押送公人姓甚名誰);押送朱仝的 X5和 X(書中並未交代押送公人姓甚名誰)。小說作者將董超、薛霸,張龍、趙虎,張千、荔灣等同夥關係的「雙人物」的見風使舵、作威作福的醜惡嘴臉表現得淋漓盡致。
《水滸傳》中翁婿關係的「雙人物」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和東京蔡太師翁婿二人。他們跟所有的奸臣一樣,身上都不乏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嫉賢妒能、拉幫結派、排除異己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