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半年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董事,究竟意欲何為?

2021-01-20 中信出版集團

作者 | 周錫冰

2020年4月中旬,一條再見任正非的信息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爆朋友圈。之所以如此迅速傳播在網絡上。作為中國最具標杆意義的華為,任何一舉一動都會牽動關注者的目光,如此大動作勢必影響媒體和研究者對他的解讀。

原因是,2020年4月10日,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管理層發生工商變更,華為CEO任正非退出公司董事,前華為總裁孫亞芳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田興普接任。與此同時,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胡厚崑、徐文偉、郭平4名主要人員也在2020年4月10日退出公司董事,並新增董慶陽、陳志東為主要人員,見圖1。

圖1 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商變更,圖片來源:天眼查

此次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這是華為高層在短期內第二次集體退出子公司。之前一次是在2019年11月22日,北京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董事長孫亞芳、原副董事長任正非、原董事徐文偉、郭平等退出,孫亞芳卸任法定代表人,由田興普接任,見圖2。

圖2 北京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工商變更,圖片來源:天眼查

從這樣的變動來看,這與華為自身的戰略變化有關。

2020年3月31日,華為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見圖3。

圖3華為2019年銷售收入圖片來源:華為財報

與2018年相比,華為2019年的財報數據顯示,不僅在營收,同時在淨利同比增速方面,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即使在銷售收入、營業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三大數據指標上,與之前5年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也出現同步下降。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解釋稱, 2019年華為經歷了極為嚴苛的外部挑戰,財報數據表現基本符合預期。但是2020年,才是華為真正的大考。對此,徐直軍在財報發布會上坦言:

華為在2020年力爭活下來,爭取明年還能發布年報。

在徐直軍看來,2020年才是華為最為艱難的一年,不僅面臨來自美國等打壓的諸多更大的困難和挑戰,同時也遭受疫情全球化的影響,活下去就成為華為未來發展的首要目標。

2020年3月底,路透社曾報導稱,美國政府多個機構的高級官員正在討論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相較美國商務部最後5個月將華為替換為「實體清單」,新規則的限制將更加嚴格苛刻:另外晶片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如果外國生產線的某個地方涉及使用幾臺美國設備,其晶片生產也需要經過美國政府認可,才能向華為提供晶片。

面對來自美國可能的極限打壓,徐直軍不得不作出回應:

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或者對華為置之不理。

其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道:

你提到美國政府擬對華為採取新限制措施,他們到底想怎麼做我不清楚,這個要問美方他們才清楚。但是我倒是注意到,這兩天華為公司的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先生對此事其實已經有一番表態,我認為他的反問非常有力和有道理。中國政府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動用國家力量,以莫須有的罪名無端地去打壓特定的中國的企業。對於美方的這種科技霸凌主義,中國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理。

鑑於此,華為此舉更多的是,正常的人事調整。

理由是, 在華為,尤其是在IBM的改造過程中,一切權力都歸置在流程中,這使得華為一切權力中心都以流程說了算,即使是創始人任正非也是如此,他當年因為報銷票據不規範而被通報批評。

在這樣一個制度設計下,任正非在華為設置了輪值CEO,以及輪值董事長,在特定的環境下實施科學的決策,向美國政府一樣高效率的三權分立,使得一切決策流程化。

此刻,任正非卸任其實更多是象徵性的,主要是化解來自美國的更大的敵意,據稱美國正在醞釀更可能的打壓方案,雖然沒有出爐,但是這樣的可能性依舊存在。

面對美國的敵意打壓,華為必須作出進一步的動作,化有形於無形中。在華盛頓和一些美國企業家看來,只要任正非卸任,華為無疑會群龍無首,有點樹倒猢猻散的意思。

面對此局,任正非和華為不得不以退為進,即「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佔領」。以這樣的邏輯來解讀是源於,在《華為國際化》一書的撰寫中發現,任正非在拓展歐洲市場時,採取以市場換友商,以利益換夥伴,以價值鏈共榮的戰略合作,旨在化解遭到友商的圍攻。

任正非的卸任一方面是源於華為正常的自身戰略的人事變動,同時也是為了緩解美國打壓華為的決心。鑑於此,任正非退出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目的還是一切為了前進,一切為了勝利,任正非的歸去,更多是為了迎接更大勝利的來兮。

相關焦點

  • 身價900億的劉強東「大放權」,接二連三卸任,到底意欲何為?
    在前不久,京東傳來了好消息,2019年,京東集團全年淨收入為5769億元人民幣(約829億美元),同比增長24.9%。然而,就在京東業績大漲之時,卻頻頻傳來劉強東卸任的消息。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劉強東再卸任旗下13家公司高管。
  • 柳傳志和任正非的烙印
    聯想控股稱,柳傳志辭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主席職務,自2019年12月31日結束後生效。在很多人的感知裡,這並不意外,甚至這只是一種既有狀態的官宣而已。早在今年5月份時,他初步透露過退休計劃,此後數月,柳傳志陸續卸任了多家企業的管理職務。在中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史上,柳傳志是為數不多的教父級人物。
  • 任正非: 華為被「掐脖子」,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他帶著僅有的2萬餘元,在破舊的倉庫裡成立了華為。幾十年後,在艱辛與磨難、絕望與堅持中,任正非帶領華為躋身世界科技巨頭。  2019年,年過七旬的任正非沒有迎來退休,反而在「華為的突圍之戰」中越戰越勇。而此前,任正非與華為遭遇了「女兒離散、美國打壓」等大事件。
  • 俄羅斯是華為新出路的首選,任正非表示:非常願意和其合作
    雖然說華為在全球遭到了長期的圍追堵截,可是依舊有一些國家願意與華為交好,其中就有同樣作為世界大國的俄羅斯,他們的各個領域實力可以說是僅次於美國,在國際上面的話語權非常的重,這些年隨著中俄兩國的不斷友好建交,互相之間誕生了眾多訂單和項目,華為在其中又是有著很多的投資。
  • 華為任正非紫微鬥數八字命盤
    整理:奇奇圖片:百度華為任正非紫微鬥數八字命盤有小夥伴說,聊聊華為。好,我們就簡單聊聊華為,近來因為華為前員工李洪元251事件,華為被很多媒體批評,說把華為給寵壞了。先把我的觀點說了,支持華為,支持任正非。華為不用道歉!
  • 任正非:華為 5G 領先只是暫時的,不擔心美國威脅生存
    但是這次貿易談判中並沒有提到關於華為的出口禁令方面的問題,您怎麼看這個事情?任正非:我認為,對華為的出口禁令,美國政府誰都不會站出來幫我們說話的,要求改變禁令不太可能。如果美國議會中有哪個議員出來為華為說話,一定會被其他議員指責的。在遏制華為的問題上,美國內部還是比較統一的,所以我們已經做好實體清單長期不能撤銷的準備。
  • 喝咖啡只是形式,任正非:什麼才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眾所周知,華為的技術強,制度強,管理強。但歸根結底,還是華為的文化強大。「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是華為的文化,灰度、反熵增也是華為的文化,而我覺得,最容易讓創業者上手的組織文化還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句話。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心態上的開放和包容,因此就讓人不容易坐井觀天、固步自封,從而讓公司得以與時俱進。
  • 任正非談「範弗裡特彈藥量」和華為的壓強原則,極為高明,收藏了
    眾所周知,任正非是軍人出身,軍營給人留下的印記往往是難以磨滅的,在創業過程中,那種堅毅果敢的風格和氣質,非常明顯。其實柳傳志、王石、王健林等做過軍人的企業家似乎都一樣,在企業管理中都強調組織性、紀律性,講究令行禁止。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12月9日下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的紀要。這份紀要顯示,任正非於12月2日在深圳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他在採訪中提到,華為在加拿大的員工人數已經擴展到1200人,有2/3是研發人員,未來還會繼續加大投資,「因為我們在北美沒有美國市場,因此市場總部還是在墨西哥,但是研發中心會從美國移出來,會以加拿大為中心。」
  • 華為今天的成功,還真的離不開任正非!
    1992年,是華為創立的第5年。那時,常常發工資都困難。一天,48歲的任正非站在5樓會議室的窗戶邊,對公司全體骨幹說:「這次研發如果失敗了,我們就散了吧,你們可以另謀出路!」那些年,創業很艱苦,日子也很難。偶爾,任正非會對員工們說,今天咱們改善夥食啊,熬點豬尾巴湯。
  • Hulu如日中天反遭拋售 意欲何為?
    新聞集團不缺錢,決意賣掉Hulu,意欲何為?它們的目標是為Hulu東家迪斯尼、NBC、私募股權基金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及新聞集團至少帶來20億美元。  雅虎前CEO塞梅爾接受採訪時預測,Hulu會被內容公司收購。他相信這次收購在夏天的進程會很慢,秋天才會加速。  廣告收入多少是最大分歧  Hulu業績優秀,並處於快速增長中。
  • 華為確定新方向,任正非定調
    作為全球知名科技公司,華為的發展可謂是「勇往直前」。從幾年前,華為就看清了要靠技術實現自我強大,所以華為一直致力於內在強大。其5G技術更是堪稱全球最強!不過,正是因為華為的強大,讓一些國家有一些眼紅。於是,美國發布了實體名單,從而直接影響了華為的海外業務。
  • 任正非創立華為,遵循「八字」原則,十八萬員工萬眾齊心
    導語:任正非創立華為,遵循「八字」原則,十八萬員工萬眾齊心說起華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都耳熟能詳了。華為的手機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華為的5G屈居世界首位,並且5G合同已經拿下了65個左右,基站數量送往世界的也多達40萬,這一樣樣的成就想讓我們不知道華為都難。
  • 任正非:1996年,華為發生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華為總部大樓華為之所以能達到今天這樣的高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任正非的正確領導。同中國的其他民營企業一樣,華為也曾面臨很多難以突破的問題,是任正非給了華為創新和變革的生命。1996年,任正非在華為內部搞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華為市場部上至主要領導,下到區域辦事處主任集體辭職;然後採取競聘方式進行答辯,公司根據其表現、發展潛力和企業發展需要進行聘用。為什麼要這樣做?任正非意在採用集體辭職的辦法,讓大家全部「歸零」,在同樣位置上起跑;同時,全部競聘上崗,讓每一個人都有公平的競爭機會,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
  • 華為任總兩次接受央視採訪完整視頻
    華為總裁任正非兩次接受央視採訪完整內容 1、2019年1月17日,華為任正非接受了央視《面對面》記者董倩的採訪 所以我認為我們國家其實從今天抓起,如果我們農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後好多都是博士碩士了,這會為國家在新的創新領域去搏擊,爭取國家新的前途和命運,這才是未來。 記者:任總,像您剛才所說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以人才為例會影響到華為公司未來若干年的發展嗎? 任正非:不會。 記者:您有充分的人才儲備吧?
  • 同父不同命:當孟晚舟被囚禁時,華為小公主卻參與國外名媛聚會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1年1月,孟晚舟的案子,究竟進展得如何了? 01 可以說,孟晚舟從一開始,並不是所謂的什麼長公主。 相反在1987年,母親孟軍因為父親在一次對外交易中虧損200萬元,選擇了和任正非離婚。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華為任正非
    1987年,43歲的退役解放軍團級幹部任正非,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創立了華為公司。當時,除了任正非,可能誰都沒有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裡的小公司,即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信製造業的歷史。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
  • 任正非:我從來沒有夢到過川普,如果來華為參觀我會擁抱他
    至於被問及「做夢的時候會不會希望川普連任失敗」,任正非的回答是:「首先,我從來沒有夢到過川普,因為我並不怎麼想念他;第二,他競選失敗與成功,與我們都沒有太大關係。下一任總統上來也不會撤銷實體清單,美國不會有人站出來為華為說話的。所以,我們已經有心理準備,實體清單會長期存在,我們必須要習慣這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