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運動裝備發展與三條線索密不可分--服裝篇

2020-11-24 搜狐網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小軒 袁野

  隨著登山運動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登山運動裝備的質量和性能也在不斷得到改善,這對提高登山運動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法國第一次登山時所用的一根主繩的重量可達20公斤,其它登山設備也都很笨重,那時他們的登山高度僅僅達到4000米左右。現在一根主繩的重量僅有1.5公斤,其它裝備的重量也大大減輕,而且更加耐用,其保暖、防水性能也大大增加,因而可以保證登山運動員攀登各種高度和難度的山峰。

  概括地講,登山運動裝備的發展與三條線索密不可分,即與科技進步,登山觀念的更新、登山活動的技戰術發展三方面緊密聯繫。

  登山裝備發展史將系列講述登山裝備發展經歷,本期推出服裝部分。

  初創時代的簡陋服裝

  來到法國與義大利邊界,阿爾卑斯山脈蒙勃郎峰觀光的遊客在沙木尼市能看到一座銅像,他們是現代登山運動的奠基人巴爾瑪和巴卡羅。細心的人會發現1786年登山先驅者的著裝與今天大相逕庭。兩百多年過去了,登山服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現代登山運動初期的阿爾卑斯時代,登山者的服裝沒有較大的變化,通常是呢絨和毛皮製品的服裝,以下是1903年楊赫斯本帶領英國探險隊偵察珠峰時攜帶的服裝清單,系帶的愛爾特長大衣、天鵝絨領長大衣,毛皮大衣、咔嘰布外套、羊毛料外套、諾福克馬褲、法蘭絨襯衫、斜紋布襯衫、咔嘰帽、氈帽、綁腿等等。比較講究點的楊赫斯本還攜帶了露營套裝、行軍套裝。

  當登山者大規模來到喜瑪拉雅山區時,登山裝備已經提升了一個檔次,但仍然簡陋無比,讓我們來看看1924年遠徵珠峰的喬治驪洛裡和安德魯歐文攜帶的服裝:鑲嵌有毛皮的帽子、厚實的皮毛大衣、粗壯厚底的靴子。這套行頭比起一個世紀前阿爾卑斯山脈的攀登者的馬褲和綁腿來說,已經先進多了。權威的ASE評論說,和今天的登山者相比,當年喬治馬洛裡和安德魯歐文的裝備無比簡陋,他們能夠到達那樣的高度,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

  登山服裝細化的時代

  二戰後迎來了登山運動的快速發展時代,以尼龍為代表的多種合成纖維和新材料的應用,使得登山服裝又前進了一大截。1950年到1964年前後14年間,人類的足跡已相繼留在了喜瑪拉雅山脈及其周邊的喀刺崑崙山脈上的14座8000米高峰上,這與攀登者採用了更高效更輕便的服裝不無關係。

  1950年5月,由法國登山家埃爾佐格帶領的法國登山隊攀登安娜普爾納峰時裝備了由他們首創的雙層羽絨服,面料採用了聚酯纖維,它能抵抗零下30度左右的嚴寒。他們把每個人的高山食品和裝備的總重量壓縮為1噸左右,相比二戰前的登山隊,負重輕多了。

  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全球科技發展迅速,新材料、新產品層出不窮,特別是特殊化學材料的運用促成了登山運動的技術革命。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帶,零下30——40度的嚴寒,10級以上的高空風夾帶著沙石的暴風雪……特殊的環境對登山服裝提出了特殊要求。登山服裝要求防水防風,保暖透氣、耐磨性能要求也比較高。登山用品廠家在生產服裝時不斷嘗試新的材料和技藝,給登山隊提供自己的產品,在初中中檢驗證明再繼續改進。現在戶外運動中流行的著裝分層(Layering)概念是無數登山運動員在高山攀登中摸索出的經驗。早期傷害事故頻繁發生,人們開始針對這些問題研究對策。因此,到上世紀70年代逐步形成了排汗層(Base Layer)、何溫層(Insulation Layer)和隔絕層(Outer Layer)構成的三層著裝概念。

  早期的登山活動服裝都是使用天然材料,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大多數登山服裝都採用先進的人造材料,只有象羽絨這樣極少數的有著無可替代的優越性能的自然材料被保存了下來。登山運動服裝對材料的苛刻要求使得只有極少數的高科技先進材料被用於現代登山運動服裝。

  由於當時很多科技成果最先為軍事領域應用,登山服裝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仍徘徊不前,改動也僅僅限於式樣、輔料、面料沒有革命化的改變。

  功能性織物正當紅

  上世紀的最後20年是登山運動裝備發展速度最快的年代。專利技術更加成熟、面料輔料日益完美,相應裝備的標準出臺等等一系列明利條件促進登山服裝進入大發展階段,以Gore-Tex面料為例,從第一代Gore-Tex62662,發展到今天的Gore-Tex PacLite和Gore-Tex XCR,其技術相當成熟,全球約有100個以上的服裝品牌Gore-Tex面料。

  截止到2000年,全求已有超過1500項與登山服裝相關的專利,新型纖維、混紡纖維、塗層和膠合層壓等功能性織物層出不窮,科技進步使得新世紀的登山服裝提前進入「功能」時代。最新信息顯示,功能性服裝代表了國際紡織和服裝產業最強的分類之一。在歐盟,包括服裝和器械裝備在內的運動市場的價值總額超過370億歐元,在美國由大約為460億美元。

  近年新研發的專業高性能產品很快打進大眾化市場,有資料顯示,過去的20年中,高科技面料由推出到進入大眾化市場平均需要8-12年時間。Gore-Tex面料從問世到商業化用了約27年時間,現在所需的時間已居大縮短,新產品的普及速度提高,除因產品研發的步伐有所加快外,高層推廣和生產效率提高也是重要的因素。

  10年前屬科技的面料,如防水的Gore-Tex62662和保暖的Polargard等,現已成為市場主流。消費者的要求正在不斷提高,除希望服裝能在惡劣天氣下提供更佳的保護功能外,也要求服裝更加輕盈。美國戶外聯合會會長Frank Hugelmeyer表示,高科技服裝廣受歡迎,消費者希望這種服裝能發揮強大功能,發展步伐可媲美電腦科技。美國外戶活動聯會表示,發展迅速的功能性服裝將在美國掀起另一場革命香港特區生產力促進局數碼21廣場紡織製衣部的一份資料顯示,除了潮流、顏色、款式外,戶外服裝還要注重保溫、防風、防水及排汗等功能,並講究服裝的舒適性及價格而現代科技正逐漸滿足人們的要求。

  登山者對運動服裝和戶外服裝在技術和功能上要求更高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認為舒適和設計是最一般的要求,進一步而言,他們更熱衷於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幫助發揮最佳競技狀態的功能性,包括吸溼性控制、溫度調節、抗拉伸性、防風防雨性以及抗摩擦性等。

  智能服裝的天下

  與這種對服裝功能性需求的增長相對應功能性纖維的生產商把他們的注意力從批量市場的追求數量上向高附加值產品,例如能免根據穿著者需求相應改變其特性的「智能」型紡織品。預計在下一個二十年裡,大量的數位化服裝將會進入登山運動裝市場。

  專門從事戶外服裝生產的美國The North Face 公司已推出一種名為MET5的高科技外套。這種外套特殊的衣料纖維紡織法使衣料具備良好的保暖效果。另外,該外套還附有加熱裝置,以充電式小型鋰電池為能源,衣服的溫度可艱用調節器The North Face公司將這種高科技外套的目標客戶定位為登山族,但軍方對這類高科技衣料表現出渾厚的興趣。

  對紡織來和服飾業而言,「智能衣料」將為市場帶來新的商機。美國杜邦公司已宣布將其衣料部門獨立成為新公司,新公司總裁表示,過去5年杜邦衣料業務幾乎是零增長,因此該公司急需「智能衣料」等新民明來開拓市場。為了節約開支,杜邦衣料部門的生產線將大量移往工資較便宜的亞洲國家,傳統衣料業務也將縮減,開發新產「智能衣料」將成為業務重點。杜邦公司預期,未來幾年內,「智能衣料」市場價格值將達到數十億美元。

  中國登山服裝的發展

  中國開展登山運動最早是從前蘇聯那裡學習的。1960年前後,由於特殊原因,蘇方奶出了聯合登山隊。在周總理的支持下,中國登山隊決定領先自己的力量登上珠峰。儘管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卻撥了大量美金給登山隊到歐洲去購買裝備。法國共產黨 請來了登山專家艾爾錯,給中國人講解登山技術和裝備。這些花了很大代價買回來的裝備比蘇聯提供的裝備先進多了,國家派專機從布拉格把近6號裝備運回國內。

  早期採用的蘇式裝備,是帶拉鏈的咔嘰布外套,類似驪褲的肥大咔嘰布褲子,那裡登山隊員基本上採用蘇式服裝,1960年進口的登山服裝數量較少,只有衝頂的主力隊員才能穿。法式登山服裝類似「寶寶衫」,胸前一個大口袋,拉鏈只有半截,尼龍綢質地,褲子也較為緊湊。

  賀龍在參觀中國登山隊的登山裝備時,他對我國自製的高山靴加了一層豬尿泡增強防水性很感興趣。他誇獎日本帽子的耳朵上有幾根毛,很頂事「鞋大、保溫」,對蘇式衝鋒衣的評價「衝鋒衣的質量可以再提高一步,可以適當多行幾首」。

  當時並沒有「三層著裝概念」 ,登山隊員的保暖服裝主要是山羊絨毛衣,內衣也是一般的純 棉襯衣,通常穿著者會在毛衣外加上一件羽絨背心,北京市被服廠曾給中國登山隊訂做過一批羽絨製品,羽絨用的是灰野鴨絨,羽絨服充絨量達380克。1975年第二次攀登珠峰,全部的服裝都是國產的,仿蘇式衝鋒衣採用尼龍綢面料,有一款高山睡袋充絨量高達2500克,使用乾在珠峰大本營熱得睡不著。

  參加過早期登山活動的人是這樣評論早期服裝的「蘇式服裝比較 寬大,適合在高山活動中,簡陋的裝備對登山隊員的身體傷害很大,例如手套,當時一般是裡層毛線質地,外層羽絨,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雙手的機會較多,摘下羽絨手套時很容易被凍傷。

  在長期的登山活動中,國內的登山服裝大量依賴進口。據中國登山協會前任秘書長於良戩回憶,國內是在上世紀80年代山峰開放以後,通過前來登山的外國登山隊,認識了「三層著裝概念」及排汗內衣等 高科技材料。以後,國內也有部分廠商開始生產一些服裝贊助登山活動,如由吸熱、透氣的高科技面料PTFE製成的「金波司登」羽絨服曾在1998年伴隨中斯聯合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

  高科技,專業化是登山服裝的基本要求,也給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相關焦點

  • 戶外運動——登山(2003年5月27日)
    而連續十一天的電視直播,不僅創造了中國電視直播的奇蹟,也讓更多的觀眾了解了珠穆朗瑪,了解了登山運動。  登山與其他的戶外運動相比有著更強的專業性,而專業的表現不僅在於更強的技術要求,也在於它需要更多專業裝備以應付雪山苛刻的自然條件。而隨著戶外運動逐漸被更多的人喜愛,曾經是專業運動隊獨有的雪山裝備現在也已出現在戶外裝備店內。
  • 休閒+健身 登山健身步道「遍地開花」但何日能串聯成網?
    他的腳下,是2009年建成的國內第一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站在依山而建、連綿起伏的登山健身步道上,趙勇激動地說:「登山步道作為全民健身的載體,資源多,投資少,容量大,因地制宜,方便老百姓健身,是最好的全民健身設施。我們要搞好國家登山步道的規劃,推廣寧海經驗!」  2010年以來,寧海縣先後接待省內外的考察團組100多批次。
  • 五大場景、十條路線!青島冬季冰雪運動新名片約你來打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通訊員 尚亞 青島報導為助力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青島市體育局充分挖掘冰雪運動和體育旅遊資源,今日推出包含5大場景在內的10條時尚體育冰雪旅遊路線,全力打造青島冬季冰雪運動新名片。
  • 香港10條最經典登山徒步路線,假期走起來!
    1、香港不僅是購物天堂,更是大自然的饋贈之地:香港現時有四條長途遠足徑,十條生態路線,八個地質公園等等。在香港登山遠足,不同的路徑給您不一樣的綠色景觀!對於大多數生活忙碌欠缺運動的內地人,周末休閒,郊遊行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條南丫島家樂徑,從索罟灣至榕樹灣,全長約六公裡,四周道路建設完善,大概兩小時便可以完成。
  • 不畏恐懼,對抗地心引力,這項運動讓你在極限中挑戰自己
    在首鋼極限運動公園,陳柯亮換好攀巖鞋,系好安全繩開始了訓練。他手腳交替攀登,藉助一個個巖點,15米高的巖壁轉眼已經攀登到頂。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陳柯穿戴好攀巖裝備。在首鋼極限公園攀巖的陳柯。在攀巖過程中,陳柯尋找力量的支點。陳柯亮是攀巖圈兒裡的名人。
  • 劉嘉玲風雨無阻登山,香港藝人熱血聚會,這些明星堅持宅家健身
    明星也不例外,劉嘉玲最近就曬出自己的登山視頻並配文:「這裡風好大啊」。視頻中劉嘉玲氣色不錯,一身運動裝備笑容燦爛。大燈幾乎要把劉嘉玲的帽子吹掉,小夥伴也是喊話,風那麼大讓劉嘉玲注意安全。劉嘉玲這名登山狂人果然是風雨無阻,之前就有日常登山的習慣,不僅和發哥一起組團爬山,還曾因為和關之琳前夫許晉亨一起爬山而傳緋聞,甚至關之琳因此大發雷霆。
  • 聖鬥士:ND的內容分為兩條線索,第一條線索是現實世界的1990年
    冥王神話ND的主要內容分為兩條線索:第一條線索是現實世界的1990年,星矢被冥王之劍刺中心臟,只剩下三天的生命,沙織為了挽救星矢,準備穿越到243年前的聖戰時代,毀掉冥王劍。沙織與仙女座的瞬一同跳入時間之神的時空之湖,而鳳凰座一輝也再次出現,為保護瞬也帶著雅典娜的花環穿越。
  • 【去香港登山】香港10大徒步登山好去處
    言歸正傳:香港現時有四條長途遠足徑,十條生態路線,八個地質公園等等,每條線路指示完善,不用擔心迷路。小驢君這就推薦一下幾條線路,周末的時候可以和朋友們去登高望遠,遠離城市喧囂,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不亦樂乎?
  • 夢見爬山、登山
    夢見爬山、登山  你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而且也在工作中得到老闆的認可,會有提拔的這個機會  夢見艱苦爬山
  • 入門級雪山攀登 四川四姑娘山三峰---裝備推薦
    周圍有數十座5000米以上的雪上,登山資源非常的豐富,四姑娘山中以么妹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俊秀,與「蜀山之王」貢嘎山(7556米)遙遙相對,素有「蜀山之後」、「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為四川省第二高峰,這裡終年積雪,冰清玉潔,根連地厚,峰插天高,白雲浮玉,光搖煙霞,山麓下有5000多平方米的草坪,草坪上百花點點,是登山探險的理想場所。
  • 《孫美琪疑案金鳳凰》馮小於線索在哪裡 馮小於線索位置與你分享
    《孫美琪疑案金鳳凰》馮小於線索在哪裡 馮小於線索位置與你分享時間:2020-12-01 19:2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孫美琪疑案金鳳凰》馮小於線索在哪裡 馮小於線索位置與你分享 孫美琪金鳳凰馮小於線索在哪裡?馮小於線索位於那個發亮白色的菜名燈柱的旁邊,點擊即可獲得這個線索。
  • 深圳西部最高峰羊臺山,登山遊玩的好地方,而且門票免費
    在深圳遊玩一周了,今天爬了個羊臺山,雖然羊臺山不高,但是它卻是深圳西部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587米,我這天登山,是從龍崗區的龍華大浪走到了寶安區的石巖,從早上十點鐘,走到了下午五點多,花了七個多小時,計步器計步是3萬步,大羊臺山山頂是一個非常平坦的平臺,可以休息,可以鳥瞰深圳。
  • 如何避免運動出現抽筋現象呢
    運動中抽筋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運動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就會出現抽筋的情況,對於運動抽筋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其實運動中抽筋是有應對措施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運動中抽筋怎麼辦吧!
  • 寧夏: 守好「三條生命線」 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寧夏考察時強調,要發揮創新驅動作用,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維護政治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三條生命線」,向結構要質量、向轉型要效益、向創新要動力,奮力走出一條符合寧夏實際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臺"登山怪傑"發願帶媽祖神像攀登世界四大奇峰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被喻為臺灣「登山怪傑」的李小石,今年5月22日背著媽祖神像登上聖母峰,這位馬祖出生的登山家,是媽祖的虔誠信徒,因父親與媽祖有一段因緣,讓他發願要帶媽祖爬世界四大名山。
  • 我從《易經》中找到3條線索
    我從《易經》中找到3條線索對一個人而言,最佳時機出現的概率,大約是25%抓住最佳時機很重要。可是,沒有人教你怎麼做。因為,時機是難以捉摸的。我研究國學,結合實踐,獨立思考,有所領悟。一個人如何抓住屬於自己的時機?我從《易經》中找到3條線索,分享出來,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線索1:對一個人而言,最佳時機出現的概率,大約是25%。
  • 登山後脖頸長 「黑痣」 原是鑽進蜱蟲
    5月2日,哈市56歲的李女士,在洗澡時發現脖頸處突然出現一「黑痣」,李女士試著用手去捏「黑痣」,觸碰下刺痛感十分明顯,而且「黑痣」竟然會動,兒女們一看嚇了一跳,馬上聯想到三天前去登山有被蚊蟲叮咬的可能,忙將李女士送至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就診。
  • 一項可以挑戰極限,突破自我的運動-攀巖
    攀巖是綜合挑戰性、技術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戶外時尚運動攀巖運動也屬於登山運動,攀登對象主要是巖石峭壁或者人造巖牆。早期該運動項目主要是戶外,利用天然的自然條件進行攀巖。後發展為室內並作為一項專業的體育競技項目被推廣開來攀巖首先要有自信心,因為面對比自己高大幾倍的巖壁,想要超越,自信心必須十足。這樣才有勇氣去跨過山丘進去心也是很重要,因為這項運動不比跑步、騎行等有氧運動,在攀巖中途,如果因為判斷失誤或者體力不支,而失去前進的動力,很可能就前功盡棄想要進行這項運動,首先要鍛鍊自己的腿力以及臂力。
  • 一套裝備多少錢?還有哪些要錢不要命的極限運動
    這次翼裝飛行意外身亡的女學生,想必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這項極限中的極限運動,也就是世界上極少數人敢玩的作死運動。翼裝飛行,顧名思義,穿著像蝙蝠翼的服裝,像鳥翼滑翔一樣,從高樓、高塔、大橋、懸崖、直升機等高處跳下,在空中進行無動力或有動力飛行的運動。
  • 攀登香港太平山 一次愜意的登山經歷
    生命之本在於運動,假期中,友人召集結伴行山(爬山),動動筋骨。  都是上班族,平日甚少出動,幸好是攀登太平山,交通方便,上下山容易。太平山為香港維多利亞海港地標,登頂也別具意義,值得自豪驕傲。  我們早晨在國際金融中心集合,沿著中環上山。來到藝穂會附近,斜坡漸多,特別是在金鐘纜車站附近,斜坡更是又長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