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第一高樓爛尾背後:高立存中宇往事

2020-11-15 網易

時代周報記者 楊靜 發自上海

憑藉少量自有資金投身房地產,藉助高利貸輾轉騰挪,這原本是不少溫州商人的大膽賭局,中宇創業聯合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宇集團」)董事長高立存就是其中一員。然而,在近年房地產政策收緊、民間借貸抽貸等多重因素擠壓下,這種「賭徒式」開發模式正失去贏面。

從「建築之鄉」的標杆建築工,高立存用20來年時間「走出去」並轉型成控股31家公司的董事長,但在破產危機之前,高立存心情複雜。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崑山第一高樓爛尾的背後,就是高立存及中宇集團難以自拔的債務泥潭。高立存債權人聯合會發布的《告廣大浙江人民書》中措辭犀利,將中宇集團的發展形容成「一顆毒瘤早在野蠻生長」,直稱高立存「在玩最後的瘋狂」。

  建築之鄉的小泥工

1971年,高立存出生在溫州市泰順縣司前畲族鎮的一個農民家庭。泰順,有著「古橋之鄉」、「建築之鄉」之稱。1992年,泰順縣被國務院列為建築勞務輸出基地縣。

就在這一年,中宇集團前身之一的泰順縣第三建築工程公司成立,其註冊資金500萬元,核定企業資質為三級。在此之前,立志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的高立存,已從當地一個建築隊小泥工慢慢成長為包工頭,並已先後成立了泰順縣第六建築工程公司和泰順縣井巷建築工程公司。

幾乎是同期,泰順本地的建築行業已在陸續發酵後進入偃旗息鼓階段。「出走」成為高立存唯一選擇。

1996年,高立存帶著他的施工隊來到杭州謀生。在杭城的前兩年,高立存並不如意,碰壁是常態,甚至連拿下的第一筆造價只有18萬元的單位宿舍施工業務都出現了虧本。1998年,高立存「曲線自救」,他以掛靠方式加盟浙江廣廈(600052,股吧)建設集團。

此後四年,高立存誓言要在杭州大幹一番。這四年的原始積累到底有多少,外界並不知曉,但在兩個「西湖杯」,一個「魯班杯」的光環照耀下,高立存單飛念頭漸起。2002年,在脫離浙江廣廈建設集團後,高立存在合併了泰順五家建築企業基礎上,成立了中宇建設集團,本部設於泰順,總部在杭州。

「想成功,頭腦簡單往前衝,」高立存在總結2000年到2005年間「過得神話」般時坦言,「膽大包天包地包大海,企業發展追求就是速度」。

中宇集團的攤子陸續鋪大。在搭上多元化發展這輛順風車後,高立存資產帝國的觸角涵蓋了建築、能源、金融、竹業、房地產、礦業六大領域,形成中宇置業、中宇建設、中宇礦建、中宇竹業、司前股份和高氏瑞和六大產業公司。

  敗走房地產

在此後的歲月中,六大產業板塊中的中宇置業和中宇建設,成為高立存開拓事業、倒手資金的重要載體。

中宇集團內部人士羅真(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宇建設自成立後主要是靠轉包工程項目為主,即拿到工程後再轉手,收取1%-2%的管理費。而工程的貸款早期主要靠民間借貸和融資為主,民間借貸中的每1000萬利息在二分至二分五之間。

在集團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中宇集團在溫州、崑山、舟山、武漢、寧波等地以控股或者參股的方式投資地產項目。參與後,以這些項目和工程向銀行進行借貸,「銀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完成20個億就授予一個億的貸款額。」 羅真分析道,這在早期保證了中宇集團的現金流周轉。同樣,旗下的礦業集團也依照轉包模式,能有著每年200萬-300萬元的收入。

發展太快之餘出現的團隊和管理跟不上,是高立存始料未及的。2005年和2008年間,高立存開始縮小中宇集團的地產項目規模,陸續甩掉不賺錢的項目,這期間也並沒有停止資產倒騰。

以崑山項目為例,此前,中宇置業進入花橋時地價每畝才20萬元左右,不久,因國家推行土地招標制,經招標每畝為90多萬元。雖然崑山政府協議返還,但中宇置業拿地伊始的資金靠民間高利息借貸而來,低價地塊的升值溢價已被高利息吃掉。

中宇建設方面,同樣被大大小小官司纏身。「中宇建設在這幾年已經在虧損中了,」羅真透露說,中宇建設前前後後有85萬元、116萬元、200萬元、700萬元、255萬元未履行償還的債務。

高立存需要為此買單。中宇集團官方網站曾把這些資金窟窿部分歸因為,「高管、項目經理侵佔或變相侵佔公司資金或利用高職務便利非法侵佔竊取公司巨額財產」。

按照高立存本人所言,2014年,他幾乎在雲貴川等地到處去討債。

2014年底,中宇建設集團申請破產保護。「因有10多億元的債務無法收回,導致資金鍊出現問題,才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高立存說。

在今年回答溫州當地媒體關於中宇建設破產重組問題時,高立存坦言,「轉身回頭,治治病、出出汗其實也是一種收穫。」

  債務恩怨

頗具滑稽的是,高立存自己也被人追債。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他的債權人們甚至還成立了「高立存債權人委員會」。

這當中,除了工程方、農民工、政府、業主、材料方、信託公司,一大部分就是高立存口中的「所謂的好高管、項目經理」。

據中宇集團離職高管陳民(化名)透露,中宇集團成立時原有80多位股東,而後不少人被高立存通過股權換現金的形式踢出股東名單,「但他們並沒有得到高立存當時承諾的現金。」

2012年3月,從原先的中宇建設集團升任中宇集團高管後第二個月,陸續上門要債的債主,開始讓陳民對高立存心存質疑。他曾為高立存拖延時間,並對上門的100多位債主們承諾,3個月內還清。

事實上,高立存爽約了,並致電其求助,「電話裡他用幾近哀求的語氣稱我為大哥,並說小弟跪拜你、跪求你給我借點錢,」陳民回憶到。

同一年,中宇集團執行總裁範聖中、劉其鵬相應離職,這加劇了公司動蕩。公開資料顯示,這當中不少高管和項目經理,都跟高立存扯上了債務官司。

花橋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田姓科長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宇集團到底有多少外債,是很難評估的。

今年年初,高立存曾把中宇集團未來的發展規劃指向針對時尚消費,一是開發泰順、文成甚至溫州市區的旅遊資源;二是用竹子打開建材市場。

在陳民看來,中宇建設已經申請破產保護,中宇置業即將步其後塵。「中宇集團其實已經土崩瓦解。」陳民說,集團的金融業務目前由高立存老婆掌管,但沒有金融牌照,這更多是為了統計中宇集團這些年債務成立;中宇竹業,此前由中宇竹業副董事長項林接管,但沒有實質性進展;同樣,公司的礦業也日薄西山。

至今,中宇集團官網上還貼著一篇名為《黎明之前》的文章,這篇發於2015年6月24日的文章引述拿破崙的句子稱,「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文章激情洋溢地號召道,「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退縮、不絕望、不拋棄、不放棄,強者用困難證明能力,弱者用藉口訴說無能」,「堅信曙光就在前方,黎明即將到來」。

不過,中宇集團要聞一欄的最後一次更新時間,停留在2015年7月16日,直至現在,再沒有高立存露面的相關新聞。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太原迎澤大街3座爛尾高樓,爛尾最久的那個,好像要「復活」…
    300米的「山西第一高樓」爛尾 迎澤大街上最高的爛尾樓,則是太原國海廣場 目前的太原第一高樓是信達國際金融中心,總高度266米,地上54層,地下4層,也是山西省已建成的第一高樓。)
  • 52億「廈門第一高樓」3次轉手 爛尾23年:福建商人李柄江的野心與絕唱
    10年前,42歲的他開始步入事業巔峰,花費20餘億元從郵政系統收購了爛尾多年的「廈門第一高樓」——郵電大廈,後改名為廈門國際中心。李柄江創立的京朋國際集團成立於2001年,橫跨電力、地產、貿易、金融等六大領域,後總部搬遷至北京。成功收購廈門國際中心放大了李柄江的野心,按照他的計劃,2018年公司將衝擊全國企業500強。
  • 珠海「敗家」的爛尾樓,曾揚言建78層的高樓,結果僅蓋一層就爛尾
    而對於珠海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建設非常重要,然而在城建的過程中,爛尾樓等事件可以說是層出不窮,這對於各大城市中都是常有的事情,而在珠海的這個爛尾樓卻是被大家表示最為敗家的一處
  • 濟南「幸運」的爛尾樓,2次流拍爛尾6年,以15.6億「賣身」成功
    爛尾樓已經成為現在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儘管隨著經濟的發展,每個城市內的土地資源都是非常的珍貴的,但是還是會有爛尾樓,這也是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很常見的;儘管有爛尾樓建築的出現,但是也有不少的爛尾樓建築被復活,這也是一個好現象,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的沒能復活成功的爛尾樓,一直爛尾很長的時間。
  • 廈門「尷尬」爛尾樓:曾想成為第一高樓,如今卻被詬病為「敗家」
    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爛尾樓這詞語在前些年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比較頻繁,這也是因為樓市瘋狂、房價瘋漲,而地產開發商大多都賺得盆滿缽滿,許多沒有做好準備就開拔的公司砸錢蓋房最後卻因為各種原因把項目荒廢掉,白白可惜了一些價值很高的土地,而爛尾樓造成的影響除了讓一些深陷其中的業主難以脫身,還讓城市的形容備受打擊。
  • 我國4大爛尾樓:福建就佔了兩座,另外兩座在你的家鄉嗎?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的發展,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發展了起來,越來越多人熱衷於建設高樓大廈,一座比一座建得更高、更豪華,如今我國擁有的高樓大廈,尤其是百米以上的高樓在全世界都是排在前列的。
  • 安徽首屈一指的商場「涼了」,爛尾長達3年,「復活」無望!
    安徽首屈一指的商場「涼了」,爛尾長達3年,「復活」無望!安徽是文化基礎深厚的省份,文化上是安徽獨特的文化,並成為我國的四個文化圈,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 從經濟上來說,安徽的經濟幾年前已經進入中等發展階段。 安徽最好的百貨公司,現在是爛尾樓。
  • 常州「悲催」的爛尾樓,1年內流拍3次,從6億降為1.5億無人接盤
    這幾棟建築在人們的口中慢慢變成了「爛尾樓」。在常州市區,有一座爛尾樓比較「悲催」,它曾一度很有希望「東山再起」,但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個爛尾樓就是常州市第一環球高科技城308號樓,這個爛尾樓的經歷真是太「悲催」了,它曾經歷過三次拍賣,樓價從原來的6億降到現在的1.5億,價格簡直是「斷崖式」下跌。即便如此,整座高層建築仍無人知曉。
  • 張園迎來涅槃、崑山人來滬晚鍛鍊……去城博會打聽背後的故事
    靜安區張園:一幢一檔,做歷史建築的守護人有「海上第一名園」美譽的張園,見證了上海的許多「第一次」:滬上第一盞電燈、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個室外照相館都在此亮相,是清末民初上海社會活動的中心。2019年1月,張園地塊徵收生效,宣告這座百年名園將迎來涅槃。張園的未來是怎樣的?
  • 崑山第一女強人竟然是她!
    獻給崑山所有女性,男人同意請告知身邊的她!看完以後,你有什麼感想?歡迎點擊右下角「寫留言」。凡是通過加KB君微信號,爆料崑山身邊事,一經崑山論壇微信公眾號採用即可至少獲得現金50元KB君微信號:kshuabo商務合作:18012662666點「閱讀原文」,快來上傳個人工作照和生活照,即可贏取萬元現金、超市購物卡、電影票等好禮
  • 唐山「走大運」的村子,苦等10年爛尾項目終盤活,村民要住新房了
    唐山」走大運「的村子,苦等10年爛尾項目終盤活,村民要住新房了!作為「北方瓷都」的唐山,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唐山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多幫助。經濟發達地區也有爛尾樓的存在,在唐山有一處爛尾樓項目,爛尾10年,現在有幸能夠復活,這對於唐山城中村的村民來講,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 黃海濤:爆破的高樓裡潛藏著多少誘人官帽
    22層98米高的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建成使用僅7年,但政府決定下月將其爆破拆除,在原地新建一座250米的高樓。該醫院總造價3776.70萬元。此事引起各方關注和熱議。有市民認為用了7年就炸掉非常浪費。而規劃局有關人士稱炸掉大樓政府並不吃虧。
  • 江蘇「走大運」的爛尾樓,從「第一違建」變世界地標,厲害了!
    江蘇」走大運「的爛尾樓,從「第一違建」變世界地標,厲害了!但是,作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也在地標建築中提高城市建設,在很多城市建設中在公園和景點中提高,但在南京有很多爛尾樓的項目,爛尾樓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浪費了地域價值。 在南京這樣的爛尾樓被稱為瑞爾大廈。
  • 哈爾濱一爛尾樓,爛尾25年成垃圾場,「晚景悽涼「,難逃拆遷命運
    文/城市旅行俠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慢慢亦漫漫,燦燦亦燦燦,我們旅行的步伐從未停歇提到」爛尾樓「,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其實,這些爛尾樓的」命運「就像影視劇一樣,它們有著最輝煌的過往,最風光的曾經,卻逃不過最悲慘的命運,活脫脫是一部」心酸墮落史「,這些樓盤佔據著最好的地段,最佳的位置,可是卻做著侵佔土地,浪費資源,影響市容市貌美觀的」醜事「,所以,」爛尾樓「甚至被稱為」城市傷疤「,被稱為城市中最」不忍直視「的地方,大家對這些樓盤都避之不及,希望城市可以對它們有一些合理規劃,不再讓它們蒙上塵埃。
  • 巡迴檢察組:劇中三處爛尾劇情,有頭無尾觀眾看了個寂寞
    可以說在網絡上為《巡迴檢察組》叫好的聲音從未停止過,但是拋開這層濾鏡,你會發現該劇有多處爛尾的劇情。而這些有頭無尾的劇情,觀眾可能就只看了個寂寞。玩彈弓的少年在馮森還是以「大背頭」形象示人的時候,遇到過一個以彈弓作為玩具的少年。少年每次來到東川省第一監獄,都是在邊上遠遠地望著,並不靠近。
  • 山東正積極打造的一座高樓,是428米超高層樓,號稱山東第一高
    當下在對我國許多城市看來,建設高樓是許多城市都在打造的對象,有的城市雖然是名氣不大,但在高度上卻是其它高樓所不能相比的,而且也是能成為當地的區域內很突出的一座顯著性地標建築,而一般像是在我國的大城市中看,它們的高樓建築也是非常多的,而且還是很密集,這更是能看出一個城市發展實力。
  • 「耀眼雙子」再出發:兩大明星縣崑山、江陰雙雙迎來新書記
    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 「第一崑山」微信公眾號 圖五天後,崑山也迎來了新任市委書記。現年51歲的吳新明從蘇州高新區調任崑山主政,接棒杜小剛,後者已履新無錫市代市長。兩座GDP將跨過4000億大關的中國明星縣市,在同一個時間節點完成了「換帥」。澎湃新聞注意到,這兩樁人事任命的特點也頗有些相似。
  • 崑山2019年GDP4045.06億元繼續霸佔百強縣榜首 是什麼樣的存在?
    2019年,崑山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 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
  • 天津一爛尾樓,曾耗資200億揚言打造地標建築,荒廢數年淪為爛尾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在時代發展的今天,雖然說有許多新式住宅誕生,也誕生了一種新的現象,那就是爛尾建築的出現,也就是爛尾建築,而且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一直備受爭議。此外,爛尾建築的出現,不僅僅是在一些十八線的小城市,同時在北上廣這些地區也是有很多爛尾現象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爛尾建築在天津內部,據資料顯示,這座建築最初建造時,造價也是兩百億,而當時也揚言要建造當地的地標建築,但現在卻逐漸淪為爛尾建築,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這座大樓就是117號樓,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也都對它有所了解。
  • 山東的營業執照在崑山就辦了
    ■少跑1600多公裡路 ■不到1個小時就辦妥蘇報訊(駐崑山首席記者 朱新國 通訊員 施葉芳)「都不用出崑山,就能把我們在山東肥城市的營業執照辦好,並能郵寄給我,相比去現場辦理,省去來迴路程1600多公裡,『跨省通辦』真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