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的影院人:閉店面臨成本壓力,開店沒觀眾更是考驗

2021-01-09 澎湃新聞

3月5日,驚蟄,曉雨在朋友圈留下一句:蟄伏的我們,期待真正的春來到。

曉雨是太平洋電影院線的市場負責人,在院線集體歇業的時間裡,她還在忙於思考「特殊時期」如何才能和消費者保持溫度和聯繫。

疫情給大多數行業帶來衝擊。對此前一直未擺脫「影視寒冬」的院線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全國1萬餘家影院,從除夕至今,已經停擺42天。

而專業統計電影票房數據等信息的貓眼app,從1月24日起就暫停院線電影票房數據更新。在全國一個個影院實時票房數據那一欄,數字是一個又一個的「0」。

日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建議》,挑動了公眾緊張的神經;此後北京、雲南多地針對電影院復工復映及電影拍攝防疫標準,出臺了相關指引,再次引發網絡熱議。

電影院到底能不能復工?多位資深院線人、影院從業者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情況並不樂觀,恢復時間不確定,損失更是不可預估。4月,幾乎就是「定生死」的關鍵時刻。

▲2020年2月14日情人節,湖北宜昌,街頭的電影院大門緊閉,暫停營業 圖據ICphoto

影院不開門後的日常:

低價甩賣零食和電影卡

刷存在感讓顧客看到影院還活著

從2月中旬開始,曉雨就不斷在朋友圈裡安利自家院線推出的「超級大禮包」「電影小食鋪」——原價35元左右的哈根達斯減價到29;3瓶果汁、3瓶飲料,外加2袋薯片、2盒香菇片也被打包49元出售,價格是平日一半;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女神節」,大桶爆米花只賣3.8元……

除了影院常賣的小食,他們還便宜出售全國通用的電影卡,「史無前例的力度!」「零點開搶!」一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架勢。

曉雨自嘲,脫離了影院的線下場景,所有相關產品都只能「硬賣」。現在沒有電影放,他們推薦的時候也只能跟別人說,「你現在買,以後還是能用的。」

太平洋院線在擁抱網際網路方面沒有掉隊。2016年做會員系統、2018年玩抖音、2019年布局APP和小程序,到今天已經擁有近百萬的活躍用戶。

閉店歇業40餘天后,早前的鋪墊為這次突發狀況救了急。這令她慶幸,「如果之前沒有做過線上,等閉店再反應過來,那我們肯定會很慘。」之前他們認為的錦上添花,如今成了雪中送炭。

她把這些抓手看作是「抗風險能力」,「它只能發揮一點點小的作用,遠遠不能像某些行業那樣快速、全面轉型線上。」曉雨嘆氣,「和其他行業比起來,電影院還是太傳統了。」

每年,太平洋院線都會與一個品牌跨界合作打造春節檔定製禮,照往年形勢,不到大年初七就售空;今年他們又和黃老五合作定製大禮包,除了零食和會員年卡,還包含印有logo的獨家款鐳射挎包及超長滑鼠墊。

疫情的出現打破了此前「上線即售罄」的狀態,今年大年初七已過去一個多月,但定製大禮包還有2000套沒賣出去。

曉雨透露,今年春節檔他們院線全部直營店虧損1.63億,在閉店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支出仍不斷,線上促銷的作用太過「杯水車薪」。「只能說還能有一些資金回籠,你要問能彌補什麼?什麼都彌補不了。」

她認為生死線與現金流掛鈎。以她的經驗判斷,現金流能夠撐過6個月的,‍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現金流低於三個月,‍這種影院可能‍很危險,「‍除非做出非常大的調整。」

除了各種禮包之外,疫情期間太平洋院線專門為醫護人員發起「天使卡送天使」、送會員口罩、電子書等活動。

這些付出和發聲未必會帶來現金上的收入,但曉雨卻認為,這是非常時期觸達用戶的必要手段。「疫情期間不掉粉,那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不管是送祝福還是什麼活動,我們不斷地刷存在感,就是為了讓顧客看到,『哦,原來這家影院還活著』。」

影院停業後的動作:

積極爭取租金減免和補貼

線上售賣無異於杯水車薪

春節前,湖南芒果影業下的多家影院也各自補充了十幾萬的貨物,為即將到來的春節檔摩拳擦掌。而現在,院線經理丁力只能眼瞅著這些積壓庫存發愁。

‍為了不讓商品過期,芒果影業發動公眾號、外賣平臺等渠道打折售賣,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還都是進貨價、成本價。」

食品之外,丁力還要搭上比平日更多的人工成本——此前為了應對春節檔,芒果院線多家店面多儲備了3、4名員工,用於換班。

外界普遍認為線上售賣是電影院的「自救」,丁力苦笑「完全談不上」,出售積壓貨品起到的作用至多是減少損失,「只能算是臨時補救。」

開店遙遙無期,清理原有庫存是國內大多數院線的無奈之舉。2月25日阿里影業聯合餓了麼,推出「影院賣品外送」業務,以幫助影院降低賣品庫存、緩解資金壓力。包括萬達影城、太平洋影城、博納影城、金逸影城等近20個影管公司參與。

但售賣食品的作用微乎其微。「電影院主要的收入結構還是票房,賣小食比不過超市也比不過電商,作用實在是太小了。」北京某獨立影院經理劉剛感慨,「說餐飲業太慘的請看看我們。餐飲還能做外賣,但電影院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國內一知名院線的中層徐哲把這種「自救」形容成「業餘的去打專業的」,「電影院提供了一種場景,往往在線下的銷路比放在線上要好。突然脫離這種場景,改和電商競爭,顯然我們還欠缺很多。」

但他不否認這種嘗試,「如果‍前期在網上有所布局的話,借這個機會‍做一些線上線下的打通,‍也算一個機遇;但如果沒有布局,‍或者說對於消費者消費習慣‍沒有深入了解,臨時抱佛腳效果可能就會很差。」

‍這段時間,徐哲比以前更忙,也壓力更大了。他的主要任務是挨家挨戶去和影院的業主溝通,爭取緩解各個影院的租金壓力。

不同業主給出的優惠條件是不同的。‍有的是明確承諾,有的是‍需要上一級公司的最終決策,徐哲慶幸,大部分業主都表示在停業期間‍會給予他們房租上的一些減免。「當然私人業主是最難的,本身他們也很困難,所以我們也在積極爭取。」

房租、人力,是影院行業最主要的兩大成本支出,「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控成本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舉措。」徐哲坦言。

如果從影院的角度考慮,他認為最直接的幫扶就是房租、物業費的減免,另外就是允許企業合理合法降低人力成本。「這個行業現在需要的是『直接有效』的救助,否則中小影投‍基本熬不過去。」‍

徐哲也在時刻關注業內的動態。

2月27日,浙江省發布《關於積極應對疫情推動文化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有措施要求「安排1000萬元對因受疫情影響停業的電影院、線予以適當補貼,加大對防疫抗疫主題優秀電影作品宣傳發行的扶持力度。」隨後廣東省電影局公布了《中央和省級電影專資扶持受疫情影響影院資金分配方案》,在全國率先向全省分配資金4888萬元,扶持1337家受疫情影響影院。


▲廣東在全國率先向全省分配資金4888萬元,扶持1337家受疫情影響影院

徐哲判斷,電影行業專項資金的返還最終應該都會普及,但各省跟進的快慢、標準都會有所不同。徐哲身處上海,目前還沒有收到類似相關政策。

丁力聽說‍湖南省電影局近期也會出臺補助政策,但具體內容還不確定。他預計,這些政策的出臺會決定他們能夠享受多少減免,而補貼則決定當地影院的生死存亡。

影院要不要復工的兩難:

閉店面臨成本壓力

開店沒有觀眾更是考驗

對於劉剛來說,房租是無法迴避的難題。他所在的北京這家影院已經開了十年,雖然和房東關係不錯,但對方畢竟是私人業主,很難許諾打折和減免。「一年房租是一千萬,一個月80萬。」他估算過閉店50天的損失,大約在400-500萬之間。

儘管復工時間遙遙無期,但劉剛心裡是迫切期待開門營業的。不復工,房租、人工、機器損耗都是一筆巨大成本,對於只有一家影院的他來說,抗壓能力遠不及大院線。只有早一天開工,才可能早一天有資金回流。「所有補貼政策只能解一時之急。」

但即便復工,也有難題——行業恢復的緩衝期會持續多久,以及復工放映什麼?

曉雨、徐哲、劉剛在從業期間都經歷過2003年非典時期,他們都認為兩場疫情帶來的衝擊不可同日而語。

徐哲記得,當年非典帶來的影響持續了5、6個月,8月電影院恢復營業後也難逃負面效應的餘波。「真正回暖是第二年的春節檔,那時候人們才完全擺脫陰霾。」

業內流傳著影響會是N+2的說法,即停業N個月,影響再加兩個月。但曉雨認為這是一個樂觀預判。「2003年時也有過停工,時間很短。」即便如此,當時也有2、3個月的恢復期。

徐哲預估今年上半年對影院來說相當於廢掉。「就算政府允許復工,觀眾恐怕也不會馬上回來。」而他樂觀估計,允許復工後的第三個月,能恢復到平日50%的水平,就算不錯。

「電影院復工」的話題刺激著網友的神經。2月24日,新浪財經曾發起一次「你支持電影院復工嗎?」的網絡投票,結果顯示,7.5萬人參與投票,6.1萬人投了「堅決反對」。

這也正應了曉雨和徐哲的擔心:閉店時期並非「至暗時刻」,真正的壓力是開店。

徐哲把目前的狀態比作是「平靜下的暗流」,他甚至大膽預測,‍等政府允許影院復工的那一天,肯定有很多‍復不了工、或者主動選擇不復工的影院。因為復工將面臨更高的成本。

「開店以後非常考驗一個影院的管理能力、抗壓能力及運營能力,因為開店之後,房租、人員開支都沒有理由減免了。」曉雨說,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對於影院衛生安全的管控措施會比以往要複雜的多。「不管是保潔力度還是人員調配,它會‍超過以前正常時候的運營費用‍和心血。」

2月23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2月26日,北京市電影局聯合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出進一步明確要求:在復映初期一定時間內(由市電影局視情況明確具體時間),按隔排隔座售票,售票處實行觀眾信息登記制,洗手間等場所應配備洗手液或消毒用品,公共區域每天消毒不少於8次,每個影廳每部影片放映結束後須徹底消毒一次,並進行通風。

登記、測溫、消毒、引領安排座位,每一個環節都增加了人力需求。「正常情況自助售票取票,‍頂多出一個人剪票。‍就OK了,但復工後要達到新標準,人力需求是翻番的。」徐哲說。

‍除了緩衝期的衝擊,復工後影院還可能面臨無片可放的境地。丁力說現在手裡還有密鑰的片子只有兩部,就算開工,老片放不了,新片不上檔。

‍「很難有片方願意做第一批放映,」劉剛認為,幾年辛辛苦苦拍一個電影,誰也不願意放在這個檔期。而在全國各省復工各異的狀態下,無法統一首映時間,也很難說服片方。

片方要等所有影院恢復營業再去發行影片,影院想的是既然沒有發行放映,我們為何復工?「這就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曉雨說。

疫情下的艱難轉型:

有從業者轉戰微商賺錢維持團隊

「管他賣什麼,先讓影院保命」

丁力擔心,緩衝期意味著更為嚴峻的考驗。「放一部影片,不管是一兩百人來看,還是一兩個人看,我們的成本是固定的。」但一兩百人坐在一個影廳裡的光景,他預計近半年都不會再出現了。

至於其影業全部影院在春節檔期間的虧損,他給了一個大概數字,1500萬。「這是相較去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業績。」如果統計停業的這40多天,數字將更龐大。

2020年的春節檔電影曾被預測是「賣相最好」一屆,被寄予了突破百億票房的期望。根據票房統計,1月24日~26日仍然營業的影院票房總計為1823.2萬元,而2019年同檔期2月5日~7日的票房為34億元,今年春節檔票房不足去年同期的零頭。

「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徐哲如此形容。票房涉及到‍製片、發行、放映三個基本環節,‍如果把線下前端或者後端一些衍生及配套的‍企業算在內,‍損失會更擴大。

春節檔歷來是全年影院的重頭戲。在某些城市,春節檔的份額佔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對這種院線來說,今年再做下去都沒有意義,相當於一年白交租再養員工。」劉剛預測,錯過春節檔,會有大批影院主動或被動退出市場。

採取關閉電影院措施的,也並非只有中國。受疫情影響,全球多地包括義大利、伊朗等均宣布關停影院。對全球行業來說,這都是一個不可抗因素。更多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多年。

如果說這次疫情能給影視行業帶來哪些警醒,徐哲認為是早些布局線上。「影院能掌握‍比較大數量的人群,‍存在轉化空間。只要能發掘出這些人的需求,開發出自己特有的個性產品,‍又有相應的渠道配合起來,那麼線上的‍營收‍對於影院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補充。」

在關門期間,曉雨身邊有同行轉成「微商」,掙錢維持團隊收入。「管他賣什麼,我先讓影院保命。」曉雨苦從中來,「我看了以後也覺得未嘗不可,真的,太難了,只有活下去才是正能量。」

她清楚記得,2018年全國有500多家影院消失。「那只是單純因為市場競爭。但今年還有疫情影響,倒掉會加劇。」這個數字會是多少,她不敢想,無法預測。

但加速淘汰的同時也會加速創新,「以前不被我們重視的,甚至影院曾不屑的線上營銷、直播賣貨、社交電商,這次估計都要被重視起來了。」據曉雨透露,此前會員版塊,很多影院交給了第三方,自己也並沒有針對會員打造產品。「現在看來影院都應該去積極擁抱這些,讓自己儘可能多一些抓手。」

業內的投融資,也可能面臨顛覆性的變革。「這對大家都是一個警醒,電影院不再是穩賺不賠的,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你還要不要把步子邁那麼大?」徐哲解釋,影院本身就是偏重資產投入,疫情之後,大家會對投資回報有更清晰的認知。

丁力身邊有個影院老闆,投資千萬趕在年前把影院裝修完畢,為的就是衝擊春節檔。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垮了這位老闆的信心。「現在做也不是,關也不是。太難受了。」

‍很多院線人內心也有動搖,丁力已經在考慮自己的轉型之路。而劉剛也在尋覓買主,「影院困難或許會催生業內收購整合。」如果價錢合適,劉剛已經做好了將店盤出的準備。‍

(文內名字均為化名)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王田

相關焦點

  • 影院復工調查:開了比什麼都重要,已做好長期過「苦日子」的準備
    「如果低風險轉為高風險的地區需要立即閉店,我們在思想上是做好準備的。」 「7月20日第一天就能開門營業的影城,估計不會很多。」 「練好內功,做好長期過『苦日子』的準備。」
  • 太陽宮愛琴海購物中心年末閉店
    八成商戶閉店撤離北青報記者12月30日走訪太陽宮愛琴海看到,不斷有貨車在門口拉走娃娃機、貨櫃等物品。以往人流熙攘商場裡客流量明顯下降,除了一層二層大部分商家還在甩貨,三層以上的餐飲、服飾、早教類商戶80%已經清空。「再坐一圈小火車吧,以後想玩就得跑遠處找了。」
  • 停擺百餘天后影院能否逆勢翻盤?
    影視製作公司從業者樸姝妍告訴記者,如果公司資金鍊斷了,必然面臨減薪、裁員。疫情同時還導致拍攝中或還在後期製作中的影片意外中斷,成本激增。「事實上很多公司已經開始裁員了。」樸姝妍說。但生活還要繼續。記者注意到,有的編劇、影評人甚至發揮文案特長,「下海」做起了微商:「大家都知道王家衛讓梁朝偉吃了27次啤梨,但是大家絕對不知道梁朝偉吃的是比利時進口啤梨!
  • 中國影院重啟:撥雲見日終有時
    復工後的電影院,按照要求將入座率控制在30%以內,每日嚴格消毒;觀眾進場測溫,隔號入座,觀影全程佩戴口罩。播放的影片主要為國內外已經上映過的經典電影,如《流浪地球》、《尋夢環遊記》、《瘋狂動物城》等,少部分國內新片也在陸續上映。
  • 人到中年,進退兩難
    三年來,張小培的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店裡經常都是零收入,用他的話說,盡給房東打工了,現在是一邊還貸,一邊還款,精打細算,步履維艱。310國道,張小培的店,冷冷清清,空無一人。人生實苦,百劫千生,這一輩子,沒有誰會一直順風順水,遇到困難,遭遇挫折,都是生活對我們的考驗,只要人不死,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就有無限可能。吳中產,企業高管,負責文案策劃,坐標西安,二線城市。
  • 全國影院若8月復工全年票房預計128億元 同比下降80%
    中國市場,根據中國電影協會測算,全國影院如果在8月復工,全年票房預計為128億元,同比下降80%;如果10月復工,全年票房預計在6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91%。大量片方不僅面臨生存問題,也面臨後續上片的空間壓縮問題。2020年一季度,迪士尼、維亞康姆CBS等好萊塢巨頭財報出現營收、淨利潤大幅縮水;國內影視行業26家A股上市公司,有20家虧損,佔比近八成。
  • 不起眼的夫妻店,正在悶聲發大財,締造出10萬億市場
    在我們居住的小區樓下,總是會看到夫妻店的身影,往往都是夫妻二人照看一個小店。由於夫妻店在我們身邊太普遍了,甚至可以說是不起眼,所以,常常會被人忽視掉背後所帶來的「價值」。根據凱度零售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700萬家小店,其中,夫妻店的存量規模在680萬家左右。
  • 歪風邪屁:大不了回家開個店!
    比如最常見的「實在不行我就辭職,拿一筆錢去開店」,這個真的是特別大的誤區!開店,光是選址、調研、風險評估、談判、接盤價格、籤協議......就能讓你脫一層皮。上述只是第一步,後續還有無窮無盡的麻煩事兒。每天忙到焦頭爛額、腳不著地。尤其對於成本預算有限的普通店家,那真的事事都要親力親為、恨不能擦個玻璃都自己親自上陣。我開店的時候,光是收銀臺機器調試都搗鼓了好幾天,還不算監控聯網、安防消防。
  • 8月全國商業地產大事件:Costco華南總部落戶深圳、影院行業回暖...
    對此,COSTA咖世家負責人表示,此次關店是門店優化工作的持續,關閉青島虧損門店是COSTA在中國業務優化調整中的一部分,在優化部分門店的同時,COSTA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   家樂福東莞、鄭州接連關店   8月16日,家樂福東莞鴻福店停止經營,閉店原因是「業務調整」。另據大河報消息,家樂福鄭州北環店擬9月閉店,該公司相關人士透露,對該門店做閉店計劃是為經營止損。
  • 北京方莊30年國營老餐廳燕龍8月閉店,食客爆棚,懷舊評論傷感
    然而近日,卻傳來了8月這裡即將閉店的消息。很多老主顧聽聞都大吃一驚,有的專門前去核實消息,有的趕在閉店前光顧了多次。 探訪臨近閉店來懷舊的食客爆棚了「這要閉店了,什麼原因 ?」剛剛被餐館的老闆娘宗春娥招呼著坐在窗邊的一對老夫妻,得知餐館閉店的消息後,相互盯著對方,表示不可思議。他們跟老闆娘宗春娥已經很熟了,每次來都會提前打電話讓她幫忙給留位置。意外從她口中得知即將閉店的消息,這不,餐都沒點就拉著宗春娥核實消息。閉店的消息「實錘」無誤,老兩口難掩不舍,他們得知,原來是餐廳十幾位員工,包括廚房大師傅都即將面臨退休,因此燕龍餐廳將在8月底停業。
  • 松偉高端燈飾:疫情之下緣何逆勢開店擴張?
    在李興看來,疫情對很多人來說是考驗,是煎熬,今年收縮、撤店的商家不少,但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下,也蘊藏著新的機會。他費盡周折,想方設法拿到了三家賣場最好的位置,決心沉下心來做好松偉。但對李興來說,則更看重一些軟性支持和服務,比如:開店指導、導購培訓等等。畢竟,讓終端實體店鋪能賣出貨、有錢賺才是硬道理!  五是精神上的信任與支持。在今年這種特殊的大環境裡,開店的難度和不可預期的困難,自然要大得多。連開三家店面,若說心理完全沒心理壓力,那也並非真言。「只要你真心想做好松偉,我們會竭盡全力支持你!」
  • 今日頭條開店經營難、退店難、退款難,要道要成下一個ofo?
    但他發現,今日頭條設置了很多關店障礙,距關店申請已經過去近4個月,至今仍然沒有收到4000元押金和174元貨款。聯想到此前ofo因資金鍊斷裂,導致押金退還遙遙無期的教訓,該用戶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求助網絡進行投訴,希望今日頭條能給個說法。無獨有偶,同樣有不少用戶投訴字節跳動另一個電商系統——放心購。
  • 太陽宮愛琴海閉店啟示錄:核心地段「商改辦」成投資風口?
    一個多星期以後,這家運營了6年的購物中心將要閉店,現在商戶們都在忙著做最後的促銷。和訊房產走訪調查發現,已有幾十家完成騰退,4、5層的早教區、餐飲區,有一半的店鋪閉店,空空如也,正在運營的商戶大多在12月底就會撤出商場。  「現在只能是到年底關店了,後續就是清退一些商戶。」
  • 117歲東安市場12月12日起閉店改造
    「謝君長相伴,共創潮未來」,王府井東安市場發布暫停營業公告顯示,東安市場將於12月11日晚22時結束營業,次日即12月12日起正式閉店改造。改造定位於時尚買手制百貨和時尚主題街區,計劃明年暑期亮相。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在東安市場看到,其1至3層及地下一層均設置了特賣區,很多商品1.9折起,羽絨服、長袖衛衣等兒童服裝5折起,平時折扣較少的品牌也推出了大力度活動,部分商品低至1折起,金飾櫃檯更是推出促銷價格,吸引了不少顧客選購。多位趁周末前來掃貨的消費者表示,東安市場承載著他們小時候的記憶,「近年來,北京很多老牌商場一家一家都在改造,我們也期待看到東安市場的蛻變。」
  • 本周日晚8時長安商場閉店「升級」
    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外立面裝修預計8月底完成,屆時超市恢復營業;未來將定位為精緻社區生活中心已經營29年的長安商場,將於本周日晚8時正式閉店,進入升級改造期。昨日,新京報記者在商場看到,不少顧客趕在閉店前來「掃貨」,多是附近的居民,也有聞訊遠道而來的市民專程尋找當年的記憶。
  • 淘寶開店需要多少錢?舞泡網為你精打細算讓你少花冤枉錢
    由於入駐天貓有很大的難度,新加入電商行業的創業者為了規避風險、降低難度,也有不少的創業者選擇淘寶開店,淘寶開店在興趣方面可能要領先於其他電商項目。#淘寶開店接下來需要關心的便是淘寶開店的費用,除了繳納開店的保證金,還有哪些別的費用需要大家承擔呢?舞泡網幫你算算開淘寶店需要多少錢。
  • 疫情下的小餐飲業,夫妻店到底要不要堅持,未來方向又在哪裡?
    自1月份以來,新冠病毒迅速流行,造成全國大部分行業受創,大面積的企業停工,大部分人被「隔離」在家。隨著疫情得到大範圍控制,很多企業開始陸續復工,一些餐飲店也開始營業。
  • 中國電影重啟:上海國際電影節7月25日開幕,觀眾盼進影院
    中國電影重啟:上海國際電影節7月25日開幕,觀眾盼進影院 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2020-07-17 14:29 來源:澎湃新聞
  • 太陽宮愛琴海閉店後,紅星又把昆明愛琴海賣給金科
    這是紅星美凱龍開業的第一家購物公園,運營7年後,以閉店宣告結束。今年4月初,經過一系列股權變動,昆明廣福路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成為金科所持有的商業資產。該項目於2014年年底開業,是紅星美凱龍開業的第二家購物公園。
  • 這4本網絡小說讓你學會開店!從前有個「人」,開了一家店……
    最近一段時間「開店流」網絡小說受到了了很多讀者的喜愛。什麼供應商,什麼小店,幾乎是寫一本火一本。當然主要還是看作者的構思和文筆如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些「開店流」的小說堪稱「神作」。我是刀刀,下面給大家推薦的4本網絡小說就是屬於「開店流」。